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骏 《天文爱好者》2012,(10):44-47
星系是宇宙中最重要,最壮观的天体。每一个星系都包含着百万亿甚至万万亿颗恒星,它们靠引力束缚在一起,不能再空间自由运动。  相似文献   

2.
星系概说     
星系概说辛酉星系是宇宙的基本构件,其大部分可见质量是以恒星形式出现的。是恒星之间的引力吸引将星系保持为一个整体。在巨星系的外围可能存在着看不见的或隐藏着的质量。有许许多多外貌不同的星系,但从它们的照片看,基本上可分为旋涡星系和椭圆星系两大类,还有一些...  相似文献   

3.
我们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是1O~12万光年,对我们来说,这样的尺度已经大得很难想象了。与银河系比起来,星系团的大小简直就是超乎想象。星系团通常包含成百上千个星系,它们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其尺寸足有几千万光年。这些星系团是正在碰撞的星系和暗物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暗物质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既不发光也不反射光,所以我们无法直接探测到它们的存在。探测极其遥远星系团的质量分布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相似文献   

4.
新闻速递     
《天文爱好者》2020,(2):11-16
郭守敬望远镜助力致密星系群研究根据现代标准冷暗物质宇宙学,宇宙的结构是等级成团式的。星系是恒星的集合,相邻的星系在引力作用下慢慢聚集起来,又形成了星系团、星系群等,并逐渐形成更大尺度的结构。比如,我们的银河系就位于一个被称为本星系群的星系群中。而致密星系群中星系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它们是研究星系并合和演化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5.
宇宙画廊     
长蛇星系团 图片来自NASAAPOD,http://apod.nasa.gov/apod/mage/1205/20120330AC0106042L9-81au960:jpg 恒星组成的系统叫作星系,星系也会组成更大的系统,比如位于长蛇座天区的附近,就有一个著名的星系团——长蛇星系团。它就好像一个西瓜,星系是其中的西瓜籽,稀薄的星系际物质和星际气体好比西瓜瓤。不过,星系团并不是静止的,星系之间虽然因为引力作用聚集在一起,但仍然保持快速运行,它们的周围还聚集着众多的暗物质。  相似文献   

6.
2003年至今,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16颗正在逃离银河系的恒星。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可能是其背后的“元凶”。有一些恒星正在银河系中加速,它们的方向是更为广袤的星系际空间。由于它们运动的速度实在太快,银河系的引力也无法“挽留”住它们。也就是在2003年,天文学家才第一次发现了这些超高速的天体。然而几十年前理论学家就预言了它们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两个不起眼的星系在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但时至今日仍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距离地球约6000万光年之外——至少有一些天文学家的结论如此,有一对奇特的星系正在引发一场宇宙学骚动。分别被称为NGC 1052-DF2和NGC 1052-DF4,后文简称为DF2和DF4,它们所包含的恒星数量远远少于常见的星系。然而,让天文学家咋舌的并非它们缺少恒星,而是这两个星系似乎不包含暗物质,但暗物质占据着宇宙物质组成的85%。  相似文献   

8.
宇宙奇观:星系碰撞李良由太阳系空间探测研究知道,小行星撞击行星、善星撞日(及行星)等是一种客观现象。有人不禁提问,由上千亿颗恒星组成的星系是否会发生碰撞呢?在十几年前,许多天文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这是因为星系之间距离非常遥远,简直不能想像它们会发生碰...  相似文献   

9.
一个英美天文学家小组在大爆炸之后几亿年形成的一个遥远星系中,观测到正在发生的恒星形成过程。这些来自剑桥大学和卡内基天文台的天文学家用几台望远镜发现了一个有氢特征辐射的星系,表明那里正在形成新的恒星。  相似文献   

10.
宇宙信息     
ISO发现星系形成的黄金年代  由欧洲空间局红外空间天文台(ISO)承担的“深空巡天”(DeepSur vey)揭示 ,星系是在大约 1 0 0亿年前所谓星系形成的黄金年代诞生的。他们进一步证实了 1 999年宣布的结果 ,即这些年轻星系比以前认为的要活跃 ,正在生成许多新的恒星。ISO的资料已经揭示了 1 0 0 0多个非常活跃的星系 ,在那里正在发生大规模的恒星形成。虽然它们的距离还无法确定 ,但欧洲天文学家相信他们正在回眸宇宙大约是现在年龄三分之二时的情景。意大利天文学家法达说 ,其中许多星系已被光学望远镜观测到了 ,但实际上…  相似文献   

11.
题图说明:一个新发现的黑洞潜伏在一个年轻且拥有大量恒星的星系中心:美国宇航局斯必泽空间望远镜曾发现了两个类似的遥远天体。它们是周遭没有尘埃的类星体。  相似文献   

12.
大约100年以前,埃德温·哈勃的两个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首先,他第一次测定了仙女星系的距离,这一距离远远超过了银河系恒星分布的边界,人们这才发现拥有上千亿颗恒星的银河系也不过是宇宙众多“星系岛”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主并合星系对是研究星系同时受到本身与外部环境影响的绝佳实验对象,而星系恒星形成率的变化可以示踪这些影响产生的作用.星系的恒星质量、星系对之间的投影距离与相对倾角都是影响恒星形成率的几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更大恒星质量星系倾向于有更大的恒星形成率增幅,相对倾角接近平行的星系同样趋于有更大的恒星形成率增幅,而投影距离在研究范围内与恒星形成率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传统理论认为,古老恒星形成的球状星团都是在较大的星系附近。然而,天文学家最近发现的球状星团并非如此。 美国和英国的一个天文学家小组在哈勃空间望远镜和凯克天文台拍摄的图像中发现一群距地球4亿光年远的大星系里面的球状星团。 按说球状星团应该在较大星系的引力范围里找  相似文献   

15.
在上期的“星系分类漫谈”一文中,我们讲到了星系的分类,使我们对星系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要想进一步了解星系,并进一步学习研究它们,就需要知道它们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恒星。  相似文献   

16.
极红天体(EROs)是指利用光学和近红外两个波段的色指数(如I-K4 mag)挑选出来的一类星系。研究表明极红天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大量尘埃红化的高红移恒星形成星系,主要是较年轻的旋涡或不规则星系,有恒星正在形成,称为DGs;另一类是由年老星族(≥1 Ga)主导的高红移椭圆星系,基本上没有或仅有弱的恒星形成,简称为OGs。极红天体中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星系,很可能是近邻大质量星系的前身星系,只是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形成历史。介绍了不同类型极红天体的各种物理性质的研究进展,如形态和结构、光谱特征、成团性、红移分布和星系计数等,以及阐述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夏夜仰望星空,那传说中将牛郎织女分开的天河分外引人注目。我们知道,事实上它并不是一条河,而是一个由引力维系的庞大恒星系统,也就是常说的银河系。茫茫宇宙中存在着很多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统,称为星系。离我们最近的大星系——M 31(常称为仙女座星云)距离我们230万光年,在肉眼看来,就像是天上模糊的光斑,而银河系内部的发光气体云在我们肉眼看来也是模糊的光斑。过去人们不知道天上除了星星还有星系,以为那些光斑都是云状的发光物,因而称呼它们为星云。直到上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哈勃证明了旋涡“星云”其实是独立的河外星系。此后人类发现了不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在1993年3月28日之前发现的899颗超新星(SNe)的样本.其中277颗SNe被用来研究超新星在其母星系中的径向分布.我们研究了四个星系样本中超新星在产生单个超新星(称为一般超新星)的星系及在产生多个超新星(称为多重超新星)的星系中的径向分布.这四个星系样本为:总旋涡星系样本,Sb~SbC星系样本,SC星系样本,Sc~Sd星系样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一多重超新星比一般超新星在其母星系中具有更集中于星系核心(大多数恒星形成发生的地方)的倾向,说明星系中心的恒星形成活动会影响多重超新星事件的发生从而影响超新星的频率分布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用深度神经网络代替快速傅里叶变换法求解无碰撞引力N体数值模拟方法PM-Tree(Partical Mesh Tree)中的势能,以提升PM-Tree方法的效率,验证深度学习方法加速无碰撞引力N体数值模拟的可行性.无碰撞引力N体数值模拟对研究星系、暗物质晕以及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意义.无碰撞引力N体数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十三个星系的旋转曲线数据,对Mofat不对称引力理论中的两个宇宙普适常数r0,L0进行了检验与讨论,发现在原来假定下,这两个常数的离散程度很大.如果摒弃所有星系质光比都为3的假定,重新确定r0,L0的值并调整星系质光比的值,则可与观测数据符合得较好,且调整后的星系质光比的值沿着哈勃序列有减小的趋势.这符合许多人早就得到的结论,因而不对称引力理论在这个意义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