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提要:笔者报道了运用LA-ICP-MS锆石U-Pb方法对云南个旧地区碱性岩侵入年龄和煌斑岩的测年结果,即白云山碱性岩的形成时代为76.6 ±3.6Ma,煌斑岩的形成时代为77.2±2.4 Ma,这两种类型的岩石均为燕山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岩石学组合的构造指示意义及前人的有关其他研究成果,认为这些岩石形成于岩石圈伸展的动力学环境。  相似文献   

2.
山东牟乳成矿带北段邓格庄金矿煌斑岩与金矿成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区内大部分金矿床与煌斑岩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本文以胶东地区牟乳成矿带北段邓格庄金矿煌斑岩为研究目标,通过锆石U-Pb定年获得邓格庄煌斑岩主要形成时代在(120±2)Ma和(153±2)Ma两个阶段,其中(120±2)Ma形成的脉岩与金矿形成时代高度吻合。在岩石化学组成上,邓格庄煌斑岩SiO_2=45.60%~49.20%,属玄武质安山岩。岩石富集Th、U、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Mg~#=50~53,δEu=0.71~0.59;岩浆源区可能为与流体交代有关的富集地幔。此外,煌斑岩与金矿脉空间上受控于同一构造体系,相伴产出,煌斑岩为金矿成矿提供热源,是金矿成矿物质的重要载体。综合认为,煌斑岩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可作为寻找金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冈底斯铜矿带冲江含矿斑岩的岩石化学及锆石SHRIMP年龄特征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冲江含矿斑岩早期为闪长岩,主期为花岗闪长斑岩及石英二长斑岩,晚期为花岗斑岩.岩石化学特征表现为早期和主期岩体主要为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晚期岩体介于高钾钙碱和钾玄质岩石系列之间.含矿斑岩锆石SHRIMP年龄为(12.9±0.3)Ma,此年龄及前人的年龄资料表明冲江含矿斑岩体是多阶段作用形成的,第一阶段为14~15.6 Ma,第二阶段为12~13.8 Ma.现有冈底斯铜矿带年龄资料表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成岩成矿时代在12~18 Ma之间,岩浆活动时限约6 Ma.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南缘煌斑岩的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坤一  张传林  赵宇  董永观  王爱国 《地质科学》2003,38(4):532-534,518
在塔里木南缘皮山县境内发现东西向煌斑岩带,它们呈脉状产出,围岩为前寒武纪绢云绿泥石英片岩、变质粉砂岩及石炭纪玄武岩、结晶灰岩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地区的钾镁煌斑岩相似。从煌斑岩中挑选的金云母经ArAr测年,获得理想的坪年龄为217.65±0.39Ma,40Ar/36Ar39Ar/36Ar等时线年龄为217.27±1.38Ma,与坪年龄一致。这一年龄值代表了煌斑岩的形成时代,与阿尔金断裂形成时代基本一致,它代表了塔里木南缘在这一时期重要的走滑事件。煌斑岩带的发现,对塔里木南缘的金刚石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东牟平—乳山金成矿带东南部发育大量的煌斑岩脉,主要为云斜煌岩和斜煌岩。本文选择牟乳带南段冯家镇地表出露的煌斑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主微量元素研究。定年结果表明其成岩年龄为(150.6±6.1) Ma,属晚侏罗世。煌斑岩SiO_2=47.15%~58.91%,碱性岩系列,岩石为玄武质安山岩,属于太平洋型(钠质)火山岩。岩石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特征。成岩过程中黑云母、角闪石、单斜辉石和少量的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研究认为该区的煌斑岩是来自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背景下幔源岩浆上侵,同时受到了壳源物质的混染。  相似文献   

6.
滇中小水井金矿煌斑岩特征及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德贵 《地质与勘探》2010,46(3):414-425
小水井金矿床煌斑岩呈树枝状、环状、不规则状沿断裂带侵入,岩石为致密块状细晶辉石云斜煌斑岩,其SiO2含量32.28%~49.72%,属基性-超基性范围,为碱性系列的富钾钙碱性煌斑岩,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为特征,稀土元素分布型式类似于大陆玄武岩。煌斑岩为富含稀土元素的俯冲带流体交代过的富集地幔部分熔融所产生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部分地壳混染的产物。对煌斑岩的黑云母进行Ar-Ar法年龄测定,获得煌斑岩40Ar-39Ar坪年龄值为(32.08±0.32)Ma,等时线年龄值为(31.86±0.40)Ma,形成时代属于新生代古近纪渐新世早期。煌斑岩与金矿化在空间分布、形成时间及成因上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煌斑岩与金元素均来自地幔,煌斑岩与金矿体均受控于断裂破碎带,共用了相同的断裂构造空间;金主成矿期早于煌斑岩,煌斑岩切穿了断裂破碎带及金矿体,煌斑岩的侵入为金进一步富集提供了物源、热能、含矿流体,使金矿化叠加富集。煌斑岩是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华北克拉通南缘四十里长山地区岩浆活动弱,仅发育中生代脉岩,因此缺乏对形成时代和岩浆作用的研究。本文依据四十里长山地区脉岩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和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确定其形成时代及成因。四十里长山地区脉岩由基性、酸性两个端元组成,按岩性可分为煌斑岩脉岩、花岗斑岩脉岩及正长岩类脉岩,其侵位年龄分别为:80.9±1.8 Ma、86.1±1.0 Ma和85.6±1.0 Ma,构成一套晚白垩世双峰式侵入岩组合。四十里长山地区基性煌斑岩起源于富集大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岩浆,内含416 Ma左右的继承性锆石和偏钠质的煌斑岩,暗示了地幔源区含俯冲扬子陆壳的混入岩和软流圈地幔的改造;酸性脉岩属于A型花岗质岩石,起源于底侵的幔源基性岩浆诱发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壳源酸性岩浆以及它们的混合岩浆。中国东部乃至东北亚地区晚白垩世火成岩的空间展布特征证实,四十里长山地区双峰式脉岩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俯冲作用相联系,其形成于类似弧后盆地的板内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8.
为精确厘定川西江浪穹窿煌斑岩的形成时代并探讨其成因,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煌斑岩中发育大量2784~604Ma的捕获锆石,最年轻一组岩浆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9.85±0.35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煌斑岩具有较低的Si O2含量(47.66%~50.93%)及高的K2O含量(4.98%~6.77%)、(Th/Ta)PM值(14.7~17.6)、(La/Nb)PM值(9.69~13.0),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Sr、Ba和U),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和Ti)。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煌斑岩结晶年龄为~30Ma,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后碰撞伸展背景下的板内岩浆作用,且基性岩浆上升过程中明显遭受地壳物质混染。煌斑岩与雅砻江断裂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暗示区内发育的新生代走滑断裂体系可能为岩浆侵位提供了通道。此外,两粒207Pb/206Pb年龄为2784Ma与2439Ma的锆石表明江浪穹窿很可能存在太古宙-古元古代变质基底。  相似文献   

9.
对出露于湘东北临湘地区的煌斑岩脉群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煌斑岩的全岩40Ar-39Ar年龄为(119.5±2.2)Ma,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方面,岩石属碱性系列、钾质—超钾质煌斑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高场强元素(HFSE);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相似的右倾轻稀土富集型;具有较小的TDMⅡ值(1.5Ga)和较低的εNd(t)(-7.3)。上述特征暗示煌斑岩物质来源于异常(交代富集)地幔,形成于后造山陆内拉张减薄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0.
对山东中生代金伯利岩和伴生煌斑岩进行了对比研究。纠正了过去伴生煌斑岩基质“以斜长石为主”的结论并重新命名。伴生煌斑岩可以分为二种类型:碳酸岩型煌斑岩和碱性岩型煌斑岩.前者与金伯利岩关系密切,但在形成时间、产出部位、矿物学和生成条件上与中生代金伯利岩有明显不同。建立在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渐变过渡基础上的“同源分异”观点有不可忽略的弱点。本文提出地台不同部位下的上地幔橄榄岩在不同条件下部分熔融分别形成中生代金伯利岩和伴生煌斑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五龙沟金矿位于青海省东昆仑中段北缘,是东昆仑成矿带最具找矿潜力的金矿床.通过收集五龙沟地区金矿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等成矿特征方面的资料,首先采集同位素样品并用α石英活化定年(HAESRDQ)和Ar-Ar法对韧性剪切带围岩和金矿石进行了测年,对韧性变形时代、同构造碱性岩浆岩活动年龄、成矿物质源区年龄、金成矿年龄进行了逐一分析和研究,然后通过本次测得的数据年龄结合前人成果对五龙沟金矿成矿时代进行了综合确定.研究认为五龙沟地区韧性剪切带变形年代大致结束于240 Ma,即早-中三叠世的早印支期;金矿成矿的物源区年龄在235~179 Ma间的晚印支-早燕山期;成矿年龄为91~21 Ma的晚燕山期-早中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12.
The paper reports Ar-Ar, Rb-Sr, and U-Pb (SHRIMP II) geochronologic data on carbonatites in Transbaikalia, related metasomatically altered rocks, and comagmatic silicate alkaline rocks. Metamorphic processes at two carbonatite occurrences were dated at 550–559 Ma (U-Pb and Rb-Sr methods). Geochronologic data make it possible to distinguish two major epochs when carbonatite were formed: Late Mesozoic in southwestern Transbaikalia and Late Riphean-Vendian in northern Transbaikalia. Small carbonatite occurrences are also known in the Vitim and Baikal alkaline provinces, which were formed in the Middle-Late Paleozoic. The Late Mesozoic carbonatite-forming epoch is definit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Transbaikalia rift structure and the Late Riphean-Vendian epoch, with the breakup of Laurasia in the Late Riphean.  相似文献   

13.
老君山正长岩锆石SHRIMP定年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老君山正长岩锆石SHRIMP定年结果为34.8±1.6Ma(2σ),MSWD=0.38(可信度为0.96),相当于渐新世,属于喜马拉雅期。通过锆石定年分析结果对其成岩时代及锆石的成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长安金矿是哀牢山成矿带南段典型的大型金矿床之一,矿区内发育大量的碱性岩脉。本文通过对矿区内碱性岩锆石U-Pb年代学、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的研究,限定碱性岩的形成时间、来源和成因,并进一步探讨该金矿床的成因。LA-ICP-MS锆石U-Pb年龄表明长安金矿区碱性岩主要形成于晚始新世(37.0~35.0 Ma)。碱性岩锆石微量元素、Hf同位素和结晶温度等表明其主要来自下地壳火成岩区,在形成过程中存在少量1 648.5~34.8 Ma不同时期的上地壳沉积岩物质的加入,碱性岩是哀牢山韧性剪切活动诱发基性-超基性熔体发生底侵作用,并加热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前人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提出碱性岩的形成与金矿化是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下,青藏高原物质东向逃逸诱发哀牢山韧性剪切活动构造背景下的独立产物,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仅仅是同一构造-地质作用的不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THE EARLY UPLIFT IN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EVIDENCE FROM THE STUDY ON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IN QIANGTANG REGION  相似文献   

16.
土屋-延东铜钼矿田与成矿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9,自引:6,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查明新疆土屋-延东铜矿的围岩地层时代、成矿时代和成矿环境等问题,文章通过野外调查、岩矿鉴定、古生物化石鉴定和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围岩地层为石炭系而不是泥盆系;锆石SHRIMP定年结果表明334.6~320Ma为围岩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另外还有两期岩浆活动(434~426Ma和260Ma);含矿直接围岩主要是斜长花岗斑岩而不是闪长玢岩;矿田隶属觉罗塔格构造-成矿带而不是哈尔里克带;矿田内斑岩类以及矿带中的石炭纪花岗岩类具埃达克岩特征,表明区域上具良好的斑岩铜矿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辽南瓦房店市岳山地区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在桥头组中首次发现两处冰筏坠石冰碛沉积现象。坠石大小不等,均呈椭球倒锥状,磨圆较好,岩性分别为灰褐色细粒石英砂岩和黄褐色铁质胶结细粒石英砂岩,寄主围岩岩性为黄绿色粉砂质页岩且环绕坠石沉积,两者岩性差别较大,界线清晰。另外在桥头组中采集的碎屑锆石最小~(206)Pb/~(238)U年龄为662±16 Ma(~(207)Pb/~(206)Pb年龄为884±28 Ma),可以推断桥头组形成晚于800 Ma,应为新元古代中晚期沉积产物。根据以上证据及层序学资料,笔者把辽宁地区出露的桥头组、长岭子组(康家组)厘定为辽宁地区第二次冰碛事件,形成时代确定为新元古代中北方世(南华世)。  相似文献   

18.
青海那陵郭勒河东晚三叠世侵入岩形成环境及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那陵郭勒河东晚三叠世侵入岩是本区众多矽卡岩型铁矿产的成矿母岩,利用Maniarand Piccoli(1989)提出的五组图解判别构造环境方法,判定其为后造山花岗岩类(POG型),与区域资料吻合。利用U—Pb法测年结果,表明其侵位时代在(214.2±1.3)~(225.2±1.2)Ma,是印支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对其进行岩石学成因和侵位时代研究,为东昆仑华力西一印支造山旋回在晚三叠世晚期进人造山带伸展崩塌提供同位素年代制约,并为研究该区矿产成矿地质背景及今后寻找矿产资源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皖南屯溪地区位于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东段,发育少量中生代燕山期石岭组流纹岩、凝灰岩等火山岩。因一直缺乏精确的测年数据,以往研究者根据屯溪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获得的石岭组火山岩全岩K-Ar年龄值115~139 Ma,将其形成时代定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由于2004年前后国际地质年代表将侏罗纪与白垩纪界线由135 Ma提前到145 Ma,石岭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便由原来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更改为早白垩世。在屯溪东面尤溪村石岭组流纹岩中首次获得精确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154.7±2.5Ma,早于145Ma,表明屯溪地区石岭组火山岩形成于晚侏罗世而不是早白垩世。这一发现对构建皖南乃至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成分空间变异及其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火山岩的时代、成分特征及与其相关的矿床类型、成矿时代等,将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划分为3个火山岩带:西部与南部火山岩带成岩时代分别集中在150~120 Ma和205~112 Ma,岩性以富(钾)碱性-亚碱性粗玄岩-粗安岩-粗面岩类为主,成矿时代西部集中在140~130Ma(南段成矿时代局部偏大),南部为200~108 Ma,成矿与火山岩中次火山-浅成相(爆破相)花岗质岩类具有成生关系,矿产以银、铅、锌、铜、钼等多金属系列为主;东部火山岩带成岩时代集中在140~110Ma,以高钾钙碱性粗安岩-粗面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为主,成矿时代集中在130~110 Ma,金矿成矿(伴生多金属)与火山岩中次火山-浅成相(或其中爆破相)闪长质岩类具有成生联系。结合典型金矿床研究与对比,进一步明确了该火山岩区的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