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基于ArcEngine的松材线虫病预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材线虫病是最具毁灭性的一种病虫害,至今尚未找到经济有效的根治方法。影响松材线虫病发生的因子数据非常庞大,加上松材线虫病的发生、蔓延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原有的数据及测报方法很难适应松材线虫病的监测、预警的要求。通过结合ArcEngine组件技术、.NET平台技术和Oracle数据库技术,进行了松材线虫病预警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系统逻辑架构的设计、系统功能的设计、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并对预警模型作初步分析。该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对松材线虫病因子数据的信息化管理,逐步走向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可视化。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松材线虫病风险评估GIS平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云南省针叶树种面积大,松材线虫寄主多,地形复杂,虫病防治难度大。综合运用.NET平台、ArcEngine组件技术、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在云南省气象、空间、松材线虫数据基础上,建立一个云南省松材线虫病风险评估GIS平台,主要包括图层控制、风险评估、疫点操作、地图显示、专题图输出等功能,对云南省松材线虫病疫情进行更加精细化、标准化、可视化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基于3S技术的中国红树林湿地研究与监测现状。关于红树林湿地的监测研究,主要涉及了红树林湿地资源监测研究、红树林湿地动态监测研究中不同遥感处理软件的应用和红树林湿地监测系统研究;此外,还展望了3S技术在红树林监测中的发展前景以及建立中国红树林湿地监测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基于3S技术的中国红树林湿地研究与监测现状。关于红树林湿地的监测研究,主要涉及了红树林湿地资源监湖研究、红树林湿地动态监测研究中不同遥感处理软件的应用和红树林湿地监测系统研究;此外,还展望了3S技术在红树林监测中的发展前景以及建立中国红树林湿地监测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3S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经济与社会价值,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宝库与生存环境。湿地研究已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成为国际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3S技术的发展为湿地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主要论述了3S技术在湿地资源调查、湿地动态变化监测、湿地景观变化分析、湿地制图、湿地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概况;在此基础上概要论述了3S技术在湿地研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最后论述了3S技术在湿地研究应用中的发展前景。提出应加大3S技术集成的深度,加强3S技术在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环境效益、湿地边界确定及湿地资源管理等研究中的应用,把对湿地资源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提高到研究湿地空间的规划和决策层面上,为管理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6.
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喀斯特区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图谱分析为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提供了一种谱系化、定量化与定位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广西喀斯特区为例,从组成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地质、岩性、植被、地貌、气候及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入手,采用3S技术,得出石漠化分布及其驱动因子图;对石漠化分布图及驱动因子图进行图形叠加运算及相关分析,诊断出石漠化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喀斯特石漠化是在脆弱的生态环境地质背景上由于人类的强烈扰动而形成的,是多种因子综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旅游用地时空演变及其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旅游用地时空演变及其环境效应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在海滨度假区、游憩商务区、环城游憩带的空间形态变化过程和变化机制以及旅游用地开发对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具体有野外调查、模拟实验和长期监测,野外调查法被采用的最多.先进的3S技术在已被应用于旅游用地及其环境影响研究方面,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尤其在国内对旅游用地环境的影响研究多以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环境监测资料为依据,以野外调查为手段,缺乏对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研究存在动态演变模型构建不足、时空尺度单一、生态环境效应的过程与机理研究薄弱、环境效应数据的动态监测缺乏等的问题.指出未来研究的趋势是:旅游用地时空演变机制的动态模拟;旅游用地时空演变环境效应时空尺度的扩展;旅游用地时空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定量评价;旅游用地时空演变环境效应的监测与预测等.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分监测与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土壤水分是土地持续利用、水资源规划与管理、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的基础,土壤水分的监测与模拟已经成为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在土壤水分监测、空间变异和预测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土壤水分研究的现状,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目前,“3S”技术在土壤水分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实现土壤水分监测的实时化、网络化,以及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而国内同类工作相对滞后;地统计学理论已被广泛用于分析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但多局限于相对小的空间尺度,对大尺度土壤水分空间格局及其变异性研究还有待深入;已有模拟模型各有长处与不足,以“3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为手段,应用非参数化方法建立综合性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将是土壤水分模拟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9.
0.背景“十二五”期间,我国测绘事业发展的战略调整为“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这表明我国测绘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测绘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服务对象也将扩大到与地理信息相关的各个领域,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数字地理空间支撑条件。基于3S技术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方面的研究业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GIS在河流洪泛区灾害监测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刘权 《地理科学》2002,22(6):712-716
以灾前、灾中、灾后为三条主线,应用“3S”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及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等多种高新技术建立的一个复杂和难度大的业务运行系统,及时、准确地监测和评估辽河下游地区洪灾及其损失,为决策部门提供现势、客观数据与决策辅助方案。  相似文献   

11.
云南沿边境地带生态环境3S监测、 评价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全球新千年整体生态系统评估的理论,以云南省沿边境地带生态系统变化跨境生态安全为研究对象,探寻并揭示我国陆疆系统的跨境生态系统变化监测、评价和生态安全综合调控的基础理论与信息机理;进而研究基于“3S”云南沿边境地带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与综合调控的方法和关键技术,包括方法和技术体系的建立、指标体系的建立、多尺度效应和尺度转换、数学模型的建立、综合调控模式和决策方案的建立等;在案例研究部分,建立了背景数据库,然后选择大、中、小尺度进行了全区生态环境现状评价,重点河道、典型路段和重点口岸的影响评价和预测预报研究,最后进行了综合调控模式和方案的探讨,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动态仿真和虚拟表达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朴素的旅游地理记述见诸于诗歌、散文、游记和专著之中。  相似文献   

13.
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方向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是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最新的一部颇富创建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报告,反映了地理学发展的集成研究战略方向.尽管受其任务和受众的影响,报告话语表现出过度重视技术和工具,但其提出的建设地理科学这一议题切中了当前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方向,也在技术和工具这个“任务”方面尝试相应的建构工作,相伴的重要工作是给出了地理科学未来10 年的11 个优先研究领域.报告后来的评论则重新发掘并弥补了该报告的某些不足,说明了该报告“深度”的一面,尤其是地理科学的方法论问题.与该报告及其评论相比,中国建设地理科学的主张具有如下特点:① 学科体系庞大、层次分明、范畴严密;② “学科”与“任务”明显平衡;③ 有系统论和整体论的方法论;④ 初步显现深远的、连锁的影响.《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及其评论,以及中国地理科学建设表明--跨学科的地理科学是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方向:① 地理学正走向或走入集成研究的“大科学”阶段;② “学科”与“任务”平衡是地理学自身发展及应对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的必然要求;③ 未来地理科学建设应当是具有科学人文主义的学科体系、方法论、技术和工具的“三元”结构.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 Traditionally, data structure is mainly classified into two kinds: vector and raster. The data storage, management and updating are huge task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How to deal with the difficulty that common web Browser cannot display the vector data supported by GIS, and how to implement updating and dissemination of vast amount of data for the IBIS are two urgent questions to be solved (Chen et al., 2000; Li and Gong, 1998; Luo and Lu, 1999; Yua…  相似文献   

15.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Internet Based Information System (IBIS) arises with more advantages: Firstly, it is convenient for users to use owing to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Secondly, it benefits greatly the data dissemination and data sharing based on Internet. The most important but not the last is that we can establish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network supported by its technologies and the facilities of information highway. So, it would be significant to design IBIS to realize the data collection, sharing and dissemination on Interne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regional environment. So it is not easy to realize the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Given this, we designed the Internet bas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By the virtue of the Internet bas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the management and storag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would be easier, 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to actualize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fficiently.  相似文献   

16.
基于ArcGIS和Flex技术的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一次污染普查数据获取了大量的污染源基础信息,结合GIS技术的分析功能建立应用平台,对普查数据在地理空间上进行考查分析可以直观地揭示污染源的时空状况及规律,提高普查数据的实用价值,为环境保护的监管提供决策支持。在分析了环境保护工作的业务需求,研究了GIS软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OA软件架构,以ArcGIS Server和Flex技术为开发环境,面向污染普查数据分析应用领域的WebGIS分析平台的系统架构设计和功能实现方法,结果表明,GIS技术在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应用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吴文周  张宇  苏奋振 《热带地理》2019,39(5):742-748
针对远海岛礁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无法满足环境要素实时监测与智能处置需求,在分析现有环境要素感知与智能危机应对技术的基础上,融合虚拟现实和物联网技术,研发了远海岛礁地理环境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依据传感器类型设计存储表格,以支持多源异构传感器数据统一组织与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远海岛礁水体、土壤、气象、植被等地理环境数据,实现了感知数据的无线传输、接入与远程数据存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远海岛礁三维场景建模的基础上,实现了场景漫游与互操作,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虚实一体化的智能感应设备的远程控制。基于该系统,管理人员不仅能获取远海岛礁实时地理环境数据,还能远程操作智能感应设备(如植被浇灌水阀),解决了以往需要人工往返岛礁的管理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遥感信息科学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82,自引:1,他引:82  
徐冠华  田国良 《地理学报》1996,51(5):385-397
本文首先阐述了遥感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内容,指出遥感信息科学的发展,为地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导致了地学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和重要变化,标志着地学信息获取和分析处理方法的一场革命及一门新兴科的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