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年生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224-227
本文通过对甘肃北山-新疆东天山地区化探金异常检查评价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如采样介质、粒度、采样方式等,初步总结出在戈壁荒漠景观条件下开展化探异常检查评价的合理工作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2.
化探野外采样设计应使人力、物力、时间、日工作量与交通条件及总承包任务相匹配。化探野外采样合理质检率因交通条件不同差别很大,交通条件差时必须勤搬家、多搬家;在GPS定位与航迹监控技术已应用于野外采样工作的前提下,野外质量检查的重点应转向物质组分检查,由检查人员进行重复采样是实现组分检查的有效途径。严重的点位误差可以在地球化学图上显示,并可以按显示特征结合地质背景、原始记录来推断、判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叙述了在化探普查找金工作中,对化探普查找矿的工作部署、正确选择采样方法、化探异常的分类、检查方法及对化探异常的正确评价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勘查地球化学采样误差作了理论探讨。将采样误差分为两次采样的均方差;两次采样有不同的方差;两次采样存在的协方差。指出对多元素测定结果,应考查所有被测元素才能对采样质量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化探低密度采样和混样分析问题。指出应根据工作目的并考虑投入产出,选择适当的工作比例尺,在异常衬度高、被测元素分布均匀、异常样品比例不高的情况下,适于采用混样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近10年来国外有关大气污染物的采样方法、有机污染物在气、固相中的分配以及采样误差的主要文献做了简要回顾。对不同采样器的采样效率、误差来源及误差校正方法进行了讨论。列举了一些富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可以看出,在消除或限制了采样误差后,所得分析结果为客观评价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化探异常成矿元素的确定是异常评价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点的成矿元素确定方法,将异常矿化度、异常衬度值与浓集系数联系起来,提出浓集系数越低的元素,成为成矿元素要求其异常矿化度越高,异常衬度值越低;一定范围内采样点上第一成矿元素的组合反映了矿种类型。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广东大宝山铜铅锌钨钼多金属矿田构造岩石测量成矿元素的分析中,对于详细分析化探异常主要成矿元素及其分布、分带特征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适用于浓集系数不同的元素成矿能力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郎庆勇 《岩矿测试》1994,13(3):220-226
对近10年来国外有关大气污染物的采样方法,有机污染物在气,固相中的分配以及采样误差的主要文献做了简要回顾。对不同采样器的采样效率,误差来源及误差校正方法进行了讨论。列举了一些富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可以看出,在消除或限制了采样误差后,所得分析结果为客观评价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试论矿床采样规格和数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样是评价矿床的重要手段,它几乎贯穿于地质工作的各个阶段,消耗着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因此,在尽可能保证正确评价矿床的前提下,选择经济的,即较小的采样规格和较少的采样数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确定矿床的采样规格和数量,以往多用类比法,也有的通过采样试验来选择,但多停留在定性的水准上,因此进行定量研究是必要的. 采样规格问题的研究可归纳为:当采样个数一定时,保证在样品平均值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的前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森林沼泽区超低密度 地球化学调查采样介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中部的嘉荫地区为典型的森林沼泽景观,在该区进行了超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采样介质对比研究。通过河漫滩沉积物、活性水系沉积物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利用河漫滩表层沉积物所圈定的异常不仅能较好地反映矿化信息,而且能较好地反映该地区的地质背景。水系沉积物测量所圈定的异常很弱,只能反映出露矿信息。研究成果表明,河漫滩表层沉积物是森林超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的最佳采样介质。  相似文献   

11.
吴朝钧 《物探与化探》1991,15(4):255-262
充分采样对于航空磁测或地面磁测(无论是总场测量还是垂向梯度测量)进一步的图象处理和图象增强处理以及磁异常的解释都极为重要.其原因是测得的全部资料都是连续异常场的离散数据集.利用典型的二维岩脉模型来进行理论计算,将场源-探头的距离来代替场源埋深.通过一系列的理论计算和研究分析,作者认为:在大比例尺的高精度航空磁测中,沿测线方向的测点采样间距应小于或等于飞行高度的一半;而测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飞行高度.作者最后还引用了两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取样是地下水调查、监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工作,必须要根据调查场地的条件和调查的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样,以取得真实、有代表性的样品。本文在梳理常用地下水采样方法和采样器具的基础上,介绍了行业标准《地下水采样技术规程》的编制过程及其主要内容。该规程内容涉及地下水现场测试样品、无机检测样品、有机检测样品、气体检测样品、同位素检测样品、专项样品(包括地热水样品和饮用矿泉水样品)等的采集要求、采样方法、样品保存、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13.
在布置化探异常验证时,常把异常全部置于检查区内,这样往往要浪费不少工作量.为了节省工作量,加快异常评价,在布置工作时应先对异常区内各个样品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各采样点的分散流面金属量,据此确定各水系中异常源的大致边界点,从而确定异常检查区.为简便起见,也可利用元素含量数据图判断异常源的大致位置:沿山坡倾斜方向,异常源上起水系上游异常消失点,下至异常峰值点;沿地形等高线方向,异常源位于异常两侧异常开始消失的两条水系之间。这样,确定了异常范围,此范围即可作为异常靶(检查)区.  相似文献   

14.
敖汉旗幅为赤峰地区的黄土覆盖区,在该区进行1: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以水系采样为主,土壤为辅.为便于研究,水系粒级采用-10~+60目,土壤样品采用-10目粒级.因采样介质不同,所代表的化学意义不同,测试中产生系统误差.对不同采样介质的测试数据以Au元素为例分别进行统计,确定不同采样地区的背景值,并利用不同的系统误差校正方法对土壤采样区与水系采样区进行系统误差校正,以求在满足异常分析的同时更低程度遗漏厚黄土覆盖区低缓弱异常.3种校正方法在保证水系沉积物异常条件下,对黄土区异常都有一定程度弱化.标准化方法弱化的程度相对小,对刻划黄土区地球化学信息最接近,衬度变换与中位数变换校正后对黄土区地球化学信息反映弱.  相似文献   

15.
王郁柏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10):131-136
文章介绍了辽西某多金属矿区沟系次生晕测量的应用及效果,探讨了沟系次生晕测量中布点、采样、元素含量统计、异常图编制、异常解释和异常检查的方法与技术。工作成果证明,沟系次生晕测量是一种针对沟系发育、厚层覆盖地区的快速、经济和有效的化探方法,可迅速圈定矿化带、评价矿化带的含矿性。  相似文献   

16.
王郁柏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Z1):131-136
文章介绍了辽西某多金属矿区沟系次生晕测量的应用及效果,探讨了沟系次生晕测量中布点、采样、元素含量统计、异常图编制、异常解释和异常检查的方法与技术.工作成果证明,沟系次生晕测量是一种针对沟系发育、厚层覆盖地区的快速、经济和有效的化探方法,可迅速圈定矿化带、评价矿化带的含矿性.  相似文献   

17.
天津滨海土壤盐分离子相关性及采样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问题。天津滨海地区土壤长期遭受海水及高矿化潜水共同作用,土壤盐渍化现象分布广泛。本文选取天津滨海新区太平镇作为典型地区,研究了土壤主要盐分离子的相关性,另外对工作区采样点进行了随机均匀抽稀试验,探讨了不同采样密度对土壤盐渍化插值结果和评价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天津滨海地区土壤易溶盐中Na+、Cl-所占比例具有绝对优势;土壤中全Cl、Cl-与全盐量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随机均匀抽取少量样本加测全盐量,建立全Cl与全盐量的相关方程可以比较准确地推算出所有样本的全盐量;大密度采样有利于提高样本的代表性,若要满足相对误差合格率≥80%的要求,采样密度不应低于4点/km2,另外用于评价盐渍化等级的采样密度不宜低于1点/km2。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采样定理与沉积速率确定旋回分析最佳采样间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回地层学方法近年来被成功应用于年代确定及重大地质事件天文影响因素的判别.采样是旋回分析中最重要的一步, 目前大多使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替代性指标, 采样频率过高, 会大大增加测量和计算的工作量, 同时也会增加随机干扰或其他非气候因素的干扰; 采样频率过低, 可能识别不出其中所包含的米兰柯维奇旋回成分.为确定一个最佳的采样间隔, 通过对80~100 Ma理论日照量曲线及两个实测剖面3种采样间隔(密集采样间隔与约等于一个岁差周期沉积厚度四分之一和一半的采样间隔)数据分别进行谱估计并比较谱估计结果.发现在满足采样定理的前提下, 以一个岁差周期沉积厚度的约一半作为采样间隔, 既可以分析出全部的米兰柯维奇旋回信号, 又具有最少的工作量, 是旋回分析的最佳采样间隔.实际采样中需根据平均沉积速率来确定这个最佳采样间隔.   相似文献   

19.
模拟月壤表层采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球取样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表层月壤采样和深层月壤采样。表层月壤采样一般使用挖、铲、夹、耙、吸等方式,而深层月壤采样一般使用钻取方式。通过采用和真实月壤特性类似的模拟月壤进行地面表层采样试验,主要针对挖取和铲取的方式,检测采样过程中模拟月壤和机具的相互作用力学参数,研究模拟月壤特性和采样方式对采样过程的影响,为后期进行月球环境下的模拟试验或计算机仿真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指示矿物和指示元素可提供金刚石矿源存在的直接证据,在金刚石原矿勘查中应用广泛。确定靶区前,对所有找矿线索和金刚石找矿标志都要检测,并进行系统的追索。金刚石勘查中使用最成功和应用最广泛的勘查方法是重矿物采样法,主要搜集指示矿物和金刚石。世界上许多金刚石矿床都是利用这种方法发现的。本文着重探讨重矿物采样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样品选择、样品的大小与重量、采样间距和样品的处理与加工。水系采样要特别注意样品的选择和评价。地球化学和动植物勘探方法在金刚石勘查中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本文也对其进行了探讨。指示元素采样设计和实施的每个阶段、样品分析和成果解释都要认认真真、周到细致的落实。各阶段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其找矿效果,对决定是否实施项目进一步勘探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