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测井资料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实用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屯河组是准噶尔盆地腹部陆西地区SN大型岩性油气田的主要油层组之一,由于井径垮塌严重,致使声波、密度测井曲线严重失真,制约了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经分析认为,井径垮塌是因水基泥浆浸泡泥岩导致膨胀蚀变所致,泥岩段原状地层电阻率(RT)基本不受泥浆浸泡影响.据此,建立了井径垮塌段原状地层电阻率(RT)和声波速度,以及声波速度和密度之间新的关系式.应用新的关系式分段对声波和密度进行校正,最后采用滤波公式作平滑处理.应用该方法获得了高质量的声波测井曲线和密度测井曲线,提高了合成记录制作质量,保证了层位标定和井约束下的波阻抗反演结果的正确性,能更有效地解决由于头屯河组地层普遍扩径给岩性圈闭识别带来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基于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在力学、电学及声学等岩石物理性质方面的差异,采用自然伽马、电阻率、井径及声波时差等测井曲线对沁水盆地南部15#煤层中的构造煤进行了识别。通过对比不同煤体结构煤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研究区深部构造煤识别图版。结果表明:构造煤电阻率呈低值,扩径较严重,自然伽马呈现负异常及声波时差正异常,局部出现"周波跳跃"的现象。研究该区15#煤层构造煤的分布规律发现:研究区构造煤分布呈东西厚、中部薄的特点,其分布主要受NE-NNE向的断裂及小规模的褶皱构造控制;西部断裂带内构造煤厚度可达5.25m,中部减薄以致尖灭;东部受局部构造变形影响,最大厚度达5.55 m。  相似文献   

3.
开展有效厚度下限研究,对研究区储层精细评价、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和油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9口井岩心资料综合分析确定海子塌区长6储层岩性下限为细砂岩;利用11口井126个试油试采数据综合确定长6油层含油性下限为油迹级。利用自然伽马与组合参数构建交会图技术有效地识别出油层、水层和干层。用经验统计法、压汞参数法和类比法对72口井440个分析化验数据综合分析确定长6油层组常规油层孔隙度下限为7.5%,渗透率下限为0.20×10-3μm2;声波时差下限为215μs/m,深感应电阻率下限为14.5Ω·m,自然伽马68API~110API;长6低阻油层孔隙度下限为8.5%,渗透率下限为0.25×10-3μm2;声波时差下限为220μs/m,深感应电阻率为6Ω·m~18Ω·m,自然伽马下限为98API。这些参数值为该区块储集层评价和开发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的测井评价和开发难度较大,裂缝发育情况对这类储层的产能影响十分重要。为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实现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发育情况的评价,基于井径、电阻率、密度、声波等常规测井曲线计算出8个裂缝指示参数,然后利用这8个参数构建了一个裂缝综合识别参数。该裂缝综合识别参数对裂缝的识别正确率更高。将这一套方法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镇泾油田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裂缝识别,对于所有样本,裂缝综合指标法识别正确率为81.4%以上。本研究给出的方法对于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致密砂岩储层的裂缝发育情况和有效性提供了一种途径,对致密砂岩储层的勘探开发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湖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是除四川盆地外可能实现页岩气勘探突破点之一,测井技术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油气勘探开发研究手段,本文以来凤地区WY1井的测井为基础,对龙马溪组含气页岩层段测井响应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WY1井龙马溪组含气页岩层段具有高自然伽马、高铀、高钍、高补偿中子、高声波时差及低密度的测井响应特征,深、浅侧向电阻率低于下伏宝塔组碳酸盐岩,高于砂质页岩,且正差异反映岩层中发育高角度裂缝的层段。通过测井曲线叠合以及交会图版分析发现,含气页岩层自然伽马—岩性密度测井叠合曲线及声波时差—岩性密度测井叠合曲线具有明显的正差异,而自然伽马—补偿中子和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呈现明显的负差异,且声波时差—岩性密度叠合测井曲线对于含气层段的指示作用最为准确;声波时差—补偿中子测井交会图、补偿中子—自然伽马测井交会图以及深侧向电阻率—补偿中子测井交会图对于富有机质含气页岩的识别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开展复杂低渗储层特征、测井响应及其控制因素分析有助于储层评价与油水层识别.通过对杨旗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测井、录井、岩心和试油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校正、分析,研究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基本特征,讨论岩性、物性、含油性分别和电性的关系,得出本区储层的孔隙度平均值为8.43%,渗透率平均值为0.70×10-3μm2,含油饱和度则集中分布在45% ~ 65%之间,深感应电阻率读值一般在40 ~130Ω·m,声波时差大于220μs/m.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6,(1)
为解决环江油田侏罗系低阻油层测井解释难度大,油水层判别困难等问题,通过对地质、测井、钻井资料以及岩石微观等方面研究分析了油层低阻成因,研究认为该地区油层低阻主要是受空隙结构差异大、地层水矿化度偏高、束缚水含量高、储层岩石亲水和泥浆侵入五方面原因影响结果,并总结出电阻率-声波时差交汇图版法和视地层水电阻率-自然伽马交层图版法两种油水油识别方法。总结出了两种油水层识别技术:(1)电阻率-声波时差交汇图版法;(2)视地层水电阻率-自然伽马交会图版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钻井、测井和分析测试资料,对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盖层类型、识别标志、分布、封闭能力和对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盖层分为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盖层2种。火山碎屑岩盖层主要是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具有井径扩容、电阻率小和高声波时差特征;火山熔岩盖层主要为流纹岩、凝灰岩和安山岩,具有井径不扩容、电阻率中等和低声波时差特征。利用高声波时差和声波时差值小于56 μs/ft可以分别识别火山碎屑岩盖层和火山熔岩盖层。火山碎屑岩盖层区域分布在断陷南部下白垩统营城组一段火山岩体的顶部,火山熔岩盖层局部分布在营一段和营三段火山岩体内部。火山碎屑岩盖层较火山熔岩盖层具有更强的封气能力,火山碎屑岩盖层控制着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中天然气的区域聚集与分布,火山熔岩盖层仅控制着天然气在火山岩体中的局部聚集与分布。  相似文献   

9.
辽河油田兴隆台太古界古潜山储层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隆台古潜山是辽河坳陷中重要的深层潜山油藏,对提高辽河油田原油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兴隆台太古界潜山主要 储层由变质岩和岩浆岩组成,其中变质岩储层包括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母变粒岩、斜长角闪岩、角闪岩和混合岩。储集 空间以构造裂缝为主,储层渗透性好。在测井曲线对储层敏感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选用现有测井资料中带有裂缝信息的电 阻率、声波时差、密度、自然电位幅度差和双侧向等测井数据,应用测井交会图方法,结合试油工作的结果,寻找规律, 得出了针对兴隆台古潜山储层进行定量及定性识别和评价的标准,即:岩石密度<2.75 g/cm3 ,自然电位幅度差≥7 Ω·m, 双侧向幅度差20~1 500 Ω·m,深侧向电阻率20~2 000 Ω·m,声波时差170~230 μs/m。通过生产测井解释数据进行了验证, 证明上述储层评价标准基本适用,为兴隆台古潜山油井调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煤体结构类型与煤储层孔裂隙特征密切相关,对煤层气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以韩城矿区为例,通过对区内的参数井取心样品分析,把煤体结构分为块煤(I类)、块粉煤(II类)、粉煤(III类)。对区内3号、5号和11号煤层的深侧向电阻率测井、井径测井和自然伽玛测井曲线特征进行对比,归纳了各煤体结构的测井曲线组合特征:I和III类煤电阻率曲线和自然伽玛曲线为平滑的箱型或钟形,II类煤则为波动的箱形;II和III类煤扩径严重,且II类煤差异扩径明显。据此,提出了一种利用电阻率测井、井径测井和自然伽玛测井等测井曲线组合识别煤体结构的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准确识别出同一煤层不同煤体结构的分层。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15,(5)
钳二区为富县采油厂新区块,长7、长8储层为该区主力产油层,为了提高研究区长7、长8储层测井解释精度,通过现场岩心观察和室内分析化验对储层四性关系及参数下限进行研究。长7、长8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物性结果显示研究区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呈正相关,一般岩性越好,储层物性好,录井显示含油级别越高,同时,储层对应的电性也越高。最终确定长7有效储层下限标准:孔隙度≥7.5%,渗透率≥0.1×10-3μm2,含油饱和度≥32%,电阻率≥29Ωm,声波时差≥220μs/m。长8有效储层下限标准:孔隙度≥8.0%,渗透率≥0.1×10-3μm2,含油饱和度≥30%,电阻率≥25Ωm,声波时差≥222μs/m。  相似文献   

12.
南岭地区多金属矿NLSD-2孔综合地球物理测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LSD-2孔是在南岭东段于都赣县矿集区盘古山示范区部署的南岭地区第二口科学钻孔———金属异常验证孔,终孔深度2012.12m,全井段实施了连续取芯和综合地球物理测井作业,测井项目包括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速度、密度、井径、井斜、井温、超声波成像、极化率、磁化率和井中三分量磁测等,原位获取了钻孔剖面的各种物理化学参数、钻孔几何形态及井壁图像。综合利用各种测井资料,并结合岩芯编录资料,对全井段岩性、金属矿化带和断裂破碎带进行了细致分析。结果表明,自然伽马、声波速度和密度测井对该钻孔的岩性响应明显,通过制作岩性识别交会图,可识别出钻孔剖面的主要岩性;该钻孔的多金属矿化主要有白钨矿化、黑钨矿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辉钼矿化等,在测井图中表现为高极化率、低电阻率、磁异常垂直分量ΔZ及水平分量模差ΔH’异常的组合特征,据此能够有效地划分和评价矿化带;断裂破碎带的测井响应特征为井径扩大,电阻率、声波速度、密度减小,超声成像呈暗色条带,这些特征可作为找矿辅助标志。实践证明综合测井资料在深部找矿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层序地层单元技术与方法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井曲线包含丰富的地质信息,测井曲线的形态、幅度可以反映出岩性和沉积旋回韵律等地层特征.在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基于测井资料进行层序地层单元划分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识别两种,其中,定性方法有自然电位和自然电位镜像法、声波时差与电阻率曲线重叠法、声波时差法、自然电位和视电阻率组合法以及累计地层倾角测井法等;...  相似文献   

14.
实际测井中,密度曲线最易受扩径的影响。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在多元线性拟合方法中引入了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元线性拟合方法,粒子群优化算法是对目标函数优化具有自适应控制的智能进化算法。这里将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多元线性拟合法结合,选取井眼环境好,且与扩径层段有相同的岩性、物性的井段作为参考层,利用受井眼环境影响相对小的测井曲线(伽马、电阻率和声波时差),建立更加精确的多元线性拟合模型;再运用这个模型在扩径层段重构密度曲线;最后将重构密度曲线与原始密度曲线、Gardner公式计算的密度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元线性拟合法重构的密度曲线的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相关系数可达0.86,说明该方法能够更有效提高密度测井曲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华庆地区长6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厚度下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溪  李文厚  韩伟 《西北地质》2010,43(1):124-129
华庆地区长6储层主体为三角洲相沉积,储层主要为细砂岩。本次研究通过薄片鉴定、压汞、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目的层位的"四性"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长6储层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油层,岩性、物性的差异控制了储层油藏的富集程度,确定了储层物性下限的标准:孔隙度为8%,渗透率为0.08×10-3μm2;电性下限电阻率为16Ω.m,声波时差为215μs/m。通过对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模型的优化,提高了储层参数计算精度,避免了有效厚度的漏失;并利用测井方法、压汞资料和密闭取心方法综合确定了长6油藏含油饱和度储量计算取值为71%。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井工作对大庆长垣南端泰康组、明水组、四方台组、嫩江组五段地层岩石密度、电阻率、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参数进行了归类统计.电阻率和自然伽马曲线随岩石粒度变化规律明显,地层随深度增大视电阻率降低、密度增大,不同岩性各项参数差异变小.根据地质编录结果和地层响应特征,建立调查区内岩性识别交汇图.利用测井曲线形态,结合地层岩性...  相似文献   

17.
查明煤层裂缝的发育特征,对于煤层气开采及井下煤矿安全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测井及地震是煤层裂缝的地球物理识别的有效手段,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MG区块,利用电成像、电阻率、密度、声波时差、自然伽马、中子孔隙度和阵列声波等测井曲线对8+9号的煤层小尺度裂缝的地球物理响应进行了描述;利用OVT(Offset Vector Ti...  相似文献   

18.
华庆油田长8油藏中普遍发育高阻水层,同一储层砂体中水层与油层电性差异甚微,水层计算的含油饱和度明显偏高,导致传统测井解释与压裂试油吻合率较低。综合应用测录井、试油试采、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高阻水层形成原因及控制因素,运用电阻率形态差异法建立流体识别标准。研究表明,华庆油田长8油藏储层亲油,绿泥石膜发育,普遍含沥青质充填孔隙,在自吸和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下,形成绿泥石膜-有机质复合体,致使储层测井响应为高阻,而非润湿的水相占据相对畅通的较大孔喉,容易流动,在油气富集程度较低时,试油大量出水;采用电阻率曲线形态法分"凸型"、"凹型"分别建立测井识别图版及流体识别标准,凸型油层:△t≥216μs/m,Rt≥36Ωm;凹形油层:△t≥221μs/m,Rt≥60Ωm。相对常规图版交汇法,总体使测井解释与试油试采吻合率提高15%以上,对识别高阻水层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大牛地气田低电阻率-高声波时差气层的形成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的盒2、3段具有3种类型的气层,即正常Ⅰ型气层(具有高电阻率和相对较低的声波时差)、Ⅱ型低电阻率-高声波时差气层和Ⅲ型低密度气层。其中前两类气层主要为高产气层。以岩心分析化验资料、常规测井资料、特殊测井资料结合其他地质研究资料,分析了Ⅱ型低电阻率-高声波时差气层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微裂缝和好的储层物性引起的泥浆侵入,储层微孔喉发育引起的束缚水饱和度增大以及绿泥石黏土矿物包壳等因素是形成这类气层的主要原因,其中微裂缝是主要成因。结合裂缝预测成果,进一步验证了这类气层在平面上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廖茂辉 《物探与化探》2014,(1):174-179,184
测井曲线的质量易受井眼环境因素的影响,井径扩径段井壁凹凸不平、泥浆侵入、泥饼等容易造成曲线畸变失真,特别是探测深度较浅的密度和声波时差曲线。笔者利用曲线之间的内在关系,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把畸变失真的曲线校正到了真实的测量范围。校正后曲线制作的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相关性较高,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该方法快速高效、易操作,为井震标定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