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电子水平仪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连接应用于桥梁变形监测的方法。通过对简支梁受力变形理论的分析与总结,提出电子水平仪与计算机串口连接,尝试对桥梁进行实时连续的变形监测,编写一套VB平台上的实时监测软件,并以简支梁为例做了桥梁变形监测的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一种高精度电子水平仪的结构与测量原理,提出利用高精度二维转台对电子水平仪进行检定的新方法,并对电子水平仪的内符合精度、外符合精度以及稳定性进行精度分析。最后采用小角度检查仪检定和二维转台检定两种方法对电子水平仪的精度进行检定。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二维转台检定电子水平仪的方法能够满足电子水平仪的检定要求,与传统检定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水平仪从过去简单的水泡水平仪到现在的电子水平仪是自动化和电子测量技术发展的结果。作为一种检测工具,它已成为桥梁架设、铁路铺设、土木工程、石油钻井、航空航海、工业自动化、智能平台、机械加工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测量工具。电子水平仪是一种非常精确的测量小  相似文献   

4.
电子水准仪与计算机的数据通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DiNi系列电子水准仪为例介绍电子水准仪与计算机的数据通讯,利用V6.0开发了数据通讯程序,可以实现DiNi系列电子水准仪与计算机的数据通讯,给出了程序代码及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SPY-1标准水平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说明了作为一种用于室内检定水准仪,角和经纬仪竖直度盘指标差的新装备的可行性,为室内检定大地测量仪器增加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略介绍了陀螺水平仪的原理,针对PAV30陀螺座架提出了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常见故障的分析排除。  相似文献   

7.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设备的发展,使得地图的数字化生产成为可能。一方面传统的制图工艺融入了电子技术后,新的工艺和新的品种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传统的印刷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逐渐被数码印刷技术和电子制版取代。一、数码印刷技术简介  数码印刷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它涵盖了印刷、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多项技术。所谓数码印刷,就是由计算机将电子文件直接传送到印刷机,从而取消分色、拼版、制版、试车等系列步骤,免去了传统印刷中繁琐的操作。从输入到输出,整个过程可以由一个人控制,在高效印刷的同时保证了…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电子数字计算机是能高速自动地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电子机器。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强大解题能力使复杂的超出人力范围之外的计算成为可能,它可以进行烦琐的逻辑性工作,把纷纭杂乱的事务整理成章,并能在复杂的条件下迅速做出判断,因此在生产、科研和国防各  相似文献   

9.
1数字测图的发展背景 在我国大比例尺测图领域,从八十年代开始就利用电子速测仪、全站仪配合PC-1500袖珍机、电子手簿等电子数据终端,逐步研制、配试、组成外业测量数据采集系统;同时,随着计算机数据储存、地图编辑、硬件接口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也相应建立了计算机内业制图系统,从而合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早期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大量史实,概述了中国古代以勾股术、重差术为代表的工程测量的理论与方法,列举了矩、水平仪等有代表性的测量工具,勾画出中国古代工程测量的基本面貌,目的在于以史为鉴,继承传统,开创新局。  相似文献   

11.
杨峰 《测绘工程》2011,20(4):67-69
通过对经纬仪横轴本身不水平和由于竖轴不竖直导致横轴不水平2方面分析横轴倾斜对竖直角观测的影响,推出相应的公式.并通过实验数据得出,通过水准管安置经纬仪,由于横轴倾斜角非常小,不必考虑横轴倾斜对竖直角观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压线塔属于杆状构筑物,对倾斜变形非常敏感,倾斜度是检测其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单点测量方式,无法反映高压线塔的整体变形,提出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监测高压线塔倾斜度的方法,采用分层处理的方式,通过边界提取、直线分割、直线拟合等过程处理点云数据。采集山西省柳林某高压线塔点云数据进行实验,求取各层切片的中心坐标并计算高压线塔的倾斜度,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线塔仍处于安全运行状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陈德标 《测绘科学》2010,35(4):68-70
针对差异沉降法倾斜观测数据的处理,及与其他方法所得成果的比对需要等问题,本文理论推导了任意两方向沉降差正算监测体最大倾斜角、倾斜方向的可靠公式,并用算例验算其正确性;由于差异沉降法一般不能反映0期监测时的倾斜量,本文提出将当前倾斜量作基础沉降差反演,导出通式,求得"原始高程",使后期沉降差完整反映监测体倾斜状态成为可能;最后通过试验验证本文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避免RTK测量作业时对中杆倾斜引起的测量误差,提出球心拟合RTK测量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进行实验测量分析其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1)该法的测量精度受参与拟合的球面天线相位中心个数影响较大,当拟合点数大于8个时拟合结果较可靠;(2)该法的测量精度受对中杆倾斜角度的影响较大,当对中杆倾斜角度在30°时拟合精度较高。该方法将为特殊环境下RTK高精度作业提供借鉴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植被偏振特性研究对于植被监测与组分定量反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植被冠层的反射辐射具有偏振特性,这种特性与入射辐射和植被冠层结构相关。本文分析了偏振对光子—叶片—冠层之间细微相互作用及其变化的有效探测能力,并利用研究型扫描式偏振辐射仪RSP(Research Scanning Polarimeter)数据系统对比分析了偏振对不同叶倾角分布的估测。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偏振观测能够对光线在冠层立体结构中的透射反射再出射过程给出精细刻画,若不用偏振手段对这一过程进行甄别并去除,则直接测算的植被散射系数会产生高达140%的误差;(2)利用偏振手段可以为高精度大倾角、多时相遥感观测提供可能,以此可改变目前光学遥感小角度、垂直观测的较严格约束;(3)偏振辐射呈现出随波长的稳定特性(相关系数0.96),使得利用偏振手段可以更好地研究冠层结构;(4)不同叶倾角分布对入射辐射存在不同的偏振反射,为利用多角度偏振信息进行遥感植被精细分类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详细描述冠层结构和植被偏振特性的相互作用,通过对冠层立体结构与叶倾角的研究,刻画了植被定量遥感的方向性信息与高精度实现,为高分辨率遥感定量化的有效信息挖掘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16.
马利霞  郑光  何维  居为民  程亮 《遥感学报》2015,19(4):609-617
叶方向(包括叶倾角和方位角)是决定林冠内部及其下层太阳辐射在3维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并进而影响植被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林冠的二向性反射特性。本文利用地面激光雷达扫描系统(TLS)对一棵人工阔叶树在水平圆形轨道设置等间距6站进行扫描,获取其完整覆盖的3维点云数据。在手动选取78片点云完整叶片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重建单点在其邻域内的法向量和所在叶片主轴方向分别得到了叶的倾角和方位角分布,将构成每片叶子的所有点的倾角和方位角各自均值作为其倾角和方位角。通过与利用角度尺和罗盘进行逐叶片手动测量结果对比发现:基于TLS计算的叶倾角和方位角与手动测量结果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2分别为0.88(N=209,p0.001)和0.97(N=78,p0.001)。本文方法能准确获取林冠元素的3维空间分布,为估算森林冠层在任意给定光照条件下的消光系数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促进地面激光雷达在植被冠层3维结构参数,特别是叶面积指数的反演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侯方国  刘欣  任秀波 《测绘通报》2022,(11):128-131
本文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区生态修复项目为依托,利用飞马D200无人机实现了倾斜摄影和LiDAR技术的融合监测,通过三维模型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生产、点云处理、方格网计算、精度评定等步骤,验证了倾斜摄影和机载LiDAR协同监测方式可以满足1∶500地形图和方格网测量的精度,对后期无人机测绘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First-order circular orbit perturbation techniques have found their application in geodesy since the early beginning of modern spaceflight. Two representatives of such techniques, the first one Kaula's linear perturbation theory based on Lagrange's planetary equations, the other one a perturbation theory based on the Hill equations, have been compared. Direct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perturbations in a local Cartesian frame, especially to the cross-track orbit error representations. The equality of both theories is proven analytically and numerically. Furthermore, the comparison reveals two interesting properties, connecting inclination functions with their derivatives and the so-called cross-track inclination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9.
基于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星载GNSS反射事件的数学判据,分别用BDS、GPS、Galileo、GLONASS和4系统耦合GNSS星座模拟信号源,仿真分析了LEO卫星轨道高度、轨道倾角、下视天线视场角等参量对反射事件数量和时空分布的影响;进而研究了用上述4大GNSS系统进行GNSS反射信号遥感技术(GNSS reflectometry,GNSS-R)探测对接收机通道数量的需求。统计结果表明:LEO卫星轨道越高,天线视场越大,反射事件越多,镜面反射点分布越稠密;轨道倾角越小,反射事件镜面点越趋于赤道地区分布;GNSS-R接收机所需通道数随LEO卫星轨道高度和下视天线视场范围增大而增加;而LEO卫星轨道倾角变化对通道数需求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对GNSS-R低轨卫星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地高层构筑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构筑物变形产生的安全隐患也不断受到重视。本文针对传统观测方法的局限性和低效性,提出了基于激光散乱点云数据的塔形构筑物倾斜变形监测新方法,采用两台地面激光扫描仪分别扫描构筑物外表面的散乱点云数据,建立塔形构筑物的基础表面模型,生成沿轴线的塔体中心点数据,筛选可靠性最优的线性排列点,从而得出塔形构筑物在空间上高精度的偏移量和倾斜率。最终编程实现了数据获取到成果输出的一键式计算。结果表明,基于点云的塔形构筑物观测结果与传统方法观测结果的角度误差分别为0.005°和0.001°,倾斜量误差分别为0.000 05和0.000 1 m。本文方法可以快速获得构筑物整体和局部的偏移量变化特征,为塔形构筑物的施工、维修和重建提供了基础模型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