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隔离的直流不间断电源,其输出与其内部整流等电路是隔离开来的,从而可避免雷电经电源时损坏设备。本电源的主要特点:使用两个蓄电池,定时交替分别充电或向外供电;没有市电时,两个蓄电池都与充电电路脱开,并并联向外供电;设有蓄电池充电过充保护电路;以及蓄电池低压输出保护电路。现将电路(图1),及工作原理简介如下。IC3(4060)及其外围元件组成两个蓄电池交替充电/供电定时电路。C2、R10和R11组成4060的内部振荡器,4060的第3脚是第14级分频输出脚,前半周期输出低电平,后半周期输出高电平。当4060的第3脚低电平时,BG3…  相似文献   

2.
陈天彪  鲍文东 《气象》1996,22(5):1-2
引言由于220V交流市电时常停电,使台站的测风记录残缺不全。用干电池做备用电源,也不能保证测风资料连续完整;而且电池流出电解液会腐蚀仪器,污染环境,所以也不是理想的备用电源。为解决上述困扰气象台站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我们研制了一种蓄电池全自动浮充电器(以下简称浮充电器),不但解决了自动记录仪器的资料中断问题,而且还可以对蓄电池进行循环充电及浮充电,有完善的防过充电、欠电、过效电等保护功能。浮充电器由全自动蓄电池浮充电路及全密封免维护铅钙蓄电池两部分及电子钟等附属电路组成。1全自动蓄电池浮充电路1.1电路…  相似文献   

3.
对国家级自动气象站供电系统深入研究,通过对蓄电池充放电进行细微控制,设计报警电路、寿命检测电路和远程监控上位机软件系统,实时监测蓄电池状态,对蓄电池长期处于浮充状态致使其寿命缩减的设计缺陷进行改进。该系统采用Freescale高性能处理器和以AD8210为核心的高边电流检测电路,实时对分流电阻的微电流进行检测,及时阻止危害蓄电池使用寿命的过充和过放,通过声光报警电路和数据通信电路将交流电断电报警、蓄电池电压、使用寿命和充电间隔等信息传送到Labview编写的上位机软件,提醒观测员及时处理,同时配合RTC时钟模块,每3个月自动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维护,不仅有效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还解决了蓄电池充放电维护问题,减少了国家站备份蓄电池每两年更换造成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4.
姜明  史静  崔明  党岳  李文博 《气象科技》2019,47(3):413-419
针对天津市一种常见的CAWS600型区域自动气象站对其供电及功耗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对电池放电特性曲线的归一化处理,得到了针对12V38AH铅酸蓄电池的剩余容量估算方法,同时利用该站蓄电池工作电压的统计规律,提出了针对蓄电池工作电压的极值判定、时间/空间一致性质量控制方法,并对2017年逐10min观测数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文章提出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出蓄电池异常站点,针对2017年个站蓄电池持续放电情况可提前10d定位。  相似文献   

5.
T_(1000)型电传机信号断线故障时有发生,即把机器的信号插头接入电路就切断线路电流.取下信号插头,40mA线路电流正常. 发生这样的故障,首先应查SST_3电路板上的F_1、F_2、F_3和F_4.这是接在发报线和收报线上的四个过压放电器.正常时,用万用表测过压放电器是不通的.但由于线路电压过高或雷电等原因,过压放电器会放电接地.一旦火花放电后,过压放电器的接地电压降到大约10V的稳定值,从而保护线路  相似文献   

6.
着重介绍蓄电池维护现状、在线放电容量测试、离线电池测量,对维护蓄电池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方君  周萌  叶福銮 《气象科技》2012,40(5):763-765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区域自动气象站蓄电池存在过充电现象.过充电使蓄电池使用寿命严重缩短,导致自动站无法正常运行.通过自行研制的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在端电压达到蓄电池上限值时停止充电,能有效解决蓄电池过充现象,起到保护蓄电池的作用.保护器只用太阳能电池的电能而不用蓄电池的电能,无光照(无须保护)时自动停止工作,最大限度地延长采集器工作时间;控制器可即插即用,无须改动采集器中的任何接线,从而保证了区域站的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张曼  范雪波  李林  常晨 《干旱气象》2013,(4):831-834
为提高自动气象站蓄电池的维护效率,本文将预测性维护引入气象保障领域,通过对蓄电池预测性维护的技术要点、测试方案及流程等的介绍,选取3种不同劣化程度的蓄电池依次进行离线状态测试、浮充状态测试以及放电测试,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初步给出了蓄电池预测性维护监测系统的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在浮充状态下,监测系统电压和内阻的测试精度良好,能够很好地测试出蓄电池在不同健康状况下的电压与内阻值,即对报废电池、具有一定劣化程度电池和新电池的测试数据存在显著差别,在自动气象站蓄电池预测性维护中可利用浮充状态下测得的内阻数据对蓄电池劣化程度进行有效判别。  相似文献   

9.
根据气体放电管和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保护特性,合理选择退耦元件参数,实现多级SPD间的能量配合,并结合光纤的保护性能设计RS-232接口的保护电路.最后利用雷电冲击试验平台LST-6kV/3 kA、ICGS冲击平台以及DF1641C函数发生器对保护电路进行实验,以验证设计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加上保护器件后,通信端口的抗雷电过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加入该保护电路以后基本不会对原电路产生插入损耗.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气象观测设备中蓄电池电量的在线检测装置几乎空白的现象,综合运用蓄电池的交流注入法检测、物联网等技术,电池两端注入交流横流信号,通过蓄电池的相位角和内阻计算蓄电池电量,在实际应用中对检测流程进行了实验和改进,增加了Kalman滤波降低干扰,实现了蓄电池电量的可靠直接在线测量。并根据此方法给出了硬件电路的具体实现,在实际业务中进行了应用,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准确性、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陈忠勇  程昌玉  李力 《气象科技》2014,42(6):969-972
详细讨论了放电触发控制器3A11组件的电路工作情况,对其电子线路组成部分和检测保护功能做了分析探讨,提供了相应的电路工作框图和功能子框图,叙述了关键点波形的测试方法,以表格形式介绍了各工作点相关的调整方法,理清了触发控制信号、保护信号与采样反馈信号的相互关系,结合相关报警信息和功能分析,探讨了基本维修思路并有相关案例分析,总结了快速有效的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在高频电话直流稳压电源上加装过压保护电路和600mA恒流充电电路,解决了大功率调整管击穿短路和给电瓶进行慢充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瑞林 《气象科技》2006,34(Z1):69-72
讨论了大功率UPS使用的阀控铅酸蓄(VRLA)电池组的原理、结构、运行状况,以及影响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各种因素,分析了现行电池故障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说明了通过核对性放电检测电池组后备荷电容量的必要性,根据理论计算对蓄电池组进行科学的维护与检测,随时掌握各项指标与重要数据,结合实际详尽介绍了电池组数据检测、容量测试技术的应用、日常维护管理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关于使用提前放电避雷针是否可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护范围计算法的进程、提前放电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法、防雷设计规范等方面对使用提前放电避雷针的可性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1UPS逆变时间短,达不到相应要求UPS逆变工作时间和蓄电池的容量(电池的安时数)有直接关系。自动站供电SUA1000UXI-CH UPS配四节65Ah Panasonic电池为自动站计算机供电,正常情况逆变时间应为满负载4小时。出现上述情况,可能有以下原因。1.1一般是由于蓄电池使用时间过长(达到2年以上)引起的,解决办法是更换蓄电池。1.2可能是电池充放电管理不好,一直处在充电状态,没有定期放电造成的,解决办法是重新调整充放电参数(见APC主机参数调整中的充放电参数调整)。  相似文献   

16.
本介绍了铅酸蓄电池自行放电和硫化的原因,并为台站工作人员的日常实用和维护提出了一些建议,对提高台站人员对钱酸蓄电池的理论认识和维护水平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4年3月19日07:30巡视自动气象站仪器时,发现蜂鸣器每隔一分钟鸣叫一次,表明仪器或采集系统不正常.检查自动站数据存储情况,当日05~07时气压缺测,其他要素显示采集正常.经检查发现,由于ZQZ电源保险丝烧断,引起电源箱中的蓄电池过放电,致使气压传感器缺测.更换保险丝后,采集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WD12—10型充电稳压电源是七一一厂生产的20W和25W无线电话机的配套电源。使用该电源对蓄电池充电时,经常出现充电指示发光管熄灭、充电晶体管过热烧坏等故障。电源的充电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造成电路损坏的主  相似文献   

19.
与一般防雷技术标准对单体建构筑物防雷的要求不同,提出了区域防雷的概念和设计方法,突出了对保护区域雷电活动路径直击雷的拦截作用,并根据闪电定位观测和研究的成果,明确了雷电第1次放电与第2次放电的时间间隔、空间距离;提出了区域防雷设计的方法步骤、风向玫瑰图的使用;规定了区域防雷的保护范围和技术要点,实现了对一个区域建构筑物的防雷保护。  相似文献   

20.
加密自动气象站蓄电池使用及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加密自动气象站投入运行以来,由于蓄电池原因引起的故障占了较大比例,为保证加密自动气象站正常运行,就如何对蓄电池进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