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一、设计思想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习方式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导学案这一教学设计形式集学案和教案于一体,既能体现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又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实现"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探究主要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研究自己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求过程。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它更是一种经历。包括经历挫折与失败。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识的过程。基于这一教学思想,在地理教学中,我尝试使用了地理识图探究学习三步曲“观察  相似文献   

3.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新课程背景下,时代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标准,比如要求实施自主学习以利于学生完成学校学习后的学习;时代对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表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一、高中地理课堂开设学生讲坛的价值1.以自主合作的形式准备讲坛  相似文献   

4.
王阳 《地理教学》2012,(22):9-11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新课标背景下的地理教学倡导学生活动探究,主动学习,合作发展,思维创新。教材编写注重探究性学习,希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达成目标,培养地理素养,提高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金爱春  王晨光 《地理教学》2013,(23):32-33,15
一、背景提出 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在课堂中使用乡土地理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教学活动,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朱志刚 《地理教学》2010,(22):16-18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都在不断反思: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引导与帮助,从而让孩子们在地理新课程中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成为“今日和未来世界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  相似文献   

7.
顾珺 《地理教学》2008,(8):24-27
一、教学背景 上海“二期课改”初中阶段《地理》学科新教材的编写中,一个很大的特色是增加了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认识国家或地区的内容,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提高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如何在教学中自觉地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摸索组织自主探究的多种有效形式,以充分体现这部分教材设计的意图,成为我在设计这部分教学内容时的关注重心。  相似文献   

8.
成继龙  严乃超 《地理教学》2009,(12):10-12,2
问题是探究的基础,是整个学习与探究过程的主题。好的课堂问题除了来自教师外,学生生成问题也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形式。但在传统教学中,经常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主动生成问题则非常少见,这种现象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存在很大差距。要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必须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学会生成问题并自我解决问题。人教版必修2“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我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案例的整合和比较、图像预设等方式引发学生的问题生成。  相似文献   

9.
李运军 《地理教学》2012,(7):34-35,33
一、观念是先导,引领教学方式的转变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应该是一个让学生亲自参与的、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存在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习惯于把现成的结论告诉给学生,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而学生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传递的知识,习惯于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不愿也不敢自己去动手、动脑进行探究。因此,在开展探究性学习前,首先必须转变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观念,使学生真正能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鲁教版“交通运输站点的布局”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我采用了“聊城汽车总站为什么搬了”这一案例让学生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1.
“情景教学”是指通过创设含有真实(或仿真)事件或问题的情景,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或合作地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在快乐的环境中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历史与社会》特点,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教学过程究其实质,就是学生充分发挥其探究发现的能力,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过程。问题是探究的基础,是整个学习与探究过程的主题。在传统教学中,经常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则非常少见,这种现象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很大差距。要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相似文献   

13.
蒋献珍 《地理教学》2008,(10):42-43
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下,师生互动是多数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活动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现象还不为多见,多数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就不容易充分调动,而合作性学习是新课程十分强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4.
廖洁英  许波 《地理教学》2013,(21):25-27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理念,同时指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这些表述突出和强调了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使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张玉芬 《地理教学》2013,(14):25-26
正一、设计理念与思路河西走廊是我校学生的家乡。基于对家乡的了解,怀着对家乡的热爱,教师提供大量关于河西走廊的案例以创造学生探究学习的条件,在课堂中让学生尝试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在课堂中必然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热情,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探究学习任务。基本思路:提供案例——创设情境——发现或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汇报总结——教师小  相似文献   

16.
许婉英 《地理教学》2013,(13):14-17
正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探究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学习能力与掌握学习方法。近来,从地理课堂观察和  相似文献   

17.
宋赛萍 《地理教学》2012,(10):17-18
一、活动背景"中东地区"这一节课是属于"自主学习、认识地区"的内容,知识的掌握、深化、运用都应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各大洲及其主要国家,基本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中东地区是世界长期的热点问题,学生在很多新闻媒体中经常听到有关中东的报道,战争不断,但学生对中东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突出特征等了解不够全面。因此采用自  相似文献   

18.
乐坪 《地理教学》2013,(7):37-38
正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中所体现的新理念有: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的过程,学会地理思维,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关注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等。这些都需要教师重塑新的教学观,更新教育理念并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因而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努力  相似文献   

19.
史珊珊 《地理教学》2014,(17):29-30
正所谓探究就是探索研究。在教育层面上,探究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的学习活动,其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及表达交流。开展探究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知识体系,在学习和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活动在地理课堂中实施探究活动,应给学生充足的时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中,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学生能生活会学习,能合作会探究,能实践会创新。教师的角色是创设一系列活动,精心设计好自学提纲,提出自学目标,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课堂上,只要是学生自己能读懂学会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会学要学习的东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