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近年来,临海市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共同富裕的"新动能",擎画共富"新图景",大力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面助推乡村振兴,资源要素有效整合,乡村格局不断优化.本文基于临海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探索共同富裕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化之道.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南浔分局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疫情防控和要素保障,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不断提高保护资源、保障发展、服务民生水平,助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实施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中西部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方式落后,农地利用碎片化、集体建设用地利用低效化等现象严重。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激活乡村自然资源生态价值,激发内生动力,将乡村自然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已成为我国中西部欠发达粮食主产区乡村振兴开篇破题的关键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以来,湖州市南浔区以"全面提升群众居住水平、全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全域建设美丽大花园、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全面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以提高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程度、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水平、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为工作切入点,始终坚持干字当头、效果导向,重规划、盯重点、强推进,全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村庄整治、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等相关项目工程,打造乡村振兴"南浔样板"。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以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安分局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通过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打造县域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双控"临安样本",确权盘活农村"沉睡"资源,不断描绘"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兴、生活富"乡村新画卷,为探索城乡共富,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市范例夯实区域乡村振兴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9月30日中午,湖州市国土资源局南浔区分局在南浔锦绣实验学校举办"小手拉大手·争做地球小主人"科普活动。南浔区国土分局携手区少工委、浙江省第九地质大队走进南浔锦绣实验学校课堂,通过授一堂课,送一套书,赠一份票,看一次矿化石标本,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国土资源知识。此次"小手拉大手·争做地球  相似文献   

8.
正8月19日上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黄志平主持召开会议,专题听取"打造自然资源改革创新高地助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先行"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好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有关工作部署,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联合浙江大学组织开展了"打造自然资源改革创新高地助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先行"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9.
毗邻太湖的浙北平原,有一方风水宝地,那儿土壤肥沃,水网如织,村民栽桑养蚕缫丝,商贾云集,群星荟萃.这就是湖州东隅的南浔古镇,素有"耕桑之富,甲于浙右"之称.数百年来,南浔先人因驰名中外的"辑里湖丝""衣披天下"而创业致富;因"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京官56人、进士41人、著名专家学者80余人.于是有了名园、名楼、名人故居、古民居、古桥……静静流淌的浔溪河,纵贯南北,衔接古运河,跟它们朝夕相处,相濡以沫.漫游古镇,那河、那桥,给人的是悠远、古拙的氛围,而一砖、一瓦,透出雍容华贵、殷实雅致的底蕴.  相似文献   

10.
<正>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样板地的要求,德清县乡村发展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如传统村庄布局用地粗放,“兵营式”新村风貌较差,设施散布利用率低等。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优化村庄布局模式,提升建设标准,优化设施配套,改善乡村风貌,更加科学、实用、有效地指导德清乡村建设,有必要对德清的村庄布局和农房建设进行详细调查,  相似文献   

11.
宅基地"三权分置"是撬动乡村要素资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现行的宅基地制度影响了城镇化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发展。乡村振兴红利不够、动力不足等问题表明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以国内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区探索实际为基础,总结了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中可参考的实践经验,并指出当务之急需破解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一地三权"未明确界定、"三权分置"缺少顶层设计等问题,提出了多路径落实宅基地所有权、切实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建立农宅市场交易体系,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建立农村宅基地风险防范机制的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为推进乡村品质从局部盆景向全域风景转变,龙游县融合"两江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衢江、灵山江"两江走廊"为重点,统筹推进农村"山水林田湖草路人房"一体化综合治理,重点推进沿线生态保护系统化、环境治理全域化、村容村貌品质化、城乡区域一体化,实现"空间重构、山河重整、乡村重生",全力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升级版",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人文相得益彰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商丘市国土资源局梁园分局注重打好"荒滩治理、土地整治、耕地保护"三张牌,实现了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梁园分局助力乡村振兴不松劲,把提升自然生态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同步推进,全区呈现出了生态秀美、乡村秀丽的新风貌。唤醒荒滩展新颜"白茫茫,野荒荒,三里五庄无牛  相似文献   

14.
正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太湖南岸,是浙江的北大门,也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得名的城市,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湖州市域面积58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5万,辖吴兴、南浔两区和德清、长兴、安吉三县,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4亿元。湖州也是矿业大市,主要出产建材类矿产资源,素有"华东建材基地"之称。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大居宗民商生品,活住中房最领重域要的的定位和政策导向,尤其是农民住房问题的解决对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可谓举足轻重。2019年,平湖市通过完善"1+X+n"(新镇社区+城乡一体新社区+传统自然村落保留点)村庄布点规划,初步建立起了"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的乡村规划编制科学化体系,实现了村庄规划的全过程、全范围覆盖,  相似文献   

16.
正3月以来,衢州市国土资源局柯城分局针对城区和乡村不动产登记业务推出一些列便民措施,采用"村代办+同城通办"的方式实现乡村不动产登记"办证不出村",都市不动产登记"无差别受理"——高频事项"同城通办",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让群众更有获得感,提高满意度。一、31个村试点"村代办",实现"办证不出村"衢州市国土资源局柯城分局以沟溪乡、石室乡、信安街道的31个村为试点设立了不动产权证村级代办点,并明确了代办网格员,探索推广由村代办员代办不动产权证的  相似文献   

17.
正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清晰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内在联系,成为新时期我国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应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近年来,庆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始终坚持"两山"理念,立足部门职能,深入推进林权改革,大力  相似文献   

18.
浙江南浔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11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首批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2000年1月被国务院侨办批准为华侨投资区,是全国三个华侨投资区之一。南浔经济开发区地处浙江省湖州市,北濒太湖、东联苏州、西接吴兴、南靠杭州,位于长三角中心区、大上海后花园,与上  相似文献   

19.
正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正>7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时表示,未来将有一系列含金量更高的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用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力争用5—10年时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实现较大幅度提高,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进展。"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