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北京奥运射击馆工程中,大跨度现浇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的结构设计特点,阐述空心板截面形式的确定,并且对一些构造措施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
荣传新  程桦 《岩土力学》2006,27(2):193-198
通过实验和有限元计算,对在均匀荷载作用下新型冻结井高强钢筋混凝土弧形板井壁的变形特性、混凝土和钢筋应力的分布规律、极限承载力及其压碎区的位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弧形构件的径向变形较小,可通过选择合适的可缩接头材料使该井壁结构起到“先柔后刚”的作用;弧形构件的内排钢筋总是比外排钢筋先屈服,并且钢筋发生屈服时对应荷载值一般为该构件极限承载力的60 %左右;构件的极限承载力随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高10 MPa,其极限承载力提高1.26 MPa;弧形构件的压碎区位于其端部附近,因此,在设计该种井壁结构时弧形构件的两端应该加强,可在弧形构件的两端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以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3.
孙炳华  李志敏  佟建美 《地下水》2010,32(3):175-177
混凝土的碳化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运行,许多公路桥、工作桥的底梁、排架柱、桥栏杆柱及扶手等构件均因混凝土碳化内部钢筋锈蚀而使外部混凝土胀裂崩塌破坏,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运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如:丹江口、三门峡、刘家峡等水库的水电站钢筋混凝土受力结构及开关站的钢筋混凝土排架等部位均由于混凝土碳化超过了钢筋保护层,从而引起钢筋锈蚀膨胀,将混凝土胀裂,局部崩塌破坏,沧州市作为南水北调受水区,有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上马,混凝土的碳化将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作用的发挥,就混凝土碳化的影响因素和防护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是一种无梁、无柱帽、可实现大开间、灵活隔断的水平结构体系。山西医科大学教学楼阶梯教室采用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增加结构水平刚度,降低层高,既缩短了工期,又减少了投资。  相似文献   

5.
青藏铁路涵洞现浇混凝土基础水化热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相变和热量生成, 导出瞬态温度场问题的热量平衡控制微分方程, 并应用伽辽金法推导出了有限元计算公式. 计算了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DK1258 240处正在修建的涵洞现浇混凝土基础水化热的影响, 结果证明, 现浇混凝土水化热在施工后半年内对涵洞周围的冻土的热状况影响较大, 施工后2 a时仍然还有影响. 为了减小这种影响, 计算了涵洞现浇混凝土基础下铺设厚度为10 cm的保温材料的冻土热状况, 材料分两种方式铺设: 一种铺设与涵洞基础等宽度; 一种铺设比涵洞基础宽度大5 cm. 比较证明: 在涵洞现浇混凝土基础下铺设保温材料可减少现浇混凝土水化热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 保温材料应按方式二铺设.  相似文献   

6.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了由中国寰球工程公司等10个单位分别编制的《爆炸危险环境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安装》(12D401—3)、《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2G901—1)、《细水雾灭火系统选用与安装》(12SS209)等11项标准设计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自11月起实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环氧树脂砂浆钢筋固法的施工工艺,分析了钢筋、砂浆及混凝土之间粘结力的工作机理,有效地解决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插筋、补强及基础加固问题,实践证明环氧树脂砂浆钢筋锚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钢纤维混凝土深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在ANSYS中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礼华  池寅  李荣渝  苏洁 《岩土力学》2008,29(9):2577-2582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钢纤维混凝土深梁进行非线性分析,详细地探讨了钢纤维混凝土和钢筋的本构模型、单元特性,并基于Nilson黏结滑移理论,考虑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参数化建模,完成了非线性分析。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在ANSYS中钢纤维混凝土采用Solid65单元、钢筋采用Pipe20单元及其相应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模拟钢纤维混凝土受力全过程,并用Combin39三维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可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周云东  朱小春 《岩土力学》2007,28(Z1):719-723
针对目前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动力特性分析中二维计算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刚度原理的简化模型。基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开发的二维动力有限元计算程序,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这种新型复合地基的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在地震作用下,与原天然地基相比,地表水平向绝对加速度增大,竖直向绝对加速度显著减小;地基内部水平向受力的整体性较好,而竖直向较差。从地基的动剪应力计算结果可知,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对抗震有利。  相似文献   

10.
谢剑  李海瑞  李会杰 《冰川冻土》2014,36(3):626-631
为了探究超低温下钢筋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考虑从20~-165℃温度下,不同钢筋直径、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以及钢筋型号等参数的影响,通过拉拔试验,对超低温条件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锚固破坏特征和粘结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受低温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降低,极限粘结强度有增大的趋势,在-80~-120℃时极限粘结强度值达到最大;低温粘结强度提高系数随着相对保护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基本呈线性;锚固长度和钢筋型号对低温粘结强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管道衬砌内水外渗对边坡稳定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明  傅志浩  叶超 《岩土力学》2007,28(2):302-306
根据钢筋混凝土受拉开裂特性,通过混凝土开裂后钢筋和混凝土联合承载原理,提出了在内水压作用下混凝土衬砌开裂的裂缝宽度估算公式。根据开裂衬砌内水外渗的规律,提出了高压管道内水外渗与混凝土衬砌裂缝宽度相互影响的有限元迭代计算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内水压荷载分解为起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对混凝土衬砌起裂荷载采用一次加载,对破坏荷载采用分级加载迭代,由此较好地反映衬砌开裂和渗流耦合作用效应。根据渗流荷载对边坡的破坏作用,提出了对边坡稳定判断的思路。通过对实际工程的分析计算,论证了高压管道内水外渗对边坡的稳定影响, 为内水外渗与应力场耦合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何化南  秦杰  董伟  黄承逵 《岩土力学》2010,31(9):2786-2792
为从根本上解决常规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因运行期的裂缝过宽而带来的结构耐久性问题,采取将常规混凝土改性为高性能的钢纤维混凝土或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的方法。以某水电站全背坝面管为原型,以1:10缩尺制作了钢衬钢筋钢纤维混凝土压力管道模型和钢衬钢筋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道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改性为钢纤维混凝土的压力管道表现出很好的限裂能力,其初裂荷载有一定的提高,管道裂缝宽度显著下降;改性为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的压力管道表现出很好的抗裂能力,管道的初裂荷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钢材的性能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模型试验的结果显示了改性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水工隧洞内水外渗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凯  伍鹤皋 《岩土力学》2009,30(4):1147-1152
在水荷载体力理论的基础上,引入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和混凝土应变不均匀系数。计算衬砌渗透系数,引入反映钢筋混凝土衬砌与围岩有条件联合承载特性的充水夹层单元模型,采用等效耦合分析方法,对水工隧洞内水外渗条件下的衬砌钢筋应力和围岩应力状态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与考虑衬砌与围岩完全联合承载的耦合分析方法相比,钢筋应力有了较大幅度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钢筋混凝土衬砌高压隧洞运行过程中钢筋应力水平普遍较低的这一工程特性。  相似文献   

14.
连拱形基坑支护体系--对一种新型支护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詹集明 《岩土工程技术》2000,(3):147-151,179
连拱形基坑支护体系,由现浇钢筋混凝土连拱形薄壁地下墙和装配式钢管混凝土连拱形内支撑组成。它是以提高基坑工程的综合效益为目标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基坑支护体系。  相似文献   

15.
对粘钢加固混凝土构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考虑了混凝土开裂后切向刚度的折减,以及钢筋与混凝七碳、粘钢与混凝土的联结滑移的影响.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表明,运用该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分析结果非常接近,可有效替代试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0,(2)
沙岭支渠现状混凝土板高度不能够满足过水需求,汛期出现被渠道水淹没、混凝土板上端跑水现象,以及现状渠底为土质,未有防治处理,严重浪费灌溉水资源,同时威胁两岸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钢筋混凝土板高度及堤顶高度不够标准的进行混凝土板加高及堤防加高培厚,对坡面破损严重的混凝土板护砌进行修复;渠底根据原河道宽度进行钢筋混凝土板防渗,渠底高程与原渠底护脚顶高程一致。工程预期效果:改善渠道外观面貌,节水、减淤、节资,改善周边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现浇预应力空心楼板体系的优点,并结合工程实践,从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对现浇预应力空心楼板体系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GRF基础承载机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松霖  徐文强 《岩土力学》2010,31(Z1):35-40
GRF基础是一种新型桩基础,首先开发应用于日本,与普通直桩相比,该基础不仅可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承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锚杆间距、锚杆长度以及锚杆数量对GRF基础承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了GRF基础的承载机制。得到以下结论:GRF基础的承载性状和直桩不同;锚杆不仅可以提高GRF基础的侧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对端阻力也有增强作用;在相同的桩顶荷载作用下,GRF基础的位移远小于直桩的位移;与同体积的大直径桩相比,GRF基础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基础承载力、减少沉降;在一定的锚杆间距范围内,锚杆间距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较小,但对极限侧阻力影响较大;存在一个锚杆临界长度,当锚杆长度为临界值时,锚杆利用效果最佳;GRF基础的极限承载力随锚杆数量而变化,适当地增加锚杆数量,可以获得满意的承载力增量。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的大力发展,边坡防护技术也相应地做出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改进,逐步向装配式结构方向发展,如预制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技术、预制竹筋多孔混凝土板、预制混凝土锚定板护面墙护坡、装配式锚杆框架护坡、预制块拱形骨架护坡等[1]-[4]。但国内目前主要还是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防护以及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健康状况越来越被重视.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发展特征是混凝土健康状况的重要表征参数.钢筋是混凝土固有结构,针对混凝土内部的裂缝,提出一种应用钢筋天线的裂缝监测方法,设置内嵌于混凝土中的发射、接收钢筋天线对,通过天线对S21参数的幅值来检测混凝土内裂缝.构建CST Studio Suite软件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