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认知地图的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认知地图作为人对人地关系复杂系统进行抽象化和秩序化的内在表征,是个体空间行为决策、空间认知与空间规划的理论基础,也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论文通过CiteSpace文献学分析方法并结合经典文献回顾,从多学科视角系统梳理认知地图1948—2020年共70余年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研究认为,认知地图在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在认知空间与城市意象、空间扭曲与空间偏好、空间知识与决策行为等方面丰富了地理学内涵。近期与地理学有关的认知地图跨学科研究出现3大转向:大数据时代重新定义认知空间与城市意象的数字转向,以特定群体或事件的空间偏好为切入点的情感转向,以第一人称视角解译空间知识与决策行为的神经转向。最后指出认知地图空间分析的地理学在跨学科融合发展中的角色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王敏  林铭亮  朱竑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7):1182-1195
“神经转向”是在后现代语境下提出的,运用神经机制诠释人的心智与空间的关系,超越“社会文化”与“生物神经”的边界,强调情感、身体、“非理性”等的主体特征,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同时,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传统”有益于对批判神经科学关于“心智—大脑—环境”的理解产生知识溢出,实现学科交叉的良性循环。论文梳理了国内外涉及神经科学理论与方法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基于具身认知和非表征理论分析人文地理学中“神经转向”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围绕空间感知、情感认知、行为实践等主题进行介绍。另外,神经科学技术手段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大脑成像、眼动追踪技术已经在地理学科中得到应用,呈现可期的未来愿景。最后,论文提出“神经转向”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路径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马雨竹  宋伟轩  李晓丽 《热带地理》2021,41(5):1023-1033
基于行为地理学“空间认知-空间偏好-空间行为”的经典研究范式,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手绘意象地图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一年时间内分三轮开展跟踪调查,通过观察被访者在北京逗留期间的城市空间认知、偏好和行为过程与特征,分析空间认知-偏好-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空间认知、空间偏好与空间行为存在一定耦合性,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三者间不是单向因果而是相互影响的互馈关系;除认知主体的社会、文化等群体属性、经验和情感等个体差异以外,与客体的接触时间、空间距离和接触频率等时空制约因素均能影响主体的城市空间认知水平与发展过程。最后,根据空间认知、偏好、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制约因素,凝练出一般化的城市空间认知-偏好-行为互馈关联模型。  相似文献   

4.
许伟麟  柴彦威 《地理学报》2023,(4):1015-1027
在人类移动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移动性地理学深刻地影响了地理学不同分支学科。本文梳理了移动性地理学视角下时空间行为研究的创新与方向。研究发现:(1)移动性地理学从“基于地方”转向“基于人”的视角,研究不可分割的个体在连续时空间中的行为及其与时空间的互动,避免了因忽视了地理情境不确定性问题和邻里效应平均化问题而导致研究结果不可靠。(2)致力于捕捉个体复杂变化的移动性特征和暴露的“真实”的地理情境。地理情境的测度方法不断丰富发展,从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估算到基于移动设备实时的精准度量、从对地理情境的客观测度到个体对地理情境的主观感知,以深入研究移动性下行为与时空间互动的内在机理。(3)移动性地理学创新了环境暴露与健康研究、社会空间隔离研究、城市安全研究等方向。中国城市移动性大大增强的现实既挑战了传统的研究范式,也为创新方法论创造机遇。中国行为学派要坚持移动性导向,大力创新行为地理学的方法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行为地理学"空间认知-空间偏好-空间行为"的经典研究范式,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手绘意象地图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一年时间内分三轮开展跟踪调查,通过观察被访者在北京逗留期间的城市空间认知、偏好和行为过程与特征,分析空间认知-偏好-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空间认知、空间偏好与空间行为存在一定耦合性,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三者间不是单向因果而是相互影响的互馈关系;除认知主体的社会、文化等群体属性、经验和情感等个体差异以外,与客体的接触时间、空间距离和接触频率等时空制约因素均能影响主体的城市空间认知水平与发展过程。最后,根据空间认知、偏好、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制约因素,凝练出一般化的城市空间认知-偏好-行为互馈关联模型。  相似文献   

6.
赵莹  刘方宇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12):2370-2382
方法与技术的前沿性是行为地理学的学科特色,技术视角的学科梳理有助于认识行为地理的自身价值与优势。论文回顾了实时定位、环境监测与神经生理3项技术的发展脉络,围绕行为背景、行为环境、行为体验的技术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空间—行为互动、地理背景不确定性、批判神经地理的理论推进与批判反思;进一步构建了融合动态背景—精细环境—实时体验的全面技术框架,形成了从背景到环境再到体验的行为地理综合研究体系,并提出了神经生理技术融入行为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提升方向。论文旨在贡献地理流动性背景下的行为地理学创新路径,服务于行为地理学的知识生产与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安入境旅游者认知和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图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旅游者行为是行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体验评价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一种认知评估,这种认知评估是旅游者认知在理性和情感层面的唤醒,其结果直接影响旅游者的行为意图。通过构建旅游者认知和旅游者感知价值、旅游者行为意图的结构方程(SEM),以西安入境旅游者为实例研究发现:①旅游者个体认知行为和感知价值及旅游者行为意图呈正相关关系,当个体认知评价水平增加时个体感知价值也对应增加,这种正相关关系使感知价值和行为意图也呈现正相关关系,即个体感知价值水平越高个体行为意图越强烈;②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感知价值、旅游设施的感知价值和旅游吸引力的感知价值是主导旅游者行为意图的主要因素;③该研究结果不仅在技术层面上证明了旅游者认知和旅游者感知价值、旅游者行为意图的关系,在理论和方法创新上也弥补了发生学中个体认知和其它行为变量之间关系研究的空缺,即个体认知评价和个体行为意图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这也支持了体验观点中"认知-感动-行为"的研究范例。研究结果说明了旅游者个体认知研究可以很好的预测旅游者行为意图,这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等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空间感知是行为地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论文采用认知地图并辅以问卷调查方法,在一年时间内跟踪调查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2017级硕士研究生,根据手绘地图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硕士研究生城市空间感知的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① 有别于凯文·林奇(K. Lynch)的空间意象5大要素,国科大研究生手绘地图的基本要素主要为标志物、节点、道路,其中标志物占主导地位;② 根据要素组合特征,可将认知地图划分为散点型、过渡型和拓扑型3类,散点型地图占据绝对数量优势,随驻留北京时间延长,认知地图结构渐趋复杂;③ 国科大研究生北京城市空间感知表现出偏好特殊性、空间非均衡性、个体差异性、感知过程不完整性等特点;④ 远距离感知、城市空间尺度大、受访者逗留时间短等主客观因素制约了北京城市整体可意象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内部的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与居住空间相交叠,影响居民生活品质。论文以北京市最大的垃圾处理中心——阿苏卫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8—10月获取的问卷数据,构建表征居民污染感知与污染源的空间距离、居民属性和居民主观认知3类因素关系的多层线性模型,以探索大城市邻避设施周边居民污染感知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街道的人口特征分析居民的污染感知空间特征。研究发现:① 个体属性方面,学历、家庭收入等因素对居民污染感知具有正向作用;“老北京人”对垃圾处理中心污染最敏感,而“新北京人”对污染最不敏感;30~40岁的居民污染感知最强烈。② 在主观认知方面,了解周边污染源,认为污染危害较大的居民对污染感知更敏感。③ 距离会直接影响居民的污染感知,也会影响其他因素对居民污染感知的作用程度,距离越远,学历、家庭收入及对污染源的了解程度对污染感知的影响越大。④ 距阿苏卫9 km以内的街道集聚着较多的低收入、低学历人口,这类居民缺乏必要的防护意识,需重点关注;距离在9~12 km的“回天地区”分布着较多高学历的“新北京人”,居民污染感知的差异较大;距阿苏卫12 km以外区域的居民污染感知微弱,其邻避情绪可以通过正向的引导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10.
个体活动与地理环境的交互越来越在实时维度上呈现多变性与动态性特征。如何理解行为活动与空间的实时互动变化已经成为当下地理学科发展的前沿议题与关键挑战。基于时空棱柱方法,考虑到人的主观决策与环境条件的实时变化,研究论证了动态决策及决策点的概念,分析了动态决策如何影响着时间资源的分配,并且据此提出了基于决策点的实时可达空间概念模型。其次,通过引入时间切片、等时圈等方法,实现对该模型的构建与测度,并将其拓展至多决策点。最后,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路径决策的实时可达空间模型。在动态视角下测度个体实时可达空间,有助于透视地理空间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机制与过程,有助于评估及优化设施布局以及服务资源的组织,提升地理环境对新时期个体行为的适配性、支持与引导。  相似文献   

11.
北京郊区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与空间—行为互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塔娜  柴彦威  关美宝 《地理学报》2015,70(8):1271-1280
郊区化及其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成为近年来城市研究的重要议题。时空行为研究认为推动日常生活方式的郊区化是解决郊区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与空间问题的根本措施。从日常生活方式的角度出发,需要利用多维度时空行为指标刻画群体的生活方式类型以分析郊区居民的空间—行为互动机制。本文采用活动空间和出行频率指标构建个体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方法,并基于2012年在北京上地—清河地区进行的GPS调查数据将郊区居民划分为“空间排斥”、“本地化”、“郊区性”、“两极化”、“城市依赖”五种日常生活方式类型。研究发现不同日常生活方式群体在活动分布、活动频率和交通方式上存在差异;并通过多项logistic模型分析郊区化对于个体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发现工作日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受到性别、收入、年龄和工作时长等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同时郊区设施配置直接影响着居民对郊区空间的利用程度,土地混合利用、商业设施密度提高更有可能实现日常生活的郊区化。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方法有助于分析郊区居民日常行为的复杂性,为理解郊区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为构建城市研究的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受地理学“再物质化”思潮的影响,移民地理学开始将物的主体性纳入移民地理的研究框架,探索流动性与物质性相结合的移民地理研究新范式,以解释当前愈发复杂的移民局势,并形成了移民地理学的“物质转向”。移民地理学对物质性的关注较早,但其对物的讨论往往过于宽泛而缺乏焦点,使得该领域一直未能形成一套主流的理论体系。基于此,论文拟通过梳理国内外移民地理相关文献,对该领域当前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研究前沿进行系统的综述,并围绕移民流动过程中“人—物—地”互动构建理论框架。首先,对西方物质研究的哲学脉络进行梳理,发现“物质转向”思潮最早根源于西方唯物主义、新物质主义与知觉现象学等理论,这些哲学思想与地理学理论相结合产生新的空间辩证思想。其次,通过对近10年的移民地理“物质转向”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其研究主要聚焦于4个研究热点:移民基础设施、移民身体与生命政治研究、移民物质文化与空间实践、超越人类的移民地理。最后,文章对西方移民地理“物质转向”的理论框架进行总结,阐述其对中国移民研究的借鉴意义,并进一步提出建立中国本土化移民理论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论文通过建立基于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和包含两级特征维度的旅游地意象感知研究框架,将LDA主题模型用于旅游微博文本分析,以特征维度半定量刻画旅游地意象感知特征,减少LDA主题凝练的主观性,帮助研究者在特定维度框架约束下准确、客观地提取旅游地意象特征。丽江古城案例证明,一级特征维度可以完整勾勒出丽江古城意象感知的基本框架,包括以聚落形态、音乐意境、标志人物、休闲空间和纳西美食为核心的5组空间与景观元素,深度旅游者、城市居民、年轻人、女孩子4类人群的特殊感知体验,及旅游者与环境要素的不同互动特征;二级特征维度进一步精细解读丽江古城的意象感知特征,表现为丽江古城慢活性、夜生活和浪漫之都的文化意象、旅游者对地方文化与现代风情融合的凝视与体验等。结合特征维度的LDA模型,准确构建了意象基本框架,成功刻画了丽江古城的形象及精细特征,并能进一步解析意象的形成机制,为旅游地意象感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深度解读意象形成的地方意义,厘清认知、情感和行为意象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解析经济活动和环境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是理解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环境经济地理应运而生,主要研究环境要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经济活动对自然条件的选择、适应与改造。论文首先梳理环境经济地理学科演进,构建经济循环视角下的研究框架,发现其经历了从关注外生发展时的成本外化与外部治理,逐渐转变为成本内化,将自然资源考虑为资本的新经济模式的发展历程。论文对1996—2023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总结出环境经济地理研究经历起步期、建构期、腾飞期等重要阶段。结合全球价值链和物料流通理论,论文分析出环境经济地理议题对后发区域“绿色化”转向、生产部门网络重构、演化经济地理需求侧以及全球—地方互动的关注,并提出未来研究为解决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创新与产业转型,能源、韧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贡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日常活动空间的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社会空间分异是城市社会学与城市地理学的经典研究议题,也是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支撑下,形成了从居住空间出发的经典研究范式。而在人类移动性不断增强、居民活动日趋多样化的背景下,传统的研究范式显得静态和片面,难以反映社会空间分异与隔离问题的全貌,因此有必要从居民的日常活动空间出发探讨社会空间分异问题。国际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出发对该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述评,将已有研究总结为基于活动空间的群体分异与交往、个体活动空间的时空分异、社会空间分异的动态变化三种类型;并以时空间行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从基于人的空间研究范式出发,构建“人群—活动空间—社会空间”基于活动空间的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尝试推进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范式的多元化,从以人为本的立场出发理解城市空间和城市中的人。  相似文献   

16.
能动性视角下中国新工人空间生产的研究框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理论对劳动力地理的研究经历了从阶级斗争地理到劳工地理的转变。阶级斗争地理强调资本主导的空间生产发源于资本主义阶级斗争,劳工地理研究则将劳动力视为与资本一样具有“时空修复”能力的行为主体,工人能动性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工人——农民工群体,随着社会进步和代际变迁,其在权益焦点、表达方式及实践效能等方面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并不断以其特有的“时空修复”改变既有的劳动关系和塑造自身的经济地理景观。论文将研究视角接续到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中,尝试构建能动性视角下的中国新工人空间生产研究框架。能动性视角是一种批判性视角,在日常空间实践过程中,抗争的生产与再生产政治、融入的生活政治和创造的身份政治构成新工人空间生产的能动机制,并在全球化、在地等外部机制推动下,三元机制互动形成新工人感知空间、构想空间、生活空间等3类空间生产的基本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社会关系格局和地方劳动力市场管制体制的重构。最后,论文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新工人空间生产的机制及其经济地理重构的关系研究、新工人能动性的区域差异研究、新工人能动性与地方劳动力市场管制体制的互动研究、乡村回流劳动力的能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构建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行为学派的已有理论与方法论进行凝练和提升,构建解释地理空间与人类行为互动关系的一般理论,是行为学派的当代使命。结合中国实际总结空间—行为互动的概念模型和解释模型,是当前中国城市发展转型面临的迫切现实需求。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指导三方面对空间—行为互动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从基于空间和基于人两种研究范式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空间—行为互动的研究范式进行论证,进而提出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构建的基本思路。空间—行为互动理论的构建需要系统展开空间作用于行为、行为作用于空间两方面的研究,构建空间—行为互动理论,并结合中国城市时空间行为实证研究,开展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人群尺度的理论验证。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与小数据结合:信息时代城市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秦萧  甄峰 《地理科学》2017,37(3):321-330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城市研究领域的“大数据”热潮,并带来了传统城市研究方法的变革。但是,其自身存在的诸多缺陷使得学者不得不重新考虑传统小数据的应用角色。但是,传统小数据并没有失去其应用价值,相反,以城市与居民行为活动关系研究为主体的信息时代的城市研究必要充分结合大数据与小数据,并探讨适宜的方法论与方法框架,从而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和居民需求。提出“物质空间与活动空间结合”、“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挖掘结合”的3个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样本空间发展评价+空间差异与联系发现+小样本影响因素探究”、“小样本模型构建+影响因素发现+大样本验证及挖掘”、“微观活动分析+活动空间界定+影响因素探究”3种方法框架,且分析了这些框架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未来的城市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刘晓凤  葛岳静  胡伟  黄宇  马腾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1):1735-1746
全球治理背景下,国家仍是国际社会最重要行为体,但非国家行为体作为重要的国际活动参与者也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地理学框架中深入探讨非国家行为体的地缘政治角色,可以更加系统地理解“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多元地缘关系。论文依据地理学尺度思想梳理了非国家行为体的概念和分类,并归纳其地缘政治空间影响及实现途径,以期在理论上完善对地缘政治主体的研究,搭建非国家行为体的地缘政治认识框架,实践上指导中国“一带一路”等对外合作的开展。主要结论包括:① 非国家行为体没有动摇国家主权的决定性地位,但在世界政治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一是作为国家力量的拓展,二是对传统的国家边界、主权有空间上的突破;② 在国际事务上,非国家行为体与国家的互动及相关行为对国际安全、制度、认知和权力空间既产生了积极作用,也造成了一定损害和威胁;③ 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参与和维护全球治理,塑造地缘政治想象与认同,以及调节和重塑地缘政治空间边界三种方式实现地缘政治影响。因此,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从不同角度分析非国家行为体的影响,通过与之加强对话、开展合作,合理管理、警惕部分非国家行为体的威胁以及培育鼓励中国的非国家行为体等多种方式应对其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20.
贸易关系可用来刻画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缘经济关系的双向互动。本文通过构建源—汇互动矩阵分析框架,借助商品贸易数据,从出口与进口两个断面,选取偏好率、市场占有率和集中度3个指标分析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缘经济关系双向互动时序变化。结果表明:①周边国家出口到中国偏好率整体上升,且高于中国出口到周边国家偏好率;②中国出口到周边国家市场占有率远高于周边国家出口到中国市场占有率;③周边国家从中国进口偏好率高于中国从周边国家进口偏好率,中国从周边国家进口的偏好率主要集中在周边发达国家以及部分东盟国家;④中国从周边国家进口市场占有率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且高于周边国家从中国进口市场占有率;⑤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缘经济关系双向互动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发展经济体以及东盟中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需要进一步探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地缘经济合作差异和演化规律,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和提升“周边是首要”的地缘边际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