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全球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现代世界强国都从战略全局上关注海洋。(1)海洋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支持系统: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面积3.6亿平方千米,占总面积71%,是影响地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源泉;(2)海洋是最大的政治地理单元,被划分为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五个法律地位不同的政治地理区域。其中,划归沿海国家管辖的1.09亿平方千米,成为各国的“蓝色国土”;目际社会共有的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2.5亿平方千米,是世界各国的“公土”,(3)海洋是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可以开发自然资源的“潜在基地”;(4)海洋是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目际安全,沿海目家的安全,都与海洋密切相关。所以——  相似文献   

2.
国’际海域泛指大洋,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面积约2.5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49%。国际海域的战略地位根植于其广阔的空间和蕴藏的丰富资源。公海自由和国际海底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原则是各国在国际海域开展相关活动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3.
高战朝 《海洋测绘》2002,22(4):63-63
按照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国际海底区域是指各国管辖水域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换言之 ,它是各国大陆架以外的深海海底及其底土。国际海底区域面积约为 2 5 17亿平方千米 ,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近 70 % ,深度为 2 0 0 0m~ 6 0 0 0m或更深。“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战略金属能源和生物资源。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减少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际海底区域必将成为 2 1世纪国际社会经济、科技竞争的重要场所。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 1970年 12月 17日第 2 5届联合国大会在无反对票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经略大洋 拓展我国在国际海域的活动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际海域泛指大洋,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面积约2.5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49%。国际海域的战略地位根植于其广阔的空间和蕴藏的丰富资源。公海自由和国际海  相似文献   

5.
朱瑾 《海洋世界》2007,(6):46-47
中国的海洋面积约有299.7万平方千米。在这片浩瀚的“蓝色国土”中蕴涵着丰富的宝藏:油气资源丰富,多金属矿区富集,原盐,水产品含量巨大;同时,每年它还向沿海城镇几亿人口提供淡水……已逐渐成为我国自然资源开发的基地。  相似文献   

6.
前言     
《海洋地质前沿》2007,23(11):I0001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目前,世界上已有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过程中,以海底油气渗漏为主要探测对象的地球化学探测方法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挪威、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我国也在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等海域开展了油气地球化学探测工作。当前,海洋油气地球化学探测已经成为海洋油气勘探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方法,在区域普查、重点区带详查和局部构造评价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对海洋油气地球化学探测基础理论认识的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7.
海底输油气管线对海洋环境影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近海海底有超过3 000km的输油气管线,定期对海底输油气管线进行检测是保障海底输油气管线安全和海洋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保护海洋环境和海底油气管线安全,对广东近海某段海底输油气管线进行了安全检测,采用浅层剖面测量、侧扫声呐测量和多波束测量手段,对管线路由区域进行了勘测。勘测结果表明:检测区域油气管线路由没有裸露和悬空,路由周边地层较稳定,根据侧扫声呐和多波束测量结果,发现在路由区海底存在影响管道安全的因素,路由区海底拖锚等痕迹较多,距离路由大约950m处有人工采沙坑存在。建议相关部门对该区域应加以重视,加大海上巡逻执法力度,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大众的海底管道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海底峡谷广泛发育于全球大陆边缘,在地形上表现为深切于大陆边缘的凹槽,是海陆边界处最为显著的地貌之一.海底峡谷是陆缘碎屑物质由陆至深海运移的重要通道,是研究区域源—汇体系、海平面升降、构造演化的重要场所,也是海底油气资源形成与储集的重要区域,是国内外在海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海底峡谷的成因及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研...  相似文献   

9.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开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油气输送的主要手段。海底沙波普遍发育于海底,特别是陆架地区。因为沙波的迁移往往会引起海底管道、海底构筑物等方面的灾害,随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进行,浅水陆架区的海底沙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以海南乐东陆架区域为研究区,利用海洋物探手段对本区的海底沙波分布做了初步的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陈荣发 《海洋测绘》2003,23(5):65-66
一进入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室主任金翔龙就把记者从电脑中带进了海底世界 ,几千米深的海底山脉 ,陡峻的峡谷 ,广阔的“高原”和“平原” ,让人一目望穿海底。这些太平洋底的彩色海底地形图都是通过先进的多波束测深系统等设备在海底侦察后 ,经过自动绘图仪绘出的。从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在太平洋底被誉为“金属地毯”的多金属结核 (锰结核 )的分布。由金翔龙主持的国家“八五”重大专项“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开发” ,已经为我国最终圈定了 7 5万平方千米的可年产 30 0万吨 ,持续开采 2 0年的“丰产田” …  相似文献   

11.
南海珠江口盆地潜伏着多种地质灾害因素,对海洋开发、油气资源勘探、海底管线铺设等构成直接危害或潜在的威胁。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援华项目(CPR/85/044)实际调查资料,对区内地震、活动断裂、海底滑坡、浅层气、活动沙波.埋藏古河道等潜在灾害因素作了分析,讨论了它们的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提出防避灾害事件发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世界》2004,(4):4-6
近日,中国国家海洋局公布的《2003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指出:2003年,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2万平方千米,比上年减少了3.2万平方千米,总体污染趋势有所减缓。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严重污  相似文献   

13.
具有世界一流海洋科学调查和深海设备试验水平的“大洋一号”远洋科学考察船 2 0 0 3年 4月 9日离开青岛 ,前往太平洋 ,将在国际海域执行为期八个多月的大洋资源勘查任务。“大洋一号”此次的主要使命是在国际海底区域进行以富钴结壳、多金属结核等资源为重点的勘察和深海技术开发实验工作。1 999年 3月 ,我国通过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批准 ,获得了太平洋上 7 5万平方千米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的多金属结核矿区 ,这一矿区在当前预期的回采率条件下 ,可满足年产3 0 0万吨多金属结核、开采 2 0年的资源需求。执行本次勘查任务的首…  相似文献   

14.
海底油气集输管网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震  潘斌 《海洋工程》2003,21(4):104-109114
对海底油气集输管网进行了可靠性评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树状海底油气集输管网可靠性评价的方法,将流可靠度和单元重要度的概念引入到海底油气集输管网可靠性的分析中,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价海底油气集输管网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里海之争     
《海洋世界》2011,(4):26-27
里海位于欧亚大陆之间,面积约为4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海。近些年来,里海周边一直喧闹纷乱,只因为在里海海底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  相似文献   

16.
南海是中国海洋资源最丰富的海区,主要特色资源是海底油气、热带生物资源和热带旅游资源。根据资源与产业的四种对应关系,南海需要着力发展的优势产业主要是海洋油气和石油化工业、滨海旅游业,名特优海洋生物养殖和加工业。要坚持在保护、恢复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健全运行机制下创资源管理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掩埋海底管道探测方法及新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敏  宋湦  王芳  宫文宁 《海洋科学》2015,39(6):129-132
<正>在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中,最常用和有效的油气输运方法是使用海底管道进行输送,因此,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海域内所铺设的海底管道数量越来越多,密度不断增高,种类越来越复杂。这些海底管线长期在海洋复杂环境下工作,出现悬空、平面位移、管体损伤等情况,与原始设计状态有很大差异,但未得到精确探测与校核,存在很多事故隐患,对环境和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1]。因此,准确探明海底管道的状态和位置,评价其安全风险,对于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圈地”运动在海上悄然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伊始,世人沉浸在一派幸福和祥和之中。似乎很少有可忧可惠之事了。然而,一轮更为激烈的“圈地”运动已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在海洋中正悄然展开。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圈地”运动,而是以占有海洋资源为目的“跑船圈海”。“圈”的对象已涵盖所有潜在的海洋深海资源。陆地上有的矿物资源,海洋里都有。仅每1立方千米海水中就含有3750万吨固体物质,其中氯化纳约3000吨。镁450万吨,各种稀有元素也不少。位于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国际海底区域”面积就达2.5亿平方千米以上。人们能不欢喜若狂吗?  相似文献   

19.
陆上资源逐渐匮乏,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资源,而且储量巨大,开发海洋资源已是大势所趋。我国虽然海底资源丰富,但海底资源开发和海洋权益工作还未到位,海底资源开发进展相对缓慢,邻国在争议海域开采油气资源,而日、韩等国均已提出自己的划分大陆架的方案,我国的大陆架资源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海底资源的巨大经济和战略价值潜力,在积极研究海底资源的探测和开发利用的基础上,保护我国的海底资源,加强海洋权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20.
Emgs公司与一家大型能源公司日前签订了一项价值600万美元的合同,目的是应用Emgs公司先进的海底测井技术确定利比亚海上潜在含油构造中的油气含量。这是该地区的首个海底测井服务合同,进一步说明海底测井正在成为全球油气勘探的重要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