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贵州老万场红土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履安 《地质论评》2000,46(6):628-637
对贵州西南部晴隆老万场红土型金矿与相关岩石(矿石)和喀斯特红土等进行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比较研究,阐明了矿床的各类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追溯了矿术的物质来源。研究表明,本类红土型金矿的物质来源是高硅质(石英)、富铁质(黄铁矿等)的富金矿(岩)石;具有Au-As-Sb-Hg-Tl-W-Ag-Ba的微量元素组合特征,与卡林型金矿十分相似,是原始卡林型金矿风化演化的产物。常量元素和稀土元  相似文献   

2.
老万场红土型金矿成矿过程的地球化学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履安 《贵州地质》2000,17(1):18-26
根据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所揭示的与成矿地球化学作用有关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对老万场金矿的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的地球化学作用进行了讨论,阐述了成矿(成土)过程中Au和相关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本类红土型放形成的地球化学机理。指出了喀斯特红土化作用在原始卡林型金矿风化成土过程中对红土型金矿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滇黔桂微细粒金矿床开发利用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立贤 《黄金地质》2001,7(4):66-71
根据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可把微细粒金矿分为原生矿和氧化矿。原生矿难选,成本高,尚未有效开发利用,氧化矿易选冶,成本低,是目前主要开采对象,也是今后勘查重点,根据产出特征可把氧化矿分为原地,残积,塌积氧化矿,其中塌积氧化矿毫无例外地产出碳酸盐岩喀斯特洼地第四系风化土中,习称“红土型”金矿,经深入研究后认为是以碳酸盐岩为底板的整合原生矿,因岩溶塌陷而形成的塌积氧化矿,其成因与国外典型红土型金矿不同,不宜称为红土型金矿,因其首先发现于大厂地区,可称之为“大厂型”金矿,矿床规模一般为小型,个别可达中型,产出形态受控于下伏微喀斯特起伏面,复杂多变,只宜边探边采。  相似文献   

4.
李志群  任治祝  刘继顺 《矿床地质》1998,17(Z3):457-460
红土型金矿是云南近年新发现的矿床类型之一。新构造运动期是云南红土型金矿的主成矿期。由于地壳的快速抬升,红土型金矿表现出了对基岩含Au性依存度高的特点,分为岩控、层控和构控三种类型。红土型风化壳剖面一般发育不全,成熟度低,厚度较小,长期保持在红土化作用的初期一中期阶段。铁质层对金有明显的次生富集作用。金矿物成色多大于850,为显微-次显微状,多呈不规则状镶于褐铁矿中。矿石组构依风化程度不同分为三组。  相似文献   

5.
贵州砂锅厂玄武岩-红土型金矿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履安 《贵州地质》2000,17(4):242-248
通过对砂锅厂红土型金矿床化学组成(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研究,根据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矿床的物质来源,推断其矿源体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体)属微细侵染型金矿其矿石系黄铁矿化、毒砂化富金玄武质凝灰岩类风化的产物,初步分析了此类矿床的成矿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以湖北蛇屋山、云南北衙、湖南龙形寨三个红土型金矿为例,本文分析了矿床构造特征和构造在红土型金矿成矿过程中的控制作用。红土型金矿的形成与构造也有密切的关系,区域构造和矿区构造通过控制区域成矿带、原生金矿床(矿体)或高含金地质体的风化母岩的形成、风化母岩的抬升、出露与风化作用、古地理及古构造地貌、古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而对红土型金矿的形成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动力学模拟表明,断裂构造可以显著增高岩石渗透率、促进地下水的流动,从而有利于岩石的化学风化与红土化作用、促进金的溶解、迁移、富集与红土型金矿的形成,并导致断裂部位的风化壳与金矿体厚度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7.
论黔北铝土矿的古喀斯特—红土型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巽锋 《地质学报》1990,64(3):238-247,T001
黔北铝土矿以特有的古喀斯特形态和矿石风化结构显示了它的古喀斯特风化成因。笔者进一步从矿床剖面结构、矿物成因类型、硬水铝石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母岩物质组成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在其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早石炭世红土化作用阶段的特点;以脱硅和排铁作用为主的各种成矿作用,为铝土矿的最终形成,造成了良好的时空环境。  相似文献   

8.
红土型金矿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及在云南的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土型金矿是含金岩石在红土化过程中经风化、淋滤、富集形成的表生金矿。在分析矿床的特征、富集规律、成矿条件、红土化过程及金在红土化过程中的迁移形式的基础上,提出4个云南红土型金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黔西南有些地段的大厂层——金矿源岩残存裸露于地表的古喀斯特洼地中,第四纪强风化作用导致矿源岩中金元素富集,形成黔西南红土型金矿床。贵州晴隆沙子一带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顶部形成古喀斯特高地与喀斯特洼地,在低温、低压、弱碱性水体中锐钛矿晶出被玄武质黏土及褐铁矿等吸附,形成锐钛矿矿床。大厂层——金矿源岩覆盖于锐钛矿体之上,使已形成的锐钛矿得以保存。同时,玄武质黏土、玄武岩残块等,阻碍上覆大厂层——金矿源岩以下的喀斯特进一步发育,使其大厂层——金矿源岩风化不彻底,导致金不富集,仅表现为弱矿化,不能形成红土型金矿床,这就是导致两者成矿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论贵州西南部红土型金矿命名问题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陈履安 《贵州地质》1999,16(2):91-96
根据红土的定义和贵州两类红土型金矿的物质组成,讨论了风化原岩(矿)的特征,计算了矿石的分子比:SiO2/(AlO3+Fe2O3),并讨论了红土形成的地球化学过程。指出除成矿作用过程中矿物组成基本不变的石英而外,由于黄铁矿矿物氧化对氧化铁(Fe2O3)的重要贡献,其他矿物最终形成高铁铝氧化物、较低SiO2含量的符合红土硅/铝(铁)氧化物分子比的红土。认为将贵州西南部晴隆老万场、盘县砂锅厂等金矿称之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红土型金矿类型、成因和找矿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根据典型矿床的剖面结构、控矿构造、与矿源关系等将中国红土型金矿划分为残积和迁积型两种。对比研究了中国红土型金矿与澳大利亚博丁顿金矿( 典型红土型金矿) 的差异,认为中国红土型金矿主要是由矿源( 矿体、矿化体)经风化残积、坡积而形成,其红土化仅为初级、中级阶段,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贵州西南部红土型金矿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扼要总结了贵州西南部红土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成果。高度概括和简要地阐明了本区红土型金矿的区域成矿背景、物质组成、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控制条件和主要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对矿床进行了初步地球化学分类。论述了Au的矿源体(场)、特定的岩性和地质结构、挽近地史时期的气候和喀斯特地质结构和水动力系统在成矿中的内在联系及其对矿床分布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红土型金矿指产于红土风化壳中,金的富集与成矿均与红土风化作用密切相关的矿床。金矿红土风化剖面一般见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温度在20℃以上,降雨量1500~2000mm,产出地形较为平坦,其风化剖面自上而下分为:①腐植质红土层,厚0~2m;②上部红土层,厚0~5m;③含矿红土层,金矿赋存于豆状、球状或结核状铁矿物中,红土的主要矿物成分为三水铝石、针铁矿、高岭石等;④杂色红土层;⑤半风化基岩层。红土风化作用过程顺序为:①碳酸盐型风化壳阶段;②高岭土型风化壳阶段;③砖红土型风化壳阶段。风化作用过程取决于化学溶解迁移(D)、机械迁移(T)及与之相关的雨量(R)、降雨特征、坡长(X)(指分水岭至坡底的水平距离)、坡度()及植被发育情况等。通常风化堆积模型如下:式中:z为土壤厚度,t为风化进行的时间,dz/dt表示风化堆积的速度(mm/a),Ps为土壤状态参数,D为化学迁移速率,T为机械迁移速率。计算表明,一般合矿红土风化剖面厚30~50m,其形成时限一般在1~10Ma之间。我国南方属热一亚热带地区,具备红土化金矿床的形成条件,应注意普查这一类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滇西北衙红土型金矿特征及其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土型金矿常产于原生金矿或富金地质体的附近。原生金成矿带或化探异常区是寻找该类矿床的有利远景区。滇西富碱斑岩带是重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根据已知矿床地质特征、岩体成矿微量元素丰度值以及该带气候特点分析,滇西富碱斑岩带不仅是重要的原生金金属成矿带,也是重要的具有很大找矿前景的次生红土型金矿的成矿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15.
红土型铝土矿是加纳共和国铝土矿资源的主要矿床类型。阿瓦索铝土矿床产于西非克拉通古元古界比理姆岩系(泥板岩类)的表层红土中,是典型的红土型铝土矿。通过分析阿瓦索铝土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以及矿石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发现,铝土矿石的化学组分以Al_2O_3、SiO_2、TFe_2O_3为主,TiO_2次之,碱金属元素含量极低;风化过程中Zr、Hf、Nb、Ta等微量元素含量稳定;Cr—Ni关系图显示比理姆岩系为铝土矿的矿源岩,三水铝石主要由比理姆岩系中的黏土矿物经过风化淋滤形成,表层铝土矿在后期风化和红土化作用下结构构造发生一定的变化,铁氧化成以赤铁矿为主的铁壳,最终形成一个大型的红土型铝土矿。  相似文献   

16.
红土型镍矿占世界上镍矿总储量的85%。近年来,红土型镍矿床找矿勘查工作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较详细地总结了红土型镍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红土型镍矿床的矿化类型和成矿条件,并归纳出红土型镍矿床7个方面的关键找矿标志。红土型镍矿床按其成分和内部结构不同可分为褐铁矿带、粘土带、腐岩带及风化基岩带。根据不同带内镍矿化特征和载镍矿物特征,又可将红土型镍矿化分为硅酸盐型、粘土型和氧化物型3类。红土型镍矿床形成条件分析显示,富镍超基性岩是其形成的物质条件,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是其形成的风化营力条件,地形-地貌和构造组合为镍元素活化-淋滤-沉积提供了通道和赋存空间,良好的物理化学条件提供了内在的成矿动力,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为其形成后的保存提供保障。红土型镍矿床的关键找矿标志主要有富镍超基性岩发育的构造位置、风化壳发育、岩性为超基性岩、有利的地形-地貌、遥感-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异常区。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地区红土型镍矿分布较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该类矿床产于超基性岩带顶部红土型风化壳内,矿石多为含镍的褐铁矿化黏土,其产出规模、分布范围和品位高低与原岩类型、气候变化、地形地貌和构造条件关系密切。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超基性岩体,是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风化-淋滤-淀积的产物,矿石的矿物组分与风化土的矿物组分大体一致,属黏土硅酸盐镍矿床。本文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分布规律初步研究,总结出了该类矿区找矿标志及成矿规律,对寻找红土型镍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贵州红土型金矿的成矿与找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红土型金矿的分类,以典型矿床实例简要介绍了贵州红土型金矿的特征。从大地构造环境、断裂构造、矿本、古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及红土层的发育与保存几方面对红土型金矿的成矿条件作了粗浅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类型金矿的综合找矿标志,有效的找矿方法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广西红土型金矿基本类型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瑞湖 《广西地质》2000,13(1):29-36
广西红土型金矿是9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新型金矿。文章通过对广西红色风化壳及红土型金矿分布的研究,依据含金红土类型及金矿源体矿化特征将全区红土型金矿划分为7种基本类型;并结合其成矿环境和控矿条件的剖析,认为广西红土型金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提出碳酸盐岩类、火山岩类及蚀变构造岩类红土型金矿是广西红土型金矿的主攻类型,主攻地区为桂西百色-平果、桂中横县-贵港、桂西南凭祥-崇左等地。  相似文献   

20.
何维基 《矿产与地质》1998,12(5):329-334
赣西红土层分布广泛,红土风化壳具有典型的红土剖面特征,红土型金矿主要形成于杂色粘土带中,分为蛇屋山式和大坊式两类。矿体呈线型—面型分布,以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较平缓。矿石构造为土状、花斑状、角砾状,矿床规模小—中型。通过分析红土型金矿构造地貌条件与红土风化壳、含金矿源体、卡林型金矿的关系,认为在萍乐坳陷带中成矿条件较好,含金矿质来源丰富,构造相对稳定,地貌多低山丘陵,对成矿有利。并指出萍乐坳陷带中与卡林型金矿母岩风化有关形成的红土区是寻找红土型金矿最有利的地区,认为赣西红土型金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