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以逆黄铁路大沙河特大桥为例,叙述了冲击型成孔藻注桩穿孔藻注桩穿过粉砂地层时的施工过程及注意事项,可供在同类型地层施工中借鉴。  相似文献   

2.
赵以龙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A01):67-67,77
南京某综合办公楼桩基工程采用震动沉管桩,由于该区地层的粉砂层存在不同端阻力分界面,因上层长时间的震动,下层粉砂层发生液化,导致桩尖与沉管脱离,桩管内出现水泥浆:为此在施工中采用活瓣桩尖,并用0.5m^3的砼封底,有效地解决了桩管冒浆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礼标  王成 《岩土力学》2007,28(Z1):927-930
为了探讨目前工程中广泛使用的超长桩的临界荷载计算,考虑了桩侧土壤的弹性抗力,将桩侧土体的弹性抗力假定为由两部分组成,通过选择合适的桩柱挠曲变形函数,用瑞利-里兹法求解其临界荷载,分析桩周土抗力模式对超长桩的临界荷载及计算长度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桩的临界荷载主要取决于桩的入土深度、折减系数等系统参数。  相似文献   

4.
水泥土桩单桩荷载传递及临界桩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雄志 《岩土力学》2004,25(9):1491-1494
将克拉夫-邓肯模型作为传递函数,对水泥土桩荷载传递规律及临界桩长进行了研究,描述了桩周摩阻力的分布及发展规律,并详细讨论了临界桩长的确定标准及各种因素对临界桩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形式的柔性桩。  相似文献   

5.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巨厚粉砂层中使用CFG桩处理地基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注意事项,阐述了一些常见事故及预防措施,特别提出了为保证基坑边坡稳定所采取的空桩处理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阳明  杨昌锐 《探矿工程》1999,(3):21-22,24
通过大量的碎石桩工程资料,分析了碎石桩法对杂填土,素填土和亚粘土,粉砂和轻亚粘土,粘土,淤泥质土和淤泥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大量的碎石桩工程资料,分析了碎石桩法对杂填土、素填土和亚粘土、粉砂和轻亚粘土、粘土、淤泥质土和淤泥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杰  肖佳兴  何杰 《岩土力学》2014,35(3):631-640
为探讨循环荷载作用下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与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差异,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并在桩顶及桩周土表面埋设微型土压力盒,进行循环荷载下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和楔形桩的4桩复合地基及单纯软土地基工作性状对比试验,探讨循环应力比和加载周数对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和楔形桩复合地基永久沉降、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规律。研究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对永久沉降和桩-土应力比的影响,揭示了循环应力比与桩-土应力比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夯实水泥土桩加固软土地基,能提高地基的临界循环应力比,增强地基抵抗循环荷载的能力;在相同的加荷周数和循环应力比的加载条件下,采用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加固软土地基对降低地基永久沉降的效果比采用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的效果要好,且楔形桩的楔角越大,降低永久沉降的效果越明显。循环应力比越大,桩-土应力比越大;桩-土应力比随楔形桩楔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加载周数的增加而降低,并存在一临界加载周数;当加载周数小于临界周数时,桩-土应力比随加载周数迅速降低;当加载周数超过临界周数时,桩-土应力比几乎不随加载周数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周春梅  殷坤龙  简文星 《岩土力学》2008,29(7):1949-1954
探讨了三峡库区滑坡治理滑面倾斜时抗滑桩桩前岩土体弹塑性区临界高度的计算模式。介绍了常用的确定抗滑桩嵌岩深度的工程地质法和强度控制法,剖析了抗滑桩设计的弹性理论和弹塑性理论,利用空间楔形体极限平衡理论,得出了滑面倾斜时桩前岩土体弹塑性区的临界高度计算公式,并且讨论了弹塑性区临界高度与滑面倾斜角度及岩体的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以三峡库区万州区某滑坡为例,计算了桩前弹塑性区的临界高度,并总结出临界高度与滑面倾角及岩体的黏聚力呈指数分布关系,与岩体的抗力及岩体的内摩擦角呈线性分布关系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可以对抗滑桩嵌岩深度进行修正,并适当地控制抗滑桩嵌岩段岩土体弹塑性区临界高度。  相似文献   

10.
提高钻孔灌注护壁桩垂直度的措施山西冶金地勘局315队秦开印在地基开挖遇到粉砂、粉砂质土、亚砂土及水敏性强、易溶、易坍塌的第四系地层时,应用钻孔灌注护壁桩防止滑坡,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1993年我队在郑州航空大洒店施工500余根钻孔灌注...  相似文献   

11.
临界方程法及其对地层性质的自动化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鸿秋  包军强 《地球科学》1997,22(6):633-637
从分析折射波时距曲线入手,确定地层性质突变的临界点,利用通过该点时距曲线的时距方程,建立临界方程和临界方程法,以临界方程计算出的地层临界厚度值与待判层厚度无关,二者比值决定了待判地层性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略介绍砂类土地震液化中两个地震因素:地震强度和地震持时的作用,同时还叙述了地震液化判别时“临界区”的存在问题,以及本文最后提出两个适合于工程技术人员使用的液化判别时正确选择近震、远震的实用性方法。  相似文献   

13.
邬金华 《矿物学报》1998,18(3):292-297
在偏光显微镜的锥光系统中,垂直二轴品光率体─—圆切面与光轴面交线的切面干涉图此处定义为临界干涉图。结合球面和平面解析法可以证明,这种干涉图消光影一般为双曲线形,但具体形状与晶体2V角及从0°位置(光轴面平行上或下偏光镜振动方向)旋转的角度有关。它与已知其它切面干涉图的最大区别是,当晶体从0°位置旋转45°时,消光影为一条与目镜横丝或纵丝夹45°角的直线,它到视域中心的距离随晶体2V角的减小而加大,因而在特定物镜数值孔径和晶体折射率的情况下,只有较大2V角晶体的这条消光影才会处在视域之内。在观察橄榄石和角闪石晶体临界干涉图时证实了它的上述特性。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逆冲楔临界角模型的发展,总结了影响逆冲楔临界角变化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并不是彼此独立地影响逆冲楔的运动和变形,而往往是几种机制联合起作用,在不同的逆冲带中起作用的因素也不同。该模型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解释现今仍处在活动中的增生楔和前陆地区的变形。但由于该模型存在明显的缺点,因此很少将该模型应用于古老逆冲构造带的前陆地区和逆冲构造带后陆方向上的变形解释上。中国是一个逆冲推覆构造极为发育的国家,因此应该选择几个典型地区进行详细的解剖和论证,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正确认识这些地区的变形特征、规律、甚至地震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验证临界角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不同类型基性层状侵入体的成因。根据母岩浆特征划分出玄武岩浆侵入体和拉斑玄武岩浆侵入体两大类。  相似文献   

16.
大牛地气田开发的中后期,气井出水严重,如果不能将其完全带出,则会在井底产生积液,产生的压力严重影响天然气产量和气田采收率。因此,通过确立符合本区块实际的临界流量的理论公式,预测气井井底积液的情况,可以指导气井的生产,提早通过泡排,换管柱,提产带液等措施防止生产井井底积液。并且指导以后新的开发井对管柱的合理选取,提高经济效益。这里在Turner及李闽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实际积液情况的对比,修正了理论公式,最后得到一个符合大牛地DK30井区盒2气层实际情况的计算临界流量的理论公式,经过验证,该公式能较为准确地判断积液情况。  相似文献   

17.
舒斌 《地质与资源》2005,14(3):219-222
通过对金矿构造岩、构造矿石的古应力、流体包裹体和物质成分等的研究,探讨了断裂构造从韧性到脆韧性的演化过程中,界面转换成矿的特征,包括动力学特征、流体演化特征、构造对流体的驱动机制等.认为断裂构造从韧性到脆韧性、脆性的演变过程,是成矿物质从分散到局部富集,再到富集成矿的过程,成矿流体的成分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新建铁路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特点往往是地质灾害的种类多,影响因素复杂,常规方法不易客观定量的体现各区段在危险性方面的差异。本文在介绍模糊综合评价法基础上,结合实例探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新建铁路工程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褶皱—冲断构造的几何特征,造山带的岩石物理性质以及临界锥体力学分析研究现状,认为运用临界锥体力学原理可以很好地解释褶皱—冲断构造发育和发展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20.
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岩石的孔隙结构与物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表面与胶体化学原理,分析了低渗致密砂岩气藏的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孔隙结构特征表现为喉道小,分形维数高,孔喉径比大,弯曲度大且大多呈扁平形状,物性特征表现为渗透率低且对应力敏感,毛管压力高,毛管压力曲线陡峭,临界水饱和度高,气水界面模糊,并在深盆气藏中可能出现气水倒置、反常低的原生水饱和度、滑脱效应及明显的菲达西流动效应,着重用孔隙结构特征来解释它们的物性特征,对前人关于水膜及边界层性质异常等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