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土地利用综合改革的内容土地利用综合改革是指城镇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农村耕地和乡村集体建设用地等"三块地"改革。我们要开展的"三块地"改革不同于国土资源部讲的农村"三块地"改革。国土资源部的"三块地"改革是指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中于农村土地,仅限于在全国33个试点县市开展,而我们的"三块地"改革还涵盖了城镇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将要在全省全面推开。  相似文献   

2.
<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解决城市发展"缺地"和乡村发展"缺钱"的两难问题的解决措施,在优化配置城乡土地,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贵州省城乡建设不断发展,尤其是快速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下,城镇发展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城市用地在当前存量的情况下逐渐显得紧张,相对而言,农村建  相似文献   

3.
今年1月,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乡村旅游已明确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也预示着乡村旅游将成为今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领域。土地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载体,要发展乡村旅游,激活乡村发展的动力,实施乡村旅游用地的合理利用、规划和保护势在必行。一、乡村旅游用地的特性(一)用途的多功能性关于旅游用地的定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没有明确提及,只对“风景名胜用地”的含义进行了明确:“指风景名胜景点(包括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革命遗址、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的管理机构,以及旅游服务设施的建筑用地。”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随着一宗建设用地的开始征收,投资3000万元的河南省淮阳龙湖地质博物馆落地。据悉,该项目属于龙湖省级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淮阳龙湖地质公园于2014年4月3日批准,获得建设资格。2016年11月16日,经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专家组评审,该公园被确定为省级地质公园。项目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境内,总面积1200多公顷,由太昊陵景区、陈州故城景区、柳湖景区、东湖景区、南坛湖景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北流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实践工作及阶段性成效,结合北流市的乡村发展状况,进而分析探讨改革进程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影响,认为:北流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促进了城乡之间产业要素的流动与组合,促进了乡村产业结构体系的构建,促进了乡村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提高了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既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2015年3月,广西北流市成为首批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而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逐步统筹协调推进。北流市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特征、区域发展现状,积极实践探索,以商住用地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下简称"农地入市"),启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点用地是非农业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对稳定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农村宅基用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龙居镇国土资源所对全镇有代表性的8个村庄的农村宅基用地问题进行了调研。1农村宅基用地现状龙居镇地处东营市东营区西部,西临黄河,东与史口镇、西范镇接壤,北与垦利县董集乡、郝家镇相邻,南与博兴县的纯化、乔庄两乡相连,全镇共有55个行政村,乡村人口35582人,乡村户8242户。据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89…  相似文献   

8.
<正>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建成美丽宜居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后,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规划》围绕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对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优化城乡用地布局作出了科学部署,旨在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改善农村人  相似文献   

9.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原国土资源部会同原农业部先后两次制定下发设施农业用地文件,在用地地类划分、用地规模、用地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经营性建设用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对于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以下简称"三块地"改革),是我国创新农村土地权益实现机制、引导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改革安排。2015年3月,广西北流被确定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首批15个试点地区之一,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  相似文献   

12.
正温岭市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人均耕地仅为0.44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面对乡村用地碎片化、无序化、低散化掣肘乡村振兴的瓶颈之限和制约温岭建设的发展之困,该市创新实践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探索出全域改造、"飞地"整合、万亩农田提质等新模式,全域优化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城乡融合、产业集聚、农业提质,全力打造"温岭样板"。截至目前,全市共推进村庄整治、"二改一还"、低效用地再开发、废弃矿治理等"四大行动"14个  相似文献   

13.
集体建设用地是农村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农民建造住宅的物质保障,也是农村发展非农经济以及兴建乡村公共设施和兴办乡村公益事业的基本物质要素。集体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对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法律意义上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主要是指法定主体依法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后将该使用权以一定方式进行处分,使其主体发生变化。其流转行为主要在土地二级市场进行,实质上是使用权主体的变动。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修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工作的开展,研究探索如何以建设用地储备的方式大力推进、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资产,对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提升村集体、农民参与市场经济意愿和自我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广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阶段性成果,分析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完善全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的相关工作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以来,江西省新余市国土资源局采取"五个一"举措,推动全市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工作有序开展。下发一个规范文件。为规范有序开展"增减挂钩"工作,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提供用地和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重要批示精神,推进"四好农村路"顺利建设,有力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2月27日,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建军到北海市合浦县星岛湖镇调研,了解"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寻求破解乡村振兴用地保障难题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成为全省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试点县后,遂平县委县政府立即着手开展调研,摸清家底,发掘优势,确立了以改革城镇规划建设用地管理利用方式为突破、实现土地利用管理方式转变,以改革农村耕地管理利用方式为抓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乡村建设用地为支点助推全县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创新思路。坚持节约集约,推进城镇规划区内建设用地改革在城镇规划区建设用地改革中,我们紧紧把握"钱""地"两个要素,统筹运  相似文献   

18.
<正>为更好的推进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金普新区近日组织了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先后赴浙江省安吉县、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泸县和湖南省浏阳市等"三省四地",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宅基地改革、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等多项试点改革进行深入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严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探索建立收储制度,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建立农村建设用地收储制度,是落实国家创新发展理念,促进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能更有效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和住房保障权的同时,促进政府和市场有效结合,全面推进农村闲  相似文献   

20.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任务。当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谋得深一层来谋划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全省上下正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在现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农业、建设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对田水路林村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对高标准农田进行连片提质建设,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