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煤炭地质》2008,(12):80-80
煤田测井联合会简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煤田测井联合会在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的倡导和组织下。在老一辈煤田测井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在广大煤田测井工作者的支持下,于2007年3月1日正式成立。煤田测井联合会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领导下的三级组织,是中国从事煤田地球物理测井工作的行业性协会,会员囊括我国境内的煤炭勘探企业、地质矿产勘探企业、核工业勘探企业、水文勘探企业、工程勘探企业、  相似文献   

2.
该联合会成立于1919年。现有78个会员国。使用英、法二种语言。该联合会是国际科学联合大会(IUS)的20个成员组织之一。联合会下设7个成员学会:国际大地测量学会;国际地磁学与高原大气物理学协会;国际水文协会;国际地震与地球物理  相似文献   

3.
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于1983年8月在西德汉堡召开了第十八届大会。会议期间举行了联合会所属各学会的多种学术讨论会。“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关系”学术讨论会即是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组织的十一个讨论会之一。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八十年代地球科学前沿的国际性多学科(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大地测量学)研究计划“岩石圈动力学和演化:地球资源和减轻灾害的纲要”,是在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领导下,由国际大地测量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共同组建的.它是五十年代以来地球科学领域一系列国际多学科规划(如1957~1959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六十年代的国际上地幔计划、七十年代的国际地球动力学计划等)的继续.  相似文献   

5.
《岩土力学》2006,27(8):1292-1292
2006年6月5日,第二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 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主办,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美国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协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日本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中国铁路工程协会、中国公路协会、浙江大学协办。刘光鼎院士任大会名誉主席和学术委员会主席,王家映教授任大会主席。  相似文献   

6.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第18届全体会议于1983年8月15日至27日在联邦德国汉堡市举行。这个国际学术组织包括大地测量,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地磁、气象、水文、大洋物理等七个协会和岩石圈委员会,一共八个成员。这里主要介绍国际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协会学术交流情况及大会活动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7.
消息报道     
《水文》1992,(5)
西太平洋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8月17~21日在香港举行。本次会议由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中国地震学会等团体共同组织。水文学是地球物理学的一部分,也是这次会议的重要研讨项目之一。大会收到73篇水文学论文,作者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9年10月10日—14日在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了综合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104个单位的32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曾融生教授主持,大会共收到论文375篇。会议共分十四个专题,会议还就九十年代地球物理的发展方向和中国地学大断面组织了专  相似文献   

9.
国际大陆岩石围的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讨论会——笫三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于1937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市环柔县龙山宾馆召开。这次盛大的国际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学会同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发起并得到国际联合会岩石圈委员会、环太平洋能原与矿产资源委员会、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构造委员会、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新构造委员会的支持共同召开的。  相似文献   

10.
消息二则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怀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发起组成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协会(SEG)决定于1989年5月23日—27日在北京联合召开“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会议旨在为世界各国的勘探地球物理学家们提供讨论问题、交流经验的论坛,增进国际同行们的合作和友谊,推动勘探地球物理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效果的提高。会议的主要内容为:地球物理用于勘探石油、煤田、金属、非金属、水文、工程、  相似文献   

11.
1988年9月,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在北京召开大会期间,宣布我国被正式接纳参加世界数据中心,命名为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WDC-D)。 世界数据中心(WDC)成立于1957年,主要是为处理和交换国际地球物理年计划(IGY)所得到的观测数据。以后,由于国际地球物理年及其他有关国际计划的需要,世界数据中心便作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的一个数据机构而存在下来。其宗旨是在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的领导下,更好地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10届年会综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10届年会于1994年8月25日至29日在长春地质学院举行。来自中科院、地矿、石油、培炭、地震、有色金属、冶金、核工业、水利、环境、海洋、铁道等部门及高等院校4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大会。本届年...  相似文献   

13.
固体地球科学一门,经历了六十年代的上地幔计划(UMP)和七十年代的地球内部动力计划(GDP),在将近二十年间出现了一个革命的跃进。上述这些国际学术计划的最大成果,就在于使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之类学说得到确证,从而使板块构造体系可以站得住脚。地球科学领域中两大国际学术团体,即国际测地学会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会(IUGG)与国际地质学联合会(IUGS),对UMP和GDP这两个国际组织作出的显著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4.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第13届大会(简称INQUA大会,下同)于1991年8月2日至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得到了国家科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南南合作计划、、国家南极委、地矿部、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国家地震局和中国科学院的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西安黄土与第四纪研究室、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及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等许多国内机构和INQUA、CCOP等许多国际机构的支  相似文献   

15.
国际岩石圈联合会(IGL)的全球地学断面(GGT)计划,在过去的5年中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编制的垂直大地构造图描述了沿断面地带数十公里长的地球地壳的成分和结构。项目开始于1985年初,借助于许多地区性研讨会和商业性会议召开并讨论了1989年28届世界地质大会上确定的各个大陆约50条断面,其中的8条由国际岩石圈联合会(IGL)和美国地球物理协会共同承担,并由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在1991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组织撰写国家报告,提效1995年7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Boulder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聪明大会,其中水文部分共有24篇综述文章,内容复盖了从水文循环基础理论,模型和遥感技术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等各个方面近四年来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协会(IAGC),英国皇家学会(R·S)以及国际地科联(IUGS)和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等组织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国际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同位素地质学大会于1986年6月30日至7月4日在英国剑桥举行。这是四年一度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界国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地质学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磁与高空物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三次全国古地磁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月6—10日在广州举行。全国各地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的67个生产、教学和科研单位的古地磁学和地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共15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刘东生、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朱岗昆及谭承泽、崔盛芹、陈庆宣等教授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摘要86篇,内容包括:古地磁学在地层和构造方面的应用;第四纪磁性地层;岩石磁性;实验技术方法与仪器设备以及古地磁在石油地质及其它沉积矿产方面的应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刘明贵 《岩土力学》1989,10(1):42-4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察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学术委员会于1988年9月在河北省沧州市召开了全国桩基动测学术会议。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115个单位的157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在大会报告中,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程乐平工程师的题为“RSM系列瞬态信号记录处理仪及其在桩基动测中的应用”的论文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于1990年10月13 17日在武汉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石油、地矿、科学院、地震、能源、冶金、有色金属、高等院校等部门的130多个单位,共607人。 会议共收到论文720余篇,其中441篇刊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1990)》。 刘式达、肖佐、曾融生和杨文采教授应邀在大会上宣读了四篇综合报告。会议分16个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