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佳田  康顺  罗富丽 《测绘学报》2014,43(12):1300-1306
通过距离权重描述点的重要程度,采用改进的k-means算法得到点群的聚类中心,进而以聚类中心为基础,构建了层次加权Voronoi图与Voronoi层次树结构.以点群的分布范围、排列方式与密度为度量,给出了基于Voronoi层次树结构的点群综合方法,确保了点群综合前后在空间形态分布上的一致性.结合地理统计学计算,对综合方法作了进一步的量化评估与优化.经验证,本文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网络空间信息可视化对揭示网络空域规律、促进网络空间认知具有重要意义。将网络空间节点与拓扑关系直接可视化的视图中存在大量的点重合和线交叉,目前已有的网络节点布局算法、集束边技术、骨干网提取和网络路由拓扑多尺度表达等方法能够优化视图效果,但在网络的微观结构上,对保持网络空间点群要素的特征信息关注不够。通过分析并量化网络空间点群要素的各类特征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聚类的要素聚合方法和一种基于节点重要性度量的要素选取方法,以自动综合的方式对网络空间点群要素进行综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保持网络空间点群要素的空间特征,为定量表达网络空间特征、加速生成视觉效果良好的网络空间地图提供基础数据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CIRCLE特征变换的点群选取算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地图自动综合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ircle特征变换的点群选取新算法。文中介绍了该算法中空域中心点的确定、目标特征空间的计算、坐标空间到特征空间的转换、特征空间的聚类以及特征空间的化简等关键步骤。最后就算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通过一系列LiDAR点云可视化分析,实现以并行方式从离散LiDAR点云检测并提取水面区域,并运用了细粒度数据的交互式可视化、全局聚类算法和统计分析.首先栅格化点云,然后基于密度聚类算法(DBSCAN)获取水面特征聚类,基于聚类的要素,创建了用于进一步定量评估的矢量面,最终基于R免费软件的聚类分析和并行处理实现统计分析和可视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邻近图的点群层次聚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空间聚类是点状空间目标群在地图综合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分析点群的几种常用邻近图的特征及其层次关系,并基于原始的点集合生成的DT构建相应的GG,UG,MST和NNG,然后在所选择的密度适应性约束、距离适应性约束和偏差适应性约束这三种条件下,利用所生成的邻近图进行了点群的层次聚类。研究并改进现有的点状空间目标群的无监督层次聚类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空间点群聚类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采用自组织神经网络进行离散空间点群聚类的原理、方法及应用分析,提出了一种兼顾几何距离和属性特征的广义Euclid距离,并将其作为聚类统计量.并以实例验证了采用自组织空间聚类进行空间点群的数据分类、异常数据检验、均质区域划分等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评估是保证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点群多尺度表达的不确定性非常复杂,评价指标和评估模型是点群多尺度表达不确定性评估需要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围绕点群的多尺度表达和空间分析流程,确立了点群多尺度表达不确定性的评估内容为位置不确定性和空间分析结论的不确定性,建立了点群及其多尺度表达位置不确定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在语义信息缺乏的情况下进行点群选取是制图综合的难点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通过多层次聚类进行点群选取的方法。首先,针对k-means聚类算法的不足,利用改进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实现点群自动聚类,主要表现为用基尼系数确定最优截断距离及用局部密度和相对距离的关系自动确定聚类中心。其次,提出一种顾及密度对比的选取策略,通过点群多层次聚类,将点群划分成不同等级的簇,确定不同等级的聚类中心,建立点群的层次树结构;依据方根定律计算的选取数量,按照各级别簇的点数比例,自上而下逐层分配待选取点数,确定选取对象,实现点群的自动选取和多尺度表达。对不同分布模式的点群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普适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张正鹏  江万寿  张靖 《测绘学报》2014,43(12):1266-1273
提出一种光流特征聚类的车载全景序列影像匹配方法.采用非参数化的均值漂移特征聚类思想,以SIFT多尺度特征匹配点的位置量和光流矢量,构建了影像特征空间的空域和值域;利用特征空间中对应的显著图像光流特征为聚类条件,实现了全景序列影像的匹配;最后以全景极线几何约束为条件进行粗差的剔除.通过相同、不同内点率以及不同数据的试验对比分析,本文方法在匹配正确点数和正确率方面要优于经典的Ransac法和金字塔Lucas-Kanade光流法,尤其在场景复杂造成的低内点率情况下,算法表现较为稳定,并可较好地剔除由重复纹理、运动物体、尺度变化等产生的匹配点粗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性保持和特征变换的高维数据聚类改进算法.首先,通过相似性度量函数计算得到高维空间对象相似度矩阵,并利用近邻法、Floyd最短路径算法将相似度矩阵转换为最短路径距离矩阵;然后,将高维特征变换转化为遗传优化问题,利用特征变换降维后的二维数据进行k-均值聚类,并根据(高维坐标,降维后二维坐标)值进行RBF神经...  相似文献   

11.
空间点群目标相似度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顾及到视觉认知的Gestalt原则,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到点群的空间关系、空间分布和几何特征,注重空间点群的整体描述的相似度计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似度计算结果与直观认知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2.
数据分割是点云数据处理流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针对点云数据分割这一问题,分析了基于几何模型的分割法、欧几里德簇分割法和区域生长分割法三种点云数据分割方法的原理和算法流程,并利用实际工程数据检验了三种分割方法的效果。针对以上三种方法的优势及缺陷,本文实现了附条件的欧几里德簇分割法,该算法对欧几里德簇分割法和区域生长分割法进行融合改进,利用同一点云数据对该算法与上述算法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用一处复杂建筑物点云数据对该算法的分割效果进行再次检验,分割效果较为明显,再次证实了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区域生长的体素滤波点云去噪算法。首先,使用体素滤波算法将点云数据体素化后,根据每个网格与最大密度网格的比值大小,将网格分为两类:大密度网格、小密度网格。然后对大密度网格使用区域生长法处理。最后,对全部数据进行区域生长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消除大、小尺度噪声,并且能够消除簇状噪声,且不改变点云的纹理信息。  相似文献   

14.
王延亮  刘登杰 《测绘科学》2007,32(5):101-102
搜索离散目标群的边界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图学中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算法是基于矢量数据的。本文提出了基于栅格数据搜索离散目标群的边界的新方法,并用两个点群算例介绍了用闭运算搜索边界的方法与流程,为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地图学等提供一种新的边界搜索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有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滤波算法较少,针对地形复杂区域的点云滤波效果更是不甚理想,因此对二维聚类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三维点云聚类滤波算法,并对其在地形复杂区域的TLS数据滤波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重庆鸡冠岭危岩体的TLS数据为例,分别采用曲率平滑滤波方法和文中提出的点云聚类滤波方法处理,并对两种方法处理过的数据进行形变量计算和分析。实验证明,针对植被覆盖茂密、地形复杂的山体,该方法的点云滤波效果较好,且处理速度有较大提升,能为点云后期形变量计算提供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面激光扫描及无人机航摄技术在实际外业测量中受视场角限制或遮挡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获取待测区域完整的点云数据的问题,本文在经典IC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顾及高程差异和点云密度的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融合方法。通过差分数字高程模型对点云进行分块,并基于点云密度选取融合范围,将分块后的影像点云配准到激光点云的孔洞和稀疏区域。本文方法能够提高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的融合效果,保持激光点云的精度并保留更多的细节特征,实现激光点云与影像点云的高质量融合。  相似文献   

17.
基于特征基元的点云数据配准方法,利用控制点对机载与车载点云数据进行概略匹配,构建了顾及梯度与颜色特征及特征组对的特征点匹配算法模型,根据拟合平面特征解算平移和旋转变换参数,实现了机载与车载点云数据的精确配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角度点云数据融合的房屋顶部和立面特征提取、点云数据与光学影像纹理信息匹配的技术流程,实现了建(构)筑物三维精细建模,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比例射线移位算法处理冲突目标群,能够较好地保持移位后目标群的空间分布模式,常被应用于点群移位。本文在对已有算法的研究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首先考虑了存在线状要素时点群移位的新情况;其次,提出了可变参数的衰减函数控制模型。最后本文通过实验,演示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遥感图像融合中IHS变换和小波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特征保持的IHS变换与小波包分析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待融合图像的光谱信息,同时融合图像的清晰度和空间分辨率有了很大提高,图像纹理信息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持。通过对SAR图像与Landsat(TM)多光谱图像的融合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