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987年10月19日至20日,国家地震局在武汉召开了由地震研究所研制完成的“定点形变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技术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赵仲和副研究员任主任,华中工学院陈耀奎副教授、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朱涵云助理研究员任副主任。会议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王国治处长主持。  相似文献   

2.
1900年10月17日——21日在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召开了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联合主办,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专业委员会成员,科技司领导,地震研究所领导、部分地震重点监测区省局领导、地壳形变观测(含重力)手段专业技术管理组代表、研讨会学术论文作者以及来自中科院测地所、国家测绘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地震报、地震出版社,《地壳形变与地震》编辑部的部分特邀专家共60余人。研讨会主要议程:一是审议“地壳形变监测整体规划”(征求意见稿);二是学术交流。地壳形变监测整体规划是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委托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和科技司联合制定的。提交大会审议的征求意见稿是今年8月邀请部分专家集中编写,科技司及有关同志汇总  相似文献   

3.
1985年3月25—26日,国家地震局领导来武汉在地震研究所主持召开了重力和激光实验室验收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付局长高文学、科技司司长陈鑫连、湖北省科委付主任崔建瑞和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武汉测绘学院等全国各地的同行专家以及本系统内的科技人员近五十名代表。  相似文献   

4.
由国家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学会联合召开的国家地震局第一次传感技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在武汉举行。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司长陈鑫连研究员和中国地震学会观测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副所长赖锡安副研究员出席了大会,并就传感技术对地震工作的重要意义及‘‘七五"期间传感技术的发展讲了话,出席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于1987年10月20日至21日在武汉召开了“定点形变数据库及信息处理系统”技术鉴定会。地震研究所副所长邵占英研究员主持会议。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中国船舶总公司第七研究院数字工程研究所王振宇总工程师担任,副主任分别由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天文大地系主任陶本藻教授、华中工学院陈耀奎副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一年五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国家地震局科研处在武汉召开了《中国活动构造典型卫星影象集》审定会和《1:20万唐山地震震害图》评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各有关直属单位和省(区)地震局的领导同志和代表,武汉测绘学院、湖北省测绘局、武汉地质学院、湖北省地质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  相似文献   

7.
1982年4月6日至8日,国家地震局科研处在武昌召开了由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编绘的《1976年唐山地震震害图(1:20万)》审定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所,河北省地理所、河北省测绘局、湖北省测绘局、武汉测绘学院及其国家地震局直属的有关单位等共二十个单位。代表共26人。 会议听取了地震研究所作的编图报告,同时介绍了1981年5月初审会议的评审意见,并对首次会议所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地震局(83)震科字104号文和1983年10月成都会议的精神,1984年5月16日至22日在武汉召开了跨断层地形变清理攻关第二课题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包括特邀代表)30人,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王国治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交流、汇总、验收各典型台站前阶段自我清理成果。通过交流、验收,普遍认为这次成果清理比较有系统,达到了主持单位提出的要求。在讨论过程中,大家还对当前跨断层典型  相似文献   

9.
2000年9月17日至21日在武汉召开了高精度GPS观测资料处理、解释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和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联合主办、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承办、武汉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协办的。到会代表共76人,分别来自中国地震局系统的地震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分析预报中心、福建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系统的上海天文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物理所;解放军总参系统的西安测绘研究所、信息工程大学;高等学校中的同济大学、华中…  相似文献   

10.
国家地震局于一九八一年三月廿日至廿三日在武汉召开了JCY—3型精密激光测距仪(下称:JCY—3)技术鉴定会。会议邀请了五十五个单位的七十余名代表出席。会议领导小组由我国测量和电磁波测距方面的著名专家及有关的负责同志六人组成。他们是武汉测绘学院院长纪增爵教授、清华大学储钟瑞教授,七机部450工程办公室刘闿付研究员、地震研究所曾广梁研究员、郭惠申研究员和国家地震局科研处陈鑫连处长。  相似文献   

11.
受国家测绘局人事教育劳动司委托,国家测绘局继续教育中心承担了研究和编制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继续教育科目指南(以下简称科目指南)工作.国家测绘局教育处、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有关专家参加了该项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发展我国自己的民族地理信息产业,致力于国产GIS基础软件的开发,1993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组建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简称GIS研究中心),该中心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李德仁教授直接领导,其宗旨是:开发国产、有自主版权的GIS基础软件。  相似文献   

13.
郭仁忠,男,1956年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县,1978年2月考入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1981年考取该校硕土学位研究生,1984年获硕士学位,1990年获法国Franche—Comte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测绘学博士后研究。现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土地科学学院副院长,并兼任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国际地图学协会教育与培训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一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4.
袁修孝 男,出生于1963年12月,湖北省阳新县人.1994年6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袁修孝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年年超额完成校、系交给的各项任务.先后主讲过3门课程,多次指导留学生的实习、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并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等,教学效果良好.同时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测绘科技发展基金、“八五”科技攻关、国象自然科学基金、湖北  相似文献   

15.
李辉 ,四川人 ,1 982年毕业于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同年 9月考入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 ,1 985年毕业。毕业后留在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重力与固体潮研究室工作至今。 1 993年 1 0月作为访问学者被派往日本京都大学访问进修学习。 1 996年被遴选为国家地震局跨世纪人才培养对象。 1 999年获湖北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现为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83年11月15日至17日在武昌召开了由总参测绘局,总参测绘研究所,国家测绘局研究所,武汉测绘学院、船舶工业工司709所以及参加程序生产试验的湖北省测绘局、湖北省测绘队等二十多个单位的三十多名代表;对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编制的“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Fortran语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国家地震局(89)震发科字第312号文件精神,为全国定点形变连续观测台站从1987年元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修订的《地倾斜台站观测规范》作好业务技术上的准备,地震研究所按局(86)震科字第111号文件于9月20~24日在上海举办了一期《地倾斜台观测规范》 (下称《规范》)研讨班。参加研讨班的代表来自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综合计划  相似文献   

18.
为了长期法定保存我国优质倾斜固体潮台站的观测资料,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在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的领导下,由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一室牵头,有泰安、乾县、易门三个地震台参加的《中国部分地倾斜台站观测资料汇编》——水平摆倾斜仪部分(泰安台、乾县  相似文献   

19.
招标投标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一种市场运作的方式和商品交易行为。在测绘市场管理不断规范的条件下,测绘项目实行招标投标竞争方式进行交易,已为业内人士所接受。 本论文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七日至十八日,湖北省地震学会在武昌召开成立大会。与会者来自全省地震系统、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和地质、勘测、城建部门,代表和特邀代表共八十余人。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和科技监测司司长、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陈鑫连以及湖北省科委、省科协、武汉市政府、市科委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武汉地质学院院长赵鹏大和省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