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黔西南地区是中国卡林型金矿的集中分布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但区内浅表金矿资源已基本找寻殆尽,找矿工作全面进入“攻深找盲”阶段。隐伏金矿由于矿体埋深较大,地表的矿化信息必然非常微弱甚至没有信息显示,深部成矿信息获取困难。如何识别并获取与深部成矿作用有关的地球化学信息,成为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因素。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形成及就位主要受背斜及断裂构造的控制,元素地球化学的分布、分异和成矿同样受到构造应力的影响,深部成矿信息通过断裂、裂隙与浅部及地表相联系,浅部构造岩石中的地球化学异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深部的矿致异常。因此,以构造地球化学理论为基础,分析黔西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相应元素组合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对卡林型金矿隐伏矿找矿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的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剖析,总结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指标参数,有效提取深部成矿元素沿构造裂隙向上渗滤扩散形成的弱异常,对深部隐伏矿进行初步定位预测。弱信息识别及提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丰富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的成矿理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使用该方法在黔西南金矿隐伏矿找矿上能有效圈定并优选找矿靶区,对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任务具有积极...  相似文献   

2.
依据表生地球化学异常(次生晕和分散流)找矿,具有经济、快速、简便等一系列优点,也是金矿化探中行之有效和广泛使用的手段.找矿实践证明,通过疏松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发现异常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评价异常,特别是从中区分出与隐伏和埋藏矿床有关的异常.在地表露头矿已被发现殆尽的形势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研究表生作用带地球化学的重要性.许多学者明确指出:我们已经拥有相当好的有关原生矿化的知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赤峰地区发育一系列受断裂控制的热液脉型萤石矿床,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大。本文利用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解译(地-物-化-遥)综合找矿方法进行浅覆盖区萤石矿体的定位预测研究,对寻找隐伏矿床和探寻萤石接替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俄力木台地区是林西水头萤石成矿带的南段延伸,第四系覆盖严重,是开展浅覆盖区隐伏矿体找矿预测方法实践的理想地区。研究区域的萤石矿体在垂向上呈现分带特征,自上而下分为硅质顶盖、头部矿体、中部矿体和尾部矿体4部分。俄力木台地区的硅质顶盖露头以发育强硅化角砾岩、次生石英岩和石英网脉带为特征,头部矿体露头见萤石粗脉体产出,二者矿化露头的高差30~50 m。WorldView-2遥感影像揭示俄力木台地区含矿断裂带的空间展布与线性变化特征,矿化带中-北段呈近SN向,南段主要呈NNE-NE向。地-物-化综合剖面中矿化露头、甚低频低阻异常带、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土壤Ca元素高值异常带和土壤偏提取地球化学测量F元素高值异常带分布一致,该异常组合可作为本区含矿断裂带和隐伏萤石矿体的重要预测标志。结合甚低频电磁测量扫面,俄力木台断续出露的矿化蚀变带与SN向甚低频低阻异常带相吻合,预示该区可能发育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在俄力木台东段重点预测地带布置的钻孔见矿效果良好,目前揭露的部位为硅质顶盖、头部矿体或构造狭缩带,较高品位的萤石主矿体尚未揭露,其深部具有良好的资源潜力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深入和找矿难度的加大,对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提取地球化学勘查新指标对提高找矿成功率意义重大。通过对乌努格吐山斑岩型Cu-Mo矿床、罕达盖矽卡岩型Fe-Cu矿化以及垦山多元素组合异常REE指标的研究,发现矿致异常与未见矿异常、斑岩型矿化与矽卡岩型矿化REE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矿化体赋存部位与REE指标空间位置吻合,这一发现使得应用REE评价地球化学异常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研究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1∶2.5万沟系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准确提取、集成地质-地球化学找矿信息,识别主成矿元素,判别矿化类型,圈定找矿有利部位,经钻探验证,发现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查干德尔斯大型隐伏钼矿。笔者通过典型案例分析,重点论述勘查地球化学找矿信息在成矿预测中的作用,为寻找隐伏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滇东北矿集区昭通毛坪铅锌矿床深部找矿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昭通毛坪铅锌矿床经过近数十年的发展,铅锌资源储量岌岌可危,深部矿定位预测已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在综合研究矿床成矿规律、矿体定位规律和物探方法试验的基础上,分别在矿区深部和外围综合应用矿田构造、构造地球化学、物探等预测技术,获得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物探异常-隐伏矿定位预测图,圈定了1∶5 000构造地球化学异常8个、1∶2 000构造地球化学异常10个、高极化率异常(带)5个、瞬变电磁异常4个.在总结隐伏矿预测标志的基础上,提出Ⅰ号矿化带的2个定位靶区及工程验证方案和Ⅱ、Ⅲ号矿化带的3个重点找矿靶区(靶位),为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1)应用构造地球化学深部勘查技术,  相似文献   

7.
西藏铁格隆南铜(金)矿床三维模型分析与深部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萍萍  陈建平  王勤 《岩石学报》2019,35(3):897-912
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是近年来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新发现的超大型Cu(Au-Ag)矿床。本文针对铁格隆南矿区深部找矿问题,以现代成矿地质理论和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分析技术为支撑,以构建矿床找矿模型为指导,依托数据库技术、3S技术、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及地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开展基于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的三维地质实体建模与矿化异常三维空间重构,将铁格隆南矿床的预测评价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揭示了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异常表征,据此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及矿体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信息分析与预测评价,以期减少单一信息多解性和成矿条件不确定性,为铁格隆南矿区深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找矿模型指导下,基于深部成矿空间三维结构重构基础上的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与综合分析,可以有效的识别成矿地质体和矿致异常信息,实现深部矿产资源靶区空间定位预测,为深部找矿预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铁格隆南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深地勘探的化探新方法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大发展时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然而随着已知矿、露头矿及浅部矿的日渐枯竭,未来的勘探工作重点势必将由地表浅部转向地下深部的隐伏矿勘查。国内外找矿实践证明,化探在寻找深部及隐伏矿床方面是一种直接、快速、有效的方法技术,而且随着"深穿透地球化学"概念的提出及发展,通过对穿透能力很强的气体、纳米级微粒、离子提取技术和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技术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探方法技术,本文对其异常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在寻找深部及隐伏矿床中的成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地球化学分区标准化方法在区域化探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区域化探数据中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是目前化探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划分是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的关键。水系沉积物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上游汇水盆地物质的天然组合,在化学成分上与上游汇水盆地岩石组成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水系沉积物中成矿成晕元素含量与常量元素含量之间亦有着密切关系。笔者基于水系沉积物样品特点,采用地球化学分区标准化方法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研究发现,利用常量元素进行地球化学分区是可行的;分区标准化数据处理可以有效地压抑高背景区非矿异常,并强化低背景区矿致异常,突出了找矿信息。以成矿成晕元素标准化数据的因子得分圈定矿化类型综合异常,集中体现了矿致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0.
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内乡韭菜沟矿区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韭菜沟矿区的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发现了一批有价值的地球化学异常,结合地层、岩性、构造等有利控矿因素,对金、银、砷、汞、锑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找矿潜力进行分析,说明砷、汞、锑异常对金矿化有一定的指示意义。进一步明确找矿方向,缩小找矿范围,圈定了3个找矿靶区,对各靶区实施山地工程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证明沟系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地质勘查中具有明显的找矿效果,为进一步的地质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