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该书是由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矿产研究室谭启新、孙岩等编著,科学出版社编辑出版.本书是在“中国滨海砂矿分布及富集规律”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撰写的.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国滨海砂矿的专著,它的出版必将对我国滨海砂矿的研究、开发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书中汇集了我国目前已探明的具有工业价值的矿种12个,91处矿产地,矿床140个,矿点161个.对于形成滨海砂矿的物源条件、海岸及地貌类型、气候水动力条件、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第四纪沉积作用等成矿及控矿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进而总结了我国滨海砂矿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建立了我国滨海砂矿的一般成矿模式,并就我国不同矿种的滨海砂矿成矿远景区划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滨海砂矿在第四系中的富集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滨海砂矿受海岸物质类型的控制具有呈带分布的特点.不同矿种的滨海砂矿,具有不同的成矿时代,在第四纪地层中有着不同的分布规律和富集特点,而且与地层的成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海南省海洋资源特点,对海洋油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盐及盐化工业、滨海砂矿业和滨海农业等产业的资源潜力、发展规模、产值、经济效益、市场、产业关联性及其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及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海陆界面水体相互作用研究是当代国际海岸带生态水文学的热点.滨海湿地的生态水文环境脆弱,浅层地下水及盐度梯度变化对其生长和发育起着控制作用.咸水冲淡驱动力主要是地下水动力作用、盐度驱动下的水化学运动作用和海洋潮汐作用的叠加效应.通过国内外学者近30年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滨海湿地咸水冲淡研究程度及进展情况,认为掌握咸水冲淡驱动...  相似文献   

5.
在影响海洋结构物设计的海洋环境动力因素如风、海浪、海流和海冰等中,通常海浪是最重要的。在考虑海浪对建筑物作用时,人们往往强调波高而对周期重视不够。本文通过模拟实验或理论计算进一步显示了波高和周期对于海洋建筑物设计具有同等重要性,只不过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6.
广西滨海地貌特征及砂矿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滨海地貌,大体以饮州犀牛脚为界,东部以侵蚀一堆积的砂质夷平岸为主;西部则主要是微弱充填的曲折溺谷湾岸。滨海地貌与砂矿有直接关系。不同的地貌类型形成的砂矿床有所区别,一般砂矿床主要产于砂质海岸、沙坝—泻湖海岸、三角洲海岸内。生物海岸、泥质海岸不成矿。砂矿成矿与地貌形态相联的有海积的、冲积的、残积的、浅海的及混合的几种类型。砂矿的形成与富集多受地貌形态的控制。不同的地貌形态,砂矿富集的部位不一样,一般在沙堤的根部、海滩的高潮线附近、沿岸沙堤的上中部、水下沙坝的顶部和向海坡的上部,以及冲积平原的边缘地貌部位,容易形成砂矿和富集。区内滨海砂矿极其丰富,主要有北海白虎头玻璃石英砂矿床、江平澫尾锆石—钛铁砂矿床、巫头金红石—锆石砂矿床等。沿岸不同的砂矿种类与沉积物的粒级有不同的选择。钛铁砂矿产在中细砂—中粗砂中;玻璃石英砂矿产于中细至中粗级沉积物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海南省海洋资源特点,对海洋油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盐及盐化工业,滨海砂矿业和滨海农业等产业的资源潜力,发展规模,产值,经济效益,市场,产业关联性及其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及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前卫星海洋遥感的特点和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上的主要航天国家已开始进行不同类型的海洋遥感卫星的系列发射,包括以光学遥感为主的海洋水色卫星,以微波遥感为主的海洋动力要素(如海浪、海面风、海面粗糙度、海平面高度、大洋潮汐等)环境卫星等。在遥感规划、遥感器研制、海洋遥感信息提取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呈现出了如下的特点和发展态势: 1.长期规划,超前研制,保持良好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有漫长的海岸线,宽阔的大陆架,发育了各种不同的海岸地貌类型,蕴藏着丰富的滨海砂矿资源.加强对这些矿产资源的调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为了有助于了解和讨论我国滨海砂矿的一些基本特征,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近年课题研究工作,对我国滨海砂矿做一简单的回顾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海啸及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一、前 言 海啸是许多海洋国家滨海地区的猛烈海洋自然灾害之一、我国历代文献中也称为“海溢”、“海侵”等。其在滨海区域的表现形式是海水陡涨,瞬时侵入滨海陆地,吞没良田和城镇村庄,然后海水又骤然退去,或先退后涨,有时反复多次,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局地海啸在海啸波到达前,还经常有强烈地震。我国也是一个多风暴潮灾的国家,历代都把风暴及海底地震引起的潮位异常变化,混称为海啸、海溢、海侵或大海潮等等。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学者在学术上把风暴原因引起的潮位异常统称为风暴潮,而把海底地震引起的潮位异常则称为海啸。 日本称海啸为“津波”,意为港湾中的浪。西文大多取津波的译音─Tsunami。在英文文献中,曾经用“潮浪─Tidal Waves”一词,这是极不恰当的,因为海啸并非由潮汐或潮汐力所引起。鉴于人为的海上核爆炸也能引起局部区域海啸,为了区别,在许多文献中也用“地震海浪─Seismic Sea Wave”一词。加拿大学者 Murty T.S.引用 Van Dorn W.G.1968年提出的定义:海啸是指在海洋中形成的自由洋面大尺度短暂扰动重力波系。他还认为  相似文献   

11.
滨海砂矿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它具有分布广、勘探、开采、选矿、冶炼方便等优点,受到滨海各国的重视,已成为世界上大部分独居石、锡石、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的重要开采源。我国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阔、岛屿众多,发育了各种不同的地质单元和地貌类型,有着良好的成矿条件,形成了丰富的砂矿资源。目前,从滨海砂矿中提取的矿物资源有钛铁矿、锆英石、独居石、金红石和磷钇矿、锡石、玻璃砂、型砂等。钛铁矿主要用于制造钛合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周边浅海砂矿资源潜力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拥有全国最为丰富的滨海锆钛砂矿资源,然而,随着长期大规模矿产的开发,陆域滨海砂矿资源已日渐枯竭。海南岛四面环海,海岸线漫长,多为砂质海岸,沙滩宽广,特别有利于海洋砂矿的形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海南岛周边浅海砂矿资源勘查现状和勘查成果,分析了区内砂矿的地质特征,从物源、气候与水动力条件、海岸类型与地貌类型、第四纪沉积作用和海平面变化等5个方面综合分析砂矿的成矿条件,阐述了浅海砂矿的成矿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调查资料,从成矿的有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认为万宁市东澳南后海至田头港一带、东方感城至乐东莺歌海一带、文昌铺前湾至景心角一带和临高马袅至东英一带等4个浅海区具有较好的砂矿资源潜力,它们可作为今后该区砂矿勘查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13.
山东半岛沿岸,存在着不同矿种、不同成因类型的滨海砂矿,其粒度特征及与砂矿富集关系也各不相同.如认识这些砂矿富集规律,探求找矿方向,就必须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在采矿方面,也需要依据砂矿中有用矿物富集粒级和有益成分或有害成分与粒度关系,选择适当的开采方式,提高有益成分的含量,剔除有害成分,提高经济效益.为此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大量的资料收集,对山东半岛滨海砂金矿、石英砂矿、锆英石砂矿、磁铁矿砂矿粒度特征及砂矿富集关系作了初步研究.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文中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在海洋和滨海地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进行经济生产活动而形成的产业。海洋产业的划分,可按传统产业发展顺序划分,也可按我国现行的一、二、三产业划分。按海洋产业发展顺序可划分为传统海洋产业(如海洋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盐业等)、新兴海洋产业(如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滨海砂矿业及海洋服务业等)和未来海洋产业(如海洋能利用、海水化学资源开发业、海洋工程等)。随着现代海洋战略资源的不断发现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三大问题的出路寄希望于海洋。尤其是一些临海的发达国家,不惜巨资,组织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投身于海洋战略研究和海洋开发规划的制定中,以谋求加速本国海洋开发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东部滨海砂矿含有丰富的稀有元素和贵重金属,是一种潜在的矿产资源。根据不同矿物组分的沉积物存在地震波阻抗差异的特点,采用高分辨率单道地震反射勘探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刻画海洋浅部沉积中砂矿的空间分布特征。介绍了利用地震属性聚类/分类方法对海南岛东部近海采集的单道地震数据进行地震相到沉积相的转换,实现对这一区域含砂矿沉积层的识别,然后与钻孔结果对比和综合分析,进而从空间上刻画砂层空间分布范围,为砂矿资源量估算提供准确参数。  相似文献   

16.
西朝鲜湾二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与砂矿成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海西朝鲜湾是潮流流速特别高、潮流沙脊群明显发育的水动力沉积环境区,具有有利的砂矿成矿条件。为了分析其成矿特征,我们采用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模拟各级波浪下潮流、海底冲淤状态和全输沙量过程,由此分析按形成时代和主要分选控制因素划定的砂矿成因型和漂沙分选方式。本区砂矿属于潮流波浪控制的现代滨海砂矿,砂矿由潮流波浪掀沙、潮流输沙、风暴浪混沙进行平面及垂直分选形成,研究区类似一个巨型砂矿分选机,分选强度有利于砂矿成矿的地区大多为0~20m海域,矿层延伸到风暴浪最大冲刷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17.
山东半岛三面环水,伸入渤海、黄海之中,海岸线长达三千余公里,占我国岸线总长六分之一,陆架宽广,砂质海岸发育,为我国滨海砂矿远景储量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滨海砂矿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半岛区的构造位置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区内广泛出露太古一元古代变质岩系,中新生代火山岩及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发育了以燕山期为主的侵入岩,该区总体长期抬升,基岩裸露、遭受风化剥蚀,为滨海重矿物的富集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半岛面临开阔的渤海、黄海,水动力条件有利于重矿物富集.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是在陆地和海洋动力相互作用下,黄河所携带的泥沙物质逐渐发育、演化形成的滨海湿地系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在横向上的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沉积体叶瓣的形成和发育过程进行了划分.以HS908孔的粒度、有孔虫、孢粉、测年等数据为基础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在垂向上的演化序列进行划分,认为其在...  相似文献   

19.
滨海湿地系统的消长和稳定取决于两种过程的物质平衡:①是河流携带沉积物的加积使盐沼和湿地向上和向海方向进积;②是海平面上升和沼泽地区的压实沉降以及海洋通过潮沟系统对湿地的侵蚀作用不断地产生着可容纳空间.二者的互动构成了滨海湿地复杂的演化历史.重点阐述了三角洲河流泥沙输运、洪水运移、潮汐作用、潮沟系统发育等对湿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省沿海地区砂质海岸发育,蕴藏丰富的滨海砂矿.有工业价值的砂矿床10处,矿点20余个.根据矿床形成的地理位置和矿床类型可划分为3个成矿区.这些矿床均形成全新世中、晚期的沿岸沙堤、海滩、水下沙坝中,个别砂矿床赋存于中更新世北海组冲积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