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海南省政府与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各市县政府签订2009~2010年耕地保护责任状,明确全省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至2010年,全省耕地保有面积不少于1084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935万亩。责任状明确要求,严格实行耕地先补后占制度。  相似文献   

2.
《浙江国土资源》2007,(2):36-36
浙江省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继续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从1999年到2006年,8年累计建成标准农田1400万亩。为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浙江省去年制定了《浙江省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浙江省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进一步推进全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的落实,并大力开展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工作,全省落实了3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区,目前已完成建设方案的编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淄博市国土资源局张店分局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措施,认真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行为,对基本农田实行了特殊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护是国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局以定量、定块、定指标、落实责任人为手段,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措施,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基本农田,严禁违反法定程序,  相似文献   

4.
李云 《青海国土经略》2009,(5):24-24,25
近年来,青海省始终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两个最严格制度的有机统一。全省自2000年开始,积极落实各地区耕地保有量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至2008年,青海省耕地实际面积820万亩,年内耕地净增加7760亩,实现了耕地总量平衡。2009年初在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中,提出确保耕地总量813万亩,基本农田651万亩,  相似文献   

5.
2008年以来,葫芦岛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实现了全市225871公顷耕地和189702公顷基本农田不减少的目标。具体做法:一是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共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84927份。其中市与县6份,县到乡级101份,乡到村1154份,村到户83666份。二是完善了基本农田标志牌。全市共完善基本农田标志牌844块。三是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档案。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斤、省财政斤近日联合出台的《关于防止耕地抛荒的意见》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承包经营基本农田(耕地)的单位或个人,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耕地)。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2009,(6):55-55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日前在“纪念基本农田保护二十周年暨第十九个全国土地日专家座谈会”上指出,20年来,基本农田保护区从无到有,基本农田比例达耕地总量80%以上、数量超过15,8亿亩,基本农田质量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8.
4月1日,从台州市国土资源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台州市国土资源局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的“五不准”规定和占用耕地“六个一律不准”规定,全面落实建设占用耕地补充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去年建成11个基本农田建设示范乡镇,全年垦造5405亩耕地,完成土地整理21.42万亩,比上年增长6%,建成标准农田18.84万亩,比上年增长12.3%,建设用地复垦净增耕地4376亩,其中宅基地复垦增加耕地2943亩,连续十二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了加大基本农田保护的巡查力度。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都成立了执法巡查队伍,在村一级设立了国土资源协管员,将基本农田保护列入巡查重点,坚持动态巡查、重点检查和立案查处相结合,确保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6月6日,全省耕地保护工作推进会在金坛召开,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与各市国土资源局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确保6606万亩基本农田不减少。江苏省现有耕地7100多万亩。为了确保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落到实处,江苏省出台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及要求,上下级政府之间、上下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之间,层层签订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状。目前,全省各级共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852万份,聘请基本农田管护人员15880人,将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人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温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耕地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和珍惜每一寸土地为指导思想,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把基本农田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基本农田管护工作,使该县划定基本农田715块,保护面积24169.52公顷,保护率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82%。  相似文献   

11.
瞭望八桂     
正田东:加快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2017年以来,广西田东县国土资源局按照《田东县县城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和《田东县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工作部署,全力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确保新划入的基本农田土地利用现状为耕地。本次划定是在2013年已有基本农田划定基础上,根据田东县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基本农田布局,共划入永久基本农田6 222.72公顷,其中高于全县平均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先后历时3年,积累的数据成果能为相应专题地图编制提供数据基础。采用人工综合与计算机自动提取土地利用图斑,多种计算机自动综合相结合缩编基本农田要素,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耕地图斑坡度分级等关键技术,在多种专业制图软件相互配合下,将大比例尺的湖南省土地利用数据、基本农田数据、耕地坡度数据编绘成1∶80万湖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图、湖南省基本农田分布图和湖南省耕地坡度分级图,能宏观、直观展示湖南省土地利用情况、基本农田分布情况和耕地坡度分级情况,更好为国土部门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与耕地潜力评价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南阳是一个农业大市,南阳市委、市政府对耕地保护工作历来十分重视,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加强耕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1年,邓州市被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评为"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单位";1999年至2006年,连续8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2004年南阳市代表河南省接受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南阳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4.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确保本行政区耕地总量不减少”。1998年12月24日发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数量不减少”。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规定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相似文献   

15.
探索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有效路径,划定质优、集聚耕地为永久基本农田,有效配置耕地资源,对耕地保护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济南市“三调”成果,从多维度构建耕地综合质量和“可恢复”耕地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将济南市耕地划分为优质、较优质、良好、一般、较差、不稳定与生态保护6种类型,将济南市“可恢复”耕地潜力划分为优先恢复区、适宜恢复区、不宜恢复区。客观反映了耕地综合质量和“可恢复”耕地潜力状况,得到济南市耕地和“可恢复”耕地的资源时空配置,为济南市及其他市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提供借鉴,为耕地资源差别化管控和耕地“进出平衡”方案编制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讷河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沲把耕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全市耕地保有量达38125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346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达87.76%。  相似文献   

17.
一.我省耕地保护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工作力度,基本农田保护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围绕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从四个方面入手,着力加强和改进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实现了基本农田从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的转变。一是从强化责任入手,努力增强各级政府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意识。省政府下发的(《省辖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政府办公厅日前转发了由省农办、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的《关于防止耕地抛荒的意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对承包经营基本农田(耕地)的单位或个人连续2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耕地);抛荒农户不得享受各种种粮补贴。福建省要求各地制定抛荒耕地复种计划,实行分类指导:对弃农经商和外出务工无力耕种的,乡镇政府要督促发包方组织其他农户代耕;  相似文献   

19.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5):19-19
近日,莘县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严格用地确保社会稳定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这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为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今后把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纳入乡、镇长政绩考核目’标,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体系,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各乡(镇)政府要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基本农田一经划定,  相似文献   

20.
筑牢耕地保护的堤坝——这是渑池县国土资源局喊出的响亮口号。几年来,该局始终把保护耕地作为落实基本国策,保护农民利益、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来抓,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利用的原则,依法保护耕地,合理利用耕地,使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收到明显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县共划定基本农田面积为42164.1公顷,保护块1640块,保护率在85%以上,实现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