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质雷达技术在某铁路隧道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利锋 《福建地质》2010,29(3):260-263
地质雷达作为一种数据质量好、抗干扰性强和准确高效的先进技术在铁路隧道质量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福建省某铁路隧道工程质量检测实例,介绍地质雷达的探测原理,阐述地质雷达技术在隧道衬砌、仰拱等部件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介绍了应用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对一些典型的隧道衬砌检测的地质雷达图像作出了解释,这些图象直观反映出隧道衬砌厚度、空洞及破碎带的分布特征等,在隧道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质雷达探测工程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中明  丁强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Z1):182-184
地质雷达(GPR)探测技术在浅层地质勘探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文章针对消除干扰的方法、关于防空洞探测、关于公路路面检测和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地下岩溶探测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分析总结了隧道衬砌存在的常见问题及缺陷在雷达图像中的显现特征,并将探测结果与实际地质概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探地雷达能够对隧道衬砌实施连续扫描,获得形象直观的探测图像,利用探地雷达检测公路隧道衬砌,具有无损、快速、广泛、精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余中明  丁强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10):182-184
地质雷达(GPR)探测技术在浅层地质勘探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文章针对消除干扰的方法、关于防空洞探测、关于公路路面检测和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地下岩溶探测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隧道衬砌病害地质雷达探测正演模拟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尧  李术才  徐磊  刘斌  林春金  张凤凯  杨磊 《岩土力学》2016,37(12):3627-3634
国内大多数隧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其中诸如衬砌开裂、不密实、含有空洞和渗漏水等衬砌病害是隧道最常见的病害类型,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地质雷达(GPR)可以用来对隧道衬砌病害进行快速无损探测,但对于衬砌病害的解译十分依赖于探测人员的经验,很容易造成误判和漏判。因此,对隧道衬砌病害进行分类,并针对典型衬砌病害类型进行建模,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衬砌病害模型进行地质雷达探测正演模拟,针对衬砌渗漏水和存在钢筋干扰等特殊情况,通过频谱分析对病害进行了定量识别,总结出典型衬砌病害的地质雷达探测解释准则,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衬砌病害进行了推断和解译。结果验证了衬砌病害地质雷达探测正演模拟和解释准则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衬砌质量中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简要地介绍了地质雷达探测原理及运用其对隧道衬砌质量进行检测时,在现场数据采集及资料处理分析不同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质雷达快速检测运营公路隧道隐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评价运行多年隧道的衬砌质量,查找隐患,开展了拱顶的地质雷达无损快速检测。在雷达波形剖面图上分析空洞、不密实异常,推断出大量隐患。物探成果经过开凿验证,证明其隐患定位成功率在85%以上。地质雷达快速检测方法为隧道病害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隧道施工完成后用常规方法很难对衬砌质量做出系统评价,地质雷达利用超高频脉冲电磁波探测目标介质的介电常数,很容易掌握砼衬砌结构的厚度、衬砌周围回填及空隙情况,围岩断层裂隙构造情况等,为工程技术评价提供依据。文章以实例,介绍了利用地质雷达对隧道进行检测所使用的仪器、工作参数及地质雷达资料处理解释步骤,并通过对几幅典型雷达图像进行分析介绍了不同异常结构在雷达剖面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在铁路、公路和水电站等项目的建设中,隧道、地下洞室工程通常是最为重要的工程.探地雷达作为一种快速、高效、高分辨率的无损探测技术,已在隧道衬砌厚度检测中得到推广和应用.这里介绍了探地雷达检测方法的工作原理,应用于隧道衬砌厚度检测时的测线布置,以及反射信号的形成过程,并讨论了应该如何结合地质、设计、施工资料对隧道衬砌结构层位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11.
这里基于某铁路隧道仰拱400MHz天线探地雷达的实际采集数据,采用Radan7软件处理方法所检测的缺陷结果,与施工单位及相关质量控制单位所组织的破检验证完全相符。通过对检测缺陷展开全面分析与解释,为隧道缺陷检测提供了依据和方法,将其应用于该工区后续隧道施工和隧道缺陷的检测处理与解释,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质雷达在隧道初衬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喻军  刘松玉  童立元 《岩土力学》2008,29(Z1):303-306
运用无损检测,对隧道初衬进行快捷、准确、有效地检测是现代隧道建设的重要部分。虽然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中使用较长时间,但操作人员经验不足,导致不能对采集的图象进行准确的判断。以山东青―莱高速公路隧道初衬检测为例,系统地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原理和常见图像的识别判断,如空洞、不密实、衬砌厚度,锚杆、钢筋网和钢拱架间距。可以为操作人员积累经验和提供借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上论证了探地雷达探测时模型边界对数据采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隧道衬砌内空洞的物理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三维探测,实现了探地雷达三维探测数据的可视化;分析了方形空洞在不同显示剖面上的图谱特征,在分析CL4多小波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多小波预处理的必要性及对CL4多小波进行了平衡化处理,运用Matlab编程实现了CL4平衡多小波阈值滤波算法,并与传统的基于傅立叶变换基础上的滤波效果进行比较。试验和滤波对比结果表明,三维探测能确定空洞大小、形态和位置,更加全面而细致地了解空洞的准确信息,提高雷达探测图谱解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可根据缺陷的分布位置及大小评估衬砌内空洞病害的危害程度。常规滤波和CL4平衡多小波滤波均可清晰地分辨出异常目标,但经多小波变换后目标特征得到了加强,同相轴更加清晰,噪声去除更彻底,信号保留更完整,图像变得更“干净”。三维探测的实现为隧道衬砌检测自动识别技术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对隧道质量检测工程及质量司法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地雷达在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应用探地雷达对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效果。测试结果表明,探地雷达能及时、快速地发现衬砌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为工程质检和评价提供依据,是一种能很好地对衬砌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测的无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隧道衬砌空洞探地雷达图谱正演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鸿飞  程效军  高攀  周鑫鑫 《岩土力学》2009,30(9):2810-2814
探地雷达作为一种高效、先进的无损检测设备,能够对隧道衬砌实施连续扫描,实时获得雷达图谱。然而,由于探地雷达在我国的应用时间还非常短暂以及雷达图谱的复杂性,隧道衬砌空洞探地雷达图谱的辨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据此,通过不同环境的试验得到空洞雷达图谱特征,并利用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衬砌空洞雷达图谱进行正演模拟。采用VC++语言编写探地雷达正演模拟程序,对隧道衬砌检测中常见的几种空洞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得出模拟波形和图谱,并与实测隧道衬砌空洞的探地雷达波形和图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图谱与实测结果相似,具有较明显的空洞特征。良好的结果也验证了二维时域有限差分法(2D-FDTD)正演模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地质雷达方法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铁路、公路和电站等项目的建设中,隧道隐蔽工程所占比例较大。为了严格控制隧道的施工质量,检测方法由传统的破检向无损检测转变,并对无损检测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探地雷达技术具有高效率、高分辨率和异常图像直观等突出优点,因此,该方法广泛应用于隧道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测中。这里从地质雷达方法原理出发,从理论上研究了电磁波在隧道衬砌内的传播规律、反射能力和基本雷达图像特征,并结合工程实例,总结了正确判识各类雷达异常的经验,提出了常用的反演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A composite tunnel lining system based on a sprayed waterproofing membrane combined with sprayed concrete is currently being considered for future Norwegian rail and road tunnels. Possible loading of the tunnel linings caused by water pressure is being investigated. This tunnel lining system consists of a waterproof membrane which, during application on the sprayed concrete lining, bonds mechanically to the sprayed concrete on either side. Hence, a continuous, sealing, and non-draining structure from the rock mass to the interior tunnel surface is formed in the walls and crown. Experiences from some successful recent projects with this lining system in Europe are reviewed. However, these experiences are not directly comparable to the Scandinavian hard rock tunnel lining approach, which utilizes a relatively thin sprayed and irregular concrete layer for permanent lining. When considering the sprayed membrane and sprayed concrete composite lining concept, introducing a partially sealing and undrained element in the lining, the experiences with the traditionally used lining systems in Norway need to be reconsidered and fully understood. A review of several hard rock tunnels with adverse conditions, in which the tunnel lining has been subject to load monitoring, shows that only very small loads in the tunnel linings occur. Recent investigations with in situ water pressure testing, including two sites with the composite sprayed membrane in a partially drained waterproof tunnel lining, are discussed. In a case with a cavern located in a hydraulically saturated rock mass subjected to approximately 8 bar hydrostatic pressure, a negative pressure gradient towards the tunnel lining has been measured.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from the Norwegian test sites indicate that no significant loading of the tunnel lining takes place in a hydraulically saturated rock when applying this composite waterproof tunnel lining in parts of the tunnel perime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