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工作推进,自然资源部印发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行)》,明确规定以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数据为规划基础。在各种调查地类数据中,林业调查数据与土地资源调查数据冲突的问题为困扰规划编制人员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两类不同来源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地类差异消除原则、处理思路、技术方法,并以城步县五团镇为例进行了数据差异处理,对空间规划编制中不同来源的林地数据差异处理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为正在开展的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对该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今年十月以来,全国土地调查办、辽宁省土地调查办相继举办了第二次土地调查标准时点统一更新研讨班,其目的是通过对标准时点统一更新(包括2009年土地变更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和专项用地统计实施方案的解读,明确相关调查任务和要求,在研讨当前二次调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的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类不一致图斑信息作为实地调查和调查结果国家级核查的重要基础数据,人工逐个图斑核实地类变化结果的工作量大且差错率高.为保证内业信息提取工作顺利开展,有效支撑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稳步实施,本文通过对比三调初始库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提取地类一致图斑和地类不一致图斑,并标注地类不一致图斑的地类变化类型.利用ArcGI...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设和不断完善,铁路、公路等线路用地的土地登记工作越来越多,而线路用地不同于常规的土地登记,探讨此类用地的土地登记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金温铁路为例,在对铁路用地具有连续性、整体性及地籍调查界址数据形式多样等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应用GIS,通过面向对象的编程实现界址点数据精确上图,建立登记发证的图形数据库,并应用其制图功能和丰富的空间分析与统计分析功能,制定出金华-温州铁路(简称金温铁路)用地发证图件制作的技术流程,完成土地登记制图。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土资源部国土资电发[2004]78号<关于开展全国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情况专项调查工作的紧急通知>内部明电的下发,嘉兴市按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对1999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期间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予以了全面清查.据查,市本级(含开发区)被纳入清查范围的各类用地项目共2005个,面积4600公顷,查出属转而未供类土地187宗,面积620公顷;供而未用类土地54宗,面积189公顷;用而未充分利用类土地36宗,面积133公顷.  相似文献   

6.
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工作,是指对采用征用、划拨、出让、使用等方式提供用地的各类建设项目及农用地转用,实地界定用地范围、测定界址位置、确认地类和权属、计算用地面积以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的事务性、技术性工作.同时又为地籍变更调查、土地登记发证、土地评估和土地监察等项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现势性强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工作浅谈——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工作,是指对采用征用、划拨、出让、使用等方式提供用地的各类建设项目及农用地转用,实地界定用地范围、测定界址位置、确认地类和权属、计算用地面积以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的事务性、技术性工作。同时又为地籍变更调查、土地登记发证、土地评估和土地监察等项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现势性强的基础资料。 随着新的《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实施,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的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土地征用、建设用地审批的程序和具体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土…  相似文献   

8.
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指对采用征用、划拨、出让等方式提供土地的各类建设用地项目及农用地转用、实地划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测绘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和权属状况,计算用地面积,以供土地部门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的一种测绘技术工作。该项工作同时又为地籍变更调查、土地登记发证、土地评估、监察等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现势性强的基础资料。从鹤壁市近几年来的实践来看,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对加强建设用地管理、实现用地审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对于解决申报面积不准、地类不实、界址标定不规范、发现问题纠正难等具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土地调查已经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南郊区作为山西省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的试点单位, 走在了全省的前面.本文以大同市南郊区为例, 介绍了南郊区概况, 通过对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几个关键步骤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 总结出在第二次土地调查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希望对其他测绘工作者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辽沈大地     
《国土资源》2014,(4):62-63
正沈阳皇姑区低效用地实现"数字化"管理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皇姑分局以年初区域低效用地现地情况调查成果为抓手,结合一调和二调成果,逐个地块进行标绘上图,形成了完整的综合比对数据库,实现了区域范围内低效用地的"数字化"。皇姑区现已完成低效用地范围图、第一次土地调查地类图、第二次土地调查地类图及今年拟实施改造的1.06平方公里范围图与地类图,并将低效用地范围内的235宗地  相似文献   

11.
土地档案是在国土资源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文字、图纸、图表、航卫片、电子文件、声像材料等。近年来,在转变国土资源利用方式和深化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新形势下,在转变政府职能,实行窗口办文,限时办结各类报件的新情况下,土地档案在国土资源业务活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实行从严从紧的土地供应政策,土地资源要素制约问题日益凸显.为盘活土地存量,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济宁市组织力量对全市土地利用及建设用地供需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盘活土地存量,保障建设用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China has a land area of 9.6 million km2, 65% of the total land area of the world. Only 14.2% is cultivated at present, 0.5% is under fruit trees, 34.8% is in grazing. 17.2% is under forests, 2.6% is used for industry, communication and urban purposes, and 3.5% is covered by water. Of the remaining 27.2%, much is high and barren desert, or under permanent snowfields, or not yet used, or unable to be used with available technologies. Land resources have not been properly developed in some parts of China, owing to the pressure from population growth and other socioeconomic problems. For China as a whole, land restor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One solution is to increase the crop land area through reclamation.  相似文献   

14.
土地发展权与土地利用规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群  王万茂 《国土资源》2005,(10):28-30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城市土地开发与农地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突出,形势十分严峻.从宏观角度而言,节约和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减少耕地占用,维护生态环境,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从微观角度而言,对于某一块具体的土地利用,各方当事人都想"攫取"其最高经济价值并据为已有,因而产生了土地利用宏观与微观目标的各异,各方当事人利益归属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沂水县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对农业用地和非农业建设用地实行严格用途管制的要求,严格控制非农业用地,优先安排农业用地,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各业用地,努力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6.
东明县农村宅基地管理中,非法占地、非法转让土地、超面积占地、一户多宅、擅自改变宅基地用途和批新不交旧等各种违法行为普遍存在,造成了农村宅基地管理混乱的局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法制宣传力度,制定政策抓管理落实,节约挖潜整治土地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1日照市土地利用的基本情况 根据《日照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10月31日,Et照市土地总面积为53.53万hm^2,农用地42.87万hm^2,建设用地7.13万hm^2,未利用地3.53万hm^2。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省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的延续,开发该系统的目的是有效充分地利用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成果及每年一次的县级农村土地调查变更成果开展国土执法检查等日常业务,为领导层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思路、总体框架;系统建设中的主要步骤、省级数据库的发布;系统部署的网络结构图;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信息荟萃     
  相似文献   

20.
信息荟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