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第三章卫星通信体制本章是介绍卫星通信体制基本概念及有关的几个问题,同时也介绍几种卫星通信方式,帮助读者对卫星通信体制有一定性的了解。有关卫星通信各种制式的系统结构及应用、各种参星技术数据和调制方式等,本文没有涉及。1.卫星通信体制的概念任何通信系统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传输和交换荷载信息的电信号,而通信体制是指通信系统为完成一定的通信任务所采用的信号传输方式和信号交换方式。换言之,一个通信系统的通信体制要根据信道条件及通信要求,决定在系统中采用什么信号形式(时间波形和频谱结构)和如何进行信号传输(包括…  相似文献   

2.
气象通信系统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 《气象》2010,36(7):56-61
气象通信系统是支撑气象业务和大气科学研究的数据收集和传输平台。在经历了从手工到自动,从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到网络通信和数据广播的发展后,我国气象通信系统已成为由国际气象通信系统、国内气象通信系统组成,覆盖各级气象部门及部门外相关业务和科研用户,具备全球及国内各类观测资料和预报预测产品收集、分发、交换控制及传输监视能力的数据传输平台。作者回顾了气象通信发展历程,分析了气象通信系统的技术和业务现状,对气象通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WIS-WMO未来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 《气象软科学》2007,(4):143-150
WIS(WMO In formation System,WMO信息系统)是WMO的下一代信息系统,是WMO建立的一个通用、综合的、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用于支撑WMO各项计划及其相关中心、国际组织和计划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而WMO传统的气象水文资料通信系统一GTS(Global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全球电信系统)通过点对点链路和多点链路将各国气象电信中心互连起来构成一个集成通信网络,它作为实时和关键业务资料和产品分发和交换的核心通信网络,并作为WIS的基本通信网络,将继续发展和改进,对WIS的实施做出有力贡献。在GTS的支撑之下,未来WIS提供的服务内容更多,服务手段和方式更丰富。  相似文献   

4.
徐杰芙 《气象科技》2006,34(Z1):10-12
第3代国际气象通信系统是中国气象局面向未来,适应全球通信系统(GTS)发展计划的新一代通信系统。该系统既可以支持原有的报文交换,又可以支持文件交换。第3代国际通信系统中控制数据是国际通信系统运行的基础,这对国际通信系统中控制数据和控制数据制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控制数据制作独立于国际通信系统之外。并且,要求控制数据制作和维护简单、快捷、可靠。该文介绍了控制数据的稳定性、精确性、灵活性、复杂性等特点,控制数据对文件级、公报级、报告级收发、编辑、收集、归档等处理的作用,控制数据文件的制作方法,新旧控制数据在制作方面的优缺点比较。  相似文献   

5.
VAX4200实时气象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武丽钧(气象通信台)VAX4200实时气象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在新设备基础上对原有通情系统的一个整体技术革新。该系统的实时通信技术使VAX4200成为内蒙古气象局至中国气象局的重要通信枢钮,成功地获得和传...  相似文献   

6.
前言数据通信网(datacommunicationnetwork)是指提供数据通信业务的电信网。由某一部门建立并操作运行,为本部门提供数据传输的电信网称为专用数据通信网;由电信部门建立、经营,为公众提供数据传输业务的电信网称为公用数据通信网。邮电部门提供DDN数据电路和普通电话网的模拟电路供用户组织专用数据传输业务。气象系统将利用卫星电路建立专用数据通信网,但备用数据通信网究竟加入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还是租用普通电话网提供的模拟电路或是在公用交换网中建立虚专用网(VPN)?从保护已有投资和交换数据量方面考虑,维持费用哪种方…  相似文献   

7.
徐建平  龚理藩  吴贤伟 《气象》1996,22(2):12-17
叙述了中国气象局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布局、主要功能、配置以及对外服务的方式。该系统将是中国气象局的主要通信系统,由主站和360个VSAT小站组成,能完成气象部门的数据通信和话音通信。还能为其它用户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机自身所具有的通信传输和存储功能,来替代《天气图自动填图与客观分析系统》运行工作所依赖的通信卡的作用,取消通信卡,修改该系统软件,利用汇编和C语言对系统进行补充编程,从而节省投资完善了系统,非常适合台站的业务工作需要和业务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一市和市一县通信租用两条2Mbit/s线路,电信SDH电路是主线路,移动SDH电路是备份线路。两条电路采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交换路由信息,当电信SDH电路出现故障,能够自动启用移动SDH电路,保证网络畅通。待电信SDH电路恢复正常,通信自动切换到电信SDH电路。  相似文献   

10.
气象电子设备的防雷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电子设备应用到气象业务和通信系统中,同时,由于雷击而导致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损坏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提出了对气象部门现有主要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措施,以加强气象部门电子设备及通讯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龚贤创  陈石定 《湖北气象》1997,(3):33-34,46
大江截流期气象保障服务系统通信传输系统是整个长江三峡工程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中最基础的环节,通信子系统的功能,可靠性等直接影响整个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本文介绍了武汉区域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在1996年11月试验传输三峡气象服务产品的情况,同时提出了加强三峡工程气象通信保障服务能力的若干措施及优化意见。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市、县级气象局都申请了X .2 5分组交换业务 ,通过X .2 5专线将全省气象局连成一个大的广域网。只要通过相关的设置 ,广域网内就可以进行通信。本文结合气象部门的业务 ,介绍实现地市局与县气象局X .2 5分组通信的配置过程。1 X .2 5分组交换X .2 5网是采用X .2 5标准建立的网。X .2 5是联网技术的标准和一组通信协议 ,它是所有分组交换技术的鼻祖。分组交换又称包交换。分组交换机客户传送的数据按一定的长度分割成若干个数据段 ,这些数据段叫做“分组 (或包 )”。传输过程中 ,需要在每个分组前加上控制信息和地址标识 (即分组头…  相似文献   

13.
基于VAX4200的气象通信业务自动化系统贾波(内蒙古气象通信台)1系统介绍气象通信业务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气象数据资料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反映天气现象及预报产品的各种实时数据资料由数据采集进程,通过远程通信传送给主系统,经过加工处理后,存入系统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71 1数字化天气雷达通信由宽带和窄带通信组成 ,其中雷达数据获取、雷达产品生成为宽带通信 ,与预报及旗县进行雷达产品传输为窄带通信。1 通信系统介绍1 .1 宽带通信宽带通信的作用是把雷达获取的数据 ,传输给雷达主站 ,或主站发送处理、天线控制等操作命令。宽带通信的通信  相似文献   

15.
宜昌市气象局分组交换网业务系统于1997年上半年正式开通运行。该系统的安装适应气象卫星通信业务系统建设需要,取代了原有专线拨号通信方式,采用先进的分组交换网技术,可以为气象业务提供高质量的数据通信服务;同时,该系统也可为气象卫星通信业务系统提供地面备份保障。宜昌市气象局分组交换网业务系统功能齐全,安装简便,应用效果较好。1 分组交换数据网的原理、特点及构成1.1 分组交换数据网的原理 分组交换数据网是一种先分组、再存贮,然后按一定的格式进行交换传输的通讯网络。所谓分组就是把一组包含数据和呼叫控制信号的二进制数作为一个组合整体加以转接。这些数据、呼叫控制信号及可能附加的差错控制信息是按规定的格式排列的。分组交换是指把报文分解成若干个较短、被格式化了的报文分组,以报文分组作为单位独立地、单个地在网络中进行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  相似文献   

16.
自动气象站网实时监控系统结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源鸿  敖振浪 《气象》2003,29(1):32-34
针对目前自动站的特点及气象系统现有的通信基础,提出建立自动站网实时监控系统的方法,并从技术的角度,阐述监控系统软件的编制方法,为了实现系统的实时性的要求,在软件中采用了WinSock建立TCP点对点连接技术和多线程技术处理并发事件。  相似文献   

17.
依托国家85-906科技攻关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河南省大气探测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和暴雨、洪水预报警报服务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将3个系统联系在一起,形成上与区域中心、下与各地市相连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该网络每天可采集区域中心的各种信息,又可使省台云图、雷达等数据入网,还可以自动汇集省内各站雨量等。这些汇集的信息进入数据库之后,台内和局域网各工作站及全省各广域网用户可随时调用。  相似文献   

18.
徐良谋 《气象》1997,23(1):56-57
适用于县站的地面高空资料显示打印系统徐良谋(江苏省盐城市气象局224001)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在气象部门各级台站的发展,使资料的传输和显示进行自动处理成为可能,本系统主要是针对基层台站,尤其是县级台站长期依靠手工抄收天气实况资料,而且许...  相似文献   

19.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在气象部门的广泛应用,使我国的气象现代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气象部门依靠微机网络及现代通信技术进行同地和异地之间信息交换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立气象系统微机网络是气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建立一个上连省台下接县局的微机网络和以该网络为基础的微柳:业务体系是杭州市气象局“八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杭州市气象业务体系和微机网络建设项目(简称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贵州省气象台通信预处理综合系统的功能、硬件构成、软件构成、软硬件设计要点以及主要功能规格,在投入业务运行中,效果良好,超出了预期目的,并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