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下井口回接是海洋石油钻井工程中的一项特殊工艺。为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边际油田的开发效益,利用临时弃井的井进行水下井口的回接,并在此基础上建造小型生产平台是开发边际油田一项不错的选择。于1988年钻探的BZ34-3-2D井,试油显示较好,采用了保留水下井口的临时弃井。介绍了井口回接工艺以及该工艺在BZ34-3油田的应用中遇到的困难,对常规井口回接工艺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利用水下摄像技术观察水下井口情况,最终回接成功,对今后水下井口回接作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动力定位钻井平台已逐步被广泛应用于深水和超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由于面临复杂的海洋环境和作业环境,钻井平台可能会出现动力定位失效移位的紧急情况。文章在分析井口作业指南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基于国际上对井口作业指南的要求,研究钻井平台动力定位失效移位模式并对其进行分析,建立钻井平台井口作业指南红色界限值的计算方法,并自主开发相应计算软件;该软件可对钻井平台红色界限值、黄色界限值和警告界限值进行全面计算,完善井口作业指南,保证深水动力定位钻井平台的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3.
根据北部湾海域石油开发的需要,我们考察了台风对北部湾海域石油平台(20°40′N,108°41′E)的影响,对影响该平台的台风作了气候统计和分析。所用资料来源于“台风年鉴”、东亚地面天气图以及有关资料,资料序列共38年(1949—1986)。主要内容包括影响北部湾平台海域的台风源地、强度、登陆位置、频数及其季节变化、路径及其频数分布、大风以及38年内影响北部湾平台海域的历史较强台风的概况。  相似文献   

4.
根据较深水油田开发方案的需要,油田采用井口基盘进行预钻井,然后安装导管架对接井口基盘,该方法可以有效缩短海上油田的开采投产期,加快投资回报速度,又降低了海上安装工程费用,节省油田总体开发成本。但深水导管架与水下井口基盘的对接安装精度要求高、难度大、风险高,如何安全、高效地开展导管架与水下井口基盘的对接技术,是深水区块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结合文昌19-1项目WHPC导管架的海上安装方案并通过理论分析,介绍了较深水导管架与水下井口基盘对接的关键技术。WHPC导管架海上对接安装的工程实践成功验证了导管架与水下井口基盘对接安装方案的可靠性,对后续类似深水项目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开发海洋石油需要使用固定式平台、浮动式平台或钻井船。不论在设计制造平台和钻井船时,还是在建成以后的海上作业期间,都必须详细地了解海洋环境对平台与船舶的影响。因此,必须掌握海洋环境资料,其中特别是海洋水文气象资料,以便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1966年以后,我们在已建成的石油平台上、海洋调查船上或者利用锚碇浮标收集资料以研究海洋环境对石油平台的影响问题。主要工作海区在渤海湾,其次在  相似文献   

6.
在海上油田开发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当时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水下井口。这些井口一方面现阶段具有重新开发价值,另一方面也是海洋工程建设的障碍物。而水下井口尺度小,常用的调查手段较难探测到。文中介绍了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的原理,并开展了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综合探测水下井口的应用与分析。结果表明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均可探测到井口,在浅地层剖面图像上表现为垂向的声学空白带,为桩坑和井口的反射;磁异常平面等值线为等轴状,存在极大值和极小值,井口位于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探测的井口位置相差1 m,与给定井口坐标偏差2 m,满足工程需求。因此使用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综合探测水下井口在现阶段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南堡1号构造的开发速度,冀东油田在南堡1—5海上导管架尝试实施了批量钻井技术。针对南堡1—5海上导管架井口间距小的特点,对井口布置、优选及轨迹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论证,并对施工顺序、工艺作了精细安排,保证了钻井施工的顺利,提高了钻井速度。南堡1~5井组5口井平均钻井周期为16.72d,较未实施批量钻井单井钻井周期缩短30%以上。该项技术为缓解海上钻井平台紧张被动局面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为人工岛模块钻机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TLP使得干式井口在深水的应用成为可能,与常规的深水开发模式水下井口相比,TLP降低了钻完井作业的难度和费用,尤其在后期修井和调整并作业时,能够大大降低项目的投资,经济效益明显.TLP目前在墨西哥湾、北海及印度尼西亚深水油气田均有采用.目前针对TLP的钻完井设计和作业程序国内开展研究较少,制约了深水油气田开发前期方案设计工作的开展.因此,重点介绍了TLP对钻完井程序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平台钻机配置,总结了TLP的钻完井程序;提出了钻完井设计和作业过程中,TLP对回接套管、升沉补偿等问题的要求,分析了与常规深水湿式井口的温度剖面差异,为开展TLP钻完井技术研究和前期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力腿平台(TLP)水下丛式井口布局设计关系到立管服役期间的安全性,是含有丛式井口平台设计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根据TLP立管安装、钻井以及防碰等要求,考虑尾流效应对丛式立管的影响,研究水下丛式井口布局设计准则,对丛式井口—立管系统进行碰撞分析以确定水下井口间距阈值,提出水下丛式井口圆形布局方法和相应的布局设计流程。通过算例对计算方法进行了具体运用。研究表明:与目前采用的"等边三角形网格"方法相比,水下丛式井口圆形布局方法可允许水下整体基盘安装位置误差达到水下井口间距阈值的20%,立管的最大倾角可达到0.5°,安装作业窗口增加1倍以上。本方法对水下整体基盘安装位置误差的容错能力强,能有效扩大丛式立管钻井和安装作业窗口,提高丛式立管作业安全性,研究结果可为TLP丛式井口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海上石油开发逐渐向深海甚至超深海范围发展,传统的海洋平台已经不能满足海洋油气开发的需要。顺应式塔式平台(CT或CPT)、张力腿式平台(TLP)、迷你张力腿式平台(Mini-TLP)、Spar平台、水下生产系统(Subsea System)、浮式生产系统(FPS)和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等各种结构形式被用于深海的开发。随着水深的发展,系泊系统(含锚固基础)成为平台的关键部分。深入了解这些结构各自的特点、使用情况以及锚固方法,将有助于我国深海石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调查深层储油岩体中存在的喜高温微生物,从北海东设得兰海盆锡斯尔海岸之外的石油生产平台上,首次从处理设施上侧井口刚冒出的储油岩体油流中采集了样品.稍后,从美国阿拉斯加北坡普拉德霍湾,恩迪科特和库帕勒克油田33口井中采集到类似样品.  相似文献   

12.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其安全就位和稳定施工,与井场区海底的工程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就事关平台安全的工程地质条件预测评价技术作了研究,评价预测了与自升式钻井平台稳定作业有关的软弱下卧地层的穿插和持力、海底斜坡条件下工程地质层稳定性、半潜式钻井平台的锚固力以及不同底质条件下海底底流的冲蚀。推荐了实践有效的半经验计算公式,为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井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稳定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近海石油工业的方针与任务1980年1月,法国国家规划总署颁布了法国石油与天然气规划,确定本国近海石油工业的今后方针是开展千米以下深海区域钻探工作。根据这项规划,1980—1984年间,法国计划投资40亿法郎用于海底石油开采工业,主要任务是发展深水开采工艺技术,提高油田采收率,并将研制采油平台和石油处理平台的布设技术和横向钻井工艺作为重点项目。法国由于确定了上述方针与任务,近海石油勘探与开发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1980年  相似文献   

14.
埋藏古河道作为一种灾害性地质特征,可能对钻井平台就位、海上桩基的打入及桩基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渤海某油田开发项目在工程物探调查中发现在预定平台位置处有埋藏古河道。为保证油田顺利开发,开展了埋藏古河道对海洋石油平台安全性的影响研究。通过埋藏古河道对钻井平台就位的影响分析,对桩的可打入性的影响分析和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分析,成功探索出了油田开发项目中遇到埋藏古河道的解决思路。该灾害性地质特征的成功论证,既保证了该项目的顺利进行,又探索出了油田开发项目中遇到该问题的解决思路,对我国海洋石油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模拟实验研究石油平台周围风场的方法及有关问题,给出了受平台影响和不受平台影响风速之间的定量关系。这些关系为订正现场观测资料、合理确定设计风参数提供了可靠依据,有较广泛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序号论文瓜目{世界各国极地冰区平台研究概要及我国一冰区海城平台方案设计研究}深水油田开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深水油田开发系统的新动向 珠江口深水油田工程问题的探讨 深水导管架制造安装初探 海洋石油早期开发的新型式和新概念一 半潜式抗台风生产储油系泊平台 我国现有坐底式钻井船的设计特点及其 在浅海作业的适应性 海洋结构物的无损检测 “三高”原油集输中的难点和主攻方向 珠江口石油开发区钢质平台腐蚀和防护 横摇运动方程系数估计及其应用 作用于可渗可压编海床上大尺度墩柱底 面上的波浪力朱庭耀,沈惠申上海交通大学李润培,马…  相似文献   

17.
6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和人口迅速增长,海洋开发成了举世瞩目的新领域。然而,在海上生产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海洋环境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凶猛的海浪,经常给航运、渔业捕捞、海洋油气开发、军事活动以及沿岸港工建筑等带来灾难。近代研究表明,海上破坏力90%来自海浪,仅10%来自风。以海洋油气开发为例,在海上勘探和开采石油,需要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一座稳如泰山的钻井平台,有时由于风暴和巨  相似文献   

18.
中海油服有限公司的Atlantis人工海底深水钻井专利技术近日在中国南海大陆架成功完成全面测试。这标志着中海油服已具备利用半潜式钻井平台进行深海钻井作业的技术能力。Atlantis技术的原理是在水下约250--400m的深处放置一个浮筒用以安放井口和防喷器,再通过回接管把浮筒与海底井口相连接,并与半潜式钻井平台相配合,能够使半潜式平台到更深的海域作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海洋开发与海洋工程地质研究的重要实际问题,海洋工程地质研究的现状,列举了海港及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地基破坏的典型实例,提出了海洋工程地质研究课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前言我国近海大陆架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开发海洋石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海洋石油的开采需要大量巨型复杂的勘探、开采和运输设施,大连造船厂多年来就致力于海洋石油工程设施的研制,是我国钻井平台的制造厂之一。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大连造船厂近年来所研制的海洋工程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