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长山镇辖11个行政村,7012人,是山东省最大的海岛镇。近年来,我们在实现“小康”以后,为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富裕型”目标,继续攀登新的高峰。199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达到4.9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2388元,人均储蓄余额1.4万元。1 发挥海岛优势,不断向海洋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砣矶镇后口村立足优势,把握机遇,大力实施以鲍鱼为主的多品种、多形式养殖一齐上的“捞金工程”,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全村多种形式养殖鲍鱼1 000多万个,累计投放海参苗80万头,虾夷贝苗2000多万个,发展筏式扇贝养殖200亩。1994年,全村集体拥有固定资产6000万元、比1990年增长10倍多;经济总收入达到8700万元,比1990年翻了两番多;实现利税1921万元,比1990年增长2.1倍;渔民人均分配4000  相似文献   

3.
以青岛红岛“蛤蜊节”为载体,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是青岛市城阳区推动渔民转产转业、促进渔民增收和渔区繁荣的一项重要举措。红岛“蛤蜊节”始于2004年,至今已举办4届,累计接待游客60.8万人,实现收入9500万元,当地居民人均增收2500元,其中第四届蛤蜊节举办的10天期间,共接待游客19.8万人,实现各项收入3700万元。同时,随着蛤蜊节的知名度和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海头镇充分发挥地处海州湾畔的沿海优势,坚持把建设“黄海潮头第一镇”和“苏北沿海第一镇”作为主攻目标,着力兴建“工业大镇、海洋强镇、旅游名镇、文化新镇”,经济与社会事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亿元,财政收入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呈现出崛起苏北、赶超苏南的强劲态势。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荣成市充分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水产资源,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大力引进外资,多领域、全方位、高效益地兴办合资企业,主动出击抢占国际大市场,努力构筑跨国经营的现代化大渔业新框架,促进了渔业经济高速高效发展。水产品产量、产值等10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4年雄居全国县(市)级首位。1994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6万吨,渔业总收入55亿元。  相似文献   

6.
渔业经济发展:2005年全国水产品总量5101.65万吨;水产品人均占有量39.02千克;渔业经济总产值达7619.07亿元;渔业产值达到4180.48亿元;渔业增加值2215.30亿元,约占农业增加值10%;全国水产品出口额78.9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渔民年人均收入5869元,比“九五”末增加11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立足海岛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创汇渔业,使渔业生产由传统封闭型向着外向、高效型发展,促进了海岛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1994年全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1万元,人均创汇542美元。  相似文献   

8.
“八五”期间,山东省荣成市积极推进现代化大渔业建设,使全市渔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95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2万吨,渔业总收入达到75亿元,分别是“七五”末的1.9倍和4.5倍。 1 强化宏观调控措施 为了保障现代化大渔业健康快速发展,荣成市在宏观调控上着重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 坚持荣成渔业模式荣成渔业模式就是渔业生产坚持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为主导地  相似文献   

9.
渔业是荣成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和主导产业。建市十年来,该市立足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富民兴荣”步伐,坚持以建设现代化大渔业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实施以养兴渔、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科技兴海、骨干带动等五大战略,加快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由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迈进,有力地促进了渔业经济持续、高效发展,各项主要指标连续17年位居全国县(市)级之首,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7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92万吨,水产品产值达到36.4亿元,渔业总收入  相似文献   

10.
1994年荣成市克服历史上罕见的风暴灾害,闯过道道难关,创出了又一个辉煌的丰收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6.1万吨,渔业总收入达到55亿元,分别比1993年增加4万吨、15亿元,增长5.6%和37.5%,提前一年完成“全市人均水产品产量1吨、渔业总收入突破  相似文献   

11.
长岛县南隍城村现有230户,800人。改革开放以来,村支部一班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使全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繁荣。199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200万元,比1978年增长80倍,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比1978年增长16倍,户均存款达到4万元。1 解放思想换脑筋,在提高班子带领群众奔富裕道路上下气力  相似文献   

12.
《海洋信息》1998,(11):14-15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海洋水产业持续稳步发展。1997年,全省海洋水产品总产量535.9万吨,海洋水产业总产值447.7亿元,海洋水产业增加值215.6亿元。1996年。全省海水养殖面积16.16万公顷,产量259.7万吨,首次超过了海洋捕捞产量,实现了以养殖为主的重大战略转变。威海、烟台两个沿海地级市和荣成、长岛等16个沿海县(市、区)的渔业产值在大农业中居第一位,全省沿海地区年收入超千万元、利税超百万元的渔业公司有120多家,其中年收入过亿元、纯收益过千万元的公司有60多家,海洋渔业已成了“海上山东”的主要产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以养为主”的方针指导下,青岛市水产养殖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999年全市水产养殖产量72.5万吨,产值33亿元,水产养殖在全市沿海地区致富奔小康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四、开发目标和战略 “九五”和2010年是我国实现“三步走”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温州市实施“海上温州”战略的关键时期。温州市“九五”和2010年渔业发展目标是:“九五”末,水产品总产量达60万吨,总产值60亿元,其中海洋捕捞40万吨,海水养殖17万吨,淡水养殖3万吨,至201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100万吨(其中海洋捕捞60万吨,海水养殖30万吨,淡水养殖10万吨)渔业  相似文献   

15.
“九五”以来,荣成市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把所有涉海产业纳入海洋经济大范畴,并将其作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1号工程”,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和战略导向,全力组织对海洋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从而极大地加速了全市海洋经济的集约化、多元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地方财源的中坚力量、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2001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20万t,海洋经济总收入近200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78.8亿元,海洋产业固定资产总值近90亿元,分别是…  相似文献   

16.
正"十二五"期间,山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面贯彻山东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重点,定向发力,全省海洋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预计2015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1万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57.1%;水产品总产量930万吨,比"十一五"末增长18.7%;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比  相似文献   

17.
张胜喜是广东省阳江县双鱼村的农民,全家六口人,三个劳动力。1982年5月,他创办了水产品加工厂,到1983年底,18个月中加工水产品近10万担,创产值73万元,获得利润4.6万元,交纳国家税金11.3万元。双鱼村地处沿海,盛产毛虾。每逢  相似文献   

18.
1991年,龙口市提出建设“海上龙口”的战略目标。几年来,围绕发展海洋经济,拓展“海上龙口”领域,龙口市渔业海洋局大做开发海洋国土这篇文章,走出了一条海上陆地同推进、三个产业齐发展的成功之路。截止1994年底,水产品总产量11.4万吨,总产值39 571万元,在全  相似文献   

19.
湛江海洋资源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海洋信息》2001,(3):26-28
湛江市包括5县(市)4区,人口657万,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海岸线长达1556公里,占广东省的46%,占全国的5%,人均岸线为全国人均岸线的10倍。湛江在全国沿海地级市中属海域面积最大、岸线系数最高的区域,海洋资源极其丰富,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湛江海洋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振兴湛江区域经济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1 湛江海洋资源分析 1.1 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0.
江地处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全市总面积1.25万平方千米,人口 675万。湛江三面环海,是我国最早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湛江海洋资源十分丰富,近十几年来,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湛江发展海洋经济的关键。 一、海洋资源优势 (1)海岸线长,港湾多,滩涂宽,渔场阔。湛江海岸线西起广西合浦县的英罗港,东至广东电白县的博贺港,五县(市)四区都临海,海岸线长达1556千米,占广东省海岸线总长的46%,人均海岸线为全国人均的1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