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汞  王德龙  王占丑  罗强 《探矿工程》2017,44(6):45-47,51
紫金山金铜矿矿产勘查中使用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钻进工艺,解决破碎地层、缺水地区钻探取样难、施工成本高的问题。介绍了机具的配套、钻进工艺流程及施工注意事项,特别是针对紫金山金铜矿区破碎、漏失地层,为提高钻进效率,采用正反循环2种潜孔锤钻进,获得了高的采样率,提高了施工效率,大幅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2.
苏敬达 《探矿工程》2021,48(12):38-42
在矿山勘查中,传统的岩心钻探技术存在成孔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而空气反循环钻探技术的施工效率高、成本较低。本文改进了空气反循环钻探技术的钻头和封隔套的流体构造,并将其应用到矿山勘查中。与传统岩心钻探技术相比,空气反循环钻探技术的钻进效率提高了70%~90%,成本降低了30%~50%,钻孔事故率降低了60%~70%,施工过程无泥浆污染,产生粉尘极少,实现了绿色勘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晓生 《地质学刊》2008,32(2):132-132
著名探矿工程专家,1923年3月11日出生于北京。1947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49年4月,在北平“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20世纪50年代,奔波于白云鄂博、铜官山、攀枝花等大型矿山,组织多工种综合勘探,做出重要贡献。鉴于当时我国探矿工程落后局面,领导人造金刚石小口径钻探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1985年获国家级一等奖;领导、研究推广定向钻探、绳索取心钻探、空气钻探、反循环钻探、  相似文献   

4.
双管壁气举反循环钻探在地质勘探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通过西澳大利亚某层状铁矿勘探实践,将反循环钻探和传统的机械岩心钻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反循环钻探具有时效高、成本低的优点;由于没有专门的反循环钻探规范,参照国内岩心钻探六项指标发现,反循环钻探的采取率、弯曲度测量、孔深验证难以量化,简易水文观测难以达到要求;地质工作上反循环钻探不能直接划定地层单元的深度、厚度,不能测量单孔产状,部分岩性不能准确厘定;在找矿效果上,反循环钻探的样品有一定的贫化现象,但对矿体稳定、可采厚度大的层状铁矿体的圈定与取心钻效果一样。  相似文献   

5.
我队与勘探技术研究所协作,进行了多工艺空气钻进技术开发研究项目中的SJDC-300型多功能水文水井钻机生产试验。其中于1990年7月,在某金矿ZK501孔进行了空气双管反循环连续取样(CSR)钻探工艺的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的紫金山铜金矿床是我国大陆发现的首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具有"上金下铜"的垂直矿化分带特征。金矿体之下为垂直厚度超过1000米的巨大铜矿体,铜矿石以蓝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明矾石矿物组合为主,铜矿物种类多样化。1铜矿物的种类在紫金山铜金矿区内铜矿物种类丰富,目前  相似文献   

7.
横田矿山位于日本福岛县大沼郡金山町横田,距会津若松市44公里。横田矿山由本山、浜子、钝子三个矿床组成,前两者又分为上部矿体和下部矿体。这些矿体均埋藏较浅,统称为浅部矿体。横田矿山自1955年开始工作,至1967年为止,勘探和开采工作只局限于这些浅部矿体。自1969年以后,经过三年的深部勘探工作,在原有浅部矿体的下部,即在200~400米深度内,发现了新的矿体(深部矿体),仅铜矿  相似文献   

8.
潘光松  胡桂明  向群  林芳 《贵州地质》2014,31(3):190-194
者桑金矿地表氧化矿已基本采完,现面临寻找接替资源,维持矿山生产的难题.矿山对深部原生矿未做工作,最近在进行生产勘探时有少量深部钻孔发现原生矿,矿体受北东向断裂和侵入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控制;金矿化与基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原生矿的发现提供了深部找矿线索,本文试图从分析金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入手,探索该矿的控矿条件及指出下步找矿方向,为矿山可持续发展、寻找金资源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钻进,是国外七十年代初推出的一项先进钻探技术,发展到七十年代末,其钻探设备、钻具和钻头均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并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对于非固结地层的勘探具有效率高、地层代表性真实、成本低的优点,因而在砂矿勘探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目前砂金勘探基本上沿用了班加钻的工艺,设备方面主要是将人力提拉吊锤和回转套管改为机械化  相似文献   

10.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6):F0002-F0002
刘广志,男,中国工程院院士,探矿工程学家。1923年3月11日生于北京。抗战时期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1947年6月在天津北洋大学采矿工程系毕业。刘广志院士从事探矿工程事业60年,涉足于石油、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钻探、掘进工程,是新中国勘探工程的主要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他奔波于白云鄂博、铜官山、攀枝花等大型矿山,组织多工种综合勘探。他积极倡导人造金刚石小口径钻探配套技术研究,领导推广定向钻探、绳索取心钻探、空气钻探、反循环钻探、孔底动力机钻探五大技术,使我国钻探工程技术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1.
全孔反循环中心取样钻进设备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气动贯通式潜孔锤与双壁钻杆及专门研制的反循环钻头(获国家发明专利)配套使用,可实现反循环连续取心(样)钻进新工艺,连续获取的岩样采取率高,品质好,代表性强。经复杂地层金矿、铜矿等矿区使用,钻进效率比普通钻进方法提高3倍,成本降低为原成本的1/8~1/5,有效解决了复杂地层矿床勘探和取心钻进难题。   相似文献   

12.
簸箕田1金矿属水银洞超大型金矿床重要组成部分.经近两年坑内钻探实施,新发现了赋存于龙潭组三段深部隐伏断裂F780控制的断控型矿体,目前经生产勘探探明黄金资源/储量4.95 t,该类矿体厚度大,品位富,为目前矿区的主要矿体.本文以大量钻探及坑道资料为主要依据,对矿段控矿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进行了分析,尤其对新发现的断控型...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国内外CSR取心技术的现状和所生产钻机的特点,为满足国内对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心)、冲击回转、定向钻进等多种高效钻探工艺对钻机的需要,从钻机整体结构设计、整体布局进行详细考量,采用质量可靠的液压件、动力机等外购件,摒弃传统钻机设计周期长、动力小、机械化程度低、对地形和钻探工艺适应性低等特点,研制出了一台高效、可靠、机械化程度较高的FD-600型全液压动力头式反循环取样钻机。在3次野外生产试验中充分体现出了优越性,可满足砂金勘探、工程施工等取心钻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矿体宏观特征、矿化富集规律、构造对矿体的影响等方面对小腊山金矿IAu矿体进行了探采地质评价,指出对矿体规模小,构造复杂的小型金矿床进行边探边采,探采结合是比较好的地质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5.
福建上杭县紫金山矿田是中国发现并保存较完整的浅成热液-斑岩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紫金山超大型高硫型金铜矿是该矿田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十多年基于短波红外光谱技术的勘查找矿应用示范,累积形成覆盖整个矿田的百万级短波红外光谱大数据库。文中通过对紫金山金铜矿床明矾石、叶腊石、高岭石类和云母族矿物的短波红外光谱数据的进行模拟计算,其结果与实际测得矿物全定量分析结果具备良好的相关性,能实现光谱的传统定性解译有效转化为定量解译,进而构建典型蚀变矿物的三维模型,实现与查明了厘米级精度的矿物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对紫金山金铜矿床的深部找矿预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栾川钼矿采空区钻探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栾川钼矿地质结构复杂、地下采空区交错纵横,采空区底板凹凸不平开孔困难,普通钻进容易造成钻孔偏斜的情况,为解决矿区面临的勘探技术难题,研究试验了以潜孔锤反循环钻探技术为核心,集成多种先进的钻探机具,采取人工造孔法、下套管导向法或实时控制参数法等钻探工艺,顺利在采空区底板打孔并钻穿多层采空区,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地质勘探空气反循环钻进技术找矿效果示范应用研究”项目在云南省大理州北衙金矿进行了对比试验。介绍了设备的选择、钻孔结构、钻进工艺、试验的技术指标、地质找矿效果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露天矿区空气钻孔作业存在的粉尘污染、岩矿心(样)丢失严重等问题。采用贯通式空气潜孔锤反循环钻进工艺在四川拉拉铜矿露天矿区进行了生产性试验,检验贯通式潜孔锤在露天矿区的钻进效率、粉尘控制以及岩心(样)采取率情况。试验共完成了3个试验孔,进尺483 m,平均钻进效率为8.83 m/h,岩心(样)总长度252.43 m,反循环效果良好,且不同的钻具组合对反循环形成效果无影响,试验现场无粉尘弥散现象。  相似文献   

19.
通过选取合适的钻探设备和合理的钻进参数,采用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工艺,在吉林省珲春金泉岗含金砾岩矿区施工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在岩矿样难以采取的含金砾岩地层中,采用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钻进工艺,其岩样采取率达98%以上,配合潜孔锤钻进工艺,在坚硬岩层中钻进,有效提高了钻探效率,降低了成本。介绍了施工设备、管材的配置及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钻探技术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