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农业气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74年10月14—25日在华盛顿美国农业部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85名,代表着48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当时正在华盛顿的世界气象组织主席 M.F.塔哈(Taha)和秘书长D.A.戴维斯(Davies)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对苏美两霸开展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迫使会议把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问题、环境问题和特殊需要问题列为主要问题。特别强调急需为发展中国家扩大气象学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援助。会议一开始,美国代表就制造所谓“日益增长的粮食危机”的舆论,大谈“需要先进的科学和技  相似文献   

2.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24次全会暨IPCC第三工作组第8次会议于2005年9月22~28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共有来自110个国家、17个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28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1 会议的主要议题与工作进展 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是审议批准IPCC碳捕获与碳存储(CCS)特别报告。该报告着重考虑了CCS技术对于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性,综述了CCS技术  相似文献   

3.
应保加利亚政府的邀请,大气科学委员会(CAS)于1986年10月6—17日在索非亚 Lyudmila Zivkova 文化宫召开了第九次会议。来自世界气象组织(WMO)44个成员国75名代表和来自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盟(IUGG)/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IAMAp)1名观察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世界气象组织第二区域(亚洲)协会第六次会议于1975年9月8日至18日在斯里兰卡的首都科伦坡举行。以中央气象局负责人邹竞蒙为首席代表的我国气象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其它21席的代表团和三个非本区协会会员以及六个国际组织的观察员近80人。这是恢复我国在世界气象组织合法国会后,我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的区协会议,也是这个区协有史以来出席国家最多和人数最多的一次会议。位议讨论了本区基本气象台站网的设置、调整,区域气象通讯线路的安排、组成和计划,技术合作问题和  相似文献   

5.
<正>南极科学研究指导委员会(SCAR)第1次会议于2014年4月20—23日在新西兰召开,来自22个国家的75名代表(包括两个中国极地研究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自然》杂志于2014年8月7日对此进行了报道。会议强调了南极研究的重要性。南极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0,储存了地球上90%的冰及70%的淡水。南极冰盖变  相似文献   

6.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23 次全会暨IPCC第一和第三工作组第二次联合会议于2005年4月6-8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共有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9个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15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IPCC全会。埃塞俄比亚国家气象局局长主持开幕式,埃塞俄比  相似文献   

7.
第五次国际TOVS研讨会(ITSC-V)于1989年7月24~28日在法国的图卢兹召开,7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际TOVS(ITOVS)工作组作为国际辐射委员会(IRC)的一个小组负责召集TOVS用户比较温度和湿度反演方法及其结果,讨论近来的进展,协调未来的活动,以及向WMO提出建议.这里报道的是这次会议的概况,其中包括会议日程、结论及建议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气象学会第三届科普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于1987年5月19日至5月24日在青岛举行.这是本届科普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气象学会科普委员和气象科普委员会电影、电视协作组成员;中国农影、吉林、宁夏电视台等单位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期间,中国气象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陈少峰同志代表常委会作了《气象科普工作大有作为》的报告. 在中国科协和中国气象学会的领导下,在国家气象局党组的关怀下,第二届科普工作委员会做了许多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了一定贡献.1985年第二届科普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被中国科  相似文献   

9.
WMO 农业气象委员会(CAgM)第十届会议于1991年12月2—13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召开。有48个国家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排灌委员会(ICID)等5个国际组织的96名代表参加会议。本届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回顾总结 CAgM 第九届会议以来 WMO 农业气象委员会的工作进展,确定至下届会议期间的农业气象委员会的工作任务,特别是贯彻执行1991年 WMO 第十一次大会批准的 WMO第三个长期计划中有关农业气象的计划(1992—2001年),审定农业气象技术规则与业务指南,审议上届工作组和报告员的报告。围绕农业气象业务应用、农业气象服务,天气、气候与农作物、畜牧业生产,干旱和沙漠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主持的第九次全国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学术交流会于1986年8月11-16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来自二十个省(市、自治区)气象局、人控办、气象学院(系)、气象科研单位以及国家气象局科教司、气象出版社、《气象》编辑部等三十二个单位132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交流会.这是近年来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交流会,表明云物理学科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研究生气勃勃.会议收到学术论文提要  相似文献   

11.
第四届WMO(世界气象组织)人工影响天气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8月12-14日在美国夏威夷城举行.这次会议是由WMO和IAMAP(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协会)共同主持的,来自中国、美国、苏联、法国等16个国家的7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笔者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并在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会议收到143篇学术论文,会上报告了72篇,分五个专题组报告: 1.自然降水物理学  相似文献   

12.
宋兆民 《气象》1987,13(5):54-54
中国林学会于1987年2月28日—3月4日在广东省新会县召开林业气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1987年学术年会(即第五次全国林业气象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林业、农业、气象及科学院系统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共提交学术  相似文献   

13.
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第十次届会(WMO/CAS-X)于1990年4月17-28日在联邦德国的古城奥芬巴赫(Offenbach)召开.我局派出三人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回顾了大气科学各分支四年来的主要进展,讨论并修订了WMO第三个长期计划(1992-2001年)第二部分第三卷大气科学研究和环境计划,邀请有关方面专家作了“大气污染及其影响”,“热带气象学进展”,“平  相似文献   

14.
2012年9月6—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技术执行委员会(TEC)第四次会议在泰国曼谷召开。此次会议由包括委员会成员和观察员组织代表在内的60多名与会者参加,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TEC会议,也是TEC于2012  相似文献   

15.
1概况 2004年12月1~2日,第九次GAME国际科学工作组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出席代表30人左右。随后于3~5日召开了第六次GEWEX—GAME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代表120人左右。这次会议是GAME项目结题前的最后一次会议。中国气象局共有5位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4月 1 9- 2 0日 ,广西气象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 ,来自全区各级气象学会的 95名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七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 ,修改通过了广西气象学会章程 ,选举了第八届理事会理事 ( 4 2名 )、常务理事 ( 2 2名 )、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聘任了副秘书长、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 1 4名 ) ,通过了授予名誉理事长、名誉副理事长的决定 ,表彰奖励了 2 0个气象学会先进集体和62名学会工作积极分子及 1 8篇优秀气象科普作品 ,并进行了学术报告。中国气象学会梁景华秘书长、区科协谢林成副主席、区科协学会部…  相似文献   

17.
1 概况 台风特别试验第三次技术会议(ESCAP/WMO TYPHOON COMMITTEE THIRD TECHNICAL CON F ERENCE ON SPECTRUM)于1993年10月25至29日在上海市气象局召开。中国正式代表39名,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各省。我省有正式代表一名。外方代表14名,来自亚洲6个国家和地区:香港、日本、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和越南。还有世界气象组  相似文献   

18.
(除非另有说明,会议均在瑞士日内瓦举行)2月6一17民6月5一17日2月23一28日海洋气象学委员会第10次会议,法国巴黎执行委员会长期计划工作组第4次会议;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 (ICSU)联合科学委员会第10次会议;法国维勒弗朗什第5次人工影响天气和云物理应用科学委员会;中国广州(该次会议的日期已改为5月8一12日,地点为斗习北京,译者注)气候学委员会第lQ次会议;葡萄牙里斯本北美洲和中美洲区域协会第10次会议,洪9月4一8日3月13一18日9月11一15日3月2了一31日9月11一22日10月15一28日11月(暂定)4月3一14日5月2一12日一1月27日一12月8…  相似文献   

19.
由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国家气象局联合召开的“第5次WMO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云物理科学会议”,于5月8日——12日在北京举行.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IAMAP)、美国气象学会(AMS)和中国气象学会共同参予主持了这次会议.来自世界五大洲26个国家的200多位学者,报告和交流了他们在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云物  相似文献   

20.
WMO长期预报研究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长期预报研究计划世界气象组织(WMO)第9次大会(1983年)通过决议建立长期预报研究计划(PLRF),並于1984年4月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1988年5月召开第二次工作组会.本文根据工作组会议报告、PLRF长期计划及有关会议文集写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