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西沙群岛马尾藻种类较多,我们已在本刊12集上发表了“西沙群岛马尾藻科研究Ⅰ”,报道了五个种。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继续报道以下六种(其中包括四新种和两新记录),即:叶囊马尾藻S. phyllocystum sp. nov.,细囊马尾藻S. parvivesiculosum sp. nov.,西沙马尾藻S. xishaense sp. nov.,陀螺叶马尾藻S. turbinatifolium sp. nov.,粉叶马尾藻S. glaucescens J.Ag.,厚叶马尾藻S. crassifolium J. Ag.。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产于雷州半岛的雷州马尾藻(Sargassum leizhouense)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结合形态解剖、分类学特征等观察,比较了与同类组中其他3种马尾藻的特征差异,澄清了其分类地位,并修改了雷州马尾藻的检索表。结果表明,雷州马尾藻属于马尾藻属、真马尾藻亚属、叶托混生组、拟叶托混生亚组;尽管雷州马尾藻与该组的瓦氏马尾藻(S.vachellianum)、鳞茎马尾藻(S.bulbiferum)及滑托组的亨氏马尾藻(S.henslowianum)形态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其与上述3种马尾藻的主要差异在于球芽及分裂叶的有无。本研究不仅修改了雷州马尾藻分类地位,也为将来开展该马尾藻的人工繁育及养殖、加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国马尾藻属,真马尾藻亚属滑托组Malacocarpicae(J.Ag.)Abbott,TsengetLu.总状托序亚组suhectionRacemosae,具腺系SeriesGlandulariae的种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共有具腺系3个种,除棒托马尾藻前人已经报道外,本文建立了两个新种,它们是:1.线形马尾藻,模式标本于1955年5月7日来自广东省硇洲岛,模式标本号为AST55-2259;2.钦州马尾藻,模式标本于1955年5月7日采自广西钦州湾龙门镇,模式标本号为AST55-1987。两者的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曾呈奎  陆保仁 《海洋与湖沼》1994,25(4):368-371,T001
对于中国马尾藻属,真马尾藻亚属滑托组Malacocarpicae(J. Ag.)Abbott,Tseng et Lu,总状托序亚组Subsection Racemosae,具腺系Series Glandulariae的种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共有具腺系3个种,除棒托马尾藻前人已经报道外,本文建立了两个新种,它们是:1线形马尾藻,模式标本于1955年5月7日采自广东省硇洲岛,模式标本号为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中国真马尾藻亚属SubgenusSargassum刺托组SectionAcanthocarpicae团徽托序亚组SubsectionGlomerulatae宾德系SeriesBinderiana宾德种群SpeciesGroupBinderia过程中,发现该种群新种3个,它们是中间马尾藻SargassumIntermediumTsengetLusp.nov.,模式标本于1975年5月15日由李伟新采自广西涸洲岛,模式标本号AST75-0594;琼海马尾藻SargassumqionghaienseTsengetLusp.nov,模式标本于1983年7月12日由陆保仁采自海南省琼海县沙,模式标本号CA83-0016;裂开马尾藻SargasumerumensTsengetLusp.nov,模式标本于1982年4月23日由陆探仁采自海南省三亚市鹿回头,模式标本号AST82-0413。模式标本均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东海马尾藻属一新种——黑叶马尾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产自我国浙江省南麂岛的一个新种马尾藻——黑叶马尾藻 Sargassum nigrifoloides sp.nov.,其特征为固着器呈圆锥形或亚圆锥形;主干1—2回叉状分枝;主枝扁平,具有反曲藻叶,黑褐色;基部藻叶披针形,边缘全缘,上部藻叶长披针形或线形,边缘多数全缘,有时有少量浅齿或波状缺刻,没有毛窝;气囊椭圆形;雌雄异株,雌托宽匙形或倒卵形,边缘光滑,顶端具有波状齿,雄托长匙形,边缘光滑,顶端具有凹口。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采自我国近海的玉蟹科Leucosiidae 两新种:尖齿拳蟹(新种) Philyra acutidens sp.nov. 及假珍珠玉蟹(新种) Leucosia pseudomargaritata sp. nov.。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拳蟹属Philyra及玉蟹属Leucosia系玉蟹科中种类较多的两个属,我们收藏上述两新种的标本数量较多,前一新种产于渤海、黄海及东海北部,后一新种产于南海,尤以北部湾数量较多;它们与亲缘种十分相似,甚至容易造成误定。本文除详细描述新种特征外,还与近似种作了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真马尾藻亚属SubgenusSargassum刺托组SectionAcanthocarpicae宾德系SeriesBinderiana斯氏种群SpeciesgroupSwartzia的研究中,发现该种群新种4个,它们是原始马尾藻SargassumprimitivumTsengetLusp.nov,模式标本于1992年4月10日采自海南省文昌县,模式标本号AST92-0296;海南马尾藻SargassumhainanenseTsenget,Lusp.nov,模式标本于1955年3月25日采自海南省文昌县清澜港,模式标本号AST55-0714;文昌马尾藻SargassumwenchangenseTsengetLusp.nov,模式标本于1958年6月22日采自海南省文昌县,模式标本号A5T58-6059;微小马尾藻SARGASSUMPUSILLUMTsengetLusp.nov,模式标本于1955年4月28日采自广西涠洲岛,模式标本号AST55-1973。  相似文献   

9.
西沙群岛红藻的研究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继续报告我国西沙群岛产的九种红藻,其中,缠结拟石花Gelidiopsis intricate (Ag.) Vickers、全缘隐蜘藻 Cryptarachne okamurai ( Yamada et Segawa) Zhang et Xia,comb.nov.和柔毛绒线藻Dasya mollis Harvey等三种及紫杉状海门冬的孢子体世代Falkenbergia hillebrandii ( Bornet) Falkenberg均为我国新记录,小隐丝藻Cryptonemia parva sp.nov.为一新种,柔毛绒线藻的精子囊托为首次记述。 所有研究标本,包括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继续报道产于我国广东省西沙群岛的海产绿藻9种,除2种已有记载外,其余7种都是西沙群岛的新记录,其中1种为新种一簇囊缢丝藻Boodleopsis aggregata sp.nov.,2种为我国的新记录—太坦松藻Codium taitense Setchell,钱币状蕨藻Caulerpa nummularia (Harv. ) Rein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