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半导体TiO2和自制复合型半导体Fe2O3/TiO2为催化剂对光催化降解乐果废水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复合型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下以及紫外光照下的活性都较好;而半导体TiO2只在紫外光照下才能降解乐果.控制催化剂TiO2的用量能提高对乐果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J2ME和J2EE的移动电子商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JAVA2平台下的J2ME与J2EE两种技术分别面向资源受限设备和企业用户,两种技术的结合为移动电子商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阐述了构建移动电子商务系统所需的J2ME、J2EE等相关的技术和知识背景,给出了一个移动电子商务的设计模型,并且以列车客运订票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激光时间传递技术是目前几种时间比对技术中精度最高的一种。由于进行此类实验设备昂贵,技术难度大,因此,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进行了相关实验。重点介绍了法国T2L2计划及日本ETS-Ⅷ计划,并简要介绍了法国LASSO计划。中国流动SLR站TROS将参与T2L2计划的部分工作。  相似文献   

4.
采用静水法,对凸加夫蛤(Gafrarium tumidum)进行Hg2+、Cd2+的单一和联合急性毒性实验。在单一毒性实验中,直线回归分析法计算结果,Hg2+和Cd2+对凸加夫蛤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945mg.L-1和13.367mg.L-1,安全浓度(SC)分别为0.0095mg·L-1和0.1337mg·L-1,Hg2+的毒性大于Cd2+;联合毒性实验表明,Hg2+和Cd2+对凸加夫蛤的联合毒性效应为相加作用;凸加夫蛤对Hg2+和Cd2+均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容易造成重金属富集。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水法,对凸加夫蛤(Gafrarium tumidum)进行Hg2+、Cd2+的单一和联合急性毒性实验。在单一毒性实验中,直线回归分析法计算结果,Hg2+和Cd2+对凸加夫蛤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945mg.L-1和13.367mg.L-1,安全浓度(SC)分别为0.0095mg·L-1和0.1337mg·L-1,Hg2+的毒性大于Cd2+;联合毒性实验表明,Hg2+和Cd2+对凸加夫蛤的联合毒性效应为相加作用;凸加夫蛤对Hg2+和Cd2+均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容易造成重金属富集。  相似文献   

6.
JFFS2文件系统的移植分析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JFFS2文件系统以及与其相关技术,分析了与μClinux内核接口的关键函数.然后以NOR Flash芯片SST39VF6401B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JFFS2文件系统的关键过程.主要涉及相关源代码和重要数据结构的分析和修改,内核的配置过程以及JFFS2文件系统镜像的制作和挂载的方法.实际测试结果表明了该移植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J2EE 的协同设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2EE技术和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技术已经渗透到企业生产和设计的活动中,并推动网络协同生产和设计的发展。分析和讨论了J2EE的基本技术和CSCD的特点和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J2EE框架的以实现协同设计的系统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8.
CO2与水相比,膨胀性大、黏度低、与岩石反应程度低,并且在作为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渗流传热流体时,比水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对CO2-EGS生产过程中储层岩石物性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数值模拟3个方面,对CO2基增强型地热系统CO2-EGS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且从矿物成分、微观孔结构和力学性质3个方面对储层岩石性质的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O2-水-岩石相互作用参与反应的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类;而沉淀的矿物为蒙脱石、伊利石及方解石等。CO2-水-岩石相互作用会导致储层岩石的力学性质下降,孔隙结构特征改变。最后,讨论了CO2作为EGS渗流传热流体仍需攻克的难点问题,包括:CO2的热动力学特征、换热效率,CO2-水-岩石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储层性质的改变,影响CO2-EGS经济性的因素,以及CO2-EGS数值模型的研究等。针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为今后CO2-EGS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由Device-to-Device(D2D)通信系统和传统蜂窝通信系统组成的混合网络中,提出了一种解决D2D用户组间干扰问题的新方案。目的是在D2D用户组间干扰(IUI)最小化与频率复用因子(FRF)最大化之间建立一种平衡。首先,根据小区边缘D2D用户的地理位置,把这些D2D用户分成不同的D2D用户组;然后,分配正交资源和非正交资源给不同的D2D用户组;最后,根据D2D组内用户所分配的不同资源,应用不同的资源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方案能够减小小区阻塞率,特别是在小区边缘的D2D用户组处于满负载工作状态时,吞吐量相应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й???????????????????????????ETOPO2v2????????????????????й????????????2???2????????Σ?????ETOPO2v2??????????????б??????????????????????Ч???  相似文献   

11.
研究华为P40手机终端北斗三频观测数据质量及噪声特性,通过与测量型接收机对比分析发现,P40手机海思芯片具有较好的北斗三号信号捕获能力,B1I、 B1C和B2a三频信号信噪比略低于测量型天线,且3个频点均存在与终端芯片相关的系统误差。外置天线零基线实验结果表明,P40手机海思芯片零基线定位精度达到mm级,伪距和载波相位噪声可达到测量接收机噪声精度水平,B2a伪距噪声优于0.5 m,3个频点的相位噪声均优于2 mm。  相似文献   

12.
The increasing availability of data in the urban context(e.g., mobile phone, smart card and social media data) allows us to study urban dynamics at much finer temporal resolutions(e.g., diurnal urban dynamics). Mobile phone data, for instance, are found to be a useful data source for extracting diurnal human mobility patterns and for understanding urban dynamics. While previous studies often use call detail record(CDR) data, this study deploys aggregated network-driven mobile phone data that may reveal human mobility patterns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can mitigate some of the privacy concerns raised by mobile phone data usage. We first propose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characterizing and classifying urban areas based on their temporal activity patterns extracted from mobile phone data. Specifically, urban areas' diurnal spatiotemporal signatures of human mobility patterns are obtained through longitudinal mobile phone data. Urban areas are then classified based on the obtained signatures. The classification provides insights into city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Using the proposed framework, a case study was implemented in the city of Wuhu, China to understand its urban dynamics. The empirical study suggests that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city of Wuhu are highly concentrated at the Traffic Analysis Zone(TAZ) level. This large portion of local activities suggests that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strategie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used by metropolitan Chinese cities should be applied in the city of Wuhu. This article concludes with discussions on several common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using network-driven mobile phone data, which should be addressed in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13.
MT6318是台湾联发科技公司开发的基于MTK平台的最新GSM/GPRS手机基带电源管理芯片,为其早期电源管理芯片升级版。介绍了升压式DC/DC变换的基本原理,结合手机背光驱动的实际需求,对MT6318进行了外围升压式DC/DC电路设计,并通过实际电路验证了此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终端位置时空转移概率预测通讯基站服务用户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站服务用户数的预测对通信基站的空间位置选取、通讯服务带宽的配置优化等有重要作用,并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方面中的人群聚集预警与群体事件预防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本文利用海量手机轨迹数据,运用时空转移概率定量化描述城市内不同区域间人群流动的时空特性,结合马尔可夫链和贝叶斯定理,构建手机用户群体在基站间的时空转移概率模型,并以此提出一种城市区域尺度上的基站服务用户数预测方法。利用湖北省某城市长达30 d的手机轨迹数据进行模型训练与预测方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时间粒度为60 min时,本文提出的方法对8-22时各时段基站服务用户数预测准确率都大于94.8%;在不同时间粒度下对比本文方法、Castro模型、移动平均法,发现在时间粒度大于20 min时,本文方法预测准确率高于另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手机的普及使手机定位数据成为分析个体时空行为特征的新兴重要数据源之一,并被逐渐应用到人口管理、城市规划、交通分析和流行病防控等众多领域的研究中。从手机定位数据中识别个体的停留区域是众多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研究的重要基础环节。然而,当前常用的手机定位数据定位精度相对较低,且往往存在定位震荡和定位漂移导致的数据噪声,这些因素增加了从手机定位数据中识别停留区域的难度。为了提高从手机定位数据中识别个体停留区域的准确性,本研究结合个体行为的时空连续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增长聚类算法。实验结果显示,相较常用的ST-DBSCAN算法和SMoT算法,对于采样时间间隔稀疏的手机定位数据,本研究提出的滑动窗口聚类算法在准确率方面的提升幅度最大可以达到35%。由于隐私问题,当前研究和应用中使用的大规模手机定位数据集中的时间分辨率往往较低,因此,本研究提出的滑动窗口聚类算法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场景,可增强基于手机用户停留区域的众多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为手机定位数据的广泛合理应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手机用户上网时段研究与预测对手机用户行为与模式分析、网络服务内容设计、网络黏性与心理、移动互联商业智能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Markov模型和关联规则模型,提出一种手机用户上网时段的混合Markov预测方法——Lift-Markov(LM)方法,并采用中国某城市4G手机用户流量上网产生的流量收费数据进行实验验证与分析。研究发现:该实验区域37.66%的手机用户个体存在明显的以天为周期的周期性特性;本文所提出的LM方法在10、20、30、40、50、60 min间隔时的平均预测准确率都优于Markov模型和Mostvalue模型,其中在60 min间隔时能达到79.75%的平均准确率,优于Markov模型(74.64%)和Mostvalue模型(64.44%);LM方法的预测准确率分布相比于其他2种模型都要窄,而且密度分布峰值最高、标准差最小,说明本文方法对人群的上网时段预测准确率较为集中与稳定,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P30智能手机采用GPS/BDS/GLONASS/Galileo等多系统定位时的随机模型进行研究,重点对使用多系统手机观测值定位时的伪距噪声进行评估,并分析不同随机模型对手机伪距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华为P30智能手机不同系统卫星伪距噪声差异较大,GPS、BDS、GLONASS、Galileo的伪距噪声中误差分别为5.30 m、2.75 m、7.92 m和1.07 m。采用信噪比+系统间加权的随机模型时手机终端的定位性能最优,相比于传统高度角模型,该随机模型在E、N、U方向上的伪距单点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36.12%、25.79%、31.30%。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基于电话网(PSTN)的远程智能控制系统.采用电话机上的按键作为控制命令按键,以公用电话网作为传输线路,将控制信号发送给远程智能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收到的控制信号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到控制终端,来控制与控制终端相连的用电器.系统以MT8880芯片作为DTMF信号的编解码核心,利用单片机的智能功能实现对受控设备的控制,同时,为了提高安全,系统通过软件设置了密码.当需要远程控制时,操作者首先要拨打相应的电话号码;电话接通后,根据语音提示输入密码,便进入可对远地设备进行控制的状态.同时还具有,当系统收到异常信号时,自动拨打预存的电话号码,告知用户有异常情况发生,以起到远程报警的作用.这种控制系统具有简单、廉价、实用的特点,并且较一般的控制系统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首先对当今最主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Symbian0S进行简单介绍,然后针对手机终端这一特殊硬件设备上的应用,对Symbian0S中的事件驱动多任务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利用线程实现异步操作和AO(ActiveObject)实现异步操作进行比较,得出AO是SymbianOS中事件驱动多任务的最佳选择的结论,最后结合在实际中的应用展示了如何使用AO包装异步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前,安卓(Android)应用多数为小型软件,业务集成性不强,且安卓市场,91助手等应用商店也只支持一次下载一个应用程序。针对此情况,提出了基于安卓平台的业务盒的应用设想,旨在将安卓应用,壁纸、铃音、书签、快捷方式等业务集成于一个以.zpk为后缀名的资源包,然后将此资源包一次性安装于安卓手机终端。参考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的Sprint ID Pack项目,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安卓平台的业务盒,此系统已在安卓手机终端运行通过,从而得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多业务集成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