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个旧花岗岩的熔化实验、成因机理和评价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旧花岗岩与个旧锡矿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文根据105次熔化实验结果,并结合前人资料,讨论了个旧花岗岩的形成条件和成因机理,初步提出了成锡花岗岩的评价标志.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样品和方法个旧矿区花岗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燕山中期有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侵入(如西区龙岔河、东区马松岩体等);燕山晚期有等粒状黑云母花岗岩侵入(如西区神仙水、东区白沙冲和老卡岩体等).西区岩体大面积出露,东区岩体大都隐伏在地下200~1000米.富而大的锡矿床主要与花岗侵入杂岩的晚期侵入相有关.  相似文献   

2.
黑云母的成分特征对指示岩石成因与成矿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子探针技术对个旧矿集区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化学研究表明,龙岔河斑状花岗岩、马松斑状花岗岩和神仙水等粒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属于铁质黑云母,白沙冲等粒花岗岩和老卡等粒花岗岩的黑云母属于铁叶云母。龙岔河岩体、马松岩体、神仙水岩体、白沙冲岩体和老卡岩体的黑云母结晶温度分别为679.57~711.46℃,632.83~711.55℃,572.23~661.61℃,450~620℃和500~708℃。各个岩体的固结压力分别为123.30~155.09 MPa,147.92~258.66 MPa,291.81~361.64 MPa,321.21~489.08 MPa和338.19~469.73 MPa,表明个旧矿集区花岗岩属中深成相。相比于其它岩体,神仙水岩体和白沙冲岩体形成于较高氧逸度条件。w(FeO~T)(18.58%~26.91%)、氧化系数(0.390~0.123)和镁质率(0.05~0.54)等特征,表明个旧矿集区花岗岩既有A型花岗岩的特点,也有I型花岗岩的特点。w(MgO)(0.57%~9.27%)表明其岩浆源区有壳幔混源的特点。低氧逸度和高温的花岗质岩浆有利于晚期分异的流体形成锡矿化,马松岩体和老卡岩体与Sn成矿更密切。  相似文献   

3.
个旧花岗岩的成因、演化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个旧地区的花岗岩,从其时空分布和矿物学,岩石化学、微量地素、稀土元素、以及同位素特征看,具有一定的继承和演化关系.研究表明,本区花岗岩的形成经历了两次岩浆活动.其中龙岔河岩体是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而马松岩体.神仙水岩体、白沙冲岩体以及老卡岩体则为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不同阶段的产物.从成因上看,上述各岩体可能皆属陆壳改造型(S型)花岗岩.但是早期龙岔河岩体在一定程度上又表现出同熔型(Ⅰ型)花岗岩的特征,各种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表明.这些岩体可能具有相似的源岩物质(组成).从晚期各岩体表现的特征看,它们可能都属于含锡花岗岩体.由此,个旧地区大面积分布砂锡矿的成因和来源问题便可以得到较为圆满的解释.通过对神仙水、白冲岩体为含锅花岗岩的认定,结合本区原生锅矿的分布规律.笔者认为.神仙水岩体东南以及白沙冲岩体周围.可能与马松岩体和老卡岩体周围一样,是一个潜在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个旧含锡花岗岩浆杂岩体的成因、演化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旧含锡花岗岩岩体分布于个旧大断裂之东西两侧。西区主要由龙岔河和神仙水岩体组成,东区主要由马拉格岩体、松树脚岩体、白沙冲岩体、卡房岩体和老厂岩体等组成。它们为多期多阶段同源岩浆杂岩体。 前人曾从岩石学、岩石化学以及O、H稳定同位素地质的不同角度分别讨论过个旧花岗岩的成因与演化。本文主要基于作者历年来对该地区花岗岩进行了较系统的Bb—Sr年代学,Sr同位素地质学和Rb、Sr、REE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並结合Pb、O、H同位素和成矿实验究究、矿物包裹体特征研究以及野外地质证据讨论花岗岩的成因、演化及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600~850℃,75~300MPa条件下对与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密切相关的个旧复式花岗岩体,和与大厂长坡-铜坑、龙头山2个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密切相关的龙箱盖复式花岗岩体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其结果表明,不仅形成这2个著名复式花岗岩的岩浆性质及岩浆的演化规律有明显的差异,而且形成同一个复式岩体的岩浆的性质及其演化特点亦有明显的不同。个旧花岗岩浆中,形成老卡岩体的岩浆固相线位置低,具有共结岩浆性质,而形成马松、龙岔河岩体的岩浆固相线位置稍高,具有近共结花岗岩浆的特点;形成龙箱盖复式花岗岩的岩浆在性质上有所不同,其固相线位置较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2类超大型锡矿床的成矿花岗岩浆的性质、起源与演化规律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造成这2个复式花岗岩体在超大型锡矿床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云南个旧锡矿是全球最大的锡多金属矿床之一,但矿区内同时代花岗岩成锡矿潜力差异显著,其控制因素仍不清楚。本文选取贫矿的龙岔河似斑状花岗岩和成锡矿的老厂-卡房(后文简称老-卡)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岩地球化学成分和黑云母成分分析,系统研究个旧矿区不同花岗岩成锡矿潜力差异的控制因素。测试结果表明,龙岔河花岗岩和老-卡花岗岩具有相似的、以表壳物质为主的岩浆源区以及较高的初始熔融温度,表明岩浆源区和熔融条件不是控制二者成矿潜力差异的主要原因。黑云母成分显示老-卡花岗岩和龙岔河花岗岩均具有较低的氧逸度,岩浆演化过程中锡为不相容元素,有利于锡在残余熔体中富集,表明氧逸度条件也不是导致成矿潜力差异的关键因素。龙岔河花岗岩发育角闪石、榍石、黑云母,而老-卡花岗岩发育岩浆白云母,指示后者分异程度更高。此外,与龙岔河花岗岩相比,老-卡花岗岩具有富硅,贫钛、铁、镁、钙和稀土元素特征,稀土元素呈现“海鸥式”配分模式,并且具有较低的Nb/Ta、Zr/Hf、K/Rb和较高的Rb/Sr比值,同样指示老-卡花岗岩具有更高的结晶分异程度。并且相比于龙岔河花岗岩为准铝质的特征,老-卡花岗岩的过铝质特征有利于锡分配进入岩浆出溶的流体相中富集成矿。因此,岩浆性质和演化程度是导致个旧地区不同花岗岩成矿潜力差异的主要原因,龙岔河花岗岩形成锡矿化的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7.
个旧锡矿以南北向的个旧断裂为界,分为东、西两个矿区,现已开采的五大矿田均在东矿区,而西矿区地质找矿一直无重大的突破。本文从西矿区地层、构造、火成岩、地球物理及典型矿点等分析入手,结果显示西矿区应有很好的找矿前景。预测位于西矿区的陡岩深部及外围、龙岔河花岗岩体南缘接触带的檬棕及大黑山深部、石门坎-保和沿杨家田断裂带、和平锡矿深部、以及龙岔河花岗岩体北接触带的下纸厂等地具有重要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戴福盛 《云南地质》1992,11(4):318-324
龙岔河花岗岩体具有一定的分异,可以划分出边缘相和内部相。岩体北西缘见断层接触,也见超覆侵入接触。推测岩体产状为似蘑菇状的岩盖。根据岩石斑晶走向的两组最大发育方向及其夹角的规律性变化,推测岩浆侵位方式是由南往北再向东的顺时针螺旋式上升。这方面的研究对个旧西区成矿预测和进一步找矿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个旧复式侵入岩体成岩系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群 《云南地质》1992,11(1):15-20
个旧复式侵入岩体主要由龙岔河、神仙水、马拉格、松树脚、白沙冲、老卡、白云山等岩体组成。岩性可分基性、酸性和碱性,先后侵入于三叠系砂页岩及碳酸盐岩中。岩体大部分出露于个旧断裂西侧,东侧出露零星,大部分隐伏在地下200—1000m深处。成岩系列是指地壳或上地幔中岩浆分异演化形成的一系列岩石组合。个旧复式侵入岩体的成岩系列以往有两种划分方案:一种认为是同源岩浆多期多阶段分异演化的产物,基性→酸性→碱性;另一种将岩体分为幔源分异系列和壳源重熔系列,前者由基性演化到碱性,  相似文献   

10.
与云南个旧超大型锡矿床有关的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及意义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云南个旧地区发育大量与成矿时空密切相关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辉长岩、花岗岩和正长岩,花岗岩被认为是个旧地区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的侵入岩.文章首次采用LA-ICP-MS和SHRIMP U-Pb方法对研究区内的花岗岩进行了精确定年,数据表明,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龙岔河似斑状花岗岩主要形成于(820±03)~(832±14) Ma,马拉格-松树脚似斑状花岗岩形成于(828±17) Ma,老厂似斑状花岗岩形成于(833±16) Ma,白沙冲等粒花岗岩形成于(774±25) Ma,均集中形成于晚白垩世.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本次新获得的数据,矿区内岩浆作用发生的时限基本可以限定在76~85 Ma之间,与整个华南西部地区成岩成矿时代吻合.年代学研究表明,个旧地区燕山晚期的构造背景与滇东南-桂西地区相同,而与红河断裂以西的藏南-三江锡矿带具有较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在云南个旧地区发育大量与成矿时空密切相关的侵入岩.个旧东区的老厂-卡房花岗质岩体为-隐伏的花岗岩体,侵入于三叠统个旧组碳酸盐地层中,岩性主要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是个旧地区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花岗岩体之一.岩石的ACNK值大多在1.0以上,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U、Th含量较高,应归属于HHP花岗岩,岩石类型属于S型花岗岩,但经历了高度的分异和演化;Rb/Sn-Rb/Ba与CaO/Na2O-Al2O3/TiO2图解均暗示岩石的源区性质为由粘土岩所派生的岩浆.锫石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老厂-卡房岩体形成于85土0.85Ma.相当于晚白垩世.根据区域地质和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个旧地区燕山晚期处于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2.
滇东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银、铅、锌等矿产基地,自西向东有个旧、白牛厂和都龙三个超大型、大型锡-银多金属矿床;三个大床型矿床附近都分布有一个大花岗岩体,个旧和老君山岩体都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薄竹山岩体的研究较薄弱,有人认为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1],形成时期为自垩纪-古近纪-新近纪.本文主要从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研究薄竹山花岗岩体,探讨其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13.
锡矿往往与长英质岩浆岩伴生,然而锡矿形成的热能源区尚不清楚,其可能与地幔物质相关。我国云南锡矿带中出露的中-酸性岩石及碱性岩杂岩体为研究锡矿及其周围岩浆成因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本文报道了云南个旧地区代表性的花岗岩、辉长-闪长岩和碱性岩类新的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数据。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上述岩石分别形成于81.43±0.46Ma(82.89±0.58M)、81.35±0.22Ma和80.35±0.72Ma,指示它们为晚白垩世近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其中闪长岩、碱性岩和花岗岩中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不均一,ε_(Hf)(t)分别为-4.2~+0.8、-7.5~-1.9和-8.4~+0.4。尽管这些岩体的侵入时代一致,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特征存在差异,表明这三类火成岩来自不同的岩浆源区,三者不是同一母岩浆相互演化的关系。个旧杂岩体中花岗岩为弱过铝质岩石,SiO_2与P_2O_5含量呈负相关的关系,排除S型花岗岩的可能。亏损Zr、Nb、Sr、E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的特征可能为锆石、磷灰石、长石类造岩矿物分离结晶作用的结果;Zr、Nb、Ce和Y总量较低,低的FeOT/MgO比值和低的锆石饱和温度表明,指示出个旧地区的花岗岩应为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而非A型花岗岩。个旧地区形成于晚白垩世时期的中基性、碱性岩石可能为不同的幔源岩浆近同时侵入的产物,底侵的幔源熔体带来热量诱发中、下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含矿的花岗岩,幔源岩浆对于成矿至少在能量也可能在成矿物质上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云南普雄地区位于建水县境内,工作区至建水约40km,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工作区位于华南褶皱系、个旧褶皱束,北与扬子地台毗邻,西与横断山地槽相近,处于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矿产资源丰富。普雄地区的白云山岩体是个旧杂岩体的组成部分(图1),个旧杂岩体是多种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著名的锡都。个旧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以花岗岩为主,同时发育中基性、碱性岩岩体,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个旧东矿区西部凹陷带岩体内部蚀变花岗岩型Sn、Cu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蚀变分带特征、含矿岩体地球化学组成以及深部找矿远景的系统研究,认为该类矿床属于个旧东区花岗岩岩浆热液成矿多样性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产于花岗岩岩体边缘相-过渡相的蚀变花岗岩型多金属矿床,它属于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矿床.钾长石化、黄铁矿化、萤石化、电气石化与富集成矿密切相关;该类型矿床的发现使传统的"两楼一梯"成矿模式更新为"两楼一梯+地下室"的成矿模式,并对云南个旧深部找矿和接替资源补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覃文明  何志美 《矿物学报》2007,27(Z1):527-529
个旧(西)花岗岩体因其东侧产有以锡铜为主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而被诸多地学家所关注,以往其研究重点多以铜、锡矿为主,对个旧(西)花岗岩体外围其它铅、锌、铜、钼、金、银等多金属矿床(点)的关注甚少.随着滇南地区地质找矿、矿业开发和多金属成矿规律总结等工作的进一步加深,在个旧(西)花岗岩体外围圈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异常,并发现了多处铅、锌、铜、钼等多金属矿床(点).综合矿化信息显示,岩体外围环形的多金属矿带是一个值得进行更深入研究的矿集区.本文对个旧(西)花岗岩体外围铅锌矿床(点)的成矿规律进行探讨,为该区铅锌多金属矿找矿及矿业开发工作提供线索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白沙冲岩体和北炮台岩体均位于个旧矿田的东区北段.白沙冲岩体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而北炮台岩体岩性主要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本文通过对白沙冲岩体、北炮台岩体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Nd、Sr同位素研究,厘定白沙冲岩体属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花岗质岩石,北炮台岩体属准铝质的钾玄岩系列花岗岩.两岩体均表现出亏损Ba、Sr、Nb、...  相似文献   

18.
对个旧花岗岩不同演化阶段及不同成矿性的岩体中的黑云母从矿物化学特征、锡氟协变关系、全岩含锡与黑云母中锡配分比的协变关系、稀土特征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得出了一些对岩体成矿性评价的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程彦博 《矿物学报》2007,27(Z1):9-10
个旧地区是我国的超大型的锡铜多金属矿集区,其锡矿床规模居我国及世界首位.个旧地区岩浆岩广泛发育,其中花岗岩在该地区分布最为广泛.在大量参阅前人研究成果及认真观察岩体的野外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文章拟从岩石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的角度尝试性探讨个旧花岗岩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0.
程彦博  毛景文 《地质学报》2008,82(11):1478-1493
在云南个旧地区发育大量与成矿时空密切相关的侵入岩。个旧东区的老厂-卡房花岗质岩体为一隐伏的花岗岩体,侵入于三叠纪个旧组灰岩和碳酸盐地层中,岩性主要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是个旧地区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花岗岩体之一。岩石的ACNK值大多在1.0以上,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U、Th含量较高,应归属于HHP花岗岩;岩石类型属于S型花岗岩,但经历了高度的分异和演化;n(Rb)/n(Sn)- n(Rb)/n(Ba)与n(CaO)/n(Na2O)-n(Al2O3)/n(TiO2)图解均暗示岩石的源区性质为由粘土岩所派生的岩浆。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老厂-卡房岩体形成于85±0.85Ma,相当于晚白垩世。根据区域地质和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个旧地区燕山晚期处于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