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NDVI的绿洲植被生态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使用经严格配准的同一季相1990年和1998年Landsat-TM和SPOT-HRV图像数据为基础底料,编制规一化植被指数(NDVI)图,进而简化生成植被盖度图像。根据策勒绿洲特有的生态景观特征,利用两个图像所提供的各植被覆盖级的数量和空间密度分配状况,来评价图像所包括时段植被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提出绿洲植被生态景观若干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西部干旱区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以1982~2000年NQAA气象卫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在AIRC/INFO支持下,将遥感影像进行分区切割,按海拔进行分类,通过对景观优势度指数、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和分维数等指数的计算,对西部干旱区近20年以来的景观动态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各类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沙漠、戈壁无植被区景观类型在本区生态景观中优势度最大,占支配地位,绿洲作为斑块镶嵌于其上;近20年,平原地区的中覆盖度草地和高覆盖度草地在研究区所占的百分比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绿洲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表明这两类植被有相互转换的关系;平原丘陵区的自然景观斑块分维数在增长,绿洲景观类型斑块的分维值在减小,斑块形状趋于规则化。西部干旱区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已成为本地区生态景观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策勒绿洲植被覆盖动态变化遥感研究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26  
使用经严格配准的2个时相的TM和HRV图像数据为基础底料编制规一化植被指数图(NDVI),根据策勒绿洲特有的生态环境特征,研究植被指数灰度级与盖度级的对应函数关系,将其转换成植被盖度图。最终利用植被盖度图像所提供的各盖度级的数量和空间分配状况来评价图像所包括时段,即1990年至1998年期间植被环境质量的变化,为该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黑河下游绿洲NDVI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研究选取黑河下游核心绿洲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绿洲区植被变化和地下水位的长期监测,分析黑河下游绿洲植被与地下水位的关系;通过表面分析以及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地下水位变化对绿洲植被的分布格局的影响,揭示绿洲植被变化对地下水位的响应。结果表明:额济纳地区2001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整体上小于1990年NDVI值,植被生长状况较1990年差;2009年河道附近绿洲区局部NDVI值增加,但大部分NDVI值仍小于1990年。相较2001年,2009年西河中上段河道附近植被有明显改善,西河下段植被仍呈现退化趋势,这主要与东西河分水措施有直接关系;东河上段河道附近绿洲呈现明显好转,东河中段变化不大,而东河下段植被面积略微增加,东居延海周围植被明显好于2001年。通过比较1990年、2001年和2009年地下水位与NDVI值的关系发现,地下水较为适宜的水位仍保持在2~4 m之间,地下水位下降与植被退化或者植被盖度降低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温度是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因子。在中小尺度区域的热量资源和热场分布,对绿洲冷岛效应进行研究,评价绿洲的生态环境状况。通过利用TM/ETM遥感影像和利用Sobrino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定量,反演了塔里木南缘于田绿洲1989年,1999年,2002年三个时期的陆地表面温度,通过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模型提取了植被覆盖度。尝试将绿洲冷岛作为绿洲状况的评价因子,分析了温度场时空变化,在归一化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二维散点图计算的基础上,对温度与植被覆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于田绿洲的冷岛效应有逐年减弱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绿洲中心相对温度的升高;(2)将地表植被覆盖作为影响绿洲温度场变化的动因,结果显示,于田绿洲地表温度状况与植被覆盖状况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48~0.78之间。地表温度对植被覆盖程度的变化十分显著。文章指出,冷岛效应对绿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将绿洲冷岛效应作为绿洲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干旱区典型绿洲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绿洲空间热环境的研究是深入了解绿洲-沙漠间,以及绿洲内部物质能量流动机理的重要手段。利用TM/ETM+遥感影像反演了于田地区地表温度以及植被覆盖度,在统计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二维散点图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结构区域下绿洲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于田地区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79158和-0.48816范围之间。②从1991年到2002年,于田绿洲内部区域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散点图上各点分布由密集到分散,表明原有相对整体的植被覆盖地块被打散,成为多种土地类型交错的破碎化地块。③外部荒漠带及绿洲与荒漠交错带区域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散点图上各点分布由分散到集中,表明绿洲外部荒漠化程度的逐年加剧,导致了绿洲外围植被覆盖有所降低,植被物种单一,植被多样性也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都兰县察汗乌苏绿洲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曹永翔  刘小丹  张克斌  陈明 《中国沙漠》2011,31(5):1267-1272
为研究青海省都兰县察汗乌苏绿洲植被覆盖度变化,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提取察汗乌苏绿洲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图,定量分析评价植被覆盖度的多年变化。结果表明,近16 a来,察汗乌苏绿洲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波动增长趋势,2001—2006年期间各植被覆盖等级变化幅度明显高于1990—2001年期间的变化幅度,1990—2001年植被整体向好的方向发展,有50 017.50 hm2的极低覆盖度植被转变为更高覆盖度植被,2001—2006年增加了6 026.85 hm2的极低覆盖度植被,并有4 048.47 hm2的高覆盖度植被减少,说明仍存在局部退化。影响都兰县察汗乌苏绿洲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生态工程措施、气候因素和水资源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该区域植被恢复和荒漠化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的民勤绿洲植被覆盖变化定量监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于混合像元条件下的TM影像植被覆盖度遥感反演,定量研究了甘肃省民勤绿洲1987年至2001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的规律与特点。结果表明,15年中,民勤绿洲的植被覆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田植被(耕地)面积增加了53.11%,而中、高盖度植被的面积却减少了25.21%,这对民勤绿洲的长久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民勤绿洲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转化过程复杂,但总体属于开垦—植被退化型。15年中因开垦和植被退化而损失的中、高盖度植被达42204.81hm2,占原面积的81.73%,而且损失的主要是绿洲边缘的防风固沙植被,其中因开垦损失的面积为18776.08hm2,占损失面积的44.5%。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下水位快速下降是导致绿洲边缘天然和人工灌丛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控制开垦并培育相对稳定的灌丛型植被,应该是研究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Landsat TM/ETM+图像为主要的数据源,提取了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利用单窗算法反演了地表温度,结合渭库绿洲近几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成果,分析了2001~2013年间渭库绿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同时利用像元分解模型得出绿洲植被覆盖度,并分析了其与地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01~2013年的12年期间,渭库绿洲耕地的面积增加了1588.83 km~2。水体、盐渍地、林地与其他土地类型的面积减少了2811.47 km~2,绿洲地表温度升高了8.4℃。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渭库绿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改变了该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和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上研究区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覆被的空间变化格局存在明显的一致性。本文为渭库绿洲生态环境规划、农业生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绿洲研究之进展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韩德林 《地理科学》1999,19(4):313-319
绿洲是干旱区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近10多年来,中国绿洲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绿洲与绿洲系统、绿洲形成演变,绿洲的建设,调控与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要明确其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紧紧围绕主要研究内容,进一步推动我 洲研究向更层次发展,愉占居国际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11.
利用遥感技术对区域性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动态监测,定量提取变化信息目前是资源环境科学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但是已有的变化信息提取方法存在种种缺陷。基于这些问题,选择策勒绿洲为重点研究靶区,利用两个时相同一季相的TM和XI-SPOT图像数据,先对两个图像分别进行了图像预处理,选取控制点精确配准,然后采用主成份分析和光谱特征变异相结合的方法来提取1990-1998年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信息。与以往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可以直接获得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信息的类型与数量,实现过程简单、清楚,可操作性强;亦可有效避免以往方法中存在较多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01-2010年甘肃省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崔丹丹  张耀南  陈广庭 《中国沙漠》2014,34(4):1161-1166
基于长时间序列MODIS影像数据,通过并行计算方法获得甘肃省2001-2010年NDVI序列,利用均值法、最大值合成法、线性回归、Moran’s I指数分析方法,研究甘肃省10年间植被覆盖程度的动态变化、NDVI空间格局以及各生态区NDVI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甘肃省植被分布差异明显,从南到北,植被覆盖逐渐减少,省内植被覆盖总体呈增长趋势,各生态区植被覆盖差异较大,少数生态区内植被退化,整个甘肃省以及各生态区域内都呈现NDVI聚集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绿洲水体专题信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水资源对于以荒漠为背景的绿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及时掌握绿洲水体的动态变化定量信息,对于合理调控绿洲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塔里木盆地南部特有的极端干旱地区,选择策勒绿洲为重点研究靶区,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1990和1998年两幅卫星图像中水体专题信息。与以往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可有效避免常规分类法中存在的误差累积,结果出现较多伪变化信息的缺陷;亦可减小辐射差异对光谱比较法的极大限制,从而直接获得水体变化信息,实现过程简单、清楚,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4.
随着道路网络的发展所带来的许多生态效应,道路沿线生态环境及其安全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以昆石公路为例,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和GPS定位调查等数据,对公路沿线区域地表植被覆盖变化信息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理解。研究采用不同时相的NDVI图像进行彩色合成直观反映地表植被的变化信息;对不同时相NDVI图像进行NDVI值分级和彩色压缩以定量和定性地描述区域地表植被的变化情况;将多时相NDVI彩色合成图进行IHS变换获取变化类型图,对植被覆盖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最后结合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数据库中有关信息进行植被覆盖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利用1982-2000年的空间分辩率为8 km×8 km的NDVI数据(由NOAA-AVHRR提供)和地面气象资料,联合分析西北不同生态类型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得出中国西北地区NDVI的年平均值及其历年变化曲线、NDVI年平均值分布图和每隔10 a的差值变化图。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变化时空特点明显:20世纪80年代生态环境的变化波动不大,90年代以来波动变化明显,而且从1998年以后生态环境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生态类型区植被指数年际变化的驱动因子不同,黄土高原区植被指数年际变化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显著,而青藏高原高寒区与气温的相关性显著,其他分区与降水量和气温的相关性都不显著;生态环境变化的地域差异性明显,西北不同生态类型区中生态环境由好到差依次是陕南-陇南湿润半湿润区、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高寒区、干旱区。四个分区1990年比1982年生态环境有所提高,但干旱区退化面积较大,2000年与1990年相比,生态环境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陕南-陇南湿润半湿润区退化面积最大,其次是黄土高原区。整体生态环境状况不佳,而且近年的退化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遥感与GIS的新疆近18 a来LUCC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凤  吴世新  唐宏 《中国沙漠》2012,32(5):1486-1493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末、2005年、2008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获取4期新疆土地利用/覆盖信息,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覆盖转变类型生态贡献率,对研究时段内新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990—2008年间,新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显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变化较小,总价值先增后减,水域和草地面积的减少是总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耕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补偿了总价值的部分损失;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90年的0.157持续下降到2005年的0.153,2008年上升为0.158,说明新疆生态环境存在恶化和改善两种相反趋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地向耕地的转变,未利用地向草地的转变则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近30年来三江源地区土地覆被与宏观生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1970年代中后期MSS图像和1980年代末、2004年以及2008年三期TM图像并结合野外调查,获得三江源地区四期土地覆被空间数据集,提出了土地覆被转类指数和土地覆被状况指数,以表征该区域生态变化的趋势。通过计算土地覆被转类途径和幅度、土地覆被转类指数和土地覆被状况指数,分析青海三江源地区1970年代中后期以来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反映的宏观生态状况变化。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近30年平均土地覆被状况指数为38.20,土地覆被状况为4级,其中黄河流域最好,其次为澜沧江流域,长江流域最差;三江源地区土地覆被转类,在1970s~1990s和1990s~2004年两个时段,均主要以高生态级别向低生态级别转移为主,2004~2008年时段,主要以低生态级别向高生态级别转移为主;由土地覆被状况指数变化率和土地覆被转类指数,可以反映出近30年来三江源地区土地覆被和宏观生态状况,总体上经历了变差(1970s~1990s时段土地覆被状况指数变化率Zc为-0.63,土地覆被转类指数LCCI为-0.58)—显著变差(1990s~2004时段Zc为-0.94,LCCI为-1.76)—略有好转(2004~2008时段Zc为0.06,LCCI为0.33)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前、中期主要受到气候变化和草地载畜压力共同驱动的影响,后期则叠加了生态建设工程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藏东"三江"流域土地沙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是藏东地区著名的国际性大河,"三江"流域作为"江河源"、"生态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态环境变化对当地乃至周边地区都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自然资源的影响,土地沙漠化问题日趋严重,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作者在分析了当地土地沙漠化现状、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三条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对策,并指出保护好"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对当地乃至周边地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