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陕西商洛县楼房沟地区石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物相分析,结合先进的MLA在线检测手段,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钒的赋存状态及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结果表明石煤中的钒绝大部分呈类质同象形式分布于钒云母和白云母中,极少量的钒分布在钒铁氧化物、钒钛氧化物和钙钒石榴子石中。仅有少量钒云母形式存在的含钒矿物钒品位高,结晶较好,结晶粒度较粗,大部分的含钒矿物嵌布粒度微细,给选矿带来较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张岱  李旻廷 《云南地质》2014,33(3):401-408
石煤是一种可综合利用的矿产资源,提取石煤中钒、钼、镍等金属是其综合利用之一.石煤在发电燃烧过程中钒的物相发生显著变化,而钒物相的变化对钒的可浸出性产生较大的影响.笔者采用选择性连续提取方法对四川某地石煤原矿和石煤飞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石煤原矿中钒主要存在于硅铝酸盐相和有机质相中,部分存在于铁锰氧化物相及吸附态中,极少部分存在于碳酸盐相中.而石煤发电飞灰中钒主要存在于有机质相、硅铝酸盐相和铁锰氧化物相中,少量的钒以吸附态形式赋存.燃烧过程中石煤的各种含钒矿物发生离解,其中的钒得到释放并被氧化成高价态.高价钒一部分与Na、Cl等结合生成可溶性化合物,形成吸附态的钒;另一部分与Fe、Na、Ca等发生反应生成难溶性化合物,并以一定形式富集在飞灰的有机质相、硅铝酸盐相和铁锰氧化物相中.  相似文献   

3.
杨家堡含钒石煤的物质成分和钒的赋存状态及配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家堡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含钒的腐泥煤和次腐泥煤(一般称为含钒石煤)是以钒为主并伴有多种金属元素的大型海相沉积矿床。层位稳定、分布广泛、规模巨大,是一种新型的矿产资源——黑色页岩型多金属矿床。杨家堡含钒石煤中V_2O_5含量达0.7—4.63%,一般品位为0.8—1.0%,完全符合作为独立钒矿床开采的要求。对杨家堡含钒石煤物质成分和钒的赋存状态的研究,是为杨家堡石煤提钒工艺流程的确定提供必要的数据和理论依据,并为黑色页岩型多金属矿床成因理论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从含钒石煤矿中提取V_2O_5是工业提钒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不同矿区石煤的组成复杂,钒的赋存状态不同,采用的提钒工艺也有差异。本文对四川广元石煤样品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显微形貌、微区组分、钒的价态以及钒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_2、Al_2O_3、Fe_2O_3和K_2O,其次是MgO、CaO、TiO_2、V_2O_5、MnO等,样品WDS-3的w(V_2O_5)为0.82%。主要矿物有白云母、石英和针铁矿,其次是锐钛矿、钙沸石和蒙脱石等。V与Al、Si和K元素呈正相关,与Fe、Mg元素呈负相关,钒主要以V(Ⅲ)为主,占61%,其次为V(Ⅳ)占39%,没有检测出五价钒V(Ⅴ)的存在。分步提取钒的6种赋存状态中,硅酸盐矿物结合态与有机结合态是钒在样品中最主要的结合状态,其次是以吸附态、方解石-碳酸盐态、铁氧化物和其他矿物结合态存在。综合分析认为,该石煤样品中钒主要以V~(3+)和V~(4+)存在于白云母晶格的铝氧八面体中。建议先将中下2层矿进行恰当配比混合,通过浮选预富集白云母矿物,得到的精矿进行活化焙烧-浸出工艺得到含钒溶液,然后分步沉淀铝和铁杂质,除杂后的钒液采用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萃取法等方法富集钒,富钒液进行沉淀、焙烧得到V_2O_5样品。  相似文献   

5.
浙江石煤钒赋存状态研究孙智永(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650011)关键词含钒石煤赋存状态浙江遍及南方10多个省(区)的含钒石煤,为巨大的矾矿资源。仅浙江省含钒石煤中五氧化二钒(V2O5>0.5%)的估算储量就达1374.8万t。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确...  相似文献   

6.
钒的价态测定是近几年来提出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不同价态钒的测定方法已有评述。为了能在溶液状态下测定样品中钒的价态,通常采用惰性气氛、低温、选择适宜的熔剂、分解试剂及络合剂等措施,以确保原有价态的稳定。K_2Cr_2o_7电位滴定V(Ⅲ)、V(Ⅳ)或V(Ⅴ)时,v(Ⅲ)不稳定。本文选用了8—12MH_3PO_4作为分解试剂和络合剂,非氧化性混合酸HF-H_3PO_4对石煤  相似文献   

7.
江西玉山石煤烧结包裹与钒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国镇  张秀荣 《现代地质》1993,7(1):109-117
江西玉山含钒石煤既是低热值能源,又是一种新类型钒矿资源。为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在600~1150℃下进行了氧化培烧和钠化焙烧,测定了煤灰的松装密度d和钒转化率η,研究厂烧结包裹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升高,煤灰烧结严重,对钒包裹几率加大,钒转化率降低。石煤作为能源利用时,燃烧温度不宜超过950℃,石煤钠化焙烧提钒最佳温度775℃。在两种焙烧条件下的石煤烧结机理作了探讨,并进一步得出玉山石煤烧结与包裹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钒的价态测定是近几年来提出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不同价态钒的测定方法已有评述。为了能在溶液状态下测定样品中钒的价态,通常采用惰性气氛、低温、选择适宜的熔剂、分解试剂及络合剂等措施,以确保原有价态的稳定。 K_2Cr_2O_7电位滴定V(Ⅲ)、V(Ⅳ)或V(Ⅴ)时,V(Ⅲ)不稳定。本文选用了8—12MH_3PO_4作为分解试剂和络合剂,非氧化性混合酸HF-H_3PO_4对石煤  相似文献   

9.
石煤提钒技术关键是钒的氧化和转化。浙川石煤中钒主要有V~(3+)和V~(4+)形式存在,以类质同象取代粘土矿物二八面体中Al~(3+)。钒的价态分布研究表明,低温时有机质和黄铁矿决定了钒的价态,在370℃(风化样)或490℃(原样)V~(3+)全部氧化至V~(4+);高于800℃V~(4+)不再氧化至V~(5+),反应处于动态平衡,此时ηV~(5+)达91%。同时讨论了氯化钠在提钒过程中的氧化和转化作用,石煤钠盐氧化焙烧提钒的最佳条件:矿:盐=100:15,800℃,30分钟,η_培为67.4%。实验表明,焙烧气氛对钒转化有很大影响,氧化—氯化焙烧技术提高η_培6%。  相似文献   

10.
含钒石煤是我国一种新类型钒矿资源,钒的氧化是石煤提钒的基础。本文对钒的氧化动力学作了初步工作,通过试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采用Ерофеев综合动力学公式:描述石煤中钒的氧化过程:2VO2固+1/2O2=Y2O5固简明可行,较为适宜。 钒氧化反应初期阶段以动力学方式进行:n1=1,属一级反应过程;继之,n2=0.2,反应受扩散制约。测定了由动力学过程转换为扩散过程所需的反应时间及其钒氧化率,计算了这两种过程的速率常数和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11.
湖北杨家堡石煤中钒的价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南方石煤是一种低热值能源,同时它伴生有品位较高的钒。含钒石煤已列为我国一种新类型钒矿资源。近年来我国从石煤中提取生产高纯五氧化二钒(V_2O_3>98%)已出口西德、日本等国,国外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12.
陕西小型石煤钒矿综合利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焕侠 《陕西地质》2013,31(1):62-68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钒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钒矿综合利用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商洛某小型石煤钒矿特点出发,结合当前石煤钒矿行业的综合利用现状,认为陕西小型石煤钒矿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3.
石煤在我国遍布十九省、市、区,它分别含有丰富的钒、钼、镍、银、铜、铀、钾、磷、铂族和稀土等有用元素。它又是一种廉价的能源,因此积极开发和综合利用我国的石煤资源对于广开能源,广开材源,加快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湖北均县杨家堡含钒石煤为我国新类型钒矿资源。经初步查明杨家堡石煤含有四十多种元素,除了石煤作为燃料利用,钒可以作为独立矿床进行开采利用外,主要伴生有用元素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寒武系黑色岩系蕴藏着丰富的钒矿资源,钒矿床产于寒武系底部富含有机质的碳、磷、硅质黑色岩系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形态简单,产状稳定。多项测试结果表明,钒的载体岩石为黑色页岩(碳质页岩、硅质碳质页岩);钒主要呈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伊利石晶格中;矿石类型主要为钒矿石,少数矿床中石煤钒矿石也是重要的矿石类型;钒的价态以V3+为主。钒的富集主要发生在沉积阶段,与黑色岩系的沉积过程一致;矿床形成于缺氧环境中,大部分钒被黏土质吸附,随有机质、黏土质和硅质呈胶态腐泥沉入海底;在成岩过程中,云母类黏土矿物结构发生再结晶,将原有表面吸附的钒(V3+)转化为类质同象形式进入云母晶格中取代部分铝(Al3+),形成含钒伊利石并聚集成为钒矿床。研究表明,本区黑色岩系及其有关的钒矿在沉积成岩成矿过程中都离不开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矿床成因属于在热水作用参与下沉积形成的海相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沉积矿床,矿床类型为黑色页岩型钒矿。  相似文献   

15.
ICP-AES测定石煤中钒和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万峰 《贵州地质》2010,27(3):240-240,184
研究了用ICP-AES测定石煤中钒和钼的方法,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通过实际样品检测,与化学法测定吻合,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南秦岭千家坪钒矿床钒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周 《地质与勘探》2010,46(4):643-648
千家坪钒矿床产于南秦岭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矿石类型主要为硅质岩夹泥岩型。该矿床钒元素赋存状态研究,对于探讨钒成矿富集机制和钒提取利用均有重要意义。物相分析、X衍射分析和电子探针等研究共同表明:千家坪钒矿床中钒以三价钒为主,占74.22%,五价钒次之,占25.78%;钒主要以类质同相形式赋存于云母类矿物中,占61.72%,其次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炭质、粘土矿物中,游离氧化物中少量。含钒矿物主要为钒云母,少量含钒铁、铜氧化物和钒钛磁铁矿等。钒云母有1M型和2M1型两种标型,1M型钒位于云母结构层之间;2M1型钒不仅取代了位于六次配位的八面体层中的Al3+,而且取代了Si-O四面体层中的Al3+。  相似文献   

17.
依据承德地区大庙式钒钛磁铁矿床特征,通过人工重砂分离及单矿物化学分析并结合电子探针、岩矿鉴定结果查明了承德钒钛磁铁矿石中的含钒矿物主要是钛磁铁矿和磁铁矿,次要矿物是钛铁矿和硅酸盐;含钛矿物主要是钛铁矿、钛磁铁矿,次要矿物是金红石、榍石。根据承德钒钛磁铁矿石钒和铁呈正比的关系,选取代表性试样进行了钒钛物相分析项目的确定及溶剂选择的实验,最终确定了钒和钛物相分析测定流程。钒物相分析测定项目为磁铁矿和钛磁铁矿中的钒、钛铁矿中的钒、硅酸盐中的钒及总钒四项;钛物相分析测定项目为钛铁矿中的钛、磁铁矿和钛磁铁矿中的钛、金红石中的钛、硅酸盐中的钛及总钛五项。通过本方法测定的各种含钒和钛矿物含量占矿石中总钒和总钛含量的比例与人工重砂分析定量计算的各种含钒和钛矿物含量占矿石中总钒和总钛含量的比例是相互吻合的。对110件钒钛磁铁矿石样品进行了4种含钛矿物及3种含钒矿物物相分析,结果与实际地质成矿组分符合。本方法实现了钒钛磁铁矿中钒矿物和钛矿物的定量分离,确定了钒和钛物相联测分析流程,可以同时测定钒和钛矿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石煤钠盐焙烧气氛对钒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煤钠盐焙烧是复杂的气、液、固多相化学反应,焙烧气氛对钒焙烧转化率有重要影响。本文在钒价态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在氧化—氯化焙烧下,提高气相中HCl或Cl_2分压,使钒转化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小试表明能提高5~20%,半工业生产试验提高5.4%。该技术简易可行,实用性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对氧化—氯化焙烧的技术条件、焙烧温度、时间、含碳量及钠盐配比等作了全面研究。通过气体成分分析,焙砂浸出液成分分析和物相分析鉴定,对氧化—氯化焙烧提高钒焙烧转化率的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天然含钒金红石样品经过1273K加热、淬火和高能电子辐照处理后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XRD谱峰显示处理前后样品没有发生物相变化,显微IR图谱证明原样、加热、淬火样品的表面有少量吸附水存在,而辐射样品的显微IR图谱上没有检测到吸附水的吸收峰。用XPS分析比较了处理前后样品表面主要元素Ti、O和V的价态及含量,结果表明,原样经过处理后表面钒和氧的原子百分含量增加,其中淬火样品表面吸附水和钒的含量相对于原样增加最为明显,光催化活性相应较高;加热样品表面的吸附水和钒的含量比原样稍有增加,光催化活性与原样相当;电子辐射样品表面钒的原子百分含量相对原样增加不明显,而对水的吸附能力相对原样较低,光催化效率也略低。  相似文献   

20.
赖弗耳和加菲尔德矿区的钒铀矿床产于侏罗纪和侏罗纪(?)时期的纳瓦霍砂岩上复的侏罗纪恩特拉达砂岩中。两种建造均由纯净、浅色、细粒、块状和交错层理的砂岩所组成。仅含有少量铀元素的钒矿石呈微粒矿物浸染在砂岩中。它构成三层部分重迭的矿层,各层都作扁平板状,大致平行于主要层理。各钒矿层均有一面被细粒方铅矿和硒铅矿散布的薄层条带所包镶,附近有一绿色的含铬矿物薄层。方铅矿带和含铬层位于下含钒层和上含钒层之上,但在中含钒层之下。含钒层的原生矿石矿物是钒云母、含钒水云母及少量的含钒绿泥石和黑铁钒矿。金属硫化物散布于矿石中,且富集于方铅矿条带内。该区含铬层与产于科罗拉多州普拉塞维尔者外貌相同,普拉塞维尔产的苹绿云母曾有过描述。氧化作用对钒云母无明显的影响;黑铁钒矿与含钒绿泥石和水云母被氧化成微小的次生钒矿物。矿床的氧化部分有少许钾钒铀矿,但还没有发现过原生铀矿物。该矿床与高原的各钒铀矿床相似,但在钒铀比值之高,炭质物质之食贫乏,以及钒云母之丰富等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