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春秋 《矿产与地质》2005,19(3):242-245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日趋重要。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在我国当前地质找矿与矿产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的基础上,讨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的关系,分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潜力,提出保障科学发展必须兼顾地质找矿和资源综合利用,并进一步提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任务和重点对我国  相似文献   

3.
杨赟 《地质与勘探》2008,44(6):85-88
文章对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重要性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目前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一概述,提出了建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监测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同时设计了宏观监测指标和微观监测指标,并结合Matlab数学工具对指标数据的采集、处理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发展循环经济与贵州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在促进和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主要方面,结合贵州矿产资源实际指出了贵州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潜力和主要途径,并以贵州瓮福集团的示范工程事例,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的具体思路和作法。  相似文献   

5.
李桂芬 《河南地质》2009,(12):36-37
1999上以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其中,地质大调查矿产综合利用研究项目由各科研单位承担,从实施以来到今年,共开展了55项涉及矿产综合利用的地质调查项目,安排项目资金10657.2万元。截至2008年年底,地质大调查矿产综合利用项目已完成43项。这些研究,为合理评价矿产资源、扩大矿产资源可利用储量、充分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促进地质工作的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矿产资源需求增长和国外资源利用成本剧增的情况下,开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转变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及矿业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效率,缓解资源压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优先”战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7.
《化工矿产地质》2011,(2):86-86
<正>一些低品位、难选冶、难处理的矿产或尾矿正在逐渐变成矿山企业的香饽饽,我国去年开始实施的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开始产生巨大效益。近日召开的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座谈会消息,去年该专项共收到709份申报,支持项目359个,共安排奖励资金、示范工程资金37.58亿元,通过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189项,  相似文献   

8.
杨玲 《化工矿产地质》2007,29(4):221-221
<正>近20年,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并据此制定了资源开发对策,制定了综合找矿、综合利用与综合评价的策略,开辟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日前,国土资源部出台《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要求规范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工作。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浙江地质》2011,(7):27-27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发出通知在矿产资源七领域建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近日发出《关于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一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通知》明确在7个领域开展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1.
提高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是促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贫矿多、共(伴)生矿多、难选冶矿多的资源禀赋特点以及粗放的经济结构和发展过多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的增长方式,决定了甘肃省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整体水平还较低。本文以“三率”调查成果为基础,分析了煤、铁、铜、铅、锌、镍、金等7种重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节约与综合利用发展潜力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的煤炭及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中国煤炭资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着重对中国西部的煤炭及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进行了论述;并根据开发利用的现状,对中国西部煤炭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西南丹矿产资源及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坤  胡振光 《矿产与地质》2010,24(6):552-556
广西南丹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前景良好。文章阐述了南丹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指出今后在南丹矿产资源开发中,必须加大勘探工作的投入力度;加快科技进步;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开展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及减少对环境破坏,重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志广 《吉林地质》1998,17(1):63-66
矿产资源是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在素,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后,生产力的存在和发展都与太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息息相关,矿产资源已日益成为生产力系统的内在要素,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维系现代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矿产资源的开发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标志,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限制和制约作用。开发利用资源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矿产资源就是保持生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咸阳北部山区矿产资源形势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并对该区矿产开发利用提出了统筹规划、科技领先、重点开发、综合利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全国固体矿产资源区划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全国固体矿产资源成矿远景区划数据库,使全国性资源评价规划工作计算机化,也为在新一轮国家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引入现代新技术新方法打下重要基础,文章应用GIS技术管理空间数据的有效手段,建立了基于GIS的区划空间数据库,以助于区划地质成果资料的充分、有效利用,开发的数据库可以在新一轮全国成矿远景区划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攀西地区的地质研究程度,矿产资源探明情况,以及矿产资源的特点、配套性和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不能走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老路。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确立适度利用的对策,以促进和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稀土是中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但真正引起世人瞩目的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尤其是其中的中稀土、重稀土成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中国极其重要、全球罕见的矿床类型。自1969年发现至今的四十多年来,对其成矿机制、富集规律、开采方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理论、勘查技术方法、资源综合利用及矿政管理等方面评述了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合理评价资源储量、储量优化开采利用方案、加强稀土开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认为现行的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需要修改;当前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实行不分单元素矿种的资源分类方式也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需要建立单元素稀土矿种的评价、管理体系;对于矿业权设置和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今后只能加强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20.
关键矿产的元素赋存形式对矿产超常富集机制和资源综合利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关键矿产的元素赋存形式大多以细小矿物、吸附或类质同象的方式存在,不易于直接观察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其进一步认识和综合利用的难度,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可以在微纳米尺度上从结构和成分方面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文章扼要地介绍了TEM的基本原理、工作模式、样品制备的方法及工作流程,并根据国内关键矿产的类型与元素赋存形式综述了TEM在关键性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稀贵金属、能源金属以及黑色和有色金属等6类矿产中成因机制研究的应用进展情况,指出了限制TEM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浅显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