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甘肃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甘肃及邻近地区最近一个平静期的地震活动特征。主要讨论了:1)小震、中强震是围绕在本世纪历史强震震中区分布在断裂带上或交汇地区及弧形构造的顶部,震源绝大多数分布在地壳中10—30公里的范围;2)1966—1979年甘肃地区小震、中强震的频度和活动强度曲线的峰值与滇川青地区M_s≥6.5级强震有同步性。对比年、季、月的频度曲线可以提取外区强震发生前的前兆信息,並指出分区频度曲线对应外区强震在时空方面的不均匀性;3)由青藏高原构造运动所控制的滇川青与甘肃地区的地震迁移特点,表现为南强北弱和南北强震呼应两种类型。並且,总是甘肃地区处于平静阶段时,滇川青地区处于活动高潮阶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我国东部地区(华北、华东、华南等地),M_s≥5.5级地震的发震时间、地点的预报问题。基本思想及资料处理东部地区的发震问题不仅与本身有关,而且也与周围其它地区的发震情况有关。为此,取1900年—1976年,下列地区的历史资料进行研究,即:东部M_s≥5.5级震,西部M_s≥6  相似文献   

3.
我们研究了我国M_s≥5.0级地震的时空分布和强度特性,发现台湾地震活动似乎是我国大陆强震的前兆震(或震群)。其具体情况如下: (1)凡在台湾及其海域1.5度区域内,在三个月内相继发生多次5.0≤M_s≤6.8级的地震,我们将这一组地震称之为报幕震;将中国大陆地区发生的M_s≥7.0级强震,称之为演出  相似文献   

4.
本文得出了如下结果:(1)云南 M_s≥7级大地震多发生于太阳活动下降支;(2)云南各地震带上强震(M_s≥6级)的发生皆有一定的太阳活动背景;(3)近年云南强震(M_s≥6级)的频度变化存在着明显的11年周期,与太阳活动相吻合。因此,所述的这些现象可用于云南强震的中期预报。  相似文献   

5.
华南地区地震目录(M_s≥3.0,1997年4~6月)  相似文献   

6.
甘肃东南部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东南部地区地震活动频繁。该区历史上曾发生过M_s≥5.0级地震55次,其中包括M_s≥8.0级2次,7.0—7.9级6次,6.0—6.9级12次,5.0—5.9级35次。近年来该地区一直被定为重点监视区或需要注意监视的地区。因此,研究其地震活动特征对于该地区的地震监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马尔科夫模型的方法对呼和浩特—五原地震亚带的危险性进行了估计。认为该地区从1984起,十年内至少发生一次M_s≥6.3级地震的概率为50.1%;至少发生一次M_s≥6.0级地震的概率为88.1%。  相似文献   

8.
I. SURVEY OF GLOBAL SEISMICITY IN 1998 A total of 17 earthquakes with M_s≥7.0 occurred in the world in 1998 according to the determination by the Chinese Seismic Station Network. The strongest earthquake occurred in Sulawesi, Indonesia (M_s7.8, November 5, 1998). The next strongest earthquake was the South Pacific Ocean earthquake (M_s7.7, March 25, 1998) and the Ryukyu earthquake (M_s7.7, May 4) (Fig. 1).  相似文献   

9.
正鄂尔多斯地块位于青藏、华北、华南三大亚板块的交接部位,四周被断裂和断陷盆地带所围限,其西南角直接受青藏块体的NE-NEE向推挤;近30年内该地块周缘地区(包括其西南角碰触的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曾发生1989年大同M_s6.1、1990年景泰M_s6.2、1995年永登M_s5.8、1998年张北M_s6.2、2000年景泰M_s5.9、2013年岷县漳县M_s6.6、2015年阿左旗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全球九个区域的大震预测中国大陆强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献智  张国民 《地震》1992,(3):41-47,61
在一年尺度内,全球有九个区域的大震(M_s≥7 3/4)与中国大陆强震(M_s≥7.0)对应的次数较高,总的大震对应率达85.5%,二者相关性较好,因此,可根据这九个区域发生的大震预测中国大陆将要发生强震的概率,作为预报中国大陆地震趋势的一种方法。文中对一些现象做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1.
傅征祥  王晓青  蒋铭 《地震》1995,(4):299-307
华北北部是指39.0—41.0°N,114.0—117.0°E的区域,其历史强震活动呈现出百年尺度的轮回(M_s≥6 3/4)和10年尺度的幕式(M_s≥5.0)的不均匀过程。应用上述特征和强震活动重复性的伯努利模型,预期在2005年前该区发生6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12.
1.SURVEY OF GLOBAL SEISMICITY IN 1999A total of 21 earthquakes with M_S≥7.0 occurred over the world in 1999 according to thedetermination by the Chinese Seismic Station Network(Table 1).The strongest one is theTurkey earthquake(M_s7.8,August 17).The second strongest earthquakes are Nantouearthquake of Taiwan,China(M_s7.6,September 16)and Mexico southern inshoreearthquake(M_s7.6,October 1)(Fig、1).  相似文献   

13.
A total of 48 earthquakes with M_s ≥5.0 occurred in China in 1994 (29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offshore, 19 in Taiwan). Among them 9 earthquakes were of M_s ≥6.0 (4 on the mainland and offshore, 5 in Taiwan). The M_s 7.3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in Taiwan Straits on September 16 was the greatest one offshore, which was generally included in the mainland area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statistics. The most powerful earthquakes in Taiwan were the 2 with M_s =7.0 that occurred on May  相似文献   

14.
龚鸿庆 《中国地震》1989,5(1):64-70
本文研究了1900—1987年中国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发现了两相邻地震的时间间隔与其频次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式: 中国大陆M_s≥6.5地震:lgN_(△T)=2.14—0.29△T 中国大陆M_s≥7.0地震:lgN_(△T)=1.42—1.31lg△T 中国全境M_s≥7.0地震:lgN_(△T)=1.78—1.94lg△T 本文还讨论了上述关系式的应用问题,结果认为上述关系式可以用于地震的背景性预报上。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在对滇川地区 M≥6.0强震前的气温、降雨和气压变化进行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方法和指标,并进而用于预测南北地震带有关地段的强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一、1990年我国地震活动概况 1990年我国共发生M_s≥5地震47次(大陆地区19次,台湾及南海28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15次(大陆地区4次、台湾地区11次),最大为12月14日发生在台湾花莲的M_s=7.1地震,该次地震是台湾地区近四年来最强的地震。大陆地区最大地震发生在4月26日青海共和地区,震级为6.9级。大陆地区19次地震分布在青海4次、新疆6次、甘肃2次、西藏1次、云南3次、四川2次、江苏1次。  相似文献   

17.
1989年四川巴塘地震序列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况1989年4月16日04时34分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境内发生M_s6.7地震,随后于4月25日10时13分、5月3日13时53分和23时41分分别发生M_s6.7、M_s6.4和M_s6.2地震,到9月30日止,共发生M_L≥1.0地震21000余次,M_L≥2.0地震3428  相似文献   

18.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13,35(6):935-936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0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n)和标准偏差(SD).面波震级M_s是对中周期宽频带SK地震仪记录,采用北京台1965年面波震级公式M_s=lg(A_H/T)+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1920年以来,云南地区M_s≥4.7级地震的时间序列及空间分布的特征标度。结果表明,当区内M_s≥4.7级地震在时间序列上出现我们定义的平静段和活跃段后,分别于418天和312天内即可能发生6级以上地震,对应率分别为71%和87%,1920年以来云南11次M_s≥6.8级地震前,出现活跃和平静特征标度的各5次。在空间上绝大多数(80%)大震震中处于我们所定义的长时间大范围空白缺震背景区或相对少震区内,仅少数(20%)位于4.7级以上地震相对密集区内或附近。4.7级以上地震上述时间序列及空间分布特征标度,可以作为云南6级,特别是6.8级以上地震中期或短期预测的判据和指标。同时可以看出,云南6级以上地震前,4.7级以上地震在时空演变上,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地震进口窗:试论中国大陆及边邻强震活动关联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我国边邻三个“地震进口窗”内M_s≥7.0级地震与中国内陆的部分M_s≥6.0级地震活动的时、空关系简述后,讨论了如何利用这种关系来预报中国内陆M_s≥6.0级地震的时、空问题,以期为大形势的趋势预报提供有益的参考.文末也对“地震进口窗”的物理意义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