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7月30日至8月8日,中国地震学会与日本地震学会在日本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青少年赴日地震科技考察夏令营”活动。中国地震学会派出由张国民副理事长为团长、由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甘肃、新疆、西藏等地的青少年共58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3年云南大姚6.2级、6.1级地震中短期地震学特征的分析和初步研究,认为大姚地震孕育过程中的短期阶段,震中附近的地震学异常以中小地震活动增强为主,表现为震区附近中小地震频度增加,4级震群活动、A值、GL值出现异常,同时震源深度加深等;在由中期向短期过渡的过程中,震源区异常消失相对平静,使多种地震学异常收缩至震源区附近;地震孕育进入短临阶段,震中附近地区再次出现了3~4级小震活动增强的特征,云南省地震活动出现向震中附近迁移的趋势。整个孕震过程,地震活动体现了活动-平静-活动的动态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云南近期姚安、澄江及丘北地震的孕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永莉  蔡静观 《地震研究》2001,24(3):213-218
从地震学的角度对姚安、澄江和丘北地震的孕育进行追踪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地区3个月时间内发生多次中强震,震前云南省地震学的波速比,小震调制比以及震源深度等多项参数出现了中期同步异常,并且有区域性中小地震活跃,能量的加速一平静过程以及前兆震群出现等明显的近场异常,表明云南地区快速发生的多次中强地震,在地震学方面出现明显的中短期异常的孕震特征。  相似文献   

4.
2004年7月10-14日,中国地震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收到学术论文120余篇。来自全国科研、教育和地震局系统的代表共171人参加了这次大会。  相似文献   

5.
陈运泰  吴忠良 《地震学报》2004,26(1):110-111
为纪念国际地震学会(现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IASPEI)成立100周年, 美国学术出版社于2002年和2003年出版了<国际地震学与工程地震学手册>上、下卷.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2007年6月3日云南宁洱6.4级地震序列基本特征,动态追踪了宁洱地震前的中短期地震学异常,结果表明:宁洱地震序列为主震—余震型,最大余震为5.1级,衰减正常。据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资料测定,震源机制解中节面Ⅰ走向为138°,倾角为70°,P轴方位为3°,仰角为9°,宁洱6.4级地震的发震断层为NNW向的普(宁)洱断裂,在NNE向主压应力作用下产生右旋走滑错动,引发宁洱地震。宁洱地震孕育的中短期阶段,地震学异常以云南M≥6.0地震平静和震中附近中小地震活动增强等为主;地震孕育进入短临阶段,最为突出的地震学异常为震源区及附近地区中小地震活动明显增强、出现窗口地震及云南省4级地震平静等。  相似文献   

7.
地震学进展     
简要回顾了当代地震学发展的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地震波探测地球内部.包括:现代测震技术的发展、数字地震学、地震层析成象、地震勘探和地下核爆炸侦查等;二是研究天然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灾害的预测和预防,包括:考古地震学的发展,地震活动的统计特征,地震模型、中长期地震预报等.  相似文献   

8.
欧洲地震委员会第24届大会于1994年9月19-24日在希腊首都雅典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共380人。会上宣读和张贴论文541篇,内容主要涉及地震预测研究、地震活动性、工程地震、震源物理和数据采集、理论与解释等。本文综述这次大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郭寅  聂晓红 《内陆地震》2014,(2):156-165
介绍了2013年1月29日哈萨克斯坦MS6.1地震基本参数、地震序列特征、震源机制解,分析地震前震源区周围的地震活动结果表明该地震序列是主余型、余震活动呈间隙式,衰减迅速,震源断错性质为走滑型。震前震源区存在4级地震围空、地震平静、中等地震增强和小震群等中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10.
现代地震目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0年代以来,随着地震学观测与研究的发展,愈来愈多的新的地震参数的测定开始从研究成果转化为常规工作,地震目录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出现了相当大的变化。本文讨论了现代地震目录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构造研究、地震预报研究和地震问题的非线性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震学会第五届地震学专业委员会自1999年1月成立以来,在常务理事会和学会理事长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委员在基础研究和战略研究方面的整体优势,围绕我国地震科学发展和防震减灾事业的一些重要问题,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其中,将专业委员会活动的视野进一步扩大,与国内的有关机构和团体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并积极关注和参与国际性的学术活动,是本届专业委员会活动的一个特色。英国《自然》杂志(Nature)于1999年2月25日~4月8日在因特网上组织了主题为“Isthereliablepredictionofindividualearth-quakesarealisticscientificgoal?”的争论,引…  相似文献   

12.
丽江大震前长—中—短—临地震学异常的演化过程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蔡静观 《地震研究》1997,20(1):13-20
本通过丽江大震前地震学各项异常的动态追踪,研究了长-中-短-临异常伴随大震孕育、发生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强震的缺震、强震的重复、中强震密集、诱发地震、相关地震等多项长期异常的背景上,出现了中小地震活跃、调制小震频繁、复发周期降低、震源深度加深和震级差增大、地震序列h值下降等同步的中期异常,而1995年中小地震活跃后的平静、低复发周期的回升、震源深度为25公里和震级差在1.0-1.1级的地震次  相似文献   

13.
1937年菏泽7级地震是中国近代地震史上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地震:(1)菏泽地震的原始资料有4类载体:文字记载、震区"地震调查表"、地震波记录以及现场老照片,说明这次地震既有历史地震学属性,也有近代地震学属性,体现了中国历史地震学向近代地震学进展转化的时代特色。(2)由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等多方面原因,菏泽地震后政府基本没有实施有效的救灾行动,灾区陷于困难境地,只有上海华洋义赈会于震后一个月到灾区进行了有限的救助活动。菏泽地震是战争时期发生的灾难性地震,由此提示,在战时发生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应对问题应引起事先重视。  相似文献   

14.
引入太阳黑子活动,磁暴对地震发生存在触发机制这一基本观点,对东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周期进行了划分并研究其发生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位相特征。并讨论了东北地区中强地震发生的某些地震学特点。  相似文献   

15.
1996年顺义地震的背景及其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1996年12月16日北京顺义4级地震发生的地震活动背景及其主要地震学前兆进行了研究。从地震预报角度,对北京地区中等有感地震发生前后的城地对策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亚洲地震委员会第三届会议暨地震学、地球灾害评估和地球内部结构相关论题讨论会于2000年10月10-12日在伊郎德黑兰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文章介绍了这次学术大会的概况及近年来来亚太地区各国在地震前兆、地震预测、震源物理、地球内部结构、地震台网和数据处理,以及地震灾害评估和诱发地震等方面的研究和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1995年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多项地震学参数(地震空间分布,b值,C值、D值,Mf值,GL值,YH值,AC值等)的异常变化,期望从中能够找出对中强地震短临预报有意义的地震学参数和特征图像,以增加对中强地震孕育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亚洲地震委员会作为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的地区性组织,自1996年在中国唐山成立以来,至今己成功举办过六届学术大会和五次地震学和防震减灾技术培训班,在推动和提高亚太地区的地震研究水平,增强各国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以及培养年轻人才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目前,ASC已是IASPEI各委员会中工作最活跃的组织之一。2008年11月24—28日在日本筑波科学城召开,这次大会由亚洲地震委员会和日本地震学会共同主办,中国地震学会参与协办。大会研讨的主题是:共享现代科学和技术,减轻亚洲的地震灾害。欢迎中国地震…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震研究》2007,23(1):32-32
由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地震学会共同举办的东北三省第六届地震科学研讨会于2006年9月17-21日在景色秀丽的长白山火山监测站召开。来自三省地震系统的代表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80余人参加了会议。辽宁省地震学会理事长徐心同、辽宁省地震局副局长卢群、吉林省地震局副局长郑雅琴、黑龙江省地震局副局长张锡杰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0.
石鉴邦 《内陆地震》1990,4(4):289-291
1990年9月是新疆地震专业队伍成立二十周年。二十年来,新疆广大地震工作者在地震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积极工作,认真积累经验,努力探索未知,不断开创地震工作新局面,为发展地震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 一、地震工作的进展与成绩 1970年9月,由原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地质地理研究所、西北地震地质大队抽调的人员,兰州地震研究所在新疆工作的部分人员联合组成新疆地震队。1971年5月改称国家地震局新疆地震大队,1975年3月易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办公室,1978年10月发展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地震专业队伍由组建时的100余人发展为500多人。群众测报队伍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新疆地震队伍已成为一支颇具规模,有一定地震科技力量和相应的物资设备条件,能单独承担新疆各项地震研究,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任务,专群结合的综合地震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