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岩矿测试》2011,(2):237
2010年信立方质谱培训中心举办的有机质谱培训已圆满结束。本年度中心共开办8期有机质谱培训班,培训学员233人,学员涉及各大高校、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分析检测中心和仪器厂商。课程内容备受广大学员好评。培训期间共有24位学员获得了培训班的优秀学员奖励。为了满足更多广大分析技术工作者的需求,2011年培训中心将继续举办此系列质谱培训班,并适当增加培训内容,现将2011年培训中心拟举办有机质谱系列培训班情况公布如下,欢迎有志于提高有机质谱分析应用技术水平人员前来参加。  相似文献   

2.
《岩矿测试》2009,28(2):196
近年来,有机质谱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分析检测和研究的许多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许多有机化合物常规检测工作中成为一种必备的工具。随着有机质谱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使用,人们对有机质谱技术掌握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应广大用户的强烈要求,信立方质谱培训中心联合业内著名专家,2009年推出有机质谱系列培训之GC-MS联用技术培训班。●培训时间:2009年4月20—24日,19日报到。●培训地点:北京。●课程特色:(1)实例解析,以应用技术为主。(2)每天均设置答疑和讨论时间。(3)学员在培训后可免费加入专设的GC-MS学员圈子,免费下载资料,参加不定期的专家答疑活动。●培训内容:(1)GC-M  相似文献   

3.
有机污染物稳定同位素在线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识别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转化,在线的单体稳定同位素分析(CSIA)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问题.本文评价了目前已经开发的6种在线测定单体稳定同位素仪器的发展动态,包括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计(GC-IRMS)、液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计(LC-IRMS)、直接引进-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计(DI-GC-IRMS)、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计(GC-qMS)、气相色谱-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计(GC-MC-ICPMS)、气相色谱-光强衰荡光谱仪(GC-CRDS).提出了在线测试中的5个值得注意的问题:①样品的预富集;②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分离;③多种仪器和多种方法选择使用;④有机化合物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的开发;⑤安全保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大力发展直接注入而不经过燃烧的有机污染物同位素测试技术,例如GC-qMS和GC-CRDS技术;二是继续开发研究GC-MC-ICPMS测定有机氯和有机溴同位素技术;三是快速研制有机化合物稳定同位素的国际标准物质.本文认为,在进行单体化合物同位素研究时应作多元素的同位素分析,而其最优的选择是采用直接样品注入而不经过燃烧的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在痕量超痕量无机元素分析方面已被广泛应用,其与色谱分离技术相结合为元素形态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检测工具。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利用不同ICP-MS联用技术进行元素形态分析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1)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GC-ICP-MS);(2)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CE-ICP-MS);(3)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IC-ICP-MS);(4)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中国元素形态分析领域的主要研究情况,对元素形态分析发展前景作了展望。这些联用技术中,GC-ICP-MS的灵敏度高,样品传输率接近100%,但其适用于易挥发或中等挥发性样品的分离,应用范围相对较窄;CE-ICP-MS的分离效率高,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但受到其进样量限制使得最低检出浓度较大;IC-ICP-MS主要分析阴离子和阳离子及小分子极性化合物,是液相色谱的有益补充,具有分离效果好和快速方便等优点,但离子色谱流动相中的盐类会造成ICP-MS进样管和采样锥的堵塞,使得基体效应严重;HPLC-ICP-MS以其广泛的应用范围、简单的接口技术,成为元素形态分析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联用技术。本文认为,元素形态分析研究中开展复杂基体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研制系列元素形态分析标准物质,建立多元素形态同时分析方法是元素形态分析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岩矿测试》2012,(2):349
2012年3月19日,"2012天瑞仪器质谱仪系列新品媒体发布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隆重召开,天瑞仪器公司公开面向媒体发布其自主研发的三款质谱仪产品:GC-MS 680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 1000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ICP-MS2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天瑞仪器质谱仪家族三款新品首次公开亮相,引起了各大行业媒体聚焦。  相似文献   

6.
2010年11月30日至12月10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岩溶水文地质与岩溶碳循环监测”国际培训班在桂林举行。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多个国家的学员参加了培训。培训围绕中国岩溶水文地质概况、中国岩溶地下水探测技术与社会应用及岩溶碳循环监测评价技术和方法这三个主题,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问题、岩溶含水层保护、岩溶塌陷、碳汇碳储等学术热点进行。学员了解了中国的岩溶水文地质现状及世界范围的岩溶科学进展,加深了对不同气候、地质背景下的岩溶特征的认识;不仅在学术层面,更在不同国家的文化层面上增进了多方的了解与沟通。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马永正处长在培训班结业典礼致辞时称赞中心开展的交流活动赢得了国际声誉,建立了与相关政府和学术机构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为今后更加紧密、深入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姜玉池主任表示,中心将围绕岩溶地质主题继续举办培训班,设置专题研讨和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岩溶地质工作者参与中心的培训活动,与中心保持密切联系,努力推动学术层面、研究层面和项目层面上双边或多边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全球岩溶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岩矿测试》2007,26(1):20-20
为提高广大仪器分析工作者的仪器使用水平和应用水平,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中国分析仪器学会和仪器信息网于2006年12月正式成立“仪器培训中心”,为大家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服务。培训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举办技术交流活动、培训班和企事业单位的内训等。  相似文献   

8.
赵烔 《吉林地质》2021,40(2):58-64,71
本文针对地下水监测网运行维护规范(DZ/T 0307-2017)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建立了一种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可同时测定28种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涵盖规范中除多氯联苯外全部的27个SVOCs.方法 采用二氯甲烷萃取,SIM模式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样品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可实现28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在0.05 ~2.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线性响应良好.对吉林省内三个地区送检的地下水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长春、四平、通化的地下水基本未受到28种SVOCs的污染.该方法投入少,简便且回收率、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均满足我国现行标准的要求,为相关检测工作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学前缘》2007,14(6):60-60
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右侧“特色网站”栏目下方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网”按钮(3)在【刊物】选项选择《地学前缘》,通过篇名、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中文摘要、全文、期号7个字段输入检索词,最后指定查询年限后点击【检索】按钮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管理机构】按钮(3)在“部门主页”栏目或“管理机构设置”中点击“期刊中心”进入期刊中心简介页面(4)点击【期刊查询】按钮,即可查阅摘要和全文(5)在【刊物】选项选择《地学前缘》,通过篇名、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中文摘要、全文、期号7个字段输入检索词,最后指定查询年限后点击【检索】按钮方法三:(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右侧“资源与服务”栏目下方的【数字书刊】按钮(3)在“数字资源”栏目下方点击“地大(北京)期刊中心”进入地大(北京)期刊中心页面(4)再点击“详情请点击进入>>>”进入期刊中心简介页面以下两步骤同...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受国土资源部地勘司及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委托,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中矿联地勘协会联合举办了2期“全国探矿工程规范与质量标准和关键技术高级培训班”。第一期于2008年3月17—21日在天津圆满结束,全国19省、市的72个地勘单位组织选派122人参加培训班的学习;第二期于2008年4月6-11日在昆明圆满结束,全国17个省、市的57家地勘单位组织选派了116人参加培训班的学习,参加培训的有省局探矿处长、探矿工程专业施工公司经理、总工程师、队长、技术负责人和从事技术工作的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在化石燃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志农  牛菲 《岩矿测试》1998,17(1):58-63
对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在化石燃料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评述,重点介绍了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机、高压液相色谱/红外光谱联机、薄层色谱/红外光谱联机、超临界流体色谱/红外光谱联机、裂解色谱/红外光谱联机、热重分析/红外光谱联机、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质谱三机联用技术等在化石燃料的结构组分分析、成因机理研究及其勘探等诸方面的重要应用,尤其是在芳香族化合物和几何异构体的分离鉴定方面发挥出的突出功效。引用文献59篇。  相似文献   

12.
光引发剂残留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引发剂残留分析起步较晚,由于残留水平低,在分析中更多地使用了较新的高灵敏度分析技术。文章对光引发剂Benzophenone、ITX、Irgacure 184、Irgacure 907、Irgacure 369、TPO和EHA的定义、种类、来源和危害进行了介绍;总结了目前光引发剂残留分析几类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薄层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由于气相色谱使用范围的限制,液相色谱-质谱在光引发剂分析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比较了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手段的优缺点,如液-液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等。相对于其他方法,固相萃取更为成熟,普适性更强,便于实现大批量光引发剂中多残留分析。光引发剂的多残留分析甚至与其他农药、兽药残留同时分析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地学前缘》2005,12(3)
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管理机构】按钮(3)在“部门主页”栏目或“管理机构设置”中点击“期刊中心”进入期刊中心简介页面(4)点击【期刊查询】按钮,即可查阅摘要和全文在【刊物】选项选择《地学前缘》,通过篇名、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中文摘要、全文、期号7个字段输入检索词,最后指定查询年限后点击【检索】按钮。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右侧“资源与服务”栏目下方的【数字书刊】按钮(3)在“数字资源”…  相似文献   

14.
《地学前缘》2005,12(4)
方法一:(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上部【管理机构】按钮(3)在“部门主页”栏目或“管理机构设置”中点击“期刊中心”进入期刊中心简介页面(4)点击【期刊查询】按钮,即可查阅摘要和全文在【刊物】选项选择《地学前缘》,通过篇名、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中文摘要、全文、期号7个字段输入检索词,最后指定查询年限后点击【检索】按钮。方法二:(1)登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站,网址为:http://www·cugb·edu·cn(2)点击首页右侧“资源与服务”栏目下方的【数字书刊】按钮(3)在“数字资源”…  相似文献   

15.
厅直     
《湖南地质》2009,(9):11-11
国土资源规划院举办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应用培训班 8月2日~7日,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应用培训班在长沙举办。据悉,本次培训由国土资源规划院组织,培训内容包括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等六部分。培训结束后,对各学员进行了现场技能考试,并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办派员进行了现场监考。通过培训,每个学员基本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知识以及数据库变更的方法及流程、  相似文献   

16.
《岩矿测试》2007,26(2):86-8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发射光谱分析是重要的无机成分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矿、环保、生化、材料、冶金等各个领域。为了提高ICP光谱仪器分析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更好地发挥ICP光谱仪器的功能,提高分析测试质量,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特举办第二期“ICP光谱分析技术与应用”培训班,将系统地讲授ICP光谱分析原理、仪器结构和性能及在各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岩土钻凿工程》2010,(3):32-32
由协会举办的第八期水平定向钻进上岗培训班于2010年7月23日至25日在浙江杭州顺利结业。参加本期培训的学员近40名,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学员全部基本达到了上岗的要求。协会秘书长朱文鉴博士、深圳钻通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陈国强、杭州新天元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姚云庭副总经理等参加了开学典礼,  相似文献   

18.
《岩矿测试》2012,(1):112
2011年11月30日,在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岩矿测试》第二期作者培训班在广西南宁举办。《岩矿测试》主编罗立强研究员、东华理工大学陈教授、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孙青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黄宇营研究员受邀讲课,《岩矿测试》副主编、编委,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天津、武汉、成都、西安、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全国相关地质实验室、高等院校等70余名代表和日本京都大学Jun Kawai教授参加了本期培训。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萜类化合物的早期演化特征, 对松柏类有机质样品进行了长期(超过5年)的低温(80 ℃)模拟实验研究.使用色谱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测定了样品模拟早期(1年)和模拟后期(5年半)的饱和烃组成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萜类化合物和直链烷烃在沉积后发生了明显的早期演化.利用质谱鉴定出了地质体中较少报道的两种杜松四烯, 一种松香四烯和三种降松香四烯等中间演化产物.据此给出了相对完整的杜松类倍半萜和松香类三环二萜的早期演化途径, 发现该过程主要生成了萜类的各种芳构化衍生物, 细菌等微生物应起到了重要的生物化学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形态分析的基本概念,常用的联用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气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气相色谱微波诱导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气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在环境样品(水、土壤、沉积物)中痕量元素化学形态(价态、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分析中的应用,土壤和沉积物中污染元素的顺序提取步骤,以形态分析发展动态。引用文献72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