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正向构造对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和定位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抗衡  陈祖伊 《铀矿地质》2010,26(6):361-364
正向构造指的是与铀矿带或铀矿床产出位置相关的背斜、隆起、上升断块等矿床地质构造。伊犁盆地南缘、吐哈盆地西南缘、酒东盆地东北缘等砂岩型铀矿成矿带的产出特征表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矿段和矿点总是选择性地就位于正向构造之中。其原因在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机理所决定。即正向构造抬升了容矿层位,使其出露或接近地表,容易接受补给区含氧含铀水的渗入,造成主砂岩层的层间氧化,铀在主砂岩层中迁移,并在氧化还原界面还原成矿。因此,正向构造对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和定位的作用应引起足够重视,它可以作为产铀盆地砂岩型铀矿带成矿远景区段识别和预测的一项重要判据。  相似文献   

2.
景建安  王宇  黎伟 《铀矿地质》2008,24(3):143-150
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宁安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划分了宁安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并探讨其形成机制,进而分析了宁安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结合已有的铀矿化信息,预测盆地的产铀远景,指出了盆地内进一步找铀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伊犁盆地地层及构造分布格局为背景,分析研究了盆地盆-山构造演化及流体演化与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关系,认为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存在铀的预富集、预演化及进一步演化、叠加富集等阶段.  相似文献   

4.
热液型铀矿空间定位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华南热液型铀矿与区域断裂构造、区域岩浆岩的时空关系、成因联系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中新生代断陷红色碎屑沉积盆地(简称断陷红盆)的控盆深源断裂构造、多期多阶段富铀岩浆活动中心联合控制了铀矿田的空间定位。铀成矿与晚白垩世区域拉张作用时间相耦合,区域铀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与导致断陷红盆形成的控盆深源断裂构造关系密切,控盆深源断裂构造为铀矿区域控矿构造。铀成矿与中生代多期富铀岩浆岩(火山岩和花岗岩)关系密切,富铀岩浆活动中心指示深部地壳存在铀的高场;来源于地幔的流体交代富铀地壳及岩浆岩,形成铀成矿流体,而富铀岩浆岩则成为热液型铀矿的主要围岩。  相似文献   

5.
笔者通过对巴丹吉林盆地西南缘沙枣泉地区进行综合地质调查、钻探评价和资料分析研究,总结了新民堡群铀矿化特征,分析了铀成矿控矿因素,认为该区铀矿化受构造、目的层层序界面、岩相岩性、后生氧化改造及蚀源区铀源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控制。相对稳定且适度抬升的盆地构造背景有利于铀成矿,铀矿化集中区位于向斜构造中央凹陷地区。新民堡群第Ⅳ/Ⅲ层序界面是构造机制转化面、沉积体系转化面和地球化学环境转化面,具有重要的控矿意义。盆地内扇前缘亚相和扇中亚相是有利的岩性岩相。盆缘长期隆升的富铀海西期花岗岩体为铀成矿提供了优越的物源条件。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为我国大型油气、煤炭和铀多种能源矿产产出盆地。新世纪以来铀矿成矿理论技术研究和勘查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对推进砂岩型铀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要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9大阶段、基本特征及其区域控矿作用;从全盆尺度论述了砂岩型铀矿的时空分布特征;阐述了盆地东北部地区、西缘宁东地区、西南部国家湾地区、东南部店头地区的铀矿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4片地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对找矿实际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最后,基于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对全盆地不同找矿层位的铀成矿远景进行了定量预测,为后续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吐哈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盆地。经过对吐哈盆地的综合地质调查、钻探评价和资料分析研究,预测出西南缘艾丁湖斜坡带、大南湖、沙尔湖、三道岭地区和塔克泉构造带为地浸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铀成矿远景区由于构造作用的相对特殊性和差异性,可划分出断-超褶曲式、断-隆式、断-阶式、斜-断式(单斜式)4种构造型式,这4种构造型式对铀成矿作用过程产生不同制约。综合分析认为艾丁湖斜坡带、大南湖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构造条件最好:三道岭、沙尔湖虽具备局部稳定构造斜坡环境,但受构造影响,潜力有限。  相似文献   

8.
盛源盆地位处赣杭铀成矿带中段,是华东地区重要铀矿田之一。在收集和分析大量放射性水化学特征数据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及信息复合技术,详细研究了盆地放射性水化异常与已知铀矿化的关系,总结了放射性水化学找矿规律。认为铀-氦高值晕是成矿标志,铀-氡高值晕是近矿标志,单铀型水异常晕较好反映铀矿化的局部富集,氦水异常反映隐伏构造存在,可指示攻深找盲。据此,圈定Ⅰ、Ⅱ级成矿远景区各1处,Ⅲ级远景区3处,为盆地今后铀矿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宗乃山隆起呈EW向带状展布于巴音戈壁盆地中部,在其相邻南侧因格井坳陷中有塔木素铀矿床产出,铀源丰富.通过对宗乃山隆起富铀性、铀迁移和富集、构造、蚀变等铀成矿条件分析,结合对铀矿化点的地质调查及成因分析,对热液铀矿化与构造体系、岩浆活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宗乃山隆起铀矿找矿类型和找矿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10.
灵泉火山盆地位于著名的额尔古纳-克鲁伦北东向火山岩铀成矿带中南段,与俄罗斯斯特列措夫铀矿田、蒙古多尔诺特铀矿田处于同一矿带上.通过多年在该盆地的地质工作,在盆内发现了众多的铀矿化异常点(带),呈现良好的找矿前景.在详细论述了盆地的基底、盖层、火山岩岩石化学和热液蚀变等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盆地的铀矿化特征和成矿条件,认为该盆地是寻找火山岩型铀矿的有利远景盆地,指出了盆地南部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地段.  相似文献   

11.
辫状沉积砂体与砂岩型铀矿的关系剖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仁贵  余达淦 《铀矿地质》2005,21(2):92-96,104
砂岩型铀矿是后生的铀矿类型之一, 其成矿受盆地盖层结构和砂体的发育状况、以及盆地形成后由构造翻转形成的渗入型水动力系统的双重控制。这两者耦合的优劣, 完全取决于砂体的沉积特征。本文运用沉积体系理论分析了两类不同的沉积砂体, 得出辫状沉积砂体对铀成矿最为有利的认识。该类砂体可产于冲积扇、河流和辫状三角洲等沉积体系中。  相似文献   

12.
砂体及其研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砂体的意义,砂体的研究价值,砂体的分类,并从多方面阐明了砂体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中的作用。抛砖引玉,力图推进砂体的研究工作,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3.
金明  王敢  滕润球 《铀矿地质》2003,19(3):141-147
本运用水成铀矿地质理论,对乌兰花盆地上新统铀矿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铀源条件、岩性岩相古地理、砂体特征和水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盆地上新世具备古河道的发育条件,上新统是主要的找矿目的层位之一,具备形成古河道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但是同时也存在对铀矿形成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二连盆地伊和高勒地区地层结构特征、砂体分布情况,探讨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在玄武岩覆盖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项目组在该区域布设两条测线,通过数据反演得到两条剖面的电性分布特征,经推断解释电性剖面,圈定了深部砂体,分析了基底起伏、断裂展布等地质要素。经钻孔资料验证,本次AMT探测结果可靠,可以清晰地反映盆地基底起伏、地层结构及砂体分布情况,为伊和高勒地区铀资源潜力预测及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对平庄盆地地层、构造和盆地演化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该盆地白垩系孙家湾组、阜新组及九佛堂组地层具有形成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地质条件:存在有利的岩性;砂体发育,呈泥-砂-泥互层结构;冲积扇相、河流相和三角洲-湖滨沼泽相是铀成矿的最有利岩相;盆地北部、东部蚀源区铀源充分;存在有利于形成层间氧化的构造条件.平庄盆地找矿目的层主要为孙家湾组,次为阜新组及九佛堂组,主要找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盆地矿岩型铀矿产出层位,岩相及岩性序列组合特征,含矿砂体特征,铀矿化时代等方面总结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化的形成特征,提出了盆地卷状砂央型铀矿化是早期板状沉积一地预富集矿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成因观点。文中还对盆地铀矿化的空间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含矿性序列组合差异是导致盆地南缘东西矿化类型差异的原因,盆地后期抬升剥蚀程度差异是决定了主矿化层位高低差异的原因,并对盆地的找矿方向提出三条重要的参考意  相似文献   

17.
杜杰  唐湘飞 《铀矿地质》2017,(3):129-136
核工业216大队近年来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卡姆斯特地区发现了一处重要的铀矿产地。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卡姆斯特地区的地质特征,分析其铀源、构造、古气候、岩性-岩相组合、西山窑组与头屯河组不整合面、还原性物质等对铀矿形成的控制因素,认为区内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辫状河砂体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主要赋存岩相,喀拉萨依单斜带以东西山窑组与头屯河组不整合面附近是煤岩型铀矿的有利发育部位。  相似文献   

18.
王联社  李香平 《铀矿地质》2003,19(6):339-343,354
本文从雅布赖盆地原型盆地特征与构造改造作用出发,分析了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目的层沉积体系的展布特征和后期改造作用,结合砂岩型铀矿成矿的预测准则,认为雅布赖盆地后期构造改造强烈,总体成矿前景不佳,但位于盆地中部、由北向南展布的古斜坡带下白垩统仍存在一定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邢作昌  秦明宽  李研  郭强  张杨  贾立城  肖菁 《中国地质》2021,48(4):1225-1238
松辽盆地北部铀矿地质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利用岩心、测井资料,综合运用沉积学、盆地分析、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对松辽盆地东北隆起区内的沉积建造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1)理清了松辽盆地东北隆起区盆缘的地层结构及含铀含氧水渗入窗口的时空分布特征,绥棱以北嫩江组以下地层整体为超覆结构,仅海伦隆起泉头组在盆缘具有削蚀结构从而具备渗入窗口;而绥棱以南的晚白垩世地层整体在盆缘都呈削蚀结构,均具备窗口。(2)研究区可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滩坝及半深湖—深湖相这7种沉积相类型;在海伦隆起、绥棱背斜、庆安隆起等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沉积充填样式。(3)探讨了松辽盆地东北隆起区砂岩型铀矿的主攻层位、找矿类型及找矿方向:庆安地区泉头组冲积扇扇中辫状河河道砂体是最有利的勘探对象,其次是铁力地区姚家组的扇三角洲砂体和海伦地区泉头组的辫状河河道砂体,最后是绥棱地区嫩一段的三角洲前缘砂体。该研究可为松辽盆地东北隆起区铀矿勘查突破提供新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