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GML空间数据查询与索引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传统GIS数据模型的差异,导致空间数据难以集成与共享。各GIS软件厂商及第三方软件厂商提出了利用空间数据转换的解决方案,但是它还是不能很好地解决空间数据集成与共享存在的问题。地理标记语言GML的出现,为GIS空间数据建模、集成与共享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与框架。GML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空间数据编码、传输、存储和发布的国际标准,大量GML格式的空间数据开始涌现。如何有效地存储管理GML空间数据,已经成为GIS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XML数据库技术和传统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对GML空间数据的查询、索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XML标准查询语言XQuery为基础,提出了XQuery空间扩展的内容,开发了GML空间数据查询语言,实现了GML空间数据的本原查询;结合XML文档编码和传统的空间数据索引,提出了基于空间索引的GML一体化索引机制,并以R树索引为例,对一体化索引的查询处理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空间索引的GML一体化索引机制是可行的、高效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XQuery的GML查询语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GML规范的不断完善及GIS软件厂商的广泛支持,越来越多的空间数据以GML格式存储,GML空间数据的查询已成为GIS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SQL是针对平面的二维关系数据而设计的,并不适合XML/GML半结构化数据的查询;商品化GIS软件的查询系统只能查询自身的空间数据而无法查询其它GIS系统的空间数据;XML查询的研究为GML查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首先针对GML查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展XQuery是GML查询语言实现的最佳选择;结合XML查询语言和空间数据查询语言,提出了GML查询语言的特征和GML查询语言系统框架;并根据GML空间数据的特点,以XML标准查询语言XQuery为基础,提出了XQuery空间扩展的内容;开发了GML空间数据查询语言GMLXQL,实现了GML空间数据的本原查询。  相似文献   

3.
传统 GIS 软件查询功能以及 SQL 查询语言不能直接操作 GML 数据,而 XML 查询语言只能适应非空间的 XML 数据,但是 GML 是基于 XML 的标记语言。基于这点,结合 XML 查询语言和GML 空间数据特征,提出了 GML 查询语言的特征和 GML 本原查询系统的体系结构,并以开放源码 XML 查询引擎 XQEngine 为基础进行空间扩展,开发了 GML 本原查询原型系统,实现了对 GML空间数据的本原查询。  相似文献   

4.
在解决 GML 数据存储问题之前必须首先考虑如何存储 GML 文档,因为只有通过对 GML应用模式的分析才能确定 GML 数据库的存储模型。简单介绍了 XML 的一般性概念,以及目前GIS 领域的通用交流语言——地理标记语言(GML),重点探讨了 GML 的标准模式。  相似文献   

5.
XML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数据表示和数据交换的标准,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数据交换和存储领域。NXD是专门设计用于存储XML数据的数据库,其特点是以XML数据自身的形式来存储XML数据;XQuery查询语使得不同的XML数据管理系统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向用户提供访问接口。本文基于以上XML存储管理技术,实现了GML本原存储,深化研究并拓展了基于XQuery的地理空间数据查询语言,实现对GML地理空间数据的本原查询。  相似文献   

6.
吴宝佑  张山山  姚封 《测绘科学》2011,36(3):222-225
本文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土地利用数据为例,根据国家标准GML 3.2规范,提出了基于GML的土地利用数据模型;针对传统的符合W3C标准的XML查询语言XQuery不能进行空间查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Saxon开源版本的XQuery引擎基础上扩展空间函数功能进而对GML数据进行空间查询的方法,并探讨了基于GML和XQ...  相似文献   

7.
地理标记语言GML3.x文档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光  王峰 《现代测绘》2008,31(1):44-46
地理标记语言GML是基于XML的地理信息传输、存储和编码的工具,为空间信息交换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一个具体例子,论述了GML文档创建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GML(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地理标记语言)用文本的形式来表示地理信息,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标准化的空间信息编码方式。目前GML空间数据的管理以文档存储管理方式为主,数据的查询更新效率低下,特别在文档较大时,对内存的要求也比较高。为此,这里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PostgreSQL的GML数据管理系统,其中包括元数据查询、属性到图形的查询、空间信息到属性的查询和基于点位的查询,同时设计和实现了将查询到的WKT(the Well-Known Text)格式空间数据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9.
GML(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地理标记语言)用文本的形式来表示地理信息,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标准化的空间信息编码方式.目前GML空间数据的管理以文档存储管理方式为主,数据的查询更新效率低下,特别在文档较大时,对内存的要求也比较高.为此,这里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PostgreSQL的GML数据管理系统,其中包括元数据查询、属性到图形的查询、空间信息到属性的查询和基于点位的查询,同时设计和实现了将查询到的WKT(the Well-Known Text)格式空间数据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0.
甘莉  李霖  尹章才 《测绘科学》2006,31(3):82-84
随着地图知识的不断积累以及地理数据在Internet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地图知识需要表达出来。XSL是一种基于XML的可扩展样式表语言,用于不同XML文档之间的相互转换。本文利用XSL表达地图知识,将地理标记语言GML转换为SVG,实现GML的符号化,完成GML的地图表达。并在实验基础上,分析了该方法的原理与优点。  相似文献   

11.
GML is becoming the de facto standard for electronic data exchange among the applications of Web and distribut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However, the conventional query languages (e.g. SQL and its extended versions) are not suitable for direct querying and updating of GML documents. Even the effective approaches working well with XML could not guarantee good results when applied to GML documents. Although XQuery is a powerful standard query language for XML, it is not proposed for queryings spatial features, which constitute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GML documents. We proposes GQL, a query language specification to support spatial queries over GML documents by extending XQuery. The data model, algebra, and formal semantics as well as various spatial functions and operations of GQL are present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2.
GQL: Extending XQuery to Query GML Documents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IntroductionThe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GML)[1]is anXML encoding in compliance with ISO 19118 forthe transport and storag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model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ual modeling frame-work used in the ISO 19100 series and includingboth the…  相似文献   

13.
Currently,the OGC GML(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specification has been the de facto standard for GIS data sharing and exchanging and spatial interoperation.Adopting nested association expression approach of XML data,GML data documents can store both spatial information and semantic relationship information of geographical elements.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ath query on GML two type information,the paper describes a holistic index method for GML data,which we call EKR+(optimized R+-tree base on Extend R...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土地房产要素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地房产空间要素的GML模型及其应用。基于GML语言设计了土地房产空间要素的XML Scenma模式.定义和描述了土地房产要素及其属性.探讨了基于XML和XQuery实现大数据量的地籍对象查询.利用Java DOM和SAX开发了一个基于GML的土地房产GIS系统.实现了土地房产权籍要素图形和属性的一体化管理系统应用表明了所提出的模型和实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GML数据的Web可视化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GML是GIS领域的通用交流语言,然而目前的浏览器并不支持GML,因此GML的Web可视化仍是GML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的可视化策略。该策略采用文档对象模型(DOM)进行GML模式文件和实例文件解析,按地理要素对GML进行数据分流/分层,然后分层可视化的办法,实现了GML数据的Web可视化。实践验证,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且对于GML数据量较大时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基于PostgreSQL数据库的GML数据存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GML(GeographyMarkuPLanguage)是由OGC所制定的基于XML的地理信息编码标准。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ostgreSQL数据库的GML数据存储策略。该策略把所有GML文件依几何和特征属性规律设计了半结构化的GML数据到对象关系数据库的映射,提出了用元数据、层信息、要素及索引四个数据表存储GML数据的思路,然后采用XMLSpy与MapForce联合的方式有效地存储GML数据。  相似文献   

17.
Many applications, in areas such as land use, traffic management and location aware services, involve the storage, analysis and sharing of spatio‐temporal data. The need to represent such data in a way that eases sharing across applications,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GML), which provides a rich collection of constructs for representing spatial and associated aspatial data as XML documents. However, although there are a growing number of applications and tools that make use of GML, there are surprisingly few experience reports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data from existing applications or models using GML constructs. This paper provides one such report, describing the use of GML as an exchange format for the Tripod spatio‐historical database. This in turn involves identifying mappings between Tripod and GML construc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generic architecture for carrying out such mappings. The experience demonstrates that even though GML provides rich modelling facil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mappings from pre‐existing models can be challenging, as related constructs often provide semantically distinct capabi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