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钻孔咬合桩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咬合桩施工技术要点;利用延缓混凝土凝固时间的方法,巧妙地实现了相邻桩间的切割咬合。  相似文献   

2.
楼步新 《探矿工程》2010,37(5):56-58,63
首先介绍了钻孔咬合桩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分析了钻孔咬合桩技术特性;然后通过对东旱门过江隧道基坑围护咬合桩施工情况分析,提出了钻孔咬合桩施工关键技术;最后总结了钻孔咬合桩在基坑工程应用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以苏州某商业大楼咬合桩的施工为例,介绍全套管钻孔咬合桩在临近地铁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咬合桩施工技术要点。施工结果表明,全套管钻孔咬合桩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对地层扰动小、施工快、造价低,在苏州软土及高水位土层基坑支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钻孔咬合桩既具挡土又具止水的双重作用,施工快捷,工艺简单,对环境干扰少,比较适合于城市地铁、隧道和大、中型基坑支护工程。结合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龙蟠路新建隧道工程,介绍了钻孔咬合桩的一般施工技术要求和主要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深基坑护坡桩施工中,采用钻孔压灌超流态砼成桩法、大头锚杆、旋喷防渗墙、深基坑降水,是解决目前深基坑施工难点的重要方法。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有关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长沙市人民东路电缆隧道口工程围护施工案例,阐述在城市建设施工中碰到复杂场地工程围护难题的解决办法。该项目采用旋挖灌注咬合桩施工,可达到止水、基坑边坡维护安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与地面建筑物的安全等的目的。表明旋挖灌注咬合桩在高铁站、地铁站等隧道口,高层建筑的深基坑等类似工程施工中,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钻孔咬合桩在软土深基坑围护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玉明 《江苏地质》2003,27(3):175-178
全套管钻孔咬合桩即贝诺特(Benoto)灌注桩工法,是一种成熟的围护施工技术,在国内已经多次使用,但在南京地区长江漫滩淤泥质粉质粘土和饱和粉细砂层中施工尚属首次,由于地质条件等原因,实际施工时遇到了涌砂、超灌和拔桩等问题。介绍了南京地铁某车站钻孔咬合桩围护结构的施工情况,对在施工中遇到的具体技术难题和处理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贺启鑫  季玉国 《探矿工程》2010,37(8):58-59,63
介绍了钻孔咬合桩在基坑围护工程中的应用及效果。通过工程实例,对软土地基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方法和技术措施加以阐述。实践证明,在中型基坑围护结构中采用钻孔咬合桩技术,其强度、垂直度、整体性和止水性等方面效果较好,值得推荐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深基坑护坡桩施工采用钻孔压灌超流态砼成桩法、大头锚杆、旋喷防渗墙、深基坑降水是解决目前深基坑施工难点的重要方法。钻孔压灌超流态砼成桩法:采用优化的结构和简便实用的施工方法,克服了原有复杂的钻孔护壁工艺,使用砼搅拌机、砼泵,压灌超流态砼钻机,连成一条龙半机械化工艺流程,可在桩孔内超流态砼中下钢筋笼,一次成桩新工艺,砼强度在C28以上,承载力是普通灌注桩的1.3 ̄1.9倍,适合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  相似文献   

10.
刘峰  彭朝国 《江苏地质》2011,35(3):322-327
在城市深基坑开挖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和钢筋混凝土支撑具有良好的挡土和支护作用,而深层搅拌桩和桩间旋喷桩形成的双层止水帷幕则具有良好的止水作用。结合南京某工程实例,利用上述关键技术解决了城市中心超深基坑的支护设计及施工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安全和经济效益,对类似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工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丹东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为背景,对沿江软土地区基坑支护工程的难点进行分析,介绍本次丹东水游城支护工程中使用咬合桩的原因,讲解钻孔咬合桩的优势特点、施工工艺,通过现场位移监测数据分析咬合桩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主要论述了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南京悦庆大厦深基坑的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案,重点阐述了钻孔灌注桩和深层搅拌桩在工程实例中的成功应用,为深基坑的支护施工积累了新经验。  相似文献   

13.
覃卫民  张照仪  王浩  黄胜生 《岩土力学》2006,27(Z1):759-762
该基坑工程支护结构主要采用钻孔灌注桩+预应力锚索的支护体系,地下水处理采用中型井点降水。结合安全监测资料,对基坑施工中出现的险情以及施工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基坑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险情,通过工程参建各方的努力工作,施工中出现的险情得以化解,保证了基坑工程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侯凯 《地质与勘探》2017,53(3):565-572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铁车站周边开发的建筑越来越多,周边建筑施工对地铁车站将产生不可避免的不利影响。本文结合某大型建筑深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监测数据,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基坑开挖施工力学特征,研究基坑施工对临近地铁车站的变形影响。研究发现,基坑采用合理的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等围护体系、适当的被动区加固方式、科学的分基坑开挖施工组织等措施,可以保证基坑开挖施工对临近车站的影响在可控制、可接受的范围内,为软土地区类似基坑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5.
南京某深基坑边坡支护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晶  卢俊  谭跃虎 《岩土工程技术》2008,22(3):152-154,159
南京某深基坑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地下水丰富,基坑开挖较深,最深处达13m。根据周边环境的情况和开挖的深度,采用了钻孔灌注桩和土钉锚杆相结合的支护形式。分析了该基坑施工的技术要点,通过监测结果,说明该支护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明挖法是隧道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其降水和开挖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周围地面沉降。为了防止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物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地面沉降控制是检验施工支护设计合理性的关键。隧道施工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有降水、开挖和支护作业,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一因素的影响分析,为使分析结果更接近于工程实际,需将三者综合考虑,从全过程的角度进行三维模拟计算。为此,结合无锡市某湖底隧道建设,利用ABAQUS 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三维模型,选取具有不同开挖围护结构方案的两个代表性区段,对隧道降水和开挖施工引起周围土体的位移和地面沉降进行模拟研究,模拟中考虑了止水帷幕、挡土墙和桩基础的施工,降水施工,以及开挖和支撑施工等,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模拟结果表明:(1)随着与基坑距离的增加,土体从隆起逐渐转变为沉降继而再逐渐减小,开挖施工和降水施工对最终地面沉降量的占比分别为30%~40% 和60%~70%;(2)采用钻孔灌注桩围护的直立开挖段产生的地面沉降要大于同样深度的放坡开挖段;(3)桩基础有助于控制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17.
深基坑工程中的咬合桩受力变形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琦  陈彧  柯瀚  陈仁朋  杨灏 《岩土力学》2008,29(8):2144-2148
对于深基坑工程问题的研究,围护结构大多简化为线弹性梁单元模型,该分析方法不能准确反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以杭州地铁一号线试验段秋涛路车站深基坑为工程背景,建立能够考虑钢筋与混凝土实际受力情况的非线性三维实体模型,对咬合桩这一特殊形式围护结构的受力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与现场实测结果比较和分析,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计算、开挖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铁皮坑开挖中测斜仪监测和三维有限元反分析的结果。所研究的铁皮坑为深度27 m、总直径26 m的圆形深基坑,最终开挖面以上土层以砂土为主。每个开挖阶段采用腰梁加固的咬合桩作为挡土墙对基坑进行支护。采用硬化土模型作为土体本构模型,反分析结果表明,桩墙位移的趋势与测斜仪测量的结果接近,最大位移为5.1mm。案例中胶结土的有效黏聚力c′取决于胶结砂层的厚度,约为50~200kPa。NSPT为标准贯入试验中分离式取样器打入土体30cm的锤击数。模拟结果表明,砂土模量约为1 400NSPT~2 000NSPT(单位:k Pa),而对于胶结砂,其模量为7 000NSPT。还研究了腰梁和外部荷载对咬合桩变形和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荷载对桩墙位移具有主导作用;同时,腰梁对减少桩墙位移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潘德来  陈跃 《探矿工程》2009,36(12):43-46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在无传统换撑(即地下一层楼板)条件下的一种换撑方案,即采用一排钻孔灌注桩作为挡土结构,坑内设置2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钻孔灌注桩外侧设置2排深层水泥搅拌桩作止水帷幕,同时可防止淤泥挤入。实际开挖证明该换撑做法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