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矿工程》2010,(5):77-77
本刊讯 2010年5月7日,精雕细琢穿越未来共创美好生活——阿特拉斯·科普柯建筑与矿山技术部2010世博主题客户活动在上海盛大开幕。阿特拉斯·科普柯建筑与矿山技术部总裁/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Bjom Rosengren、阿特拉斯·科普柯建筑与矿山技术部大中华区客户中心总经理文扬之,以及66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和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员工出席了此次盛会,并于5月8日参观了上海世博园瑞典展馆VIP区。  相似文献   

2.
《探矿工程》2010,(10):96-96
本刊讯 2010年9月15日,阿特拉斯·科普柯建筑与矿山技术部亚太区物流中心奠基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这是继2009年在南京成立新工厂后的又一新举措,它将成功开启阿特拉斯·科普柯在华战略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2011,(11):41-41
本刊讯2011年10月31日,阿特拉斯·科普柯(南京)建筑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开业庆典在南京隆重举行。新研发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阿特拉斯·科普柯的设计与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2010,(5):16-16
本刊讯 2010年5月9日,阿特拉斯·科普柯压缩机技术在上海世博园瑞典馆VIP区展示了其长期以来将节能技术带到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并回答了来自全国各地记者的提问。随着公司部分策略管理层从欧洲迁至上海,阿特拉斯·科普柯期待未来能将公司出色的压缩机解决方案,包括能源回收、变速驱动以及空气检测系统等,推广到中国更广阔的市场中去。  相似文献   

5.
基于GeoEye-1的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与监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琴 《安徽地质》2012,(4):297-301
以马鞍山矿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高分辨率Geoeye-1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影像的几何纠正、正射校正、融合等预处理,以Mapgis为数据平台,利用采矿权与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对开采面、矿山占地、尾矿库、矿山建筑、废弃采坑、矿山道路等信息进行解译,结合实地调查,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矿山环境调查与监测工作。结果表明,Geoeye-1数据能够满足1:1万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与监测,能够准确、客观、实时的监测矿山的越界开采、无证开采、擅自改变开采方式等多种违规类型及矿山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为政府整顿矿山开发秩序、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荥阳市某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山为例,从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4个方面对露天开采矿山可能发生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预防及恢复措施,以指导同类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  相似文献   

7.
《安徽地质》2008,18(4):F0002-F0002
马鞍山长江地质工程公司组建于1983年,1984年被国家建设部核定为“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壹级企业”。公司注重工程的品牌意识和员工素质的提高,与冶金部北京建筑研究总院、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秦皇岛黑色冶金矿山研究院、鞍山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  相似文献   

8.
魏旭  夏琼  高东升  李磊  颜伟华  江冬明 《安徽地质》2021,31(1):76-80,85
本文通过对含山县清溪镇应村建筑石料用白云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治理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议.得出结果:矿山已损毁土地面积9.06hm2,最终损毁土地面积11.35hm2.划分出:露天采场挖损损毁土地破坏地形地貌景观重点防治区(Ⅰ)、工业场地压占损毁土地破坏地形地貌次重点防治区(Ⅱ)和矿山外围地质环境影响一般防治区(Ⅲ).  相似文献   

9.
有色矿山尾矿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韦奇张术根王大伟(中南工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长沙410083)关键词矿山尾矿数据库管理系统本文以Foxpro2.5bforWindows开发研制有色矿山尾矿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数据管理环境保护、综合利用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2011,(11):75-75
本刊讯2011年11月23~24日,阿特拉斯·科普柯移动动力部在中国上海佘山艾美酒店举行亚太区客户活动及媒体见面会,旨在通过对整个业务部门的产品线和未来发展计划的全方位介绍,以及对近期一些整个集团重大举措的宣布,如不久前在无锡破土动工的阿特拉斯·科普柯新工厂,赢得更多潜在客户的关注和信任。  相似文献   

11.
李思发  李亮  安全 《贵州地质》2022,39(1):87-92
基于GF2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数据特征和固体废弃物(尾矿库、废石堆)、矿山建筑、中转场、地下开采硐口、塌陷坑、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矿山遥感监测的主要地物目标特征,系统地建立了研究区主要矿山地物的遥感解译标志.通过对研究区的矿山路网和管网分析,确定研究区矿山总体分布情况,结合建立的矿山地物解译标志,对各区块内部图斑细化解译,...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陕西渭北旱腰带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现状,梳理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研究区矿山生态修复的水资源和土资源条件,建议在研究区采用植被功能优化技术、历史人文景观功能融合提升技术、硬岩边坡修复技术以及生产与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协同治理技术,推进研究区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平面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对藕塘古滑体在三峡水库形成后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中考虑了库水位变化、渗透压力、建筑荷载以及地震等诸多因素对滑体稳定性的影响 ,并给出了滑体失稳的临界破坏条件。为库区移民迁建新址的勘查工作提出了量化的论证。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库区万县市移民迁建新址受多种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斜坡稳定、库岸稳定、地形坡度、地基土质量和水体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对新址土地开发利用的制约。本文运用损益分析方法,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对万县市迁建新址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经济评价,将新址地质环境质量信息转换为城市地质环境开发利用的经济信息,为万县市的移民迁建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该省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的基础上,总结全省主要矿山开采技术条件、主要开采矿种、开发强度和开采方式,探究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危害和分布,为全省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依据,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付榕榕  况忠 《贵州地质》2023,40(2):165-172
为摸清兴仁地区因采矿和矿产品冶炼造成土地占损现状及矿山恢复治理情况,本文以历史影像为基础,辅以矿业权、矿产品冶炼用地等数据,根据影像纹理、色调等特征和相关资料多方位出发,建立了开发占地(采场、中转场地、固体废弃物、矿山建筑)、恢复治理和渗流液体的遥感解译标志,提取研究了因采矿和矿产品冶炼造成的土地占损信息,为矿山遥感监测、矿产品冶炼企业监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等工作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平面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对藕塘古滑体在三峡水库形成后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中考虑了库水位变化、渗透压力、建筑荷载以及地震等诸多因素对滑体稳定性的影响 ,并给出了滑体失稳的临界破坏条件。为库区移民迁建新址的勘查工作提出了量化的论证。  相似文献   

18.
由殷跃平研究员等撰写的专著《长江三峡库区移民迁建新址重大地质灾害及防治研究》近期已由地质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本书对三峡工程库区滑坡及防治、边坡结构及加固、库岸坍塌及防护、工程弃渣处置加筋土技术、大型崩滑塌堆积体成因及开发利用、岩溶及岩溶地质灾害、易滑地层工程地质特征、人防硐室诱发塌陷灾害、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等移民迁建中的重大地质灾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注重与移民迁建相结合,介绍了作者在库区亲身实践的基于防治基础上的滑坡体和边坡防护与综合开发利用、建筑开挖弃渣超高加筋土挡墙处置、库岸防护等丰富的…  相似文献   

19.
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在某铜矿山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山三维数字建模与可视化技术研究,是"数字矿山"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现代矿山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文章在对地质统计学和现代矿山数字建模技术研究基础上,结合国内某大型矿山,论述了矿床三维数字建模的过程和方法.结果表明,利用三维数字建模的方法来进行储量计算、品位估值、安排生产计划,将改变矿山传统的开采模式,是我国矿山现代化征程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矿山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势必形成一定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恢复生态、兼顾景观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修复。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的相关规范与要求,以汶川某废弃露天矿山为例,从矿山环境角度介绍了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因素,开展矿山斜坡整体稳定性、采场边坡稳定性、弃渣堆稳定性及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划分治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3个基本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防治区。结果表明: 矿山斜坡及弃渣堆现状基本稳定、采场边坡稳定性较差、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中等; 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可划分为一般防治区和较严重防治区,其中一般防治区面积约554 m2(矿区无因采矿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影响区内无居民居住,无威胁对象,矿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未漏失,矿业活动对水土环境影响程度为影响程度小,未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活供水)、较严重防治区面积186 m2(矿区与影响区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小,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严重)。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的“坡面浮石清理+清除建筑垃圾、块石+植被重建”等修复建议,为同类型矿山绿色开采及地质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了的重要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