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由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信息中心、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等联合主办的"绿色-低碳-建未来——绿色建筑中国行-成都站"会议举行。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勘察设计与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曾显兵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省内外有关设计科研单位的代表4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高庆龙、绿色建筑评审专家唐雷、建筑CAD与模拟软件专家张金乾分别对《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编制要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  相似文献   

2.
为广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近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举办了北京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及技术示范推广启动仪式,共选出低碳生态区示范、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示范以及绿色建筑技术示范三大类别的13个示范项目,并为示范单位颁发了《北京市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启动书》。  相似文献   

3.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设计,即建筑设计工作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强调从设计初始阶段便依靠设计、评估的决策循环迭代流程,进行建筑效能分析(Building Performance Analysis,BPA),来产生符合环境效益的最佳设计方案,最终达到追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BIM技术在绿色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基于BIM技术的绿色设计内容、基于BIM技术的绿色设计实施体系、基于BIM技术的绿色设计评估体系,以期通过BIM技术在绿色设计实施层面的技术实践总结,为日后的绿色设计工作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升级,财政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通过实施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及评价标识体系等5项举措,达到“十二五”期末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1亿平方米以上,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的目标。此次是相关部门首次针对绿色建筑发展提出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07,(1):33-33
为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筑节能与智能、绿色建筑推广工作,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永续发展,建设部拟联合科技部等国务院有关部门于2007年3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共同举办“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为做好会议的筹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一、主要内容(一)研讨会研讨会分为综合论坛和七个专题论坛,围绕建筑节能与智能、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法规制度完善、管理模式创新、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新产品新材料研发应用等方面进行广泛的研讨交流。七个专题论坛包括:绿色…  相似文献   

6.
本项目的意义在于通过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技术集成研究,因地制宜地为气候寒冷地区探索出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设计体系、基准建筑能耗指标体系、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体系、超低能耗建筑运行管理体系等,实施示范项目达到建筑现场年度能耗为零,并分别申报国内外四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最高奖项,为本地区绿色建筑开发建设提供技术参考,进而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为城市的开发建设提供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孟建民大师简介孟建民,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山东章丘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1985年7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11月在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1980年10-11月赴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研究中心进行联合研究。历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助理,东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一届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专家,深圳市城市规范委员会建筑与环境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内地与香港建筑师资格互认考官,《建筑学报》、《建筑师》、《风景园林》、《城市建筑》、《城市环境设计》编辑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1997年荣获“深圳市青年科技带头人”称号,2001年获选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相似文献   

8.
《中国勘察设计》2007,(4):42-43
孟建民大师简介 孟建民,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山东章丘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1985年7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11月在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1980年10—11月赴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研究中心进行联合研究。历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助理,东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一届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专家,深圳市城市规范委员会建筑与环境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内地与香港建筑师资格互认考官,《建筑学报》、《建筑师》、《风景园林》、《城市建筑》、《城市环境设计》编辑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1997年荣获“深圳市青年科技带头人”称号,2001年获选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正>张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组部"西部之光"学者,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日本建筑学会会员。长期致力于极端地域气候条件下动态建筑设计方法、高性能建筑设计与建筑环境品质提升、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累计主持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主持在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主编参编专著7部,获批专利5件,完成重要工程设计10余项。  相似文献   

10.
程泰宁是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主持人,多年来,程泰宁坚守在中国建筑创作的第一线,坚持不懈地探索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之道,在设计中努力把现代建筑理念和东方文化结合起来,创作出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建筑作品。最近,程泰宁建筑作品展暨论坛在京举办,展览及论坛通过对程泰宁作品及建筑理念的解读,从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发展等角度,探讨了中国本土建筑师的创作之道。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记者王艺静报道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针对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优化部品部件生产等8个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指导意见》明确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工作目标:以京津冀、长三  相似文献   

12.
10月18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西部院)在重庆隆重挂牌。该公司系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建设研究院、内蒙古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这也是国内多家大型综合设计院组建建筑设计股份制公司的首次尝试。作为公司挂牌仪式的配套活动,是日还举办了“西部建筑创作论坛”,论坛邀请了包括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恺,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  相似文献   

13.
<正>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是在城市建设和开发领域提供专业服务的大型建筑设计咨询机构。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关注地域建筑文化设计始于成都芙蓉古城项目。2002年,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李纯协助刘启之设计芙蓉古城项目,自此,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地域特色类产品开始形成。十几年来,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在城市设计、特色街区、旅游度假、文化教育等领域,逐渐由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明确提出了八项重点任务——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优化部品部件生产、提升装配施工水平、推进建筑全装修、推广绿色建材、推行工程总承包、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意见》中八项任务有两项涉及"装配式建筑",并要求各地区深入研究落实办法。由此可见,国家对于装配式建筑  相似文献   

15.
第13届住博会上,中国标准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搭建的90平方米的"科技百年住宅——SI住宅体系样板间"点亮会场。它将建造长寿命、好性能、绿色低碳好房子的梦想变为现实,彰显了我国在住宅产业化领域研究的先进性、示范性和专业性。在近日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上,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围绕住宅产业化技术转型升级主题作了演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勘察设计》2010,(1):13-13
<正>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07]206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建科[2007]205号)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建科[2008]113号),我部组织完成了2009年度第三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的评价工作,现将"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见附件)予以公示,公示截止到2010年2月5日。  相似文献   

17.
简讯     
《中国勘察设计》2011,(4):85-89
行业资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2011年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4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通报,公布了2011年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通报指出,根据《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实施细则》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标准》,  相似文献   

18.
近日,由中国美术馆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联合主办的艺术与美术馆建筑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从美术馆建设实践出发,针对艺术实践与美术馆建筑设计的关系、“中国气象”和当代文化建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谢小凡、歌德学院院长安德思等出席并致辞。来自中国、德国、法国的数十位建筑设计师、建筑评论家、美术家和哲学家出席了论坛。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为规范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促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绿色建筑标识的申报和审查程序、标识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管理办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管理办法》所称绿色建筑标识是指表示绿色建筑星级并载有性能指标的信息标志,包括标牌和证书。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组织编制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3J811-1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2015年修改)(以下简称《图示》)面市。该《图示》根据最新正式出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以下简称《建规》)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