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生根  张健  龚维明 《岩土力学》2006,27(Z2):890-894
超声波CT检测的主要物理量是超声波速度,可以区分加固体的强度和密度;电磁波CT检测的物理量是吸收系数,可以区分注浆体的分布。采用CT检测技术,对苏通大桥主墩群桩的后压浆效果进行了评价。根据取芯结果和CT检测成果的对比分析,综合应用超声波CT和电磁波CT技术对超长桩压浆效果进行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后压浆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坚  赵刚 《岩土工程技术》2011,25(1):10-12,16
后压浆技术能改善桩端沉渣和桩周泥皮。通过某工程压浆试验,表明后压浆工艺能大幅度提高基桩承载能力,减小沉降量,并结合分布式光纤检测得到了桩身侧摩阻分布图,对压浆效果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直观地分析。  相似文献   

3.
叶照桂 《岩土工程师》1997,9(1):29-31,58
本文介绍在一工程中应用压水试验对桩体混凝土的完整及密实程度进行检测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通过一个成功的钻孔后压浆桩工程实例,介绍了钻孔后压浆桩的优点、承载力计算方法和施工措施.桩基的静动载检测结果表明,施工中通过合理布置压浆管、控制压浆顺序和压浆量可使软弱土层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本工程的成功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颍河特大桥桩基施工中灌注35号墩-1桩基时,混凝土输送泵出现故障造成浇注中断,桩基检测时发现缺陷,采用旋喷压浆技术进行处理,经检测合格。对采用旋喷压浆处理桩基缺陷的全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冯海明 《中国岩溶》2020,39(2):243-250
文章介绍了已有的岩溶路基注浆效果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压水试验定量评价岩溶路基注浆效果的可行性,并以黔张常铁路岩溶路基注浆代表性压水试验段为例,采用4种合格标准对路基注浆效果进行分析,以弥补目前使用的合格标准存在的不足。在多次优化试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压水试验定量评价注浆效果判定标准,总结出压水试验工艺参数,采用单点法压水试验,注浆前后压水试验数量分别不小于5%和4%,试验压力在0.05~0.25 MPa,试验长度为3~6 m,压水时间为5~10 min?次-1。经多次、多段其他检测试验验证其工艺参数和评价标准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适合的、可靠的定量评价岩溶路基注浆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茂名石化100万t/a乙烯改扩建工程位于地层断裂带上,地质条件复杂,桩基设计大部分采用Ф800钻孔灌注桩,桩入持力层1.5D。检测中,发现部分桩的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经采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法后。达到了桩的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8.
由于难以精确模制,太阳辐射压摄动已经成为导航卫星精密定轨的主要误差源。因此,为了提高导航卫星的定轨精度,必须对太阳辐射压进行精确建模。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稳定运行,开发适用于北斗卫星的太阳辐射压模型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通过回顾国内外近几十年的太阳辐射压模型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太阳辐射压模型,对其建模原理以及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北斗卫星太阳辐射压建模的研究现状,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太阳辐射压建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高层建筑地基处理工程,介绍后压浆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和施工工艺。通过现场栽荷试验、低应变检测等试验分析加固效果,探讨后压浆技术应用于CFG桩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桩端后压浆CFG桩可以明显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单桩竖向承载力较压浆前提高了一倍;低应变实测波形显示在桩端的桩一土界面上波形变化不明显,说明浆液向桩端四周扩散良好,有效加固了土层。  相似文献   

10.
维持孕镶金刚石钻头的正常钻速,需给钻头施加一个最小钻压。该钻压值随岩石压入硬度值的提高而增大;随钻头转速的提高而增加。通过对13种岩石的测试和同归计算,得出了最小钻压随压入硬度变化的表达式: P_(min)=44.3168+0.2633H_y  相似文献   

11.
利用压力脉冲试验测定某地花岗岩体的渗透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压力脉冲试验进行渗透系数测量,采用跨接式封隔器系统将试验段与钻孔分隔,通过高压泵向试验段注水,使试验段压力迅速增加,然后关泵,并记录压力随时间的衰减曲线。通过将记录曲线与标准曲线进行拟合的方法确定测段岩体的渗透系数。给出了在一个钻孔中利用该试验方法获得的3个测段的渗透系数测试结果。并与同一钻孔中的常规压水试验结果以及其他地区渗透系数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资料进行了对比。作为岩体渗透系数测试的一种试验方法,压力脉冲试验方法具有方便、省时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低渗透系数岩体的测试。  相似文献   

12.
各向异性砂土K0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飞  张建民  刘超 《岩土力学》2010,31(12):3727-3732
静止土压力系数K0是岩土工程分析计算中的重要力学参数之一。实际工程中墙后填土由于碾压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各向异性。制备了不同沉积方向的砂土试样,通过三轴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了砂土的各向异性。在研制应变路径试验设备的基础上给出了静止土压力系数的测量方法,研究了不同沉积方向对于K0的影响,并将试验测得的静止土压力系数与Jaky公式以及土压力离心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离心模型试验结果与材料单元试验结果一致,证明了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及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各向异性条件下的K0值比各向同性时明显偏大。  相似文献   

13.
一个新的岩石力学特性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伟  徐卫亚 《岩土力学》2008,29(Z1):538-544
当前,压痕试验是测定金属、高聚物和陶瓷等材料力学特性的一种十分有效且简便的方法。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应用该方法测定岩石材料的力学特性。介绍了一种新的用于岩石材料测试的微痕试验(微米级压痕试验)系统和它的校准方法,具体阐述了该方法在岩石上的应用。通过和常规单压试验结果的比较,讨论了岩石杨氏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指标的测量结果。介绍了该设备在进行有压微痕试验的改进,并通过对砂岩的有压微痕试验反映出砂岩力学性能对于围压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离心模型试验中微型土压力盒土压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压力作为离心模型试验中重要的测试参数,受土压力盒的性能、离心机数据采集系统稳定性及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准确地测量土压力较为困难。土压力盒作为土压力测试元件,其性能对土压力测量准确性有直接影响。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土压力测试数据,结合离心机数据采集系统,选择两种常见的电阻应变式土压力盒。通过标定试验得出两种土压力盒砂标系数均小于出厂标定系数,Ⅰ型偏小64.75%,Ⅱ型偏小18.77%,Ⅱ型土压力盒与出厂数据的重合度比Ⅰ型好;在研究墙高10~30 m类扶壁式挡墙侧向土压力分布的离心模型试验中,与Ⅱ型土压力盒相比,Ⅰ型存在按出厂系数测得数据失真、灵敏度低和稳定性差的缺点。标定试验和离心试验结果表明,接入自行组建的数据采集系统的Ⅱ型土压力盒比接入静态应变数据采集系统的Ⅰ型土压力盒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15.
王建林  李晓 《地下水》2012,(1):45-47
在简要介绍预选区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主要通过压水试验、抽水试验等水文地质试验得出各种水文地质参数从而分析预选区含水介质渗透性变化特征以及地层渗透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旁压试验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土体参数测试中。根据旁压试验原理与方法,将其运用于福建某高速公路遂道强风化花岗岩原位测试中。试验结果表明:强风化花岗岩强度参数与表层粘性土相当。对于相同性质的岩土层来说,土层的强度指标随深度的增加呈规律性增强。场区内强风化花岗岩具有较高的抵抗水平向变形能力,但其竖向承载能力相对较低。与部分钻孔原位标贯试验成果对比,两种原位测试结果具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张成志  尹丹  郭明 《探矿工程》2010,37(12):32-35
工程地质勘察中进行干深孔的常规性压水试验是长期困扰水利水电钻孔压水试验的技术难题,为解决该问题,自行研制了钻孔压水试验测试仪,并在古贤水利枢纽工程中进行了试验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合工程实践,综合分析了钻孔压水试验测试仪在古贤水利枢纽中的试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某石油储备库吕荣压水试验与水力摩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某石油储备库吕荣压水试验中,通过现场试验测量了测试管路的摩阻,并对测段的渗透吕荣值进行了校准。分析认为所测试的地下工程岩体渗透性总体不强,尤其是50m往下的中深部岩体,其透水吕荣值一般小于0.2Lu。试验中不剔除摩阻直接计算获得的吕荣值都略偏小(减小幅度在1.21%~10.48%),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岩石的低渗性能。此外发现摩阻剔除在高吕荣值岩体渗透性能评估中尤为重要,对低渗透岩体影响程度要相对小些。  相似文献   

19.
三段压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力  胡伏生 《地球科学》1995,20(4):389-392
详细介绍了三段压水试验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设备,并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说明了裂隙渗透性和等效水力隙宽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世忠  陈惟明 《地质与勘探》1996,32(3):61-64,F003
为了研究泡沫钻进中泡沫流休压力损失的变化规律,建立室内模拟试验台,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