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VO技术在水合物调查评价的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VO技术进行真假BSR识别和水合物储集层预测时应注意的问题是:①是否搞清了水合物沉积层与其上下围岩(层)之间的地球物理特征(尤其是纵、横波速度)差异以及不同的岩性组合带来的AVO效应的差异;②是否搞清了水合物沉积层与其它能引起类似于BSR反射特征的岩石(如火山岩)之间的地球物理特征(尤其是纵、横波速度)差异。只有搞清这些问题,在应用AVO技术进行真假BSR识别和储集层预测时才能有的放矢,辩别真假,避免AVO技术在应用到石油天然气勘探的早期所出现的应用“陷阱”。  相似文献   

2.
云量是天气气候变化的一种重要现象。海面和陆面的蒸发是大气中水汽的“源”,而凝结成云则是大气中水汽的“汇”,所以云是水份循环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潜热释放的重要形式。全球地-气系统热量平衡模型图指出,地球表面对大气的感热加热仅7个单位,而潜热加热却达23个单位(相对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而言)。所以成云致雨释放的热量在大气非绝热加热以及相应的天气变化与气候异常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过去,由于海面上常规观测资料很少,船舶观测云的精确度也较差,以致对海上云系的研究难度较大。近年来卫星云量资料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方便,在研究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3.
海洋的形成     
地球形成之初没有水,也没有生命,只有炽热的熔岩夹带着大量的水汔冲天而起,遮天蔽日。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态的水,连续降落到地表。在地壳运动形成的凹地中聚集起来。日积月累,于是,海洋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MM5模式,分别选用Eta、Blackdar和MRF3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台风“卡努”(0515)登陆前加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及其与实况的比较表明:边界层方案对台风强度有明显影响,“卡努”个例试验中Eta方案模拟的台风强度较好,Blackdar方案次之,而MRF方案较差.边界层通量分析表明这种差别主要是由水汽凝结潜热释放多寡造成的.边界层方案的差异也导致台风动力和热力结构在水平和垂直分布上都出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第七节 海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雾是海洋上低层大气中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由于雾中能见度低,海雾成为海洋运输、水产捕捞、海洋开发和海上军事活动等的一大障碍,是海洋上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冲绳海槽火山岩的研究意义、研究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深入研究的思路与展望,指出应基于现代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从板块构造沟弧盆体系岩浆作用的角度,将冲绳海槽这一典型幼年期弧后盆地中复杂多变的火山岩作整合型归纳和思考,既揭示不同岩石系列的成因联系,又注重将岩浆作用与构造环境相结合,并在与成熟弧后盆地火山岩的对比中揭示弧后盆地早期扩张过程中岩浆作用的特性、规律与标志,以揭示弧后盆地早期扩张的构造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篮镜头     
《海洋世界》2019,(8):F0002-F0002,1
苏拉威西是地球上海洋生物最具多样性的一块海域,拥有超过300种鱼类。这里还同时具备了四种特有的海洋生态特点:海底悬崖、火山岩沙地、裸腮动物和海马等动物的聚集地及软质珊瑚形成的海底斜坡。  相似文献   

8.
青岛马山地区安山玢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马山地区安山玢岩为浅成-超浅成侵入相,具有中性向酸性过渡特征。通过岩石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可知岩石富集K、Ba、Th、LREE和Pb,亏损Hf。元素的化学指数显示岩石的分异结晶程度较高,岩石属于安山岩类。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具有火山弧钙碱性火山岩的一般特征,其构造环境可能属于大陆边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9.
那些汇编第1部所谓“矿物进化”综合年表的研究人员称:从大峡谷的铜锈色岩石,到墨西哥内卡(Naica)山下发现的10m长的硫酸钙晶体,绝大多数地球矿物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科学家们认为,自从地球出现开始,生物进化和矿物进化一直是不可分离的,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为两个领域提供新的认识,也可以为在其他行星上搜寻生命提供关键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英、法科学家在对大西洋海底进行考察研究时,发现了深藏在大西洋底的海底热泉。这种海底热泉,能释放出大量的氢元素。从而,为解释地球早期的生命起源,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由于生命在约35亿年前开始在地球上出现时,地球大气中并不含氧。因此,有的科学家推测认为,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首先诞生在海底热泉周围。新发现的深藏在大西洋底的海底热泉,则使地球早期生命的演化图景,显得更为清晰。这一新发现的海底热泉,位于大西洋底3500米深处的一处海脊上。它从海底岩石中,间歇性喷出,形成富含大量矿物质的黑色烟柱,烟柱的温度高达36℃左右。据悉,科学家们在20多年前,就已发现海底存在着独特的热泉生态系统。但是,在发现大西洋底的海底热泉之前,已知的一些海底热泉,所产生的氢数量都很少,都不足这次新发现的海底热泉所释放出的氢的1%。科学家认为,海底热泉中释放出的氢,主要是由深海海水与岩石反应而生成的。海底热泉要支持生命系统,至少要满足两个重要的条件:一个是在海底地壳中,必须有能够与海水反应生成氢的岩石;另一个是氢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可足够生命诞生。而在大西洋底新发现的海底热泉,已基本具备了支持生命系统的这两个重要条件。为此,英、法科学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青岛——红岛地区古火山的机制,并对青山组60个火山及各种侵入岩岩样作了岩石化学方面的研究。根据CIPW和里特曼等学者的计算,按照马克唐纳、久野、里特曼及莱特等人的作图法进行图解,并与诺科斯纳粗安岩的平均值及长江下游宁芜地区火山岩作了对比,认为该区火山岩实属碱性岩系列,并向富钾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世界》2009,(10):7-7
人类在太阳系外发现了布满岩石的行星,其质量大约是地球的5~10倍。这些“超级地球”上是否存在生命?德国空间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弗拉达·斯塔门科维奇表示,有生命存在的行星的大小必须类似于地球,而板块构造和磁场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地球上之所以存在生命,一部分原因是地球有相对稳定的气候,而地球磁场可以将宇宙中对生物分子有害的射线反射回空间。地球气候的长期稳定性依赖于板块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汽凝结的原理,提出一种从大气中提取淡水的方法。其原理简单,设备制作容易,造价低廉,安装方便,无能源消耗或较少能源消耗,无污染,是一项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获取淡水资源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暴雨、狂风、湿淋淋的树丛、荒凉冷漠的海岸布满岩石和冰砾,这一切使环绕火地岛的道路寸步难行。达尔文写道:“看一眼这些海岸,就足以使一名从未航过海的人,整整一周沉浸在对海难、危险以及死亡的惊恐之中。”与同时代大部分欧洲人一样,达尔文坚信,西方的生活方式是最先进的。火地岛的插曲使他顿然醒悟,断定应当在一夜之间将“野蛮人文明化”的想法是错误的。他归纳道,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8月 1日 ,古地磁与地球动力学专家、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朱日祥研究员应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之邀 ,来所作了题目为“古地磁与地球动力学”的学术报告。报告分为古地磁学的形成、古地磁原理和受控因素、磁性地层学的发展趋势、地球磁场强度与地球动力学、构造磁学与大陆动力学以及岩石磁学六大部分 ,报告深入浅出 ,既有理论的精辟阐述 ,又有研究实例的印证和思考 ,尤其是将古地磁与地球动力学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 ,开拓了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新领域 ,丰富了“岩石动力学理论”的内涵。报告中特别介绍了磁性地层学发展的 4个分支学…  相似文献   

16.
海洋的演变     
正随着地球表面的冷却,地球炽热的内层上逐渐形成了一层硬壳。这一岩石硬壳既包括凸出的高地,也包括凹陷的盆地。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而后的瓢泼大雨填满了成为海洋的洼地。陆地上的雨水带着被侵蚀的矿物质流入洼地,形成了期海洋中的咸水,而海底也覆盖了一层层的沉积物。地质研究的证据显示,在地球的早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地球的磁场周期性地向相反的方向改变自己的方向。由于岩石中含有磁性矿物,这种转变可以测定。例如,在海洋的线性磁异常中反映了岩浆岩的喷发序次:在形成年轻地壳区段的凝固熔岩中,所含的金属保存了熔岩喷发时期的地球磁场方向。测定了海底交替磁条带的年龄后,采用测量条带之间的距离可以判断任何时期板块分裂的速度。至今一直认为,在太平洋岩石图板块复活节岛以南的海区,具有最大的漂移速度(约15cm/a),这大致等于人类头发的生长速度。但是现在这个“记录”正在被改写。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D.Wilso…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重磁计算解释南海海盆中部地壳结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南海海盆中部3个海盆的交汇处为研究区,通过对重磁异常场的向上延拓计算及对重力异常的重反演拟合计算,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来揭示此区域的地壳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结构复杂,三种性质的地壳均有分布。各海山形成过程和岩石组成及地壳结构不尽相同,区内有年轻的大洋玄武岩海山,也有包含了大陆玄武岩的“双性”海山。综合各种地质、地球物理现象,认为南海海盆可能是多种机制联合作用的结果,西南、西北两海盆的形成时间要早于中央海盆。  相似文献   

19.
属于夏威夷群岛的卡乌阿依岛对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来说,早就是一个经典例子。它展示了一座海底火山怎样“长成”高出海平面的雄伟单一岩石海岛。专家们至今都认为,由高地唯一中心均匀流出的大量熔岩流形成的卡乌阿依岛几乎是圆形的轮廓证明了这一点。在3Ma间形成...  相似文献   

20.
莫知 《海洋世界》2009,(12):31-41
二氧化碳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几乎人见人烦的恼人之物。尤其是最近几年,全球科学界都开始研究“封杀”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这一身份的方法。使其入地、下海、“变身”,各种手段一应俱全。在如何想办法解决二氧化碳不断增多这个关系地球存亡危机的问题面前,人类动足了脑子,充分发挥各种想象力,表现出无以伦比的伟大创造力。毕竟,似乎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