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斌  马启波  张哲 《地质与资源》2000,9(3):149-154
延边东北部地区中生代陆相火山断陷盆地处于吉黑褶皱系延边优地槽褶皱带延边复向斜内;区内中生代以来不同方向的断裂发育,火山活动强烈,岩浆侵入频繁;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金、铜金金属矿床多处,矿化蚀变线索也较多,构成了著名的五凤-小西南岔近东西向火山-岩浆期后低温热液型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区内中生代火山-岩浆岩的形成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使大陆边缘拉张活动不断加剧,造成上地幔岩浆上侵的结果;并伴有成矿作用的发生,在岩浆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有利部位形成金、金铜或铜金多金属矿床;从远源至近源的成矿分带为Au-Ag→Au-Cu-Ag→Cu-Au-Pb-Zn→Cu(-Mo-Au);成矿作用表现出从低温至高温、从低硫到高硫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陈志广  张连昌  万博 《矿床地质》2006,25(Z1):11-14
得尔布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伴随中生代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形成了众多Ag、Pb、Zn、、Cu、Mo等多金属内生矿床,构成了得尔布干多金属成矿带。该区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并且断裂构造控矿为主导因素,断裂控制了地层、岩浆活动和内生矿床的成生与发展。得尔不干地区的内生有色、贵金属矿床主要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型Pb、Zn、Au矿床及斑岩型Cu(Mo、Au)矿床;矿种以Cu、Pb、Zn、Ag、Au、Mo为主。得尔布干成矿带与毗邻的俄罗斯赤塔州、阿穆尔州和蒙古乔巴山地区同属一个成矿、地质构造单元。综合研究表明本区具有很大的成矿和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吉林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系列及区域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边地区为我国东部滨太平洋的一个重要金、铜 - (多金属 )矿化集中区。成矿带在时、空和物质组成上主要受控于中生代火山 -岩浆侵入作用 ,形成多种金、铜矿床类型组合的成矿带。在分析成矿带内不同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该成矿带的成矿系列 ,即斑岩铜钼、火山热液金银、次火山热液金银铅锌成矿系列。将成矿系列控矿条件和火山 -岩浆侵入作用相结合 ,探讨成矿系列的构造环境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东  ;杨伟红 《世界地质》2014,33(2):433-470
与同处于辽东—吉南与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Au、Cu等多金属成矿带上的黑龙江、吉林及辽宁的一些金矿或金铜矿的地质特征对比,总结出通化二密铜矿区域上具有随着火山-次火山岩岩浆活动由中性演化到酸性,成矿作用相应地具有由贵金属向多金属转变的规律。类比认为,二密铜矿具有形成Au矿的地质条件;结合1/20万水系沉积测量结果认为,本矿区Au的找矿前景较大。  相似文献   

5.
围场矿化集中区位于燕山陆内造山带北部,处于北东向和纬向成矿带的交叉复合部位;太古宙-古元古代形成了矿源层,中生代发育多期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事件,形成了大量火山机构和热液蚀变,具有非常有利的金、银、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虽然围场矿化集中区目前仅发现朝阳湾小型金矿和数量不多的金多金属矿点,但存在很多金、锰、铜、铅、锌、砷地球化学异常,发育对金、银、多金属矿化分布具有显著控制作用的环状构造、韧性剪切带、断裂构造和火山机构,中生代形成大中型金多金属矿床的概率很大.围场矿化集中区金、银、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潜力巨大,区域找矿重点为韧性剪切型金矿、火山岩型金银矿、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和脉型银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6.
西藏尕尔穷铜金矿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及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尕尔穷铜金矿床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唯一达到详查级别的矿床,其金资源量已达大型规模.根据30个钻孔的成矿元素化学分析结果,对各成矿元素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尕尔穷矿床具有较明显的与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元素分带特征,矿体从南东→北西向、深部→浅部具有Mo→Cu(Au)→Cu+Au+Ag→Au+Cu+Ag→A...  相似文献   

7.
冈底斯成矿带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成矿带之一,目前已探获的铜金属资源量大于3000万t、铅锌金属资源量大于730万t。前人对该带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成矿理论等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突破性的成果,文章结合成矿带最新勘查和研究进展,开展了以下总结工作:①划分了矿床类型。成矿带已发现的矿床类型包括:斑岩型铜金、铜钼、钼(铜)矿床,矽卡岩型铜、铅锌、铁、钨钼矿床,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铅锌银、铯、自然硫矿床,沉积型石膏、煤等;②收集汇总了矿床成岩成矿高精度年龄学数据,总结了成矿时代分布规律,划分了石炭纪、晚三叠世—侏罗纪、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晚期—始新世早期、渐新世、中新世、第四纪7个成矿期;③总结了不同矿床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探讨了矿床东西向成带、南北向成串的控制因素;④收集了典型矿床金属硫化物的硫、铅同位素数据,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对成矿元素的影响:幔源物质→壳幔混合物质→壳源物质依次对应了Cu-Au→ Cu-Mo→Pb-Zn成矿元素的分布;⑤厘定了5个成矿系列,包括冈底斯与晚古生代沉积成矿作用有关的石膏矿床成矿系列;冈底斯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中酸性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Cu、Au、Ag、Fe矿床成矿系列;冈底斯与晚中生代沉积成矿作用有关的煤矿床成矿系列;冈底斯与喜马拉雅期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Cu、Mo、Pb、Zn、Au、Ag、W、Fe、Co矿床成矿系列;冈底斯与新生代沉积成矿作用有关的砂金矿床成矿系列;⑥探讨了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再论紫金山矿田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紫金山矿田是由我国大陆发现的首例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紫金山铜金矿床为主要组成部分,该矿床深部和边部相继发现了斑岩型铜(钼)矿、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和低硫浅成热液型银(金、铜)矿、火山岩型铀矿及高温热液型钨锡矿异常等。自晚侏罗世开始,矿田内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及其热液蚀变,致使紫金山矿田形成多期次的成矿作用,它们相互叠加、富集以及空间上侧向排列的特点,构成“构造的构造”、“体中体”、“蚀变的蚀变”、“矿化的矿化”等特征的复杂多样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并具有显著的自上而下“U、Ag→Au→Au、Cu→Cu→Cu、Mo→W、Sn”矿化垂直分带特征和“多层楼”成矿模式。在空间上不同成因类型矿床又显现出侧列分布的格局,构成了独特的“紫金山式”成矿系列与成矿模式。通过对比研究表明:在紫金山铜金矿床深部仍存在着斑岩型铜(钼)矿床以及边部可能具有的高温热液型钨锡矿床等,展现出矿田内具有广阔的找矿新领域,为配合进一步地质勘查找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口山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的北缘。矿田内矿种多,资源丰富,包括Pb、Cu、Zn、Au(Ag)、U、Cd、In、Mn等。矿床类型以内生矿床为主,还包括不少外生矿床。内生矿床主要包括老鸦巢铅锌金矿、鸭公塘铁铜铅锌(铀)矿、康家湾铅锌银金矿等,主要成矿时代为燕山中期(150~160Ma)。外生矿床包括产于二叠系斗岭组的煤层,龙王山风化壳型金矿等,形成于海西期至喜马拉雅期。在空间上,整个矿田内生多金属矿化类型自西向东以及由深到浅呈现出矽卡岩型—中 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风化壳型的水平和垂向分带特征,成矿元素组合则相应呈现出Fe、Cu、Pb、Zn→Pb、Zn、Au、Ag、U→Pb、Zn、Au(Ag)→Au的递变趋势。水口山(铁铜)铅锌金多金属矿田的形成与矿田内部出露的花岗闪长岩和英安斑岩关系密切。矿田内与燕山期中—酸性(主要为酸性)岩浆作用有关的铜(铁)、铅锌、金、银(铀)多金属成矿作用可总结为水口山式,为华南地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作用相关的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根据成矿规律的研究,水口山深部找矿勘查应集中于:① 深部—浅部花岗闪长岩体内部斑岩型Cu多金属矿床的勘查;② 深部和外围矽卡岩型Fe、Cu、Pb、Zn多金属矿床的勘查。  相似文献   

10.
深源岩浆作用与江西德兴大型矿集区成矿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德兴大型矿集区范围约长20km,宽10km,已发现3个大矿田13个矿床和许多矿点。赣东北深断裂带控制了区域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德兴矿集区的形成是构造-岩浆-成矿统一的地质作用的结果。深源岩浆作用对大规模多金属成矿有决定性的影响。中-新元古代海相火山喷发营造了双桥山群成矿建造— 矿源层。中生代I型花岗岩浆活动对大规模多金属成矿的制约主要有5个方面:(1)供给Cu、Pb、Zn、Au、Ag等成矿金属元素;(2)产生成矿热流体;(3)提供成矿热驱动力;(4)营造成矿空间;(5)激活围岩“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参与成矿。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云南澜沧江中南段多金属矿床的赋矿地层时间谱系、容矿构造空间谱系和矿床成因谱系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下-中元古界、三叠系、泥盆系、二叠系是本区最重要的赋矿层位,有两个聚矿期和多个时代地层含矿的特点,不同时代地层的含矿性具有多样性和专属型特征,元古宙火山沉积为主的建造是铁-铜、钨-锡矿为主的赋矿层位,晚古生代-中生代早期是沉积、裂谷火山活动强烈时期,金、铜、铅、锌、银、汞、锑、钨、锡多金属矿床高度聚集.自东向西为中生代坳陷区金、铜、镍成矿带,思茅-龙洞河晚古生代-三叠纪沉积盆地铜、铅、锌、银成矿带,岩浆弧地块钨、锡、铅-锌、铁成矿带,浅变质岩基底铅-锌-银、铁成矿带,被动边缘活动带金、铅-锌-银、锡成矿区和保山-镇康微地块铅-锌、铜、铁、汞成矿带,构成了容矿构造空间谱系.全区多金属矿床有沉积、沉积改造、岩浆-变质热液、火山沉积-火山热液四大成矿谱系,14种成矿类型,铜多金属、铅-锌-银、锡-钨矿床是研究区最具找矿前景的优势矿种.  相似文献   

12.
邵军 《地质与资源》1997,6(4):278-287
浙江青田-仙居地区位于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之温州-临海拗陷内.金银矿化的直接围岩是上侏罗统西山头组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主控矿构造为火山机构及有关的断裂构造.多期次的火山活动、岩浆侵入活动为金银成矿提供热源、热液及成矿物质来源.该区与龙泉遂昌金银成矿带同处于地幔陡变带内,深部构造特征相同或相似.区内构造活动、火山喷发及岩浆侵入频繁而强烈,伴随的多期次热液活动明显.基底岩系为含金变质岩系(陈蔡群、龙泉群),盖层岩系是由基底含金变质岩系重熔或部分同熔形成的中生代火山喷发-沉积岩系.在基底岩系演化过程中,金银等成矿物质发生了活化、迁移、富集或再分配作用,部分在构造有利部位富集成矿,部分则以自然态、游离吸附态赋存在凝灰质岩石中,经多期次热液作用再次被活化、迁移,最终在成矿有利部位沉淀富集成矿.因此,青田-仙居地区具备较好的金银成矿条件,是金银矿找矿的良好远景区.  相似文献   

13.
论治岭头金银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桂清  邵军 《地质与资源》1998,7(4):250-257
治岭头金银矿床矿体为含冰长石、蔷薇辉石的玉髓状石英脉体,矿石具环带状构造,围岩蚀变具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蚀变特征,成矿流体是一种低盐度、近中性的还原性流体.矿床硫、铅、氢、氧、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下深部(甚至上地幔),成矿热液表现出低温热液演化特点.成矿作用与加里东晚期浅成岩浆侵入活动有内在的成因联系.治岭头金银矿床属浅成低温热液(次火山热液)型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14.
东秦岭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秦岭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东段,该区是一典型的地球化学急变带与地球物理梯度交叉区,壳幔富含Cu、Pb、Zn、Au、Ag、W、Mo元素,为一元古宙一古生代裂陷槽,熊耳群、宽坪群、二郎坪群、耀岭河组火山岩系中的火山喷发Cu、Pb、Zn、Ag、Au矿(化)层.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使区内Cu、Pb、Zn、Ag、Au、W、Mo叠加富集体成矿,从而使东秦岭地区铜矿床在区域分布、成矿空间、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并找矿标志明显.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区属含古老地块并经中生代改造的中古生代造山带,存在金、锡等丰度较高的锡林浩特元古宙杂岩、古生代蛇绿岩及板块缝合带、二叠系火山岩、中生代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大规模火山-侵入活动及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本区金矿化类型主要有:韧性剪切带中的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产于幔源中基性侵入岩中的铜金矿,燕山晚期斑岩型铜金矿,与燕山期次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脉状铜矿床中的伴生金矿化,微细浸染型金矿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化等.研究区金矿成矿时代可分为242~229Ma、169~161.8Ma、132~159Ma (可能以130~140Ma为主)、127~109.2Ma四个区间.认识到存在印支期成矿、燕山期多阶段成矿等特点对于区内金矿勘查有重要意义.新发现7个矿床(点)的伴生金矿化.毛登、大井等多金属矿床的伴生金矿化具有重要的潜在工业意义.  相似文献   

16.
PORPHYRY AND SKARN Cu-Mo-Pb-Zn-Ag-Au METALLOGENY OF THE GANGDISE PLUTONIC -VOLCANIC ARC, TIBETtheNational973Project“MetallogenicBackgroundandProspectiveEvaluationoftheGangdiseBelt”  相似文献   

17.
刘斌  马启波 《地质与资源》1999,8(3):136-146
九十三沟金矿床产于延边复向斜北东端杜荒子-汪清中生代陆相火山断陷盆地东部的石英闪长斑岩内接触带角砾岩中,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金矿体的产出.成矿物质来自白垩纪浅成侵入体石英闪长斑岩,成矿热液为富含钾质的气水溶液.矿床属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吉林珲春-汪清地区已发现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放射性金属和黑色金属矿产计11种.这些矿产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地层,中生代火山岩系,华力西-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次火山岩,东西向、南北向构造及火山构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