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数字经济时代,各个行业都在被改变、被颠覆。建筑施工这一基本依赖人力的领域,也将迎来大规模的科技应用和技术创新。未来的建筑施工不再是噪音、高危、繁重、脏乱差等的代名词,而将呈现绿色、高效、节能、环保的全新面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今年,广联达特别强调,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互联网及前沿科技对建筑行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在2017年全力打造"数字建筑产业平台"。而这一价值体系中,最为关键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实现绿色勘查,是全国地勘单位必须面对并亟待破解的难题和当务之急。山东黄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在山东省内率先积极探索和践行绿色勘查之路。首先编制了公司绿色勘查规划、制度、标准,然后在优选的绿色勘查示范项目中,采用“一基多孔”的优化设计,实行机台标准化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占用土地;对XY6B型钻机进行节能改造;对冲洗液循环系统的材料、结构、布置进行技术革新,强化废弃物管理,现场地面铺设环保土工布,四周设置隔音墙,杜绝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积累的经验具有一定的推广、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勘察设计》2007,(4):75-75
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落实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 231号),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施工、管理的标准化和集约化水平,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大新理念、新技术、新设计、新成果的推广使用力度,建设部《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将编撰《中国智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任务,要求通过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同时要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在具体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管理工作中,如何既满足使用功能和节能要求,又满足外观形象特色要求,是需  相似文献   

5.
信息园地     
《中国绿色建筑导则》将出台为推进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发展,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办法和规范性文件,并通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评审绿色建筑等多种措施推动这项事业向前迈进。绿色建筑是什么样子,离我们还有多远,国家又为何如此重视?为推进包括住宅在内的建筑更加节能、环保,3月28日我国将召开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研讨会,同时还准备引进一些国外绿色建筑先进技术。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将对建筑实施强制节能标准,并建立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的税收和收费优惠制度,对不执行节能标准的建…  相似文献   

6.
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贯彻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提升首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本质需要。北京市的绿色建筑发展始于2001年,截止目前,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但是,北京市绿色建筑在节能、降耗、控污、减排等诸多方面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未来,北京市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发挥一个决定作用、解决一个关键矛盾、完善一个法律约束、引入一个社会力量,即要发挥市场在绿色建筑行业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色建筑产业;要推进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解决好环保与节能的矛盾;要完善法律约束,制定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要积极引进社会第三方力量参与绿色建筑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绿色勘查是实现资源保障与生态保护并举的唯一选择。本文结合浅钻技术在内蒙古中东部荒漠草原浅覆盖区填图项目中的施工实践,初步总结了一套基于绿色勘查的浅覆盖区填图钻探技术方法体系,包括机动轻便钻机具、环保冲洗液、钻探与测井技术综合应用、以钻代槽及钻探施工组织管理等技术方法,并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为绿色勘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8.
10KV高压室能够把电能转换以后输送给用户,从而使用户用电需求得到满足,它的正常运行主要取决于电气的安装以及施工和管理,所以,要对10KV高压室电气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住建部发布《关于严厉打击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强调,坚决遏制建筑施工非法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通知》要求,一是严查安全事故,强化资质处罚。要强化资质资格管理相关处罚措施的适用,对较大事故负有责任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依法  相似文献   

10.
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发展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不仅是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而且直接关系群众的直接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发展绿色建筑面临极好机遇。要抓住机遇,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千万不要丧失机遇。——摘自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勘察设计》2013,(2):44-49
项目概况地块处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扩展区,南面为规划建设中的八宝街,西面为玉龙路,北面为白龙路,东面为金龙路;项目总用地面积50134.3平方米;规定容积率3.5。项目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建设,旨在创建深圳市绿色建筑示范小区和住宅产业化示范项目,以带动更多开发企业积极采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新技术,促进深圳市住宅产业向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转变,引导和带动新建住宅项目全面提高建设水平,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勘察设计》2012,(7):51-53
一、充分认识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是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柴油机驱动存在的可靠性低、钻井成本高、环境污染大等问题,提出将传统的柴油机驱动钻机改造为电驱动钻机的节能环保升级改造方案。直接利用工业电网作为动力源,对钻井的动力驱动系统进行优化,在地热井施工、石油钻井施工和其它深井钻井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柴改电升级改造在节能环保方面效果明显,提高了钻机运行的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能耗也不断增加,给周边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在此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绿色建筑集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环境保护要求于一身,旨在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绿色建筑不仅需要采用大量环境友好型材料,而且对项目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合理规划资源投入,使用节能设备进行工作,  相似文献   

15.
建设绿色矿山是新形势下保证矿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在恢复生态系统基础上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早子沟金矿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第一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树立了绿色发展理念,在采矿、选矿、资源高效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均进行了科技创新,确保了矿山开发、生态环境、地方群众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具有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矿山及社区环境生态化的高标准绿色矿山企业,可为区域绿色矿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勘察设计》2009,(3):61-61
重庆市《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已发布,将于2009年3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设立了“建筑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应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并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等强制性条文,将对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实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促进我市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工业化向高端迈进,高技术制造厂区越来越重视整体效益和节能减排.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修建性规划,提出整合规划的设计观念,对厂区各组成系统包括工艺系统、建筑系统、交通物流系统、市政支撑系统、绿化景观系统、生态环保系统等进行了整体研究,并对节能减排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了整体效益最大化,为实现“建绿色工厂,造绿色飞机”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天津院”)大力推进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积极实践,完成了一批以天津院科技档案楼为代表的绿色建筑项目,在绿色建筑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9.
李光 《河南地质》2012,(4):32-32
河南煤化焦煤集团赵固一矿以建设绿色环保生态矿井为目标,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和矿区绿化工作,为员工营造了一个优美宜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近日,赵固一矿获得了2011年度焦作市级“园林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为了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和民生改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发挥政府带动作用,引领社会资金投入节能环保工程建设。这意味着节能环保工程建设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了解,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这将有效拉动消费需求,有力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从而使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将为节能环保工程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