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月球探测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特别是 1 990年以来 ,多个月球探测计划已经被成功实现 ,而且另外还有多个探测计划也在准备当中 ,并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发射升空。在这种背景之下 ,中国的航天机构和有关的科学家也开始积极酝酿和开发自己的月球探测计划。这些月球探测计划将利用卫星上搭载的各种仪器探测和测量月球的地质和地理特性、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月球物理学特征以及包含地球大气在内的地月空间环境和行星际空间环境 ;进一步研究月球的起源和演化 ,探明月面环境 ,研究太阳等离子体物理 ,提供月面天文台和月面长期科研基地的候选地址 ,调查月球上的可利用资源 ,为将来开发月球提供充实的背景资料。参与新一轮的月球探测同样也为中国天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① 美国"阿波罗"号宇航员登月探测照片② 我国将来的登月舱想像图③ 设想的我国探月卫星示意图④ 欧洲空间局2003年9月27日发射的"智慧一号"探月示意图⑤、⑥月球的南、北极,"月球勘测者"在其附近(红圈所示)发现冰物质⑦日本计划于2005年发射的"月亮女神"(Selene)月球探测器和登陆舱⑧可能用来发射探月卫星的中国长征三号火箭示意图  相似文献   

3.
今后几年的月球探测和月球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月球探测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特别是1990年以来,多个月球探测计划已经被成功实现,而且另外还有多个探测计划也在准备当中,并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发射升空。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的航天机构和有关的科学家也开始积极酝酿和开发自己的月球探测计划。这些月球探测计划将利用卫星上搭载的各种仪器探测和测量月球的地质和地理特性、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月球物理学特征以及包含地球大气在内的地月空间环境和行星际空间环境;进一步研究月球的起源和演化,探明月面环境,研究太阳等离子体物理,提供月面天文台和月面长期科研基地的候选地址,调查月球上的可利用资源,为将来开发月球提供充实的背景资料。参与新一轮的月球探测同样也为中国天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奥巴马新太空计划:本世纪30年代中期之前把宇航员送上火星 2010年4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佛罗里之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宣布了新的太空探索计划:希望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之前将宇航员送上火星。根据这项太空计划,航天飞机编队今年底退役后,美国将吸纳更多私营企业参与太空探索。新太空计划将依靠私营企业研发运载工具,实现太空探索。  相似文献   

5.
2020年10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七国航天机构签署协议,这些国家参与美国的新登月计划“阿尔忒弥斯”,将于2024年用阿尔忒弥斯-3飞船把包括第一位女性在内的航天员送到月球表面.  相似文献   

6.
月球,这个地球在太空中的惟一伴侣,自古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梦想和无限遐思。从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月发现环形山,到“阿波罗计划”把人类送上梦幻之地,月球一步步地从神话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可观可感,可以踩上一个脚印、抓起一把尘壤的邻家院子。  相似文献   

7.
月球有“冰湖”吗据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杂志报道,美国宇航局在1993年就制定了一项重返月球的计划,天文学家们试图建立月基天文台,使月球成为一个新的天文学基地,预计在2010年~2030年建成月球基地。1994年,美国发射了“克莱门汀”号无人驾驶...  相似文献   

8.
自 1 977年 4月 2 1日 ,美国把 35个人的部分骨灰送入离地 60 0千米的太空 ,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天葬”后 ,立即就有人想到 ,把人生的最后一站———葬礼搬到月球上去。同年 ,日本人就提出 ,在 30年内 ,他们将在月球的雨海中一个叫“虹湾”的地方 ,建立一个“月面灵园” ,那灵园的主要建筑是一座高约 30米的“圣塔” ,用来贮藏死者的遗体 ,这样他的子孙就可在遥望月球时舒发怀念先人的情愫。美国人却是说干就干 ,最近有一家“塞莱提斯公司”宣布 ,他们将在近期内租用一艘商业飞船 ,直飞月球举行破天荒的“月球葬礼”。据称 ,此飞船可接纳30…  相似文献   

9.
月球撞击闪光是流星体撞击月球表面产生的闪光现象,回顾了20年来月球撞击闪光观测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和西班牙的团队开展的监测计划,说明各计划对观测技术、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贡献,并总结了主要的观测和研究成果。利用长期积累的观测数据已经能够对撞击体的大小分布和流量提供一定的限制,但由于存在观测数据有限和撞击模型粗糙等问题,因此必须对它们进行改进。中国在月球撞击闪光观测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建议开展地基和针对月球背面的监测计划,为中国的探月工程和载人登月计划提供相关设施防护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0.
1963年9月到1964年3月,上海天文台把自制的月球照相仪,安装在40厘米(f=6.9米)赤道仪上,进行了月球的精确照相定位观测,其主要目的在于测定历书时。在这段时间內,共获得29张底片,求得历书时与世界时之差:ΔT=32.32±32.32,平均历元为1963.85。  相似文献   

11.
“月球人”回到人间之后张明昌规模空前的“阿波罗”计划曾使前苏联在太空中的一切优势荡然无存,它的确实现了“把苏联人击败在月球上”的目标。“阿波罗”计划曾造就了24个“月球人”,27人次到“广寒宫”作客(表1、2)。如今他们中已有2人作古,其余亦都垂垂老...  相似文献   

12.
大事聚焦     
“徘徊者9号”撞击在月球阿耳芬斯环形山,传回5814幅电视图像(1965)(“徘徊者”是美国第一个探测月球计划,共发射9次,目的为硬着陆于月面,在着荷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C.惠更斯发现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1655)(土卫六有浓密的大气层,被认为很可能有生命存在。2005年11月6日,从1997年10月巧日发射的“卡西尼”探测器释放出的“惠更斯号”子探测器将降落在土发射第一个人造月球卫星—“月球10号”(1966,前苏联)。美国发射“先驱者11号”探测器(1973)。(它于1974年12月2日、1979年9月1日飞临木星、土星,现在正行进在飞出太阳系的征程上前苏联…  相似文献   

13.
月球寻水记     
月球上有水吗17世纪,开普勒写了一本名为《月亮梦游记》的小说,这本书在开普勒逝世后三年,即1633年问世。名闻当代的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推举此书是第一个由专业科学家写作的科学幻想故事。开普勒认为月球上既有空气,也有水。在他的笔下,书中的主人公在睡梦中...  相似文献   

14.
美国航空航天局2008年1月11日宣布,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2月7日发射,把欧洲空间局建造的哥伦布号实验舱(Columbus Laboratory Module——CLM)送上“国际空间站”;奋进号航天飞机将在3月中旬发射,把日本希望号实验舱的实验后勤舱增压段送上“国际空间站”。这两次飞行任务完成后将大大增强“国际空间站”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月球在中国古代有玉鉴、桂宫、婵娟等美妙的别称,可见古时候的人们对月球的理解是多么的富有想象力。那时的人们不但对月亮的阴晴圆缺现象加以揣测从而提出自己的解释,而且还幻想人类登上月球后嬉戏仙游的景象。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对于地外空间尤其是月球世界的探访欲望越发强烈,最终于美国东部时间2969年7月20日16时许,第一个人类的脚印被永久印在了月球静海南部地区一块较为平坦的区域上,自此宇航员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的名字为世人所熟悉。  相似文献   

16.
谈月球探测     
适时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是我国航天活动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航天事业持续发展,有所作为、有所创新的重大举措。月球探测将成为我国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月球人”回到人间之后(续)张明昌年龄最大的“月球人”艾伦·谢泼德当年登月时已是48岁。最近他与另一宇航员合作撰写的《美国登月竞赛秘闻》书中说,加加林上天的消息震动了美国朝野,为此加快了宇航员的训练计划,20天后的5月12日,他满怀希望进入“水星”3...  相似文献   

18.
2013年美国当地时间9月6日深夜,美国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从维吉尼亚州沃潜昔斯岛的瓦勒昔斯航天发射场,  相似文献   

19.
最近这些年来,世界石油价格的持续震荡上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把目光转向了月球。月球上不仅有丰富的太阳能,还蕴藏了极其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例如月球上有硅、铁、铝、钛和钙等多种资源,可以用来直接生产建材建造房屋。另外,月球的两极可能存有上亿吨的水冰,它们不仅可以满足人在月球上生存的需要,水如果分解成氧和氢,还可以成为重要燃料。当然,在月壤的稀有元素中,最让人们感兴趣的还是氦-3。  相似文献   

20.
经历了七十年代的高速发展之后,X射线空间天文学在整个八十年代显得相对沉寂,尤其是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更是使得美国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停止了航天活动。所以,在这十年里,美国在x射线天文学上的比重有了一定下降,推动该领域发展的主要是日本以及欧洲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