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非开挖导向钻进轨迹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开挖导向钻进技术以其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目前实际钻进中,对于钻孔轨迹的控制主要是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使得钻进速度和效率大大降低。本文通过建立钻孔轨迹的数学计算模型,并利用Visual Basic和AutoCAD实现了钻孔轨迹的可视化,同时将测得实际轨迹与预先设计轨迹在同一界面进行同点比较,纠正超出范围的误差,使钻进轨迹更好的接近设计轨迹,并能顺利穿越地下障碍物完成导向钻进过程。  相似文献   

2.
导向钻进非开挖铺管穿越公路施工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场区工程水文地质和施工环境条件 ,就具体的导向钻进非开挖铺管工程实例 ,详细阐述了导向钻进法的施工技术 ,并提出要对其钻具及施工工艺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非开挖导向钻进实际轨迹的控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开挖导向钻进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钻进中,由于钻进在地下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导向钻进的顺利进行。到得钻进中当前点的顶角、方位角和孔深,通过均角全距法原理,可以近似地描绘出当前钻孔的空间实际轨迹,并确定钻头的位置。应用这一原理,同时运用VisualBasic语言和AutoCAD绘图工具相结合的方法,编制一套应用程序,可以直接绘制出当前钻孔轨迹,并可实现对钻孔轨迹的调控,从而保证导向钻进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影响导向钻进轨迹设计的主导因素,建立符合实际施工条件的导向强度计算公式,予以了试验和实际施工的验证,并藉此开发了三维轨迹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5.
根据场区工程水文地质和施工环境条件,就具体的导向钻进非开挖铺管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导向钻进法的施工技术,并提出了对其钻具及施工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激光导向螺旋钻进系统——威猛AXIS导向钻孔系统,采用该导向钻进系统成功完成了穿越岩石铺管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廖光华 《探矿工程》2011,38(1):63-65
介绍了一种高垂直度要求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防斜钻具——重力式导向防斜钻具的设计、加工,及其在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九江长江公路大桥桥基工程中的使用效果,从理论上分析了该钻具的防斜原理。  相似文献   

8.
和鹏飞  孔志刚 《探矿工程》2013,40(11):45-48,51
通过对PowerDriveXceed指向式旋转导向钻具外部结构、内部组成以及工作原理的简要说明,对该钻具和泥浆马达钻具在安全性、时效性2方面进行了对比。最后通过PowerDriveXceed指向式旋转导向钻具在渤海某油田的应用,进行了其与泥浆马达钻具在轨迹控制、机械钻速以及近钻头连续井斜方位的对比分析,给出了渤海在水平井常用的泥浆马达钻具和PowerDriveXceed指向式旋转导向钻具的使用模式,为其它地区使用该工具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9.
南极冰层钻进铠装钻具升降运动特性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极地冰层取心钻具的升降运动特性对提高钻进效率、减少孔内事故具有重要影响。在总结极地冰钻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钻孔直径、钻具质量和钻井液的流变特性对钻具在升降过程中的影响,钻具在钻孔过程中运动的两阶段特性、滞流层的存在与影响因素,确定了因钻具的运动所引起的流体扰动量与扰动范围。研制了用于测试铠装电缆悬挂式钻具升降测试试验台和测试的方法,通过对3个不同直径与3个不同质量的钻具在其下落过程的实际测试,得出了钻具下落速度与直径呈二次方关系,与钻具的质量成线性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周升风 《探矿工程》2003,30(3):51-54
水平环境井是进行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的关键,水平环境井的施工有钻进、建造井眼、完井、洗井等步骤。用导向钻进进行水平环境井施工有2种方法:连续井法和盲井法。2种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所使用的钻具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以往黏性土层锚杆钻具成孔出现的问题分析,查明了常规取芯钻具与短螺旋钻具在水平方向小角度成孔过程中,土体失去了原始均衡应力造成钻孔缩径,使扰土不能及时输出孔外,是产生堵孔塌孔的直接原因.为此研制了长螺旋锚杆成孔钻具,解决了成孔时扰土输出问题,创新的旋板解决了钻孔内壁土颗粒结构松弛问题,并且彻底解决了在黏性土层中锚杆成孔塌堵现象,保证锚杆成孔设计角度,形成一套较为标准的长螺旋锚杆钻具成孔操作规则.  相似文献   

12.
赵大军  吴金发 《探矿工程》2020,47(11):12-18,24
川藏铁路隧道工程勘察水平孔工作量大,钻具阻力大、施工深度大、难度大、孔内事故率高,现有技术不能满足其隧道工程勘察水平孔施工要求。在充分调研石油、煤炭、地质勘探行业现有水平孔施工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隧道工作勘察绳索取心钻进水平孔钻具的回转及振动的运动规律,确定了钻杆处于临界弯曲状态下极限弯矩及钻杆失稳变形的临界荷载计算公式,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初步研究了钻杆所承受的摩阻力。  相似文献   

13.
赵春风  陈洪祥  赵程  薛金贤 《岩土力学》2015,36(Z1):573-576
对上海地区某实际工程的钻孔灌注桩试成孔进行成孔测试,首先,统计分析测试所得孔径数据,得出了钻孔灌注桩考虑成孔卸荷效应的孔径随时间及空间的变化规律,孔径缩小量与时间呈正相关,且缩小幅度逐渐减小,最后趋于稳定;不同土层的孔径变化量不同,黏聚力c越小,内摩擦角φ越大,孔壁稳定性就越差,表现为该土层的孔径变化量越大。其次,采用科学合理的拟合公式对不同土层孔径变化进行拟合,拟合度较高,能够真实反映出孔径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最后,基于Kelvin模型,运用弹性理论,结合拟合公式,推导出更符合实际的孔径变化公式和反映孔壁稳定性的公式,并合理地解释了不同土层稳定性存在差异的原因。得出的结论对上海地区的成孔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西平铁矿深孔绳索取心钻探技术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绳索取心钻进技术已经广泛用于钻探工程中,深孔钻探采用绳索取心技术可大大提高钻探效率和钻探质量。结合西平铁矿对深孔绳索取心钻探技术进行了应用研究,阐述了深孔绳索取心钻探过程中,钻孔结构的优化以及匹配合理钻具型式的重要性。还就泥浆体系和孔斜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小井眼钻具升降产生的孔内波动压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钻具在充满钻井液的钻孔内运动时所产生的波动压力是影响钻孔稳定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影响孔底波动压力的因素,对俄罗斯学者的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波动压力与起下钻速度、钻孔深度成正比关系,并受钻井液性能、钻孔结构等参数影响,得出波动压力计算公式。经过工程实例验证,该公式计算结果准确可靠,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6.
朱恒银 《地质与勘探》2016,52(6):1159-1166
新型能源勘探与常规矿产资源勘探的要求有所不同,其主要特征是孔深、直径大、地层复杂、工程精度要求高,而小口径绳索取心钻进工艺技术已难以满足新型能源勘探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次研究在小口径绳索取心钻具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研发了一种大直径加重管组合绳索取心钻具,并在浙江临安页岩气勘探区块钻探中应用,解决了大直径深孔取心效率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钻具具有孔底加压、工作稳定、保直防斜、冲洗液上返阻力小,一次性成孔等特点,对深孔大直径绳索取心钻探技术的探索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启迪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该钻具设计思路和方案,钻具结构作用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空气(泡沫)潜孔锤钻进工艺在王家岭煤矿紧急避险孔钻进中,有效解决了钻孔垂直度要求高、地层漏失等施工难点,实现了高质量快速成孔。该工艺平均机械钻速高达7.99 m/h,终孔水平位移仅为0.48 m,二开孔段每米综合成本504.8元。邻孔SW1水文补勘孔以泥浆作为循环介质、采用牙轮回转正循环钻进工艺,平均机械钻速为0.86 m/h,二开孔段每米综合成本为820.5元。前者平均机械钻速约是后者的9倍,较后者节约成本38.5%。与邻孔泥浆正循环牙轮回转钻进工艺相比,该工艺不仅解决了紧急避险孔施工难点,还提高了孔身质量、节约了工期、降低了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值得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8.
坑道内孔深大于300 m大顶角钻孔施工,施工难度明显加大,通过在坑道内完善施工硐室设计,确保钻孔顺利施工及钻探施工安全。从设备选择与安装、钻孔结构、钻进参数、冲洗液的配置、常见事故及其预防等方面的完善,完成了顶角56°、设计孔深593 m钻孔的施工,总结出了坑道内大顶角钻孔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深孔复杂地层绳索取心钻具优化设计思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绳索取心钻进技术在深孔复杂地层钻进时,易出现内管钻具打捞失败、岩心卡断失效及岩心易冲蚀等问题。本文从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国内外绳索取心钻具的发展现状,给出了钻具结构的优化设计思路,包括岩心管涂层减阻及振动解堵、弹卡机构防顶死设计、增加卡簧与岩心之间摩擦力、增大钻具内部过流面积、改变钻头处冲洗液流向等,以进一步提高绳索取心钻具在深孔中的钻进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