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海水温差能的开发利用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1.45×10~(10)亿吨的海水中,每年吸收的太阳能约在37×10~(10)亿千瓦以上,每平方公里的海洋所含有的热能大大超过360吨石油所产生的能量。据估算,世界海洋的海水温差能达500亿千瓦,可供利用的为20亿千瓦。我国南海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可利用的海水温差能约1.5亿千瓦。如此巨大的能量资源,既可再生,又无污染,又不占用宝贵的陆地,还可进行综合利用,因此开发利用海水温差能早就引起  相似文献   

2.
《海洋地质译丛》2011,(3):77-77
未来5年,我国海上风电将进入加速发展期。根据“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规划,风电将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新生力量继续获得大力发展,规划2015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500万千瓦,规划到2020年海上风电装机3000万千瓦。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海洋能开发利用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80年5月,设计总装机容量为3000千瓦的浙江省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第一台机组(500千瓦)正式投产运行。1982年8月,上海航道局设计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灯标波力发电装置(50瓦)通过技术鉴定,开始试生产。这些,既是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现状的描绘,也是海洋能开发即将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自1981年11月在广州举行全国第一次海  相似文献   

4.
用数值方法研宄穿透性太阳短波辐射对混合层深度的影响时,有些学者人为地设定了风速和热通量。这种做法可能会出现风速和热通量数值不匹配的问题。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本文采用国内外常用的块体公式计算热通量的方法来代替人为设置,并以北太平洋为例,研究了穿透性太阳短波辐射对海洋混合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风速(U10<10m/s),且海表短波净辐射处于40~200 W/m2时,穿透性太阳短波辐射对混合层深度影响很显著;高风速(U10>10m/s)和短波净辐射高值区(S*(0)>200 W/m2),穿透性太阳短波辐射对混合层深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简讯     
日本东电设计公司最近完成了海洋温差发电商用设备的设计工作。并准备销售给南大平洋附近的瑙鲁共和国。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次OTEC商用设备设计,对于海洋热能转换技术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还是在十四年以前,东电设计公司便从事海洋温差发电实用化的工作。该公司在发电设备的研究方面,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经过多年的研究,他们的热交换器等设备、系统设计等方面已渐趋成熟,使得海洋温差发电具备了较为充分的商业基础。该公司设计的这种商用发电设备,功率为500千瓦,扣除本身的电力消耗,净功率为300-500千瓦。计算表明,当使用温差为22℃(29℃和7℃)时,使用氟利昂作为推动透平旋  相似文献   

6.
崇武,福建海防前哨的一座古镇。这里是中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好的明代石头城。500多年前,这里是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战场;300多年前这里是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发兵之地。进入古城,瞬间会让人有种时间凝固的感觉,历史的印记在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上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7.
短波单边带通信技术在海上无线电通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现代船舶的使命对通信保障的要求愈来愈高,要求有多个通信网络和快速反映能力,随着船舶通信设备的日益增多,相互干扰越来越严重。采用单边带通信技术,不仅增加了发射功率增益,缩小了体积,减轻了重量,而且提高了通信容量和电磁兼容性,使船舶通信网络具有多路同时工作的能力。目前短波单边带通信设备和电台已成为海上无线电通信的主要设备。一、海上短波单边带通信技术的发展 20多年来,短波单边带通信一直是海上远距离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但随着海事卫星通信的出现,曾一度使人们对短波单边带通信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产生过怀疑,似乎短波单边带通信  相似文献   

8.
我国第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目的为开发潮汐能进行试验的电站——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继1980年8月第一台(一号)水轮发电机组投产以后,1984年4月三号机组又投入运行。这两台双向贯流式试验机组额定出力分别为500千瓦和700千瓦,结构不同,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两台潮汐发电机组。几年来,江厦电站工程承担的国家科研任务有潮汐能利用的特性、双向贯流式机组的研制和运行、海工建筑物的技术问题以及水库区综合开发利用等,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另外,对机组金属体表面防止海生物附着生长、防止受海水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海洋信息的互联互通得到世界各国的空前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海洋物联网的发展,认为海洋区域中可靠远程通信手段的匮乏制约了海洋物联网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波广域分集组网的海洋物联网结构,该技术通过提高短波通信的可通率与通信服务质量,解决了海洋物联网与其他网络的互联互通问题。此外,通过详细分析基于短波广域分集组网的海洋物联网在远洋渔船船队调度的应用,证明了海洋物联网可以为海洋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相关活动提供信息和通信保障。  相似文献   

10.
海表短波辐射收支是海–气界面能量交换的重要物理过程。本研究利用2019年南海北部夏季科考航次的走航观测数据,评估了ERA5再分析数据的海表短波辐射通量收支。结果表明,ERA5的向下短波辐射相比观测偏小,11时和15时(北京时间)的偏差最大,可达-100 W/m2。与此同时,ERA5的海表反照率整体偏低,其中高太阳高度角时段偏差较小,约为-0.03,低太阳高度角时段偏差较大,约为-0.15。向下短波辐射和反照率的偏差共同造成ERA5白天平均海表净短波辐射通量比观测偏小约25.4 W/m2;其中,反照率低估抵消了约50%向下短波辐射偏差的贡献。研究表明,在不同大气透射率情况下,ERA5的海表辐射收支偏差存在不同表现。ERA5海表反照率的低估可能与其采用的参数化方案在南海北部的适用性不足有关。基于观测本研究也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参数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水君 《海洋信息》1997,(1):11-12
我国有着丰富的各种形式的海洋能资源,据估算总蕴藏量约为4亿千瓦~5亿千瓦。其中,海洋热能最为丰富,蕴藏量约占31.9%(1.5亿千瓦);潮汐能约占23.4%(1.1亿千瓦);波浪能约占14.9%(0.7亿千瓦);盐差能约占23.4%(1.1亿千瓦);海(潮)流能较少,约占6.4%(0.3亿千瓦)。  相似文献   

12.
1983年7月26日至28日,国家科委海洋组于上海召开500瓦波浪发电装置研制方案论证会。参加会议的有12个单位29人。该方案系上海交通大学拟出的,采用了固定式腔器和空气涡轮发电机。会上交大一系、二系、三系分别介绍了波能转换、涡轮、电机及控制、蓄电、逆变等系统的论证材料。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与波能装置研制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OSB-1浮标网短波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组成及使用情况。阐述了为改善浮标与岸站的通信质量所开展的工作。并具体说明了为降低短波信道的误码率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结果是:岸站接收的数据与浮标磁带记录的数据相当一致,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春季南海北部上混合层的数值模拟与数值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 1 998年南海季风实验 (SCSMEX)北部“实验 3号”调查船的观测资料 ,采用一维湍动能模式 (TKE模式 ) ,对春季南海北部的SST及混合层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TKE模式能够很好地模拟南海北部的海表面温度SST和上混合层深度随时间变化基本特征。在南海 5— 6月 ,SST的日振荡主要依赖于短波辐射的日变化 ,短波辐射是SST的主要维持机制 ;短波辐射会使SST升高 1— 4℃ ;风的垂直混合作用主要是抑制了SST的日周期振荡。春季南海海面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与短波辐射和风应力相比较 ,是一个对SST影响较小的量。南海北部 5月份混合层深度的变化趋势和振荡特征受风应力和短波辐射共同控制 ,风应力使混合层深度加深 5— 1 0m ,短波辐射使混合层深度平均变浅 5— 1 0m。而 6月份南海北部 ,在夏季风爆发后短波辐射较小 ,短波辐射的作用只能使混合层深度变浅1— 2m ,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对混合层的作用会使混合层的深度加深 1— 2m ,混合层深度主要受风应力控制。  相似文献   

15.
低频长波对港湾共振、泥沙输运、波浪爬高与越浪等过程有重要影响。采用非静压模型SWASH模拟了不规则波在浅滩上的传播及破碎过程,重点探讨了滩顶短波破碎程度对低频波能演变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当滩顶短波处于临界破碎状态时,低频波能流沿浅滩持续增长,浅滩对低频长波的放大效应(滩后与滩前低频波能流之比)显著;当滩顶短波轻微破碎、破波仅发生在外破波区时,低频波能流的沿滩增长率进一步变大;当滩顶短波剧烈破碎、破波延续到内破波区时,低频波能流沿滩先增长而后转为衰减,滩后放大率较临界破碎时明显减小。研究结果表明,浅滩顶部水深改变了短波破碎程度,进而影响低频长波的演化过程,浅滩上长波总体增长率随滩顶水深的减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在短波轻微破碎时最大。  相似文献   

16.
南极北京是我国目前最长的短波通信线路之一。三年多来,南极北京反复进行了单边带连续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介绍1985年以来南极、北京短波通信的基本情况,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通信体会:1.电波传播条件及时段选择;2.频段选择与通话信号质量;3.改善南极、北京短波通信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81年10月7—15日在舟山朱家尖东清西滩实测的地物光谱反射率资料,求平均反射率和均方差。将平均反射率、均方差与通道的曲线与DS-1260仪回放的地物影像对照,得到东清西滩航空遥感滩地目视解译的最佳谱段为500—550、700—790、800—890、900—1050毫微米。  相似文献   

18.
腹腔注射17β-雌二醇(E2),使瓦氏黄颡鱼雄鱼在7天内产生卵黄蛋白原(Vtg)。采用凝胶过滤和离子交换两种层析技术,从E2诱导的雄性瓦氏黄颡鱼血浆中分离、纯化出Vtg,采用糖、磷、脂蛋白染色技术证明分离、纯化的蛋白为Vtg,该Vtg在非变性条件下分子量约为240kDa,在SDS变性条件下分子量约为143kDa。纯化的瓦氏黄颡鱼Vtg经检测显示可能含有类胡萝卜素,但没有二硫键,对热相对稳定。利用纯化的瓦氏黄颡鱼Vtg,制备了兔抗瓦氏黄颡鱼Vtg多克隆抗血清。用双向免疫扩散法测得抗血清的纯度较高,效价为1︰32;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抗血清的特异性较好。以瓦氏黄颡鱼Vtg多克隆抗血清为抗体,以纯化的瓦氏黄颡鱼Vtg为抗原,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方法检测瓦氏黄颡鱼体内Vtg的含量,标准曲线线性部分的线性方程为y=0.099x+0.4529(R2=0.9327),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为15.6ng/ml,工作范围为31.2—4000ng/ml,在此范围内,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  相似文献   

19.
全球海洋的波浪能理论蕴藏量达700亿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波能为20亿千瓦~30亿千瓦,每年发电量可达9×10~5亿千瓦时,是目前全球发电量的7倍多。我国沿海的波浪能较丰富,理论蕴藏量约0.7亿千瓦。早在2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探索利用波浪能发电。1799年,在巴黎发表了第一个波浪能转换装置的专  相似文献   

20.
春季南海南部上混合层数值模拟与数值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一维湍动能模式对南海南部的 SST及混合层进行数值模拟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TKE模式能够模拟南海南部的海表面温度 SST以及除南海南部 5月中旬以外的上混合层深度随时间变化基本特征。在 5~ 6月 ,SST的日振荡主要依赖于短波辐射的日变化 ,风的混合作用抑制了 SST的日周期振荡。春季夏季风爆发期间 ,南海海面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与短波辐射和风应力相比较 ,是一个对 SST和混合层影响较小的量。在春季南海南部 ,短波辐射作用能使 SST升高的最大值约为 4℃ ;潜热和感热通量能使 SST的下降的最大值为 3℃。风应力对南海混合层深度随时间变化趋势起着决定的作用 ,并能使其深度加深 2 0~ 30 m,而短波辐射则使混合层的深度变浅2~ 3m,潜热和感热通量会使混合层的深度加深 1~ 2 m。在春季南海南部 ,热通量对混合层深度的影响与风应力相比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