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个人孤独地漂泊在汪洋大海里,没有通常吃的食物和淡水,没有人救助,相伴左右的只是海上的狂风巨浪和海里的鱼虾蟹蚌……你觉得他能活下去吗?他能够活多久?倘若换了是你,情形又如何?  相似文献   

2.
正吃鱼是乐趣,其实烹调鱼也有乐趣。同一条鱼由不同的两个人烹调,其效果不一样,因为两个人的烹调技巧不一样。烹调技巧好的人,做好的鱼一端上来,即色彩、造型漂亮,香味扑鼻,还未等尝先"垂涎三尺"。如果能吃一口,你定会感到味道十足。所以说钻研点烹调技术,这也是人们的业余之乐。而且这个"研究成果"不仅仅是你个人享受,同时也是你的全家享受,甚至是你的亲友也能得到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当心毒鱼!     
记得在70年代菜市场上经常摆放着一堆堆暗灰色,个体又不大的既无头又无内脏的鱼,顾客常常不了解这是什么鱼,当时只知道它叫象皮鱼。有位新华社的记者找到我,并询问:“象皮鱼有人吃了有过敏反应,这是怎么回事”?“如果有过敏史的人,他会对柳絮、蛋白、花粉等也会产生过敏现象,那么他吃了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象皮鱼同样也会产生过敏反应,那就停止食用”。象皮鱼的学名叫绿鳍马面,是鲀类鱼的一种。凡是鲀鱼都是有毒鱼类,也许有人又会问,有毒鱼类为什么还出售呢?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清楚,  相似文献   

4.
正鱼作为一种"小孩吃了聪明,男人吃了强壮,女人吃了漂亮,老人吃了长寿"的肉类,广受营养学家和喵星人的欢迎。爱吃鱼的人一定知道,吃鲫鱼、草鱼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因为它们的刺又小又密,一不小心就会发生鱼鲠在喉的惨剧。而吃鲶鱼、乌鱼的时候,就可以稍微放松一点,因为它们的刺比较大,也比较明显,可以很容易地剔出来。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一些鱼刺多,一些鱼刺少的情况呢?  相似文献   

5.
如果没有阳光,人能活吗?用胳膊肘想一想:不能;如果身上压一辆汽车,人能活吗?用膝盖想一想:也不能;如果没有空气,人能活吗?连脚后跟都不用想:还是不能。人做不到的事情,别的生物能办到吗?用脑子使劲儿琢磨半天:不知道,你能告诉我吗?没问题,请随我下潜深海……  相似文献   

6.
1997年3月27日,温州市东阿外楼大酒店以19万元的高价从菜市场上购得一条长1.7米、重49千克的“大黄鱼”。《温州晚报》报道了这条消息后,许多报纸转载了这条新闻,一时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果真有这么大的大黄鱼吗?黄鱼市场价只不过每千克二三十元,这条鱼为何这么贵?其实,这条鱼并非大黄鱼或(鱼免)鱼,而是黄唇鱼。因为大黄鱼、(鱼免)鱼和黄唇鱼都属于鲈目石首鱼科。外部形态基本相仿,比较难区分。人们把黄唇鱼误传为大黄鱼及其他鱼类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条鱼果真有这么高的  相似文献   

7.
正鱼市场上的鱼种类虽多,但从选购的角度看,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档的鱼;一类是大众化的鱼。高档鱼一般个体大一些,新鲜度好一些,吃起来肉味较鲜美,但售价一般较高。大众化的鱼通常个体稍小一些,或是新鲜度稍差一些,吃起来肉味不是很鲜美,但市场售价比较低,适于在家中食用。高档鱼和大众化的鱼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分界限。购高档鱼的人与购大众化鱼的人也  相似文献   

8.
松花江鱼类总汞与甲基汞污染趋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松花江吉林市至三岔河口江段鱼体内总汞与甲基汞含量的多年监测结果,选用多种数字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大约大1997年以后,该江段鱼体内总汞与甲基汞含量基本能达到环境背景值水平,在彻底解决工业汞污染源后,该江段总汞与甲基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约也还将持续15年以上。  相似文献   

9.
一 绪 言 对于鱼类的疾病也和人类或家畜的疾病一样,应当防重于治,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是预防鱼病时是否可以采取定期施放药物的办法?这样做对鱼病预防的效果怎样?药物对鱼体有没有毒害?对鱼的活饵料——浮游生物有没有影响?这一些问题都是在生产上急待解决的。在我国治疗寄生虫性鱼病时最常用的药物就是硫酸铜(CuSO_4)。在1958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组又发现用醋酸亚汞(HgAc)或硝酸亚汞  相似文献   

10.
海味小吃     
长岛人世世代代靠海吃海,凭着吃的勇气和吃的艺术,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吃“海”的高招。不必说名堂颇多的海珍名肴,单是渔家那日常便餐和风俗小吃,就风味无穷,足以使人折服。 鱼馅水饺 鱼馅水饺并不是长岛人的“独家经营”,但如长岛人的一般吃法、做法却不多见。每年开春鲜鱼上市,岛上人总要先吃顿鱼饺子,而且  相似文献   

11.
鱼跃找说法     
不论是在湖里,还是在海边,经常可以看到有鱼跃出水面。鱼类为什么要跳出水面,所有的鱼都会跳高吗?其实,在鱼类中,并非所有的鱼都有跳高的习性。鱼类跳高的原因也很复杂。有一种鱼叫巨前鲾鲼,这种鱼身体很笨重,体长约7米,体重有500千克,可是它能作出一种旋转状的跳跃。跳出水面的高度有1.5米,由于它体态笨拙,落在水面的声音像开炮一样,几十米远都能听到。鲑鱼,也是能跳的“高手”。尤其在生殖时期,更是  相似文献   

12.
吴溪 《海洋世界》2009,(4):43-47
海洋中的鱼类资源越来越少——这是目前几乎所有相关领域科学家的共识。科学家认为,人类目光短浅,自食恶果。“人多鱼少”的局面的确让人沮丧,但似乎也没必要为此过分担忧,没有鱼,可以吃别的,比如水母,鱿鱼。  相似文献   

13.
对于鱼类的疾病也和人类或家畜的疾病一样,应当防重于治,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是预防鱼病时是否可以采取定期施放药物的办法?这样做对鱼病预防的效果怎样?药物对鱼体有没有毒害?对鱼的活饵料——浮游生物有没有影响?这一些问题都是在生产上急待解决的。在我国治疗寄生虫性鱼病时最常用的药物就是硫酸铜(CuSO4)。在1958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组又发现用醋酸亚汞(HgAc)或硝酸亚汞(HgNO3)是治疗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yius multifiliis)病的特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吃心补心,吃肝补肝”,这是流传很广的古老治病方法,据认为不仅是经验,而且还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那么是否可推想“以胃治胃”呢?实际上真有用鱼胃来治疗胃病的。民间现在流传用鱼胃治胃病,但并不是所有鱼胃都可用,所用的也不是整个鱼胃。所用的只是一些像海鳗、(鱼安)(鱼康)鱼等凶猛鱼类胃中的消化残渣。具体做法是,把凶猛鱼胃中的食物残渣或小鱼取出,原样晒干,研末冲服。即有很好疗效。仔细观察这些可取胃治病的鱼,可以发现它们  相似文献   

15.
李婷 《海洋世界》2013,(3):66-71
这个春天里,你被《大话西游降魔篇》里的妖怪们吓到了吗?炫酷的特技、唐僧师徒四人的老身份新故事、旧插曲里的新歌词……这一切,可让你有片刻的忘我倾情吗?在《降魔篇》里堪称惊艳的不仅仅是油光满面、帅气无边的猪钢鬣,还有一向木讷总是负重前进的沙悟净。沙和尚变身的鱼妖,虽然连一句台词都没有,但是突袭渔村的大动作,真让我们这些怪鱼控们过足了瘾。  相似文献   

16.
对2018年1月在广东环雷州半岛近海海域采集的海底表层沉积物、鲬鱼(Platycephalus indicus)进行汞含量的测定,分析比较了鲬鱼不同部位汞含量的差异,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沉积物和鲬鱼的汞污染状况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环雷州半岛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汞含量范围为0.005×10-6~0.359×10-6,平均值为0.081×10-6,雷州半岛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汞含量高于南部和西部海域。鲬鱼的鳃中汞含量范围为0.032×10-6~0.034×10-6,平均值为0.033×10-6;肌肉中的汞含量范围为0.065×10-6~0.080×10-6,平均值为0.073×10-6;肝脏中的汞含量范围为0.228×10-6~0.270×10-6,平均值为0.249×10-6。鲬鱼样品的汞含量都呈现出肝脏>肌肉>鳃。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雷州半岛海域鲬鱼受到汞的轻微污染,雷州半岛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存在汞污染生态风险,而其南部、西部海域尚未受到汞污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正说到鮟鱇你会想到什么?"西河豚,东鮟鱇"的美味?还是它们头顶那根特殊的"鱼竿"?鮟鱇鱼,又称为鹅鱼,身体扁平,头部宽大,日本人相当喜好吃鮟鱇鱼火锅,尤其是肝脏,而欧洲近海国家则喜欢吃鮟鱇鱼肉。鮟鱇鱼有许多种类,它们得名于从头上长出来的长条,类似"钓竿"的长条顶部有一个发光的"灯笼"。深海鮟鱇的发光系统是属于细菌发光,在深海鮟鱇的小小灯笼里,有着无数的发光腺细胞,而这些细  相似文献   

18.
海洋是鱼类的主要栖息地,从两极到赤道海域,从海岸到大洋,从表层到上千米深渊均有海洋鱼类的踪迹。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了海洋鱼类的多样性,但由于组织、结构、机能上相似,产生了一系列共同特点。人们根据鱼类的共同特点,给鱼下了如下的定义:鱼是以鳃呼吸、用鳍运动、大多数体表被有鳞片、体内一般具有鳔和能变温的海洋脊椎动物。从这个定义来看,海洋生物中凡是具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并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脊椎运动,不管它像不像鱼,也肯定是鱼。例如海马,浑身上下没有哪一处让人觉得它像鱼,可事实上海马具备上述鱼的特征,是属于不折不扣的鱼类。而另外一些被冠以鱼的称呼的海洋生物,如墨鱼、鲍鱼等,要么属于软体动物,要么属于哺乳动物,虽然被约定俗成地叫做鱼,其实跟鱼类一点关系也没有。  相似文献   

19.
你对海龟知多少?海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之一,1.5亿年以前就在地球上出现了,比恐龙出现还早。海龟是最重的爬行动物,体重可以达到600千克,身长可以达到180厘米。海龟也是寿命最长的脊椎动物,可以活到100多年。海龟是杂食性动物,既吃海草,也吃海蜇、蟹鱼等海洋生物。海龟在南北两极附近的海域都有分布,但它们只在温暖的水域繁殖。  相似文献   

20.
西沙观飞鱼     
1990年3月初,我奉命调西沙某部工作。上岛的第二天,已经在岛上服役三年的一位老乡战友,就对我讲了西沙有不少值得一看的风景奇观和鸟、鱼、龟、贝。当他讲到飞鱼时,一下子便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我想,鱼就鱼呗,怎么还偏说飞鱼呢?难道是我少见多怪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